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共青团工作讲话合集25篇(第2/2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2245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42分钟。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在共青团干部教育培训和理论研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0年8月31日

根据录音整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共青团的改革发展。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团校提出改革要求,2017年11月,亲自主持审议《中央团校改革方案》,为中央团校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明确提出要加强对五四运动的研究和对中国青年运动的研究。王沪宁同志直接指导中央团校改革工作,悉心帮助协调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重大困难与问题。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和王沪宁同志再次关心中央团校改革进展情况,给予我们巨大鼓舞,也更让我们明白了肩上的责任。

落实党中央要求、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必须把共青团干部教育培训和理论研究工作摆在战略全局上看待。结合多年的观察思考,我谈四点认识。

一、形势任务对团干部教育培训和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是干什么的?这是团干部教育培训和理论研究的基本依归。无论是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党性修养,还是把握工作规律、提高实操能力,都必须了解工作对象、明了形势任务、知道合格标准,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1.工作对象发生了变化。当代青少年有许多新变化、新特点,认清这些时代特点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一是群体结构变化。单就共青团员队伍看,其社会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1957年时,团员中工人占37%,农民占52%,学生占11%;1978年时,对应比例是17%、53%、30%;到了2019年,对应比例是19%、14%、67%。而整个青年群体的结构分化也比较鲜明,现在很难再把一个年轻人简单归到某个阶级或某个阶层。二是组织方式改变。以前很长一个时期,大部分青年都归属在体制内的某个"单位冶,运用行政化手段很容易就能组织起来。如今,青年职业结构日趋多元,新兴青年群体不断涌现,青年原子化分布与"8小时外冶再组织化趋势并存,很难仅靠单一的组织形态来组织凝聚青年。三是国际化程度提高。现在有个词叫做"Z世代冶,就是指世界各国共同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其国籍或意识形态的分野不再成为交流交往的主要障碍,对西方所谓政治现代化的迷信减弱,同世代年轻人的共同兴趣和利益交汇点增多。四是文化程度提高。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文盲率大约是80%,而今天我国已全面普及初中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1.6%,也就是说同一年龄段的人每2个就有1个是大学生。随着受教育水平提高,人的思辨能力也将相应提高。当代青年的知识储备丰富程度、视野格局开阔程度,远超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青年工作的"后喻文化冶特征凸显。

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团干部就应当是这所学校的"教职工冶。"传道授业解惑冶实际上是对全体团干部提出的共同要求。大家看看"教冶和"师冶这两个字,在甲骨文中,"教冶的右边是一只手拿了一条教鞭或棍棒,左下方是个"子冶;"师冶字,引申为在众人中擅长某种技术或在某个领域有特殊技能,从而起到表率作用的人。胜任"教师冶岗位,就需要我们埋下头来、苦心钻研,努力提升理论水平,真正"教冶得了变化的工作对象。

2.工作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统一思想行动的要求更加迫切。共青团是个"巨系统冶,工作上点多、线长、面广,组织上层级多、成员数量庞大,要解决长期存在的老问题已属不易,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又碰到许多新的问题,工作信号准确传导、工作进程及时反馈只是手段,仅靠发通知、出文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通过深入交流意图、大家群策群力,才能实现内部高效率整合。二是适应互联网环境的要求更高。目前网络对青年人口渗透率接近100%。如同信息化改造工业化,互联网作为基础的技术条件已经渗透到了社会运行的各个方面,共青团也不例外。在这个开放、平等、即时的平台上,共青团组织青年、引领青年、服务青年必须搭这个便车,我们一切工作的绩效也必然会裸陈在这个平台接受评判。三是与社会互动的机遇与挑战增多。共青团开展的工作都是政治工作,过去共青团凭借党赋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能够顺理成章、自成体系地发展。如今可大不一样,一大批社会组织在服务青年的某些方面也做得很好,相对而言,共青团工作仅仅依靠"自转冶已经转不动了,越来越需要体制外、社会化的互动支持。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去行政化的要求,不断地去适应、融入社会化的运行机制,并在社会互动中更好地开展政治工作、体现政治要求,把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四是把握规律的要求更高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共青团要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冶。过去,共青团经常讲"要紧跟时代发展、紧跟青年变化冶。我们目标定位上"紧跟冶与"走在前列冶差了一大截,更不要说连"紧跟冶都跟不上。青年是最富有变化的群体,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的组织,若是跟着青年后面追,自我政治要求太低了!也是永远跟不上的。还得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走在前列去引领青年。如何做到?就是认真研究规律。仔细研究青年运动史、团史就会发现,任何一个年代的青年无论有多少时代烙印,青年群体是最有创造活力的社会力量这一群体特征没有变过,青年必须担当社会责任这一群体使命没有变过,青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阶段这一发展要求没有变过,揭示其中变与不变的因果和关联就能提供最重要的工作指导。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团的理论研究关乎工作全局。

3.对工作者的要求大大提高。团干部队伍是共青团事业的根本依托和基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讲,如果这支队伍不过硬,团的工作就会落空。怎样才能做到"过硬冶?一是更高的政治素质。为党做青年工作,就是要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首先就要做到对党忠诚,具备政治理论素质、政治把握能力和政治敏锐性,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站得稳立场,在关键时刻能够靠得住。一方面,网络时代瞬息万变、工作形势异常复杂,需要我们有更快更强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批评一些同志行动上"谣言已经跑遍世界,真理还在穿鞋冶,我们做政治工作不能慢吞吞、闲悠悠的。另一方面,我们面对的大量现实问题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明了,需要我们分清事物的哪些部分是"黑的冶、哪些是"白的冶,辨明"白的冶与"黑的冶在什么条件下会相互转化。二是更高的思想理论水平。共青团的主责主业,就是在青年中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传播党的思想主张、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尽管唯物主义、辩证法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相对稳定的,但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应用因时因地不断变化;面向极富变化的青年群体传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面向懵懵懂懂的青少年当好党的理论的"解经人冶,难度可想而知。有没有具备如此能力素质的人呢?历史上是有的。恽代英、邓中夏、萧楚女、张太雷、任弼时等中国青年运动的早期领导人,都具备非常高的思想理论水平,他们的好文章放到现在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如今我们不少同志的理论水平恐怕经不起进校园、到网上去检验。三是更高的政策实践能力。我们所说的政治,就是治政,即政策的生成和实践过程。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思想理论主张、党所遵循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具体最现实地体现为政策。中国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这个执政党的青年组织,服务青年依靠的最大资源就是政策,在传播党的理论主张时自然要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我们要想说服和团结更多的青年,就要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让广大青年透过政策理解党的思想主张、感受党的温暖关怀。假如团干部缺少对政策的研究和掌握,尤其是不了解党关于教育、就业、婚姻家庭、社会保障、社会参与等方方面面的青年政策,不懂得帮助青年落实政策的办事程序,那不就是脱离青年的典型表现吗?四是更扎实的工作作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每每提及团干部队伍建设,都会提出锤炼优良作风的要求。2013年,同团十七届中央书记处集体谈话时指出,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一要讲"严冶字,二要讲"实冶字;2018年,同团十八届中央书记处集体谈话时强调,作风上要强,越是年轻干部,越要多锤炼、多摔打,能吃苦、肯拼搏,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干。团中央书记处把抓作风、严纪律,作为团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认识到即使上述能力还没有全部达到,只要谦虚一点、刻苦一点、自觉钻研,是可以逐步改进提高的。

与上述三个方面新要求对照,我们团干部队伍和团的工作中还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不利于工作的因素,有些是长期以来就存在的问题,有些是新发生的。一是"半路出家冶居多。我们的工作是高度综合的"显学冶,大学里没有"共产党学冶、"共青团学冶这个专业,所以干团的工作没有"科班出身冶,所谓专职领导干部也大多是因为在别的工作领域成绩突出而提拔到共青团岗位上的年轻人。二是"短期过客冶居多。各级团的领导机关班子成员岗位调整相对频繁。还有少部分同志,在心理上就是"过客心态冶,有的当了十年"过客冶,有的当了一年"过客冶,总认为今天就是在团的岗位上工作的最后一天了,明天就要调走了,以这种心态去工作,能有什么"专业冶?三是年轻人居多。团干部队伍里年轻人多,本不足为奇,但从上往下年龄层层递减、理解力层层递减,就对我们的工作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想,这与一段时间来,我们先入为主地把团的工作视为"朋辈教育冶,想当然地认为青年工作就只能由年轻人来做才合适是有很大关系的。事实上,团的岗位承担着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重大政治责任,想做好相当不易。历史地看,以年轻同志为主、老中青相结合的队伍结构相对合理。四是专挂兼干部制度正在探索中。当前,落实中央对共青团改革的要求,团的各级领导机关正在探索专挂兼相结合的团干部队伍机制,共青团岗位将制度化地扮演"提高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平台冶这一功能,意味着团的领导机关常态化地保持相当比例的"新人冶,我们希望这些"新人冶为团的工作注入新能量,但对这些同志必要的培训也应抓紧,要深刻理解这些变化并积极适应新的工作机制。

通过以上分析,显然,教育培训团干部的任务变得尤为紧要、加强理论研究的任务变得尤为重要。

二、深入分析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

四年多来,中央团校边改造边培训边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已经初步具备常态化、正规化开展团干部教育培训的能力。比如剥离了本科教育和部分研究生教育,教育培训团干部的主责主业更加聚焦,较好地实现了从"教学生冶到"教干部冶、从"讲知识冶到"讲政治冶的转变,这些成绩来之不易。

目前的工作存在以下差距:

1.组织要求与学员愿望脱节。组织希望团干部好好学习,通过培训提高各方面能力,胜任团的岗位;而一些学员希望通过培训掌握一些短平快的工作技巧。以前甚至有干部提出教一些为下一步转岗打基础的技能,现在提这种意见的少了,更多提出不要光讲宏大理论,要多教团的实务。但我们要认识到,不是任何科学理论都能无限简化为具体工作,所以不能完全由着学员的愿望来设计课程、开展培训。"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冶,理论课程解决的是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的重大问题,学员一时听不懂、学不会没有关系,只要方向正确,每天坚持学一点都是有益的。

2.讲授方式与学员基础脱节。从现在的教学情况看,教师还没有对学员做到因材施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班和讲授方式存在问题,简单地将职务与能力划等号。在目前按团县委书记班、团市委书记班等职务职级划分班次的模式下,事实是同一个班的学员只是职务相近、年龄相仿,而其工作经历、学习经历、能力水平、认识基础千差万别,甚至有着天壤之别。比如,省、市、县三级团委领导班子专职成员中,有研究生学历、也有本科以下学历,挂兼职干部中,有来自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也有来自学校、社会组织和非公企业的,不同层级之间和同一层级之间都有很大差别。所以要想实现"因材施教冶,就还得按阅历经历、能力水平、专业背景等元素加以区分。

3.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脱节。政治理论从来不是脱离社会实践的。我看过团校老师的讲义,有些讲义没有结合实际工作,即使有结合也是生硬的,所讲的理论并不能用以指导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比如,我们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冶,目前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框架、历史背景、形成过程、科学内涵、实践要求,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当然没有问题,但是不是完全适用于团干部教育培训呢?我认为至少缺失了一部分内容,就是与团的工作联系。共青团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就开展了植树造林、保护母亲河行动、光盘行动、绿色出行、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等活动,共青团这些重要工作品牌在新时代如何体现更高实践要求、发挥更大作用,这些都应该讲清楚。我们不能把思想讲成纯知识,而应该是紧密结合共青团工作切入点、着力点的"应用理论冶。

4.教学与研究脱节。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搞研究主要是为了发论文、评职称,建立自己在"学术圈冶的地位,导致研究工作忙于追热点、追现象,不成系统、不成体系。这样的研究,看起来热热闹闹,但背离共青团理论研究的初衷,没啥大用。我们的研究当然必须紧跟青年现象、青年发展环境,但必须落到分析机理、揭示规律、指导实践,只有把研究跟团的主责主业结合起来,把研究跟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把研究作为一个开放的、稳定的体系反复打磨、不断深化,才能作出比较优势,才能拿出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要达到这个要求,若靶点总是变幻莫测,估计也研究不出什么名堂;而如果没有研究做支撑,我们的教育培训也必然人云亦云,终究让人不知所云。

出现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对团干部教育培训和团的理论研究工作没有想明白,看得太轻了。

一是认识上把常态化经常化的战略任务当成副业和点缀。推动一项宏大的工作,特别是在重要的历史关口,教育培训干部是最有效的方法。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兵荒马乱、朝不保夕,国共两党仍然携手创办黄埔军校;上世纪30、40年代的延安,战火纷飞、苦难岁月,我们党仍然办抗日军政大学,毛泽东等领导同志亲自为学员讲授;1948年9月,大局未定、百废待兴,党中央仍把创办中央团校作为重要工作。显然,骨干培训是极端重要的战略任务。中央团校为什么要改革?就是因为在一个时期由于主客观原因,逐渐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办高等教育上,偏离了本来职责。

二是教学组织上把异质化的社会人当成"菜鸟冶教。学历教育中的学生,从小学到研究生,其年龄经历、知识储备、认识层次大致是一致或接近的。比如,同一届同一专业的大学生,都是经过高考划线录取的,对于即将接受的高等教育而言都可以视作"一张白纸冶,大家站在一条起跑线上。而团校学员则大大不同,大家都是有丰富经历的,在基层的社会经验可能比团校老师还多,接受习惯完全不同于学历教育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法冶上必须作出改变。

三是把通过教育培训解决思想逻辑问题当成了普及知识。团干部接受教育培训主要是为了武装头脑、提升能力、提炼方法、升华思想。如果在思想上能够打通一个关节,就能管上好几年,甚至一辈子。所以我们把学员召集到中央团校参加脱产培训,就是要让他们在学校的环境中潜心接受熏陶、争取"顿悟冶。团干部到团校接受培训,相当于在原有学位的基础上获取职业上的一个"社会大学学位冶。因此,普及基础知识不是团校的任务,团校教育的基本模式应该是由教师把握规律、讲解逻辑、引导讨论、形成结论,进而打通关节。

四是教学方法上把系统的教育当成了办讲座。共青团的工作是个系统工程,且过于抽象,无法用单一理论进行阐释。对于一个中长期培训班,在教学方法上,如果没有一条逻辑线贯穿其中,就容易走偏、"翻车冶;即便有一条清晰的逻辑线,不同片段也要用不同的学科进行阐释。如果只守着自己的专业逻辑,试图用某一个学科的理论去解释共青团的全部工作,在有些点上会很牵强。共青团的学问,就是要鼓励多学科交叉,安排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从同一个逻辑线条的不同角度去研究问题。

五是把做学问搞专业当成办会议搞活动。搞专业是要尽心去钻研的,要碰真问题,而办会议就简单地多了。团校是探索真理、研究问题、交流思想的地方,但目前我们很多问题都不愿碰、不敢碰、不会碰。我不完全相信我们学懂弄通了政治理论问题,但考试时学员都能考90多分、100分,既然学得这么好,我怎么没见着几个能在网上与错误言论论理的战士呢?对于学员的理论困惑,老师要讲基本逻辑、讲历史事实、讲趋势判断,要启发思考、开展辨析。学员要不耻下问、虚心求教,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三、全面改革团干部教育培训的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机制

1.改革教研模式。要按照做学术、搞科研的思路,以跨专业、跨职业的方式组建课程教研组。每个课程组由机关干部和团校教师、研究人员共同组成,可适当引入外部力量,这样客观上将团校教师、研究人员的理论基础与机关干部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学以致用。在实际运行中,授课工作由课程教研组的全体成员共同承担,以团校教师为主,机关干部以团干部上讲台的方式参与,并接受课程评价。

2.改革课程设置。着眼于团干部应当具备的政治能力、理论能力、工作能力,设置相应课程板块、课程单元和具体课程。要根据不同类别团干部应具备能力素质的差异,精准化设课、授时、施教,实现教学内容和课时的差异化安排。"班冶的概念不是固定的,应当根据学员的能力基础和特点,灵活安排每个班、每一讲的听课人员。

3.改革组织方式。要针对学员的特点,通过增加班次、减少班额、预报名后分班管理等模式,分类分层探索小班教学,开展项目化、团队式培训。要压缩授课时长,在厘清基本概念、讲清基本逻辑的前提下,鼓励学员做主角,综合运用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翻转式等教学方法,开展问题调研、双向交流、对策研讨、学员论坛,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提升学员参与感、获得感。

4.改革考核方式。一方面,实行"预科冶与"学前考冶制度。干部日常长本事,既要靠组织教、更要靠自己学。要按照到任3个月应当达到的理论水平设置"预科冶考试,倒逼团干部自学基础知识。考试不合格的,给予3个月宽展期继续学习,再不合格就要在团媒上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告甚至推动组织处理。同时,要对拟调训的学员组织开展"入学测试冶,考试合格者参加脱产培训,不合格者取消当期入学资格。另一方面,立足全面考核评价团干部在团校学习期间的态度和表现、水平和能力、修养和作风,在现有闭卷考试、论文答辩、党性分析、学习鉴定等考核方式的基础上,探索开展主题宣讲、撰写调研报告、网上舆论斗争实战等考核方式。

四、全面规划应用理论研究融入团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任何工作对专业化能力的要求都比过去高了许多。国家现在不缺"万金油冶型的干部,缺的是专业干部,而支撑共青团工作地位和干部形象的一定是专业能力。团干部将来要想在社会上立足,也一定要靠提高专业水平才行。新时代提升共青团工作的价值,应用理论研究是基础。主要是四个方面:

一是解决共青团思想引领领域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思想上精神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是内在的强大的持久的。冶青年工作要想真正赢得青年,就必须始终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上引领青年。思想引领领域的现实问题,有些是提高理论本身解释力的问题,有些是帮助工作对象提高理解力的问题,有些是思想传播方法问题。针对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的接受习惯和接受逻辑,我们要借鉴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基本规律,去解决思想引领领域的难题。

二是解决政策倡导的基础问题。共青团要在服务大局的过程中"接地气冶,就要提高自身应用"策冶的能力。"策冶从哪里来呢?是从倡导开始的。政策倡导的基础性问题,比如现象表现、历史背景、形成原因、基本逻辑、中外比较等等,都是需要加以研究的。近年来,我们在维护青少年权益方面一直坚持做的"面对面冶活动,本质上就是把青少年的关注点引入到公共视野当中,通过有效整合、有序表达形成政策措施,这也就是政治参与。我们在这些方面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要下功夫研究。

三是解决社会倡导的逻辑问题。共青团是党领导的青年组织,发挥着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积极协助党和政府管理青年事务。共青团的政治参与逻辑不同于一般性的社会组织,要更好服务大局、服务青年,就必须把两者高度统一起来,努力形成特有的社会功能。比如,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行动和疫情防控中做的一些工作就是这样的。应用理论研究就要探索如何找准为党分忧、为党尽责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运用社会化动员方式汇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去开展工作。

四是总结共青团基本经验教训。中国共青团是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组织。应用理论研究要深入总结共青团一路走来的重大原则、工作规律、基本方法,用历史启示未来。既要研究过去工作中的基本经验和基层实践中好的做法,为今后的工作提供间接指导;又要研究我们吃过的亏、碰过的钉子,深刻总结教训,最大限度地避免错误;还要做一些前瞻性研究和工作预判,防止变化来时猝不及防、束手无策,努力把准青年脉搏,走在时代前列。这些都要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要有理有据,而不是随便抓个例子说说就可以的。

同志们,当干部与做学问不是对立的,新时代的共青团,需要眼睛里有全局、脑袋里有思想、肚子里有"墨水冶的团干部。这就要鼓励团校教师、研究人员、机关干部、受训学员等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共青团干部教育培训和理论研究工作,集思广益、共同推进,早日建立起大规模、低成本、高质量、经常性的团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要让大家充分认识到,推进教研改革是一次"弯道超车冶的机会,我们面临的课题,有许多是新的课题或是没有深入研究过的课题,只要肯下功夫是能够做出大学问、产出大成果的。

我相信,只要大家统一思想、直面问题、坚定信心,认真履行职责使命,持续深化改革举措,就一定能够蹚出一条新路,共同推动共青团干部教育培训与理论研究工作开出新局、谱成新篇!

共青团第一书记在共青团"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

2021年3月12日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日前,党中央对庆祝活动作出重要安排,对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重大部署。经党中央同意,我们部署在全团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这是共青团庆祝建党100周年的重大安排,是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落实团十八大以来历次团中央全会精神的重大行动,是抓住契机面向青少年深化开展成就教育的重点项目。具体工作安排的文件已经下发全团,大家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下面,围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这次党史学习教育,我着重讲四点意见。

一、把牢根本遵循,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全党同志上了一堂深刻的党史导读课和党性教育课,也为全团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作出了生动示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足党的百年华诞这一重大时刻,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阐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和着力重点,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全国"两会"等多个重要场合对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提出重要要求。这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视关怀和殷切期望,也对共青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出了不同一般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精髓、明晰实践要求,为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夯实思想基础、校准行动方向。

要在"学党史"上下功夫,从学有所悟中进一步增强自觉性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我们要认真领会贯穿其中的战略思维和忧患意识,深入理解党中央在建党百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在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高规格、全口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深远考量,自觉将学习党史和正在推进的伟大事业联系起来,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联系起来,和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联系起来,和当代青年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联系起来,切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我们都是党的年轻干部,学习党史是我们加强政治训练、提高政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大家要抓住有利契机,不断提高学党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着力推动自身政治素养来一次大的提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