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委会工作讲话-98篇(第8/18页)
(四)实施基层基础强化工程,加快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只有基层强,东莞经济才能强,社会才能稳。我们必须加快突破瓶颈制约,促进基层共建共治共享,不断夯实基层根基、增强基层活力。
一要创新党领导下的基层协同共治机制。要大力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进一步理清镇村权责,健全完善村级微权清单,整合和优化各类基层人员力量,推动村级组织职责、班子配备、议事决策、管理监督"四个规范",构建以村(社区)党工委为核心、村(居)委会为主导、村(居)民为主体、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要完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打造党和群众紧密联系的纽带、居民服务的一站式平台。要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和积极发挥作用,大力推行"四社联动"、社区协商,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要大力健全矛盾纠纷多元联动预防化解体系,加强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产生,实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
二要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要把"智网工程"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核心工程,聚焦及时发现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两大关键,大力提升"智网工程"工作成效,加快建成"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精细化服务、法治化保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要以"智网工程"为统领,大力推动各类社会管理信息平台的有效融合,推动"科技护城墙"、"雪亮工程"等落地实施,推进"二标四实"长效机制建设和数据深度应用,着力提高工作智能化水平。
三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乡村振兴与城市建设、产业升级和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结合起来,抓住关键、精准发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实效。要在加强集体资产监管的同时,有效促进集体经济转型升级,拓宽村组集体增收渠道,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要大力支持村组集体实施"工改工",鼓励镇街以利益共享等方式统筹村组土地、物业,推进连片改造,发展优质项目。要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做好"四好农村路"规划建设,统筹推进"三清三拆"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城乡厕所"三个一批"工程,打造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样板工程。
四要持续推动次发达镇村加快发展。要切实发挥好资金池竞争性分配机制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帮扶机制,落实重大项目落地支持、市内项目流转奖补政策,推动次发达镇加快发展优质产业项目。要以更大力度扶持次发达村加快发展,借鉴"万企帮万村"做法,完善结对精准帮扶,巩固提升次发达村发展能力。鼓励各镇街参照市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经济指标科学划定一批集体经济发展后进村组,加大帮扶力度,推动加快发展。同时,要统筹做好市外对口援建、对口帮扶、对口合作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工作,助力全国全省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五)实施民生福祉增进工程,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市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我市公共服务短板,比较突出的是教育和医疗两个方面。要加快新建扩建一批公办学校,实施学前教育普惠工程,推进公办教育扩容提质,构建支持民办教育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整体提升民办教育质量。要大力推动东莞市人民医院和东莞市中医院建设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积极依托和引进国际、国内优质医疗资源,高水平建设区域中心医院和临床重点专科,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增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医疗服务惠民便民水平。在补齐教育、医疗两大短板的基础上,要全面提升居家养老、困难群众基本保障、多层次住房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创业、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社会保障等工作质量,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着力构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要探索打造"民生大莞家"品牌,畅通民生诉求渠道,建立有效处理、及时反馈的链条式工作机制,高效妥善解决群众身边的民生小实事。
二要扎实推进平安东莞、法治东莞建设。要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始终保持对突出违法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要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辅警队伍规范化建设,创新片区警务统筹联动,最大限度提升警务效能。要以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为工作核心,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信访问题。要深化法治东莞建设,不断健全地方法规规章体系,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三要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要持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四个之城"建设,不断深化全域精神文明创建,努力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要聚焦解决基层文明创建短板,深入推进新东莞文明美丽村居建设"五大工程",不断提高村居文明水平。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要持续巩固涉黄整治成果,完善长效打击监管机制,坚决防止死灰复燃。要围绕建设高品质文化引领型城市,注重抓好历史文化保护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大力推进文化空间拓展、文化品牌打造、乡村文化振兴、湾区文化共建、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要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发展,突出大众化和精品化相结合,丰富各类文化体育休闲活动,让广大市民有更多更好选择。
(六)实施重点改革突破工程,积极探索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要继续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积极向国家提出创新政策建议,加强改革谋划、落实和跟踪问效,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一要不断增创营商环境新优势。要深入推进省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告知承诺信任审批、并联集成审批和重大项目预审批,推进工程项目实体审批大厅和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建设,将项目办理事项和全流程审批时限压减50%以上。特别是要加大对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全面压缩项目立项、财审、规划许可、用地审批和工程报建等环节的审批时间,切实加快工程项目建设进度。要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打破信息孤岛、共享政务数据,建立完善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一窗式"改革,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力争8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全过程流转,努力争取"让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要稳步推进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工作职能,确保部门衔接平稳有序,并逐步迸发出新活力。
二要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要深入落实"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战略,全面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积极参与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共同做优做强珠三角核心区。要进一步稳定外资外贸,稳步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试点任务,鼓励和指导加工贸易企业开展一般贸易进出口业务,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制造外包等外贸新业态,推动外资企业加快转型、扎根发展。要以"一带一路"市场为重点,充分利用香港贸发局等机构的资源,加快布局东莞商品展销中心,大力构建国际经贸合作网络,推动企业加快"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开拓新兴市场。要大力争取将滨海湾新区纳入国家更高发展平台,大力建设虎门港综合保税区,主动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加大外商投资、国际贸易便利化改革力度,努力将滨海湾新区打造成为全面对接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的先行区示范区。要深化莞港澳台在会展、跨境电商、供应链、企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合作,吸引港澳台优质资源来莞投资创业。要深耕友城等平台资源,对接国际优秀城市优质资源,拓展对外交流合作。
三要探索优化市直管镇体制。探索在不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不增加管理层级、不降低基层发展积极性的前提下,深化园区统筹组团发展,通过市一级的充分赋权,做实做强园区管理机构统筹发展规划、区域开发、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和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等五个方面的职能,同步推动更多力量和资源往基层倾斜,最大程度激发市直管镇体制活力。要优化市镇事权划分,推进镇街机构改革,强化镇街管理服务职能,推动市镇两级政府服务能力和行政效能明显提高。
四要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要突出市属国有资本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充分发挥市属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金融产业、市政经营性项目等领域的独特优势和在科技创新中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解决相关土地、物业资产的确权问题,不断提升企业资产价值、经营效益和现金流,增强市属国有企业盈利能力和融资能力。要鼓励民间资本与国有金融资本开展深度合作,引导和撬动更多民间资本投向实体经济和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要做大做优我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进一步释放PPP空间。要通过提升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利用率,赋予市属轨道交通企业更大经营权,探索建立土地规划、土地储备、土地出让与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支出相匹配的体制机制,探索构建TOD开发与地铁建设相捆绑的模式,形成TOD与轨道交通融资良性循环的投融资机制。要统筹盘活园区资源,引导社会资本推动园区产业发展,支持园区运用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专项债券,形成"财政撬动、社会联动、形成滚动"的开发建设投融资模式。
五、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新时代东莞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开创新时代东莞工作新局面,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毫不动摇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我们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实现党的建设再上新水平,为新时代东莞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毫不动摇地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正确的认识和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反对"两面人"、"伪忠诚"等问题,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建立常态化、全覆盖、高质量的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机制,全面扩大百姓宣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切实解决好学习贯彻"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基层、落实到一线。要自觉遵循党章,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督促党员干部杜绝"七个有之",践行"五个必须",做到"三个决不允许",着力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持续抓好中央、省委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工作,确保全面彻底整改到位。
(二)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主动权。要逐步建立完善市镇两级意识形态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大对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实地检查考核和巡察力度,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细落实。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宣传,做到主流思想"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要全方位加强阵地管理,特别是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不断提升网络舆情应急处置能力,决不给各种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到意识形态斗争第一线,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筑牢意识形态安全"护城河""防火墙"。
(三)全方位加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深化拓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以规范化建设、组织力提升为重点,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认真贯彻党支部工作条例,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达标创优活动,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面加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扎实开展"头雁"工程,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抓好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形成强大的"头雁效应"。要着眼全域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完善市镇村三级联动机制,深入推进"智网党建",促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共驻共建,推动新兴领域党组织建设分类提升。要从制度机制上进一步确立村(社区)党工委在基层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常态化开展好驻点联系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
(四)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好干部标准,结合当前机构改革,围绕选育管用全链条系统谋划、综合施策,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突出政治标准选用干部,出于公心评价干部,切实把德才兼备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拓宽专业干部人才来源,创新高层次优秀人才进入党政机关体制机制,进一步壮大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强化政治历练和提升专业技能并重,统筹抓好分层分类有针对性培训,全方位提升干部能力。要优化干部交流机制,统筹推进跨部门、跨镇街、跨行业的干部交流,推动更多干部到基层一线锻炼成长。要加强培训、储备、选用年轻干部,实施好"百名优秀年轻干部培养计划",大力夯实干部梯队基础。
(五)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要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政治定力,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纪律建设,高举反腐利剑,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要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挖细查"四风"隐形变异问题,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要进一步加强纪律建设,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续深入推进巡视整改,推动纪律教育常态化,使铁的纪律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遵循。要突出抓好基层正风反腐,深化政治巡察,严肃查处"两违"、土地出让、工程招投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扶贫等重点领域违纪违法问题,严惩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要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优化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四个全覆盖"权力监督格局,从严从实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不断增强监督整体效能。
(六)全面加强执行力建设。执行力是决定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去年底,市委已经出台了全面加强执行力建设的意见。为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市委决定将今年定为"执行力建设年",把工作重点放在抓落实上,放在加大问责力度上,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要坚决用好追责问责利器,对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的干部,坚决动真碰硬,坚决追责问责,切实用问责砥砺担当,推动形成真抓实干、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要进一步建立完善考核评价、容错纠错、激励保障各项机制,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对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要中心工作、重大突发事件中表现优秀,发挥重要作用、得到各方面高度肯定的,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敢于担当、勇于攻坚破解一批重点难点问题、取得显著成效的干部,要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观念,优先提拔使用。
同志们!站在改革开放再出发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东莞未来的发展前景让人期盼,发展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部署要求,接续发力、攻坚克难、奋勇前行,大力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努力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中走在前列,为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东莞应有的贡献!
在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上的讲话
(2019年1月3日)
陈卫红
同志们: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盐城市委七届七次全会部署,总结过去一年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决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东台。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讨论的精神,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高质量发展推进有力、开局良好
过去的2018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六个高质量",大力践行"两海两绿"新路径,扎实推进"五个新实践",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融入长三角、建设新东台"取得新的进展,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7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6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7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38400元、23300元。
一年来,我们着力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新经济活力迸发,有力引领产业结构升级,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地区。新兴产业快速壮大。新兴产业培育行动计划成效显著,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开票销售达200亿元,连续三年增幅保持在30%以上,成为高成长性、强带动力的优势产业;半导体、机器人产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迅速形成突破,拓展新的产业发展空间;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500兆瓦,实现清洁能源发电量首超工业用电量的结构性变化,新兴产业开票销售占比提高到68%。高端要素加速集聚。更强力度、更深层次接轨上海,交流互访形成常态,与金山、青浦区和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达成战略合作,与上海近百家政府部门、产业园区和驻沪机构等签订合作协议,镇区和重点部门实现全覆盖,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品牌培育基地率先在东台挂牌成立。扎实开展"重大产业项目突破年"活动,新开工、新竣工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分别达96个、52个,形成一批5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群,在建5亿元以上项目达22个,7个项目入选省重点工业投资项目计划,4个项目入选省工业强基储备项目库,项目层次品质稳居盐城第一。实体经济稳中向好。企业智能化、互联网化转型明显加快,新设企业技术研究中心44家,CNC智能加工中心达12500台,发明专利授权实现翻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26家、总数两年倍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9.8%。深入推进星级企业培育计划,创成五星企业4家、四星企业3家,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达120家。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增长15.9%,企业增长面达63.2%,入库税金两年增长50%,实体经济运行质量处于近年来最好水平。
一年来,我们着力推动融合发展,城乡品质持续提升。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建设,进一步彰显宜居宜业宜游特色。城市功能加快升级。城东新区坚持高品质建设现代新城,同步提升雅居路、东进路两条城市功能轴,一批品牌地产和功能性项目加快建设。高铁组团完成概念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道路框架及综合交通枢纽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重抓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创建工作,实施城市路网微循环、老旧小区整治、背街后巷改造、污水管网等一批功能提升工程,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常态化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城市秩序和形象明显提升,获评江苏人居环境奖。乡村振兴有力推进。强化"一镇一园一特"建设,镇域经济展现更强活力,创成5A级园区6个、占盐城三分之一,富安、安丰镇分别获评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新建11个千亩连片示范基地,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成全省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园,新增3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我市获评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新创2个省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盐城的5个省级试点村全部在我市。高标准规划建设20个农民集中居住示范区,有效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交通体系更加完善。事关长远的重大工程有力推进,盐通高铁东台段加快建设,高铁站设计方案通过国家铁总审查,东兴高速可行性研究方案敲定并进入设计阶段,城市高架完成概念设计方案。城乡大循环路网加快完善,344国道市区至沿海段开放交通,标志着市域一级公路大环线正式形成;610省道二期建成通车,标志着城市大外环正式形成;城际快速路改造工程建成通车,标志着市域南北中轴线的全面功能升级。实施市域骨干道路提升110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270公里,新建农村四级公路240公里,城乡交通更加方便快捷。
一年来,我们着力加快绿色转型,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既突出问题导向抓治理,又坚持高点定位创特色,获评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城市和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坚决有力。重拳整治违规企业和突出环保问题,"散乱污"企业、畜禽养殖污染两个专项整治扎实有效,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3.5%,GDP能耗下降4.2%,头灶化工企业全部关停转型。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新完成成片造林3.3万亩、农田林网10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7.8%,再次获评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高标准完成沿海1.7万亩湿地专项修复,为盐城黄海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作出积极贡献。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8.6%,PM2.5年均浓度39.4,均位居全省前列,创成国家节水型城市,经济开发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获国务院表彰。生态旅游影响力显著扩大。黄海国家森林公园、西溪景区分别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和江苏十大旅游新目的地,均入选"盐城十景",安丰古镇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甘港老家创成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全年共接待游客59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1亿元,分别增长30%、44%。
一年来,我们着力推进富民惠民,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以民生实事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共建共享,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积极放大"八大富民模式"成效,深入开展"创响东台"行动,新发展私营企业数增长15%,新增就业岗位2万多个,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5%、8.9%。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重抓稳定增收,强化健康扶贫,绝对贫困户全部消除,低收入农户脱贫率达82.9%,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公共服务不断优化。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小本部及范公路分校、城东新区实验幼儿园等投入使用,实小惠阳路分校、市幼惠阳路分园即将竣工,成为苏北唯一的国家教育现代化监测样本市。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市妇幼保健院主体竣工,"互联网+医疗健康"获世界健康城市创新发展奖,公立医院改革获省政府表彰,获评省健康促进试点市和省食品安全城市。推进文化惠民,村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新图书馆主体封顶,新建城市书房4个,文化服务基层工作获中宣部表彰。推进社会救助机制创新,再次入选中国慈善百强城市。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信访稳定工作获省表彰,连续14年创成省平安县(市),再次获评省法治建设示范县(市)。改革红利加速释放。深化"放管服"改革,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加减乘除法",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新推出30条改革便民举措,形成一批全国全省有影响的改革品牌群,简政放权创业创新环境全省领先。
一年来,我们着力突出全面从严,党的建设持续加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东台落地生根,引导全市上下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既着力解决认识问题,又着力解决实践问题,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力。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改革开放40周年宣传活动卓有成效。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镇区和市直部门领导班子,组织赴先进地区和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培训,选拔年轻干部到先进地区挂职锻炼,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同志到村任职,干部队伍活力显著增强。出台"三项机制"实施细则,引领各层各级担当实干,焕发新的精神风貌。人大、政协在领办开放沿海、接轨上海工作上积极主动作为,善于抓重点、谋对策,集中智慧合力推进,展现了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烈大局意识。与耀州对口协作不断深化,取得新的成效。扎实开展"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强化纪律、监察、派驻、巡察监督,对"四区"和20个部门开展巡察,深化"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
过去的一年,是东台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累土筑基的一年,结构调整蹄疾步稳,改革创新可圈可点,"新交通、新经济、新生态、新旅游、新生活"的生动实践引领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形成了东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新交通的快速突破为高质量发展打开广阔空间。我们着眼长远未来,紧紧围绕"一个枢纽、两个覆盖、三个通联"目标,以交通大会战推进交通大跨越。这既体现在交通建设的力度和速度上,两年建设一级公路110公里、新增里程60%,对80%的市域骨干道路实施改造提升,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实现全覆盖;更体现在现代交通体系的新格局上,以市区大外环、市域一级公路大环线形成为标志,"三横六纵"的城乡快速路网取得重大进展,盐通高铁、东兴高速带来东台交通历史性突破。不仅显著改善群众出行条件,而且有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更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走向开放前沿提供坚实支撑。新经济的迅速崛起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我们坚持把新经济作为经济转型的战略方向,持续发力开展项目攻坚,以重大产业项目群的突破,孕育"3+2+1"现代产业体系。以电子信息、半导体、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迅速扩张,以智能制造为主流的先进制造业持续壮大,不仅涌现一批富有掌控力的行业标杆,而且形成一批富有创新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和现代产业园区,连续四年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县(市)。与此同时,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土壤更加厚实,电商物流、影视文化等新业态茁壮成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领跑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跃居全国第一。从成长性、贡献度等多方面考量,新经济已成为东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性支撑,正进入更高能级发展的新阶段。新生态的高位推进为高质量发展厚植长远优势。东台拥有不可多得、不可复制的优良生态禀赋,我们倍加珍惜东台人共有的这一宝贵财富,始终坚持生态优先,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东台路径。既坚守底线,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产业绿色化转型,"全域零化工"取得决定性成果,清洁能源规模不断壮大,绿色城镇、绿色园区、绿色企业协调并进,形成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又树立高线,以"生态绿+海洋蓝"的生态大公园为定位,高标准建设城乡生态走廊,沿海湿地修复取得重要进展,黄海湿地核心区展现群鸟齐飞的迷人风貌。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呵护下,东台生态"金名片"成色更足、磁力更强,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新旅游的多元融合为高质量发展引来活力源泉。我们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定位,在"旅游+"中融入休闲农业、健康养生等多业态,致力做特做优旅游业这个朝阳产业。依托水乡田园、森林湿地等丰富旅游资源,高水平推进"全域旅游?全景东台"建设,不仅西溪景区、黄海国家森林公园、安丰古镇、甘港老家这四大核心景区功能完备、特色鲜明,已创成3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而且增添一批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构成多姿多彩的旅游板块和线路,人文寻根、湿地观光、田园休闲、森林养生演绎不同风情,"森呼吸""寻乡愁"成为靓丽品牌。新旅游不仅带来旺盛人气和不竭财富,更引来先进理念和高端要素,成为重要的新引擎。新生活的共建共享为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合力。我们始终把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一切奋斗的归属,坚持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和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推动共享更有品质的生活。"四个一"工程和"八大富民模式"打开更多创业就业之门,工商自助办照、不动产登记分合并联模式、30条改革便民举措等充分释放创业激情,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连续多年高于GDP增幅,居民口袋更加充实。一批学校、医院、文化等民生工程投入使用,公共自行车、天然气通达、镇村公交等民生实事深受群众好评,均衡教育、智慧医疗等民生特色带给群众更多获得感,多频次、高品质的文化活动精彩纷呈,让群众不仅物质生活富足,而且精神生活富有。全市上下和衷共济建设"强富美高"新东台的氛围更加浓厚、活力充分涌流。
收获来自实干,成功源自奋斗。东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和丰硕成果,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市人民的顽强拼搏,离不开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辛勤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在座的同志和全市广大干群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在改革开放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五个坚持""六个稳",明确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方向。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和盐城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突出强调,变中求稳要有"进"的信心、优化结构要有"稳"的定力、走在前列要有"新"的作为、解放思想要有"深"的拓展,工作指向非常明确。新的一年开启新征程,我们完全大有可为。改革开放扬帆再起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高铁时代加速到来。我们要充分利用多重机遇叠加的乘数效应,在产业变革和区域格局重构中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实现新的跨越。新的一年迈向新台阶,我们理应奋发作为。当前东台发展呈现跨越崛起的强劲势头,产业结构、城乡形态、生态品质、营商环境等许多领域正在发生质变,向着更高平台跃升的条件已经成熟。我们必须担负起这个重大责任,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新的一年面临新挑战,我们必须善谋善为。宏观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自身仍存在一些短板,比如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新兴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民生领域仍存在少数"堵点"等等,这些薄弱环节亟待突破。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善于化危为机、推陈出新,把准"进"的态势,抓牢"进"的机遇,拓展"进"的空间,在克难奋进中打开发展新局面。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一系列会议部署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走好"两海两绿"路径,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主线,以扎实推进"五个新实践"为发力点,加快建设以"智慧、绿色"为特质的江苏沿海现代化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6.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左右,制造业投资比重达6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4%,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5%、8.9%,营商环境、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位居全省上游。
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新视野新思路。要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和省、市委部署要求,立足东台实际,系统谋划,精准发力,做到总量与质量同步提升。经济发展没有"量"就没有实力,没有"质"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基于东台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必须坚定不移集聚大项目、做强大产业,不断壮大"块头"、厚实"家底",同时要更加注重提高质量效益,坚持高端化发展导向不动摇,加速突破新产业新业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培植核心竞争优势。改革与开放双向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既要向改革要活力,又要向开放要空间。改革开放的力度,决定着东台发展的高度。必须以机不可失的强烈担当,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坚持不懈深化各领域改革,有效破解发展难题、释放发展潜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更广空间汇聚资源,更大舞台寻求突破。经济与生态协调融合。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与更具磁场效应的优良生态相得益彰,是东台发展的成功探索和显著优势。要始终坚持"长三角绿心"这个高定位,既全力推动产业结构向"高轻新智绿"方向演进,又持续不断优化生态品质,努力让绿色成为东台最鲜明的底色。发展与惠民互促共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创造高品质生活,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必由之路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大力度实现优质均衡发展,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硬成果造福百姓、取信于民,在共建共享中谱写东台发展新篇章。
根据上述目标和要求,今年要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加速动能转换为关键,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提高实体经济运行质态,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抢抓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当前我市新兴产业进入高速成长期,要突出"智能+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年内实现工业开票销售超1000亿这个里程碑目标。锚定产业定位快突破。电子信息产业要充分发挥领胜、科森等龙头带动作用,在精密结构件、新型显示、传感器等领域迅速形成核心竞争优势,重点突破智能终端项目,在5G网络、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抢先布局,拓展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应用领域,继续保持30%以上高位增长。半导体产业要依托富乐德、贺鸿等领军企业,深耕元器件、新材料等细分领域,致力从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的产业链中打开突破口,谋求裂变发展。机器人产业要加快推进机器人广场建设,以哈工宝控智能为龙头,汇聚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项目,培育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全价值链。装备制造产业要以华东智能成套装备等为引领,加快突破高端智能装备、数控机床等领域,形成新的爆发点。新能源产业要依托上海电气等龙头,积极向新一代储能设备等方向拓展,突破核心部件制造企业,培植新的竞争优势、提高贡献力。年内新兴产业开票销售占比提高到70%以上。同时要推动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加强新品开发和技术革新,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集聚产业龙头快突破。紧紧围绕"3+2+1"产业定位,实施"建链、强链、补链"工程,紧盯跨国公司、央企国企和上市公司,致力突破具有产业链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领军企业、龙头项目,不断壮大5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群,实现数量、层次和能级同步提升。在建、待开工和在手洽谈的5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动态保持在60个以上,以更多的产业龙头引领提升产业链水平。做强产业集群快突破。精心绘制"产业图谱",提升产业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建设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半导体产业孵化基地和集群中心,城东新区智能制造和智慧互联网产业基地,沿海经济区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基地,打造更具区域影响力的产业地标,争创省智能制造示范区。同时,要发挥镇域经济活力较强的优势,积极培育壮大富安印刷包装机械、安丰电子信息、梁垛智能电机、溱东新型金属材料、东台镇机械装备等特色优势产业,着力集聚一批骨干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扩大集群效应,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板块。
顺应经济服务化趋势,更大力度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要紧扣"1+4"发展布局,实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品质+多元"的服务高地。高端商贸业要以大市区为主阵地,统筹布局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和特色商业街,引进精品百货、星级酒店,拓展品牌便利店、生鲜配送、无人超市等新业态,让广大市民享有更为丰富、更有品质的购物体验。科创服务业要以城东新区为主阵地,依托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品牌,发挥载体平台优势,加速发展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全力突破云计算应用、数字创意等新业态,争创国家级智慧产业园。现代物流业要以内河港为重点,在204国道、344国道、610省道等国省干道沿线,节点化布局一批专业性的物流园区和基地,引进培育智慧物流、电商物流、跨境物流和冷链物流,打造综合性物流中心。休闲康养业要以黄海国家森林公园、沿海滩涂湿地为重要载体,推动商务休闲、森林养生、健康养老等多业态融合,打造全国知名的森林康养基地。文化创意产业要以西溪景区为主阵地,积极创新市场化发展模式,聚力培育影视文化、动漫设计等业态,创作编排富有东台印记的实景演出,大力推广地方名品和文旅产品,打造"有载体、有记忆、有影响"的特色文化品牌,争创国家级影视基地。要实施服务业旗舰企业培育计划,加快推进中南世纪城、城南商业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把准形势发展变化,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加速转型。抓住中央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机遇,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制定更具含金量和获得感的扶持政策,打好减税、降负、融资、用工等精准服务"组合拳",以政府"服务强"助推企业"实力强"。扎实做好"增量提升"文章,支持行业龙头和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加速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匹配资金链、集聚人才链,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加强对关键领域顶尖人才、企业、平台等高端要素的招引,加快建设半导体、机器人、智能制造等公共研发平台,年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60家。实施"百家智能企业"培育计划,先期培育30家示范企业,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柔性生产等技术深度应用,扩大"机器换人""企业上云"覆盖面,培植更多优质企业,形成一批标杆性的瞪羚企业、雏鹰企业,创五星企业4家、四星企业7家。扎实做好"存量优化"文章,坚持"亩产论英雄",围绕提高经济密度,抓实亩均投资、亩均销售、亩均税收等关键指标,建立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体系,滚动实施"百家企业技改"工程,深入推进"三项清理"工作,引导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重组合作,有效盘活闲置厂房、闲置土地,加速腾笼换鸟、脱胎换骨,推动实体经济持续稳中向好。
2、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更大决心、更快步伐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以改革激活动能,以开放拓展空间,不断走向高质量发展前沿。
更高起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深化改革"行至中流",要围绕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推动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推出更多"东台首创",再创一批全国全省有影响的改革品牌。按照省委、盐城市委确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严密有序完成党政机构改革,统筹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等工作。要更大力度深化市场化改革,把投融资体制改革作为重头戏,着力激发民间投资热情,有效扩大社会资本投入,既保障重要基础设施、重点民生工程等建设,更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施上市企业培育计划,引进风投、创投等金融主体,更多运用市场化手段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继续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上创新突破,对标省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有效集成"不见面审批""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模式,推行一站服务、一号通行、一窗受理、一网办理、一次办结、一套材料、一照创业、一事联办的"八个一"政务服务,促进服务更加精准高效,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更高水平推进全方位开放。以加快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为关键,在开放沿海上抢占先机、走在前列。要全方位深度接轨上海。加快实施接轨上海总体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拓展对沪各领域、多层面务实合作,推动吸引高端要素集聚与共享优质资源双向融接,实行借势借智借力发展。紧扣上海先进制造业协作基地、上海菜篮子基地、上海生态大公园的"两基地一公园"定位,深入推进产业对接、科创对接和市场对接,抓紧实施一批产业孵化基地、创新中心和"区中园"等高层次合作项目,全年新招引上海企业30家以上,对沪农产品销售增加到120亿元,接待来东上海游客220万人次以上。要精准化推进招商选资。高质量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要大力开展"重大产业项目攻坚年"活动,迅速形成重大项目突破之势。精准开展产业招商,专题组织电子信息、半导体、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招商,以及新兴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专场招商,突破产业龙头,加速产业集聚。精准开展区域招商,紧盯上海、深圳、苏州、北京等新兴产业和高端资源富集区,深度推进产业链融合,吸引布局生产基地。分别组织对韩、对日、对德等专题招商,有效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0个,全力突破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2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超10亿美元。要高定位建设现代园区。重抓等级园区创建,深化园区共建,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集聚,推动重点园区加速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经济开发区要按照国家级开发区的定位和标准,更高起点推进东区建设,优化产业和功能布局,打造现代产业园区标杆,全年开票销售突破300亿元。城东新区要坚持先进制造业与新兴服务业融合并进,提升科技孵化功能,汇聚更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争创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沿海经济区要依托森林、湿地等优质资源,致力培育新能源、大健康、大旅游产业,突破智能装备、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高水平建设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3、加快城乡融合步伐,打造更高品质和能级的现代城市。从城市转型、乡村振兴两个维度,系统谋划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既提高城市首位度和影响力,又增添农村发展新活力。
以新格局建设现代宜居城市。高铁站、东兴高速建设标志着东台城市发展进入了功能升级的关键期。要聚焦生态、宜居、开放、时尚、现代五大元素,组织实施"城建攻坚年"活动,既有效补齐短板,更为城市未来长远打牢基础。在"外延"上,要推动"东连、南延",实现城市外在形态格局的新提升。"东连"就是推动城东新区、经济开发区与中心城区的连接。城东新区要坚持"两轴并进",加快推进网界河核心景观廊道建设,高标准打造核心商圈、主题商务街区、高档住宅区和创业孵化区;高铁组团要围绕高铁站龙头,加快推进北海路下穿及东延等工程,全面启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实现与中心城区空间融为一体、功能无缝对接。"南延"就是加快推进海陵路南延,启动规划东亭路南延,推动中心城区向南有序延伸。惠阳路至泰东河的城南片区,要加快学校、高端商贸和品牌地产等项目建设,完善道路、绿化等功能配套,做优滨水空间,进一步彰显生态宜居特色。泰东河至610省道区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优良空间,必须严控新增建筑,做好"留白"文章。在内涵上,要更加注重城市细节和市民感受,实现城市内在功能品质的新提升。要从消除城市"堵点"入手,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宜居指数。进一步强化重要节点的交通组织,实施吉庆路南延、学府东路、海盐路改扩建等路网微循环工程,打造"通畅城市"。扎实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加大污水管网和雨污分流推进力度,力促城市内河水质明显改善。同时持续推进交通秩序、违法建设等专项治理,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确保完成阶段性创建目标。要从提升城市品位着眼,着力优化商贸休闲、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功能布局,在重要节点抓紧实施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更大力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用好"城市大脑",加快实施一批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项目,进一步提高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让市民生活更便捷更舒心。
以高标杆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为引领,统筹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让镇村更富特色风貌和内在活力。要放大现代农业优势。以"高效+品牌"为方向打造"四个一"工程升级版,培育发展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和品牌农业,做精做优"一镇一园一品"。沿市域一级公路大环线,以三仓现代农业示范园、南沈灶果蔬椒乡、梁垛红芳花卉、五烈现代农业示范园、头灶聚宝湖创意农业园、弶港浩瑞农业园等为重要节点,连点成线、串珠成链,打造一条多姿多彩的"环线农旅"。大力招引农业龙头项目,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新建一批特色农产品外延基地,扩大上海等高端市场占有率,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要加快镇域经济转型。按照"一带三区"的镇级功能分区,支持和引导各功能区依托现有基础,坚持差异化发展,在智能制造及新兴服务业、高端新材料、生态休闲康养业等方面聚力突破、各展所长。同时持续发力推进"一镇一园一特"建设,更加注重培育专业特色,做强主导产业,形成集群效应,年内创成5A级乡镇工业园区6家以上。要提升镇村建设品质。新镇区要统筹布局商业综合体、品牌小区、主题休闲公园、购物超市、连锁酒店、新农贸市场"六个一"功能项目,继续提高天然气通达、镇村公交等覆盖面,推广污水微动力处理,持续优化城镇生活。要把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标志性工程,与5个省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25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相结合,以全省一流定位高起点规划建设,努力推出一批示范样板。以"一镇十村"为重点,确保6月底前建成20个集中居住示范区,并启动第二批集中居住区建设。
以大会战构建现代交通体系。要突出互联互通、外联内畅,深入实施六个层面的交通大会战,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不断优化交通供给质量。要加快打通对外快速通道。以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倾力保障盐通高铁东台段加快建设。高铁东台站要全力做好对接工作,尽快开工建设。东兴高速要抓紧敲定最优的线路走向和互通设置,迅速做好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要加快完善城乡循环路网。加大国省干道建设力度,海陵路南延、229省道国庆节前建成通车,启动实施352省道西段工程,全力争取226省道、403省道列入全省建设计划。加快推进唐新线、头富线等市域骨干道路提升工程,新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200公里,高标准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4、推进绿色转型跨越,走好绿色发展东台路径。坚持生态优先,提升工作标杆,着力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上务求必胜。要继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着力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整治成果。毫不松懈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抓好大气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深化工业废气、扬尘管控等专项治理,力争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0%;强化"河长制"管理,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打造18条生态河道,确保国、省考地表水Ⅲ类水以上比例超83.3%;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双减行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向镇村延伸,稳步提升环境质量指数。
在构建绿色高效经济体上加快步伐。全方位推进绿色转型,协调生产生活生态,提高环境保护系统性。严格准入标准和负面清单,严把项目层次品质关,深入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倒逼传统产业企业加速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开展绿色园区创建,提高环保基础设施标准,提升环境监测监控能力。严格执行生态空间"三线一单"制度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配套管理制度,把该开发的地方高效利用好、该保护的区域严格保护好。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共同创造更加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
在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上叫响品牌。着力优化生态产品供给,加强城乡生态廊道建设,扩大城市绿色空间,构筑更多自然景观、滨水绿带,高水平建设森林城市。坚持把高品质生态产品输出作为一个大产业来谋划,突出"休闲度假"主题,紧盯高端市场,发力全域旅游,提升内涵品质,让"一路走来,还是东台"形成强大磁力。全力服务黄海湿地申遗大局,更高标杆推进沿海湿地修复,融观光、观潮、观鸟于一体,继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之后,将滩涂湿地打造成东台的又一张生态"金名片"。黄海国家森林公园要以温泉酒店二期、裸心度假村、知青主题民宿等项目为抓手,丰富提升休闲、养生、怡情的独特体验,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
5、把准民生关切,积极创造高品质生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进一步提高共享发展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富民增收要兼顾平均数与极少数。要将"八大富民模式"进一步抓细抓实,多点发力,多路并进,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41600元和25400元。"稳就业"是"六稳"工作之首,要坚持产业升级与扩大高质量就业同步推进,通过发展更多先进制造业、新兴服务业项目,促进城镇职工稳定增收。要善于以支持民营经济的众多"利好"撬动创业,支持大学生、返乡人员、科技人才等重点群体,在科技孵化、生态旅游、智慧农业等领域大显身手,新发展私营企业5800家以上。今年脱贫攻坚到了决战阶段,要抓实就业、医疗、住房、教育"四保障",强化健康扶贫和托底救助,确保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坚持分类施策,突出产业扶贫,确保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20万元、全部实现摘帽。
公共服务要体现均等化与优质化。从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入手,推动优质公共服务普惠共享。重抓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市第一幼儿园、实小启平分校扩建等工程建设,实小惠阳路分校、市幼惠阳路分园投入使用,有效增加教育资源供给、解决"大班额"问题,继续提高普高入学率,推动东台中学创建省高品质示范性高中,实施名校名师培育计划,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化健康东台建设,扎实推进市人民医院国家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加快中医院东院综合楼、时堰中心卫生院等工程建设,市妇幼保健院全面竣工,加强"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推进名院名医合作,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着力优化公共文化供给,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加强"三大文化中心"建设,做靓"十大文化名片",新建一批幸福小广场、城市书房等文化空间,新图书馆建成开馆,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快养老综合集聚区建设,围绕"医养结合"完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多层次养老体系,大力引进知名养老机构,在保证"老有所养"的基础上力求"老有颐养"。
社会治理要提升安全感与和谐度。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健全预警机制,强化风险监测,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活动,引导各类资金向实体经济集聚,维护金融生态安全。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以城市社区为重点加强专业化建设,全面提升网格化、智能化水平,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扎实推进平安东台、法治东台建设,打造技防城升级版,全面提升应急能力,下大力气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和交通安全,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统一,统筹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倡导文明新风,让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
三、全面提升党建质量,凝聚改革发展强大合力
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扛起管党治党责任,把提升党的建设质量作为党建工作的主线,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1、要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把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作为最大政治,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发挥政治指南针作用,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按照深化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的要求,强化责任担当,锲而不舍抓好整改。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努力使党的政治纪律转化为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和融媒体中心,有效引导舆论,讲好东台故事,为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
2、要焕发走在前列的奋斗激情。面对形势任务的深刻变化,必须深入解放思想,勇立发展潮头,谋求新的跨越。致力在改革中破解难题。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新难题,作为解放思想的新空间,敢于求新求变求解。比如,如何按照稳中有进的发展要求,把深化市场化改革作为突破口,带动扩大社会投资,实现结构调整换挡不失速;如何更精准地把握民营企业需求,创新政策体系和服务举措,更有力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如何依托现有基础,通过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增添新的活力,推进乡村振兴,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亮出新思路、拿出新招数。致力在开放中放大优势。机遇从不主动敲门,优势并非一成不变。在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进程中,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决定格局。要坚定不移扩大全方位开放,在开放沿海上坚持走好自己的路,在接轨上海上快人一步、高人一筹,善于在融会贯通中实现"集成超越",努力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的重要一员。致力在创新中打造品牌。要在深刻把握中央精神和上级部署要求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敢于创新突破,深化"两争一创",不仅在产业发展、园区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创建一批有分量的国家级、省级品牌,而且在党的建设领域推出一批特色工作品牌,为东台高质量发展不断打开新局面。
3、要锻造担当实干的过硬队伍。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锤炼各级干部真情怀、真担当、真本领,当好改革发展主心骨。以事业为上选人用人。严把德才标准,坚持公正用人,选准事业需要的人,重用干成大事的人,淘汰无所作为的人。注重干部能力建设,把更多有潜力的干部放到招商选资、房屋征收、信访稳定等最前沿,在锤炼摔打中迅速成长、脱颖而出。进一步完善年轻干部"选育管用"机制,统筹使用各年龄段干部,加快培养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干部,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以实干为要担当作为。始终坚持低调务实不张扬,心无旁骛谋发展、抓落实。把富于创造作为衡量干部能力的重要标尺,鼓励各级干部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部署,提高在落实转化中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敢闯敢试,大胆实践。进一步提升工作标杆,更加注重工作的精细化精致化,把专业的事做得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强化"三项机制"的正向激励,推动形成竞相干事创业的生动活泼局面。以全面过硬筑牢根基。学习贯彻党支部工作《条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党建领航"行动,实施"党建360"工程,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以村"两委"集中换届为契机,实施带头人优化提升工程,培养更多退役士兵村干部和"定制村干",稳步推行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优势。
4、要营造正气充盈的优良环境。以"主体责任提升年"活动为抓手,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纵深,以钉钉子精神抓出更大成效。突出立政德、强修身。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加强党性锤炼,坚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严格遵守《党章》《准则》《条例》等党规党纪,常思"严"之益,常念"纵"之害,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突出优作风、强约束。在作风建设上必须把"严"字坚持到底,密切关注"四风"新动向,毫不松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省、市委各项纪律规定,常态化开展纪律教育特别是警示教育,加大公开曝光和问责力度,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巩固作风建设成果。突出严监督、强震慑。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强监督力量整合,推动纪律、监察、派驻、巡察监督"四个全覆盖",做到监督常在、震慑常在。准确运用"四种形态",一体推进"正风肃纪镇村行"和"正风肃纪看机关"专项行动,坚持抡重锤、出重拳,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同志们,改革开放再启征程,美好前景催人奋进。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牢记初心和使命,彰显智慧和担当,锐意进取、扎实苦干,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以"强富美高"新东台建设的新业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在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2019年1月7日)
程连元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的安排部署,团结动员全市党员干部群众,深化改革强动能,扩大开放增优势,聚力创新促转型,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
现在,受市委常委会委托,我向全会作报告。
一、坚持稳中求进,勇于担当作为,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2018年,市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在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开创了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以"讲政治"为根本,坚决践行"两个维护"。市委常委会带头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领全市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开展多层次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专题调研,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讲宣传,做到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全覆盖,在全市上下形成学习新思想、领悟新思想、践行新思想的浓厚氛围。坚持知行合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到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推进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昆明落地生根。
二是以"勇攻坚"为关键,更加夯实小康基础。加强预测预警预防,提高对各类风险发现、化解、管控能力,突出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政府债务风险、国有企业风险等工作,着力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投入72.4亿元财政资金用于脱贫攻坚,打出"七个一批"和农村危房改造、饮水安全保障等9项措施"组合拳",创新开展"三讲三评"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全市10.6万贫困人口标注脱贫,预计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以内,寻甸县脱贫摘帽通过国家验收并获得国家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东川区、禄劝县申请贫困退出已按要求向社会公示。高质量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加大黑臭水体和水质不达标河道整治力度。强化"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开展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滇池保护治理项目67个,完成投资23.4亿元,滇池草海、外海水质均达到Ⅳ类,为1988年建立滇池水质数据监测库30年以来最好水质。狠抓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和建筑工地扬尘等污染防治,主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9%,为2013年执行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最好水平。加快滇池流域及西山等重点区域"五采区"生态修复治理,完成营造林56万亩,预计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9.5%。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推进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三是以"促转型"为抓手,切实提升发展效益。贯彻落实国家、省稳增长政策,出台稳增长20条措施,启动实施工业攻坚三年行动,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昆明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北汽新能源)首车下线,东风云汽、江铃新能源、中汽中心高原试验室等重点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京东方OLED微显示器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宝能汽车制造、紫光芯云产业园等154个项目落地,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一期)等38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4%左右。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国家植物博物馆选址确定,国药集团、康美药业、阿里健康等一批大健康知名企业入驻昆明,大健康国际论坛成功举办,健康产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0%。华为、睿思特等项目落户呈贡信息产业园,云硅智能科技小镇落地高新区,信息产业规模预计增长26.7%。民族村、石林等28个景区上线"一部手机游云南",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成效明显,旅游业规模效益持续提升,旅游总收入预计增长35%。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510"工程深入实施,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5%。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强化云计算、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技术带动作用,科技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6.8%。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业不断壮大,商贸流通、房地产业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滇中新区提速发展,建成了"两横两纵"高速路网和"两横三纵"城市骨干路网,形成了以李其片区、临空产业园、小哨国际新城、杨林汽车产业园等为重点的连片开发格局,构建了以新能源汽车及配套零部件产业、临空产业、石化循环产业三个千亿级产业园区为支撑的"533"产业体系,预计滇中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三年见成效"目标基本实现。官渡区、五华区被评为"2018年中国百强区"。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2%;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
四是以"增动力"为目的,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僵尸企业"处置力度,严控过剩行业新上产能,预计全年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230亿元左右、占全省的25.6%。积极稳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争取国家结余指标任务2271亩,筹集资金7.69亿元。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改革,落实"3550"改革措施,大力推行"七办"模式,全市行政审批事项审批要件精简38%、审批时限压缩51%,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科学制定机构改革方案,完善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积极稳妥推进。狠抓人才培养引进,完善创新创业服务支撑体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昆明南亚东南亚科技服务业合作中心揭牌,入围国家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成功举办第五届南博会,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设立全国首个国际商事仲裁服务中心。顺利举办上合昆明马拉松等重大活动,与日本高山市缔结为国际友城,成功申办"2020年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深入开展重点产业招商和产业链招商,与京东集团、招商局集团等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引进思爱普等7家世界500强企业。预计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1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4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增长75%左右,增速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列第一。
五是以"提品质"为重点,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完成环滇池空间形态与城市天际线等专项规划编制,出台实施城市空间管控和特色风貌塑造指导意见,初步形成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开展23个"三旧"改造连片开发,在控制增量的基础上拆除违法违规建筑2049万平方米。加快草海、巫家坝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整治提升一期示范项目基本完成。开工新建城市道路76条,实施道路整治42条,提前完成南二环提升改造,有序推进4号线等5个地铁在建项目,绕城高速宜良至澄江段、广福路东延线建成通车,昆石高速马郎立交建成投用,功东、武倘寻等13条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建立"1+5+X"网格工作模式,推进"智慧昆明"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出台实施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常态长效推进交通整治、志愿服务等工作,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通过省级复查复审,以总评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国际花园城市"E类金奖。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完善农村道路、水利、互联网等基础设施,扎实推进"七改三清",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000公里、"五小水利"建设1.4万件,建成美丽乡村626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六是以"补短板"为主线,着力办好惠民实事。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三名"工程,创新实施银龄讲学三年行动计划,年内引进西南大学附属学校、华东师大实验学校等名校10所、名师68名、名校长10名,累计引入省外名校来昆合作或举办学校24所,累计新增优质学位6万余个,优质高中覆盖比达到74.5%。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分级诊疗等制度落实,与北京301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累计引进9家医疗机构在昆合作办医。县级医院提质达标建设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条件全面改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不断强化,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多措并举促进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6.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9万人。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8.1%、8.9%。各项社会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6%以上。启动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2个,新增养老床位3500余张。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升公共文化的覆盖率和服务效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推进立体化、智能化、社会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效遏制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七是以"强党建"为导向,凝聚发展强大合力。加强市委常委会自身建设,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听取和研究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市法院、市检察院党组和党的工作机关工作汇报,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各项工作中。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扎实开展立法、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等工作,启用质询等刚性手段增强监督实效,对嵩明撤县设市等重大事项作出决定,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支持政府依法全面履职,完善对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执行、考评、奖惩等工作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支持政协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机构作用,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开展专题协商、调研视察、民主监督,更好地汇聚力量、服务大局。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八项工程",全面完成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5857个党支部完成规范化达标创建,被中组部列为"全国城市党建示范市"。出台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实施办法,在35家市级部门开展科级正职干部全员竞争上岗,拓展"以下评上"范围并抓好结果运用,有效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构建"一张网、一体化、一盘棋"工作格局,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效落实。完成市县两级监察委员会组建工作,实现市县两级派驻监督全覆盖。针对省委巡视反馈的10个方面45项问题,提出126条整改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组建18个巡察组对25个党组织开展巡察,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154件、处分1044人、移送司法机关86人、挽回经济损失4941万元。以"春融同心"品牌创建为抓手巩固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被确定为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创新推广城市"。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和谐稳定,禄劝县、寻甸县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石林县被命名为国家级"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基地"。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履职,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强老干、双拥、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等工作,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凝聚了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强大合力。
在此,我代表中共昆明市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昆明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致以崇高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昆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是: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依然过高,而投资增长乏力、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对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拉动效率持续下降;工业投资占比偏低、增速偏慢,新兴产业发展不足,重工业靠资源、轻工业靠烟草的发展模式还没有根本扭转。改革创新的难点问题是:解决具体问题、体现特色亮点的改革举措还不多,改革重文件出台、轻推进落实的情况仍然存在;创新资源缺乏整合,产学研用结合不够,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占比低,新兴产业人才尤其短缺。扩大开放的焦点问题是:开放合作领域不宽、层次不高,缺乏国际影响力较大的交流合作平台;一些干部开放意识不强、国际化思维不足,对扩大开放的具体工作研究不深入、统筹不到位;各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战,尚未形成系统有效的开放协同力量。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是: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择校热"、看病难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城市管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有待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还需努力。决胜小康的关键问题是:各类矛盾风险交错叠加,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压力较大;贫困地区产业、就业组织化程度偏低,"造血"能力差,巩固脱贫成效还需持续发力;滇池入湖河道水质不稳定,源头治理任务艰巨,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生态破坏、环境违法等问题时有发生,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任重道远。干部队伍的突出问题是:有的干部做懒汉、混日子,干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干部滋生了"宁愿不干被问责,也不愿干错被追责"等消极情绪,推拖滑绕、为官不为;有的干部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不同程度存在。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决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有针对性地推动问题解决,确保党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在昆明落地落实。
上一篇:商丘市市长张建慧讲话-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