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党校校长会议上的讲话
在2024年全市党校校长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召开全市党校校长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认真落实全国和自治区党校校长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奋力推动新时代全市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围绕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陈希校长讲话要求,我们制定了《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意见》。我结合这个《实施意见》,就做好新时代全市党校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党校工作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引领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全市各级党校要深入学习贯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景回顾了党校事业的发展历程,深刻阐述了"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科学回答了事关党校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做好新时代党校工作、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市各级党校要心怀"国之大者"、党之大计,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党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首次提出这一党校初心,这是一个重大原创性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了党校的本质属性和功能定位,深刻揭示了党校办学治校的本和源、根和魂。全市各级党校要牢记这个初心、坚守这个初心、践行这个初心,以正确的认识和行动坚决维护好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在各族党员干部群众中的崇高威望。
(三)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四个必须"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围绕坚守党校初心,提出必须始终自觉服务好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必须在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上积极作为,必须努力当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生力军,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四个必须"的目标和要求,系统阐明了党校办学治校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党校工作的具体遵循。全市各级党校要对标对表"四个必须",全面梳理查找自身工作的差距和不足,及时纠偏正向,使每项工作都彰显党校的独特价值。
(四)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坚持党对党校工作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们党办党校的根本经验,也是推动党校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全市各级党校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形成全党办党校、党校为全党的生动局面。
二、聚焦服务中心大局,在为党育才和为党献策上展现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校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站位,是践行党校初心的必然要求。对于我们来说,重点就是紧紧围绕干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我区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真正做到干好两件大事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需要研究解决哪些重大问题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
(一)着力发挥为党育才重要基地作用,在培养造就干好两件大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上担当作为。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在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方面,责任重大、责无旁贷。全市各级党校要围绕干好两件大事,集中资源力量把党校打造成领导干部掌握看家本领、提高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增强履职本领的重要基地。
一要在优化党校学科布局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训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我市党校的学科布局来看,理论教育做得相对成熟,党性教育实效性还不够,能力培训也相对薄弱。全市各级党校要在统筹抓好理论教育、党性教育、能力培训上下更大功夫,不断优化教学布局,提高教学供给质量。要把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头等大事,突出首课、主课、必修课地位,切实做到"四必",即主体班次必单章培训、专题班次必深入解读、最新精神必跟进学习、学习成效必重点考核。在全面学基础上,围绕"党建篇""民族篇"科学设计教学单元,加快形成有主线、有特色、有逻辑的教学体系。要深入研究党性教育内在规律,探索中长期班次学员全周期全链条党性教育模式,用好自治区红色教育资源,把党的理论、党的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教学,使党性教育更加生动深刻、有血有肉。要全面实施"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教育培训项目,聚焦干好两件大事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形成两件大事的学科体系,帮助学员弥补知识缺陷、能力短板、经验弱项,不断提升干好两件大事的能力和本领。
二要在精准分类按需施教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实事求是地讲,现在我们有些培训还是一锅烩,不管是哪个领域、什么层级的干部,有时老师还是一套课程"包打天下"。在今年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省委党校对我市党校办学质量的评估中,也建议我们进一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坚持差异化培训,打破简单按职务级别设置班次做法,精准划分培训对象,分条块、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培训,把普遍性要求与个性化需求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精准培训。要组织领导干部"上讲台",请干过的人讲干过的事、专业的人讲专业的事,特别是把亲身经历的鲜活案例讲给学员听,这样更能引起共鸣、更有说服力。这次办学评估提出我市领导干部讲课总课时占主体班次总课时比例没有达标的问题。我们在整改中,不仅要在"量"上达到要求,更要注重"质"的效果。要大力实施精品课程打造工程,统筹开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特色课程体系,加大特色学科建设力度,推广"教员+学员+职能部门"集体备课模式,增强教学的吸引力、穿透力。
三要在探索教师培养体系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关键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全市各级党校普遍存在教师数量不足、名师大家引进难培养难等问题。要大力实施"双师工程",坚持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用好用活党校教师理论优势和职能部门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典型、优秀企业家和基层干部等实践优势,逐级构建党校专职教师+"特聘教授"的"双师体系",研究制定"特聘教授"管理办法,建立全流程使用管理机制。要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拓宽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施全市党校系统教研新秀、社科英才、教学名师"三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全方位培养各类拔尖人才、学术领军人物。要把教师实践锻炼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选派一定比例的专职教师到基层挂职支教、蹲点锻炼,参与干好两件大事的火热实践,不断增强教师的政策水平、学术水平、专业水平。
(二)更好彰显为党献策的独特价值,以高质量科研咨政成果服务干好两件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承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要做好理论研究、对策研究这个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大学问。全市各级党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学术优势、话语优势,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干好两件大事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要在突出重点上下功夫。党校是理论研究的主阵地,要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的深度和广度,切实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要坚持运用系统观念,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的整体性研究,注重从学科视角上深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其理论渊源、理论贡献、科学体系、实践要求。要紧扣时代脉搏,突出问题导向,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建篇""民族篇"的深度研究,加强对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我区的两件大事等重大问题的研究阐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刻骨铭心。
二要在构建开放型科研体系上下功夫。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是党校为党献策的重要内容。当前,干好两件大事是一项重大战略课题。党校要开门搞科研,建立跨部门跨学科协同研究机制,加强同党政部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沟通衔接,有效整合校内外力量,建设专项科研团队,形成协同攻关的强大合力。党校学员多是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领导干部,不少是各领域、各行业的"行家里手",可以从两件大事中小切口选题,分领域、分行业组成课题小组,开展有深度、有实效的研究,这样形成的课题成果能落地、能见效。干好两件大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教师、学员都要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深入基层和发达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
三要在科研成果转化上下功夫。教学科研的目的在于转化运用。只有真正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切实有效破解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才能发挥科研咨政辅政作用。要健全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积极探索后期资助、经费包干和揭榜挂帅等做法,进一步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新创造活力。要建立"三带来"问题研究转化、专题研讨班跟班研究等决策咨询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学员决策咨询成果评比,让经常作决策的人为决策研究提供"金点子"、开出"好方子"。
三、全面遵循党校办学规律,在从严治校、质量立校上呈现新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守党校初心,就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遵循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全市各级党校要把从严治党要求和从严治校方针结合起来,把质量立校作为办学治校的生命工程,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大力推进全市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要在强化政治建设上保根本。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是政治学校,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忠诚为党护党、全力兴党强党。办学质量核心首先是政治质量,要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建设、学员管理等方面都要突出政治性。教职工要站稳党的红色讲台,课堂讲授、发表文章、参加学术活动都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证在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看法上完全符合党中央精神。要牢牢守住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严格党校意识形态管理措施,加强对党校网站、微信公众号、课堂、论坛、研讨会等意识形态阵地的管控,加强舆情风险防范,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和学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自觉做到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要在丰富教学培训方式上出新招。市委巡视开展问卷调查显示,81.5%的干部认为"传统培训方式多,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亟需增强"。对此,我们要综合运用结构化研讨、情景模拟、学员论坛、经验交流、实践调研等互动式教学方式,提升教育培训效果。要统筹开发一批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案例,建立三级党校"案例课程"资源库,教育引导学员从具体案例中既掌握"术"、又悟出"道"。要统筹市内外资源,持续建设一批现场教学基地、教学点,组织开展"重走总书记视察路"教学行动,追寻领袖足迹,感悟初心使命,让教学更加有形有感有效。
(三)要在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上借好力。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教学已经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方式。全市各级党校要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全生命周期数字档案,以数字化技术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流程再造、制度重塑、机制创新。要用好组织部门的教育培训平台,依托自治区干部网络学院,建设"网上党校",打造网络精品课程,共建共享优质培训资源。要大力推进"智慧党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广"数智干教"平台,分级建设师资、课程、科研成果、现场教学基地等教学资源数据库,全面提升党校教学培训的信息化水平。
(四)要在党校办学质量评估上见真章。开展党校办学质量评估是落实质量立校的重要抓手。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办学质量评估指出,"市委党校未开展下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工作"。今年市委党校对6家县(市、区)委党校进行了评估,明年还要对剩下的进行评估。各县(市、区)委党校也要及时开展评估工作,压茬推进、抓好落实。近期,中央出台了《2023-202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我们要据此修订完善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真正以严格评估促进全市党校办学治校水平持续提升。
(五)要在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上动真格。从严治校是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在党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各级党校要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把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要扎紧校规校纪的笼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员,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在校规校纪面前没有特殊、没有例外,都要一把尺子量到底。要大力弘扬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建立组织部门跟班考察教师和学员教学情况、学习情况、遵规守纪情况的工作机制,引导教师恪守学术规范,帮助学员养成爱读书、善学习的习惯,积极营造崇学、重学的良好氛围。
四、坚决扛起"全党办党校"的政治责任,形成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党校不只是党校的责任,也是全党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坚持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凝聚各方力量,群策群力把党校办好。
(一)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我们要知责明责、履职尽责,把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各级党委要落实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把办党校、建党校、管党校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办好这个"分内事"、耕好这份"责任田"。党校校长要担好直接责任,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事项亲自督办。相关部门要落实齐抓共管责任,在政策制定、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各级组织部门要履行好统筹协调责任,把各级党校当作党员干部培训教育主阵地,协调各方解决办学中的问题,配齐配强党校班子,支持双师队伍、科研团队和实践基地建设,统筹推进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取得实效。
(二)加强分类建设,补齐基层短板。现在市县两级党校共有11所,承担着90%以上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任务,但有的办学实力较为薄弱,特别是县级党校"运转难维持、人才难稳定、教研难开展"等问题较为突出。市委组织部要会同市委党校研究制定全市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工作方案,坚持自治区综合指导、市县统筹实施,以点带面有力有序推进县级党校分类建设。要突出实用实效要求,探索共建共享的办学模式,采取设立分校、联合办学等方式,全面提升县级党校办学水平。
(三)完善指导机制,提升办学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党校体系,专门教育培训干部,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发挥好这一政治优势,需要牢固树立全市党校系统"一盘棋"思想。要加强工作交流、现场观摩、评估督导、评优表彰等业务指导,建立市委党校校委班子成员联系指导县(市、区)委党校、结对帮扶乡镇(街道)党校工作机制,整体谋划、统筹推动全市各级党校工作共同进步、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