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X市相关会议精神,对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再推动,全力引导全区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补短板、强弱项,以更大力度、更快行动,更实举措做好各项工作,为X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打头阵、立新功。
刚才,X部长就今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新动向、新要求、新标准和相关工作进行了说明,X副区长就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评分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这是今年创建工作的总抓手,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差距,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和重要抓手,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是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的重要举措,二者都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和无形资产。今年是我市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周期的第二年,是创建工作由"起跑"转入"加速"的关键一年,同时也是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的验收之年,集宁区作为创建主战场,近年来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严格对照测评标准,还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方面。自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区各级干部群众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付出巨大艰辛与努力,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城市形象、市民文明素质、城市综合竞争力有了大幅提升。2021年,我市以87.77分的测评成绩位列全国第23名,中央文明办在给予肯定的同时,也反馈了一些问题,经综合自查,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在工作推进上,虽然大家对创建工作的重要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部分同志和部分单位对创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了解不深入,对开展创建工作重视不够,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松口气、歇歇脚的现象,没有将工作状态迅速投入到创建工作中来,特别是一些单位聚焦问题求突破的意识不强,区委政府虽然多次对创建任务进行安排部署,但仍不能完全按照测评要求进行落实,一些老问题得不到根治,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解决。二是在创建惠民上,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还不够到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主次干道、公共设施、交通设施等建设仍存在诸多短板,一些街巷路面坑洼不平、地砖缺损等现象较为突出,不文明养犬、不遵守交通秩序、不礼让斑马线、机动车乱停乱放、施工围挡设置不规范、门前"五包"不到位、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还需在提高群众的创建获得感上加大力度。三是在宣传动员上,目前我区创建主要依靠机关单位、文明单位、社区干部和公安交警、城管队员、环卫工人等,群众参与意识不强、仍存在"政府热、社会冷"的问题,距离真重视、真深入、真动员、真满意、真参与还有很大差距,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度还需进一步提升。
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方面。早在2015年,我市就启动了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2016年被国务院食安办列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第三批试点城市,在2018年即将验收时,因国家对创建事项进行清理规范,导致创建验收一直推迟,直至2021年11月,国务院食安办才通知将于2022年进行整体验收。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区始终把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作为夯实食品安全的重要抓手,严把源头、生产、流通、消费每一个关口,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持续提升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突水平,群众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率、知晓率以及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都有了极大提升,但由于创建跨度时间长,致使部分工作有所松懈。一是创建意识淡化,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对最新的验收内容及评分标准不熟,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重视不足、推动不够、进度不一,软件整理不规范、硬件建设不达标,远远达不到自治区初评和国家最新验收要求,特别是一些干部认为创建工作是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事,是食药安办的事,与自己无关,与自己的部门无关,与自己分管的领域无关,严重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监管力量不足,我区食品行业从业单位有5000余家,监管任务较重,但目前我区市场局各监管中队多数基层监管人员年龄偏大、专业知识匮乏,且执法装备难以满足监管需要,无法达到"从事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专业化比例需达到70%以上"的创建要求。三是宣传力度不够,各部门对本部门所监管的市场主体宣传不到位,导致市场经营户创建意识淡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再者是人民群众创建观念淡化,充分说明大家的宣传工作还有待加强,宣传形式有待提升。2021年度公众对于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只有40%,距离创建要求的85%以上还有很大差距。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创建工作大局,必须着力予以解决。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找不足、查短板、促整改,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不留死角,不打折扣,全力以赴抓好今年创建各项工作。
同志们,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本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自治区所入围的4个城市中,在2021年测评中X市位列第一,接下来是X市、X市、X市,而在前几届的创建测评中我市一直位列自治区第一,本次落为第二,说明我们对创建工作重视程度直线下降,工作标准较前几届有很大差距。另外,到目前为止,全国未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省会城市仅剩X市和X市,如X市本轮再创建不成功,将无法向自治区交待,今年X市从开年就进入了创城攻坚状态,抱着势必成功的态度大力推进创城各项工作。可以说,现在X的状态是信心满满,X的状态是来势汹汹,如果我们不引起高度重视,势必会面临"前有标兵渐行渐远,后有追兵奋力赶超"的形势。为此,我们一定要以一往无前的士气、一抓到底的韧劲、一鼓作气的拼劲全力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各项工作,确保以优异成绩通过本轮文明城市测评。
二、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创建各项工作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方面。要紧扣《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任务要求和中央文明办反馈意见,严格对标对表,强化措施,落实整改。
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提升服务水平上再下功夫。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但较先进地区仍然落后,对照全国文明城市的基本标准还有差距。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住建、城管、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要针对目前城市基础设施现状进行专项排查,摸清底数,列出清单,分清责任,下决心解决路面破损、树木缺失、街路照明、工地围挡、农贸市场等硬件设施达标问题。同时,要进一步严格天然气、供电、供热、供水、排水等管网铺设的施工管理,切实加强居民小区中各类基础设施的规范治理,确保整齐划一。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范围,对广场、公园、垃圾站、公厕等市政设施严格落实管理责任,该修补的修补,该完善的完善,保证正常安全使用。
二要继续开展专项整治,在改善市容市貌上再下功夫。近年来,我区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环境卫生方面也有大幅提升,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但严格对照创建标准和要求,部分重点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我们要加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力度,下大力气开展市容市貌整治。城管、卫健、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对主要街道、广场、车站、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宾馆、旅店、餐饮业等重点部位进行拉网式综合整治,彻底解决私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泼污水、乱倒垃圾等脏、乱、差问题。房管部门要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督查考评,做好各小区的绿化、美化及卫生整治工作,力争使住宅小区的卫生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改善,努力营造优美、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城管部门要强化街路保洁,实现城区出口、城乡结合部到背街小巷、老旧社区的全覆盖,要及时清理积存垃圾,彻底消灭卫生死角和管理盲区。城管、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巡查,确保早市按时撤市,占道市场不探头、不外溢,市场周边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整洁有序。城管、公安交警等部门要大力整治渣土、建材等运输车辆沿途撒漏、肆意倾倒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
三要依法严管重罚,在规范道路交通秩序上再下功夫。继续加大力度,实施最严格的交通管制,对交通违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从严惩处。加大对商业区、广场周边、学校周边等重点部位交通疏导,提高车辆通行能力。加大对行人和各类车辆闯红灯行为的教育、纠正和处罚力度,无论涉及到谁,一律按规定从严处罚。住建、交警、城管、自然资源等部门要专题研究解决城区内乱停车等问题,完善停车场规划和建设,整治违法占用挪用停车场行为,严厉查处机动车随意停靠行为。需要强调的是,今后凡是翻修、新建道路,道路交通的信号灯、标志、标线等安全管理设施必须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投资、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确保市区交通有序、通畅、安全、高效。
四要攻克难点,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上再下功夫。文明是一种长期的养成,城市文明必须依靠严格管理,要在长期不懈的严格管理中引导市民养成文明的习惯。各责任单位要结合具体实际,突出关键环节,确保做细做实,力争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上取得新突破。要在宣传中营造强大声势。充分运用报纸、电视、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媒介,在重要版面、黄金时段、醒目位置持续跟踪宣传报道创建进展情况,唱响集宁好声音。同时,新闻媒体要加大曝光不文明现象的力度,要在严管重罚中、在劝导中增强践行自觉性。要重点围绕文明礼仪、文明交通、公共秩序等,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系列文明劝导行动,教育、引导市民,不断增进道德认同,增强践行自觉性。车站、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以及各类窗口单位,要积极开展公共秩序劝导行动,对典型不文明行为要敢于管理、严管重罚。这里要强调一点,我们的文明交通志愿者中还存在劝导行为不规范、形象不雅观、发呆、闲聊、玩手机等问题,不仅没有发挥文明使者的作用,反而有损于城市的形象。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大对文明交通志愿者的业务培训、日常管理和监督考核的力度,进一步强化文明劝导服务意识,提高文明劝导水平。
五要力求精细规范,在完善档案资料上再下功夫。创建工作,市里牵头抓网报档案资料。目前,涉及我们在档案上报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部分单位在创建时做了大量工作,但平时不注重积累整理相关资料,迎接检查时搞突击,胡乱应付,资料准备不全面,有缺失;不注重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在说明报告照搬照抄、平铺直叙,反映不出亮点和成效;在实景照片中反映不出工作全貌。针对上述问题,文明办要按照材料准备"全面系统、准确有力、规范简洁"的原则,紧扣创建工作的检查标准及实施细则,牵头组织开展业务培训,重点讲解指标体系、档案目录、台账明细等关键内容,确保档案整理有据可依、有规可循。各部门要认真对照测评指标内容,特别要抓住各子项目的关键词,弄清需要提供和准备哪些文件资料,充分利用有限时间查漏补缺、充实完善,做到每分必争,每分必夺,不该失的分一分都不能失。要注意做好常规性、技术性的工作,注重材料收集的规范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尽可能地把资料做丰满、做充实、做规范、做漂亮。同时,要选派得力人员全面整理挖掘近年来的工作档案和资料,提炼总结经验,充分反映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方面。要严格对照《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内容及评分标准》,抓住重点、主攻弱点、突破难点,全力做好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一要着力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要加强风险排查,围绕创建工作的薄弱点,在农畜产品以及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各个环节开展风险排查,努力补齐短板,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消除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学校食堂和集体聚餐等重点环节严防死守,坚决杜绝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健全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组织好应急演练。要加大源头治理,全面推行污染源治理、耕地分类管理,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兽用抗菌药治理行动,确保食品源头安全。进一步完善食用农产品准出准入、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制度机制,大力推进食用农产品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生产,加强散装食品、餐厨废弃物等监管,努力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要深化专项整治,针对问题多发、风险隐患较多的重点场所和关系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点食品品种,要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解决突出问题。要严把粮食收购、储存、销售出库质量安全关,强化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环节监管力度,持续开展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
二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继续推进食品加工园、惠民园提档升级,鼓励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进入食品加工园,小摊贩、小商贩划行规市,进入惠民园经营,确保食品来源记录真实完整,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要提高信息化监管水平,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手段,加快完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特别是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让后厨监管真正落到实处。要加大基层监管保障力度,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积极争取自治区、X市支持,加大人员、经费、执法装备、检测设备等保障力度,推进基层食品安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机构建设,打通食品监管"最后一公里"。
三是提升科学规范监管能力。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源头和基础,要引导广大食品生产经营者自觉担起责任,牢固树立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主动接受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要加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红黑名单"制度,对不法生产经营者,依法公开其违法信息,使其"一处失信、寸步难行"。要主动履行监管责任,各监管单位要依法履行监管责任,改进和创新监管方式,规范执法行为,综合运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监测检验、信息公开等多种手段,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依法依规生产经营。要健全三级食品监管体系,积极推行区、乡(街道)、村(社区)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层层划分监管网格,将食品安全监管延伸到全区所有村(社区)和生产经营单位,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管理责任体系。食安委各成员单位要严格按照职能分兵把口,切实做好各环节监管工作,齐心协力打造食品安全监管的"天网",把好"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关口。
四是构建共治共享格局。创建工作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筑起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才能使创建工作得到最广泛的认同和支持。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充分借助各类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和政策法规宣传,指导和引导食品消费行为,提高市民对食品问题的辨别能力和防范能力,切实增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经营、守法经营意识。要健全食安信息公示制度。依法公布食品安全信息,特别是对突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要及时做好新闻发布工作,通过主动发声引导社会舆论,让群众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更有信心。要营造共治良好氛围。要广泛宣传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的重大意义、标准要求,真正把创建过程变成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改善民生的过程,最大限度把群众动员组织起来,在全社会营造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和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