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银行行长讲话汇编-46篇(第4/12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1840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95分钟。

这个点不是很难,但涉及面广,能够促进全行对数字化的认识。经过一年的工作,基本实现了手工报表线上化,总行级有300多张手工报表,直接取消34%,剩余报表的线上化率达到99%。分行级有900多张手工报表,直接取消65%,剩余报表的线上化率达到83%。报表线上化,提升了数据汇集的速度和准确性。

通过全员参与,得到了一个新的认识:编制报表目的是什么?报表是数据的载体,管理需要的是数据而不是报表本身,通过线上化积累数据,打破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形成更多数据要素。我行在内部数据方面,建立了1.5万多个指标,2500多个数据模型,数据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外部数据方面,我行引入120个左右的外部数据源,这些数据源之前是由各个部门分散引入,有重复和叠加。这不仅是数据成本的浪费,也是数据的分散和隔离。通过梳理和优化,把数据集中管理,提升了数据利用效率。

通过两个例子说明我行数字化转型的成效。在智能风控领域,构建全行统一的黑灰名单管理机制,形成闭环运营、联防联控。在授信审批方面,通过黑灰名单的检查,及时发现了问题客户。在贷后管理方面,风险预警周期可以提前半年,预警率可达到72%。在内控合规方面,用知识图谱技术来识别集团客户,识别了应纳未纳集团数24个。同时,通过知识图谱的技术加强对贷款资金流向的监控。

在智能营销领域,通过智能销售策略的配置,提升了客户的AUM的价值。20XX年初,我们和外汇交易中心共同合作,打造了一个基于AI语义分析在债券领域的智能报价交易员。上线首日通过智能交易员的撮合,成交1.8亿债券。在智能客服方面,引入NLP等技术,对问题的识别已经超过90%。

监管、客户与银行已发生变化

目前,数字化转型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内部和外部都发生了很多变化。首先,监管在变。监管更加注重金融环境的稳定性,监管的颗粒度更加细致。

例如,银保监会通过ESAT和1104数据分析,能够发现业务结构、贷款分类、资金流向等问题;人民银行对反洗钱、支付结算等领域的大数据分析,能够看到KYC、账户开户、大额交易等问题。监管的数字化能力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在零售领域,监管强调对个人客户服务的稳定性、便捷性,防止过度授信;在对公领域,强调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倡导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等。

其次,客户在变。C端客户的数字化习惯和偏好已趋于稳定,B端和G端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开始提速。

公司及机构客户的转型涉及到内部管理、生产制造、贸易流通、批发零售等所有环节,覆盖政府服务、城市运行、经济监管、社会治理、智慧政法等各个治理领域。在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趋势下,对信息技术和数字资产的重视程度都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数字要素的生成、采集、分析及应用正在深刻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政府的管理模式。在未来,单一的、依赖人工介入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将再也无法适应企业新的需求。

第三,银行在变。顺应监管和客户的变化,银行也更加开放,不断引入外智,加快转型速度。

发展结构进一步调整: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普惠小微、民营企业、制造业、高精特新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一些原先具有较大体量的产品和业务,在新形势下加速转型。

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数字驱动、科技驱动、创新驱动的思维不断增强,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向中后台渗透;金融科技的更新迭代上更为高频,在应用成效上的展现更快、更丰富。发展动能在转换:转向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通过产品、服务创新拓宽发展内涵,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把银行和客户之间变成关系紧密的合伙人。

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怎样合作最后,谈谈中小银行与大型银行科技子公司及金融科技公司(以下统称金融科技公司)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合作期望。

第一,打造责任清晰、守正创新的新模式,打开互相成就、相伴成长的新格局。

银行专注金融使命,勇担社会责任,依托金融科技手段培育服务管理能力和生态运营能力,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市场定位服务客户;金融科技公司专注科技,落实"无牌照、不金融"的要求,与银行和客户数字化转型同行,与银行和客户数字化转型同行。

秉持守正创新,坚守"金融为民、科技向善"的初心,筑牢金融科技创新"防火墙",积极主动履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坚决避免金融科技创新成本和风险向金融消费者不合理转嫁。

通过创新,破解当前金融业在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破解当前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消费者在金融生活中的问题,实现银行、金融科技、客户的相伴成长,互相成就。

第二,中小企业数字化进程刚起步,依赖第三方数字平台推动数字化,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在其中大有可为。

一是助力中小企业线上化,增加数字化解决方案供给。从价值链视角,拆解企业数字化应用节点与环节,在研发数字化、生产物流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营销数字化、渠道数字化、用户服务数字化等模块中,加强数字化"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供给。

二是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融合。数字经济天然具备网络构建开放化、技术创新协同化等特征,因此企业数字化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行业价值链数字化生态系统交互成型的。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作为企业数字化的先行者、破局者和观察者,应该联合起来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开放共享的行业生态原则,通过双方生态融合,精准触达和服务中小企业。

三是创新金融科技服务。通过服务创新,让更多行业受益于技术创新,让更多人享受产业变革的福利,让金融服务亲密无间地伴随中小企业经营活动,立足点和落脚点在于满足小企业的降本增效需求。

第三,筑强科技底座,提升数字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能效。

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需求非常广泛,给银行科技工作带来更高、更多的要求。以交流、流程控制为主的应用系统,其功能是有限的。但数据资产具有非竞争性,而且越用越多,想象空间、应用空间是无限的,银行需聚合更多合作方来适应这方面的需求。

我行正与建信金科在合作基于数据驱动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规划。在智能运营方面,互联网平台型公司在智能运营方面的能力比银行领先,银行非常需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来提升运营管理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在云计算方面,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的出现,导致客户、流量、数据激增,需要大量算力和存储,所以才出现了云技术、云服务。

银行的客户和业务规模上不去,要部署私有云,从投入产出角度来看是不划算的;同时科技力量相对薄弱,对云运维的支撑能力也不足。所以,中小银行是花大力气建私有云,还是逐步通过合作走行业云的模式是值得讨论的问题。目前,我行与银联云走行业云合作模式,银联云输出的技术已经在我行应用,2022年会有更多的应用会转到云上。

新的变化催化新的模式,新的模式打开新的格局。未来,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将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面向实体经济需求,面向人民美好生活向往,聚合资源、互相成就、相伴成长。

以上发言仅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央行副行长讲话,释放未来绿色金融发展的重大信号

各位来宾,这次会议是一次特殊环境下的绿色年会,但是更具历史意义,同时内容也更加的丰满深厚。

首先我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向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XX年的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15周年,也是"十三五"收官和酝酿"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和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我们很有必要对绿色金融及其应当发挥的历史性作为进行深入的讨论。

在此,我谈几点看法。

第一,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绿色金融体系,绿色金融在支持绿色发展方面已经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十三五"以来,我国在绿色金融标准、激励机制、环境信息披露、产品创新、地方试点等领域取得了全面的进展,初步建立了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综合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

绿色金融在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带来了看得见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绿色信贷余额已经超过11万亿元,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的存量规模1.2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

今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还集体发行了抗疫主题绿色债券,为推动我国绿色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绿色金融地方试点取得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0XX年以来,国务院批准的"六省九地"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以湖州为代表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取得了一系列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有力支持了地方绿色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务水平,带动了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加快绿色化改造,促进了绿色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截至今年上半年,各试验区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000亿元,占试验区全部贷款余额的12.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两个百分点。绿色债券余额近1200亿元,同比增长83%,试验区绿色项目库入库项目总数2200多个,绿色项目累计投资超过1.87万亿元。

与此同时,我国多项绿色金融标准的实行,在试验区改革发展中也发挥了突出作用,同时也为中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完善贡献了宝贵的改革实践经验。

借此机会,我也想向各位推荐两项人民银行研究局最新的成果。

成果一:《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XX》。

成果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案例总编》。

这两份报告比较详细的介绍了我国绿色金融的总体进展和各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有意经验和最佳实践,可以为国内外区域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第三,绿色金融已成为我国金融改革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国际名片。

从20XX年以来,中国积极参与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包括二十国集团、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等多边机制,积极利用"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合作,加强中欧、中英、中法等双边合作,交流绿色金融相关政策、标准和最佳实践。绿色金融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外交的新亮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绿色金融将有望成为我国继续深化金融对外开放,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各位来宾,当前绿色复苏是各国疫情后经济复苏的优先选项,在支持绿色复苏方面,绿色金融一定大有可为。人民银行将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继续推动绿色金融更好的服务中国经济双循环高质量发展。

一是建立和完善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

在"十四五"时期将进一步针对绿色金融发展做出更加系统性的制度安排,继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立针对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体系,丰富绿色金融支持政策工具箱,协调出台、重点支持绿色投融资的激励措施,强化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的能力和水平,支持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持续深化,在更多地区积极推广已经取得的改革经验。

二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气候和环境风险的识别、分析和管理。

气候变化和环境因素带来的风险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并可能通过多个渠道演化为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应该高度关注此类长期风险,参考央行绿色金融网络近期发布的金融机构环境风险分析概述和环境风险分析方法案例集,加强对相关方法的前瞻性研判,并积极采取措施,防范环境与气候风险演化为金融机构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三是开展绿色金融领域国际合作,坚持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原则,发挥好中国在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巨大、政策体系相对健全等优势,继续通过G20、NGFS、ITSE、RDSF、"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以及中欧、中英、中法等多边双边平台,与国际社会广泛开展绿色金融最佳实践的交流,贡献中国智慧,积极推动绿色金融的跨境投融资合作。在此我也要向NGFS主席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来宾,过去几年绿金委充分发挥联系政策制定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和国际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绿色金融基础性问题的研究,推出了一大批有价值、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有效推动了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

绿金委通过大量活动推广了绿色金融的理念、方法和工具,已经成为我国业绩开展绿色金融交流的主要平台。此外,绿金委在发起"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推动国际双边绿色金融合作,支持央行绿色金融网络和参与国际绿色金融标准制定等方面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仅仅5年的时间,取得一系列的成就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在此我也向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祝贺。

希望绿金委继续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组织和动员国内外金融界、企业界的资源,配合监管部门在宣传推广、政策咨询、产品创新和国际合作等领域,在支持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绿色复苏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加卓越的作用。

最后预祝本次年会圆满成功,也祝各位嘉宾国庆快乐,谢谢!

央行行长在国际清算银行(BIS)监管大型科技公司国际会议上的讲话

感谢Augustin的邀请。很高兴参加此次BIS监管大型科技公司国际会议,并借此机会同大家分享中国对大型科技公司的监管实践。

一、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中国金融科技蓬勃发展

近年来,人工智能(A)、大数据(B)、云计算(C)、分布式记账(D)、电子商务(E)等新兴技术逐渐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加速了金融创新,并催生出移动支付、网络信贷、智能投顾等新业态。中国有近10亿互联网用户,为金融科技运用奠定了基础。20XX年,87%的中国消费者使用金融科技,20XX年末全球前20大平台公司中,中资企业已占据五席。

中国金融科技不断发展创新,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在大型科技公司推动下,中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目前普及率已达86%。二维码支付方式的普遍应用使商户无需购买受理终端等设备,大幅提高了支付时效,降低了交易成本。中国移动支付和网络支付费率均不超过0.6%,用户在利用电子支付工具收款时,还可以享受定制金融产品。

金融科技也提高了中国金融服务的效率。中国互联网平台公司创造性地在电子商务交易中提供担保,推动线上消费快速发展。20XX年中国网上零售额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11%。互联网平台公司还在开展互联网消费信贷和小额经营性贷款业务的过程中,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画像",对违约概率的估计更加准确,在提升了融资效率的同时将违约概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金融科技发展还有效助力普惠金融。中国大型科技公司在业务扩张过程中,客观上使偏远地区、中小企业和普通家庭获得了更多金融服务,提高了资金分配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在数字技术赋能下,可以实现审批、风控等信贷全流程的数字化、线上化,减少了对抵押物的依赖,较好满足了小微企业"少、频、急"的融资需求。截至今年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800多万户,有效促进了就业,全国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超7100亿元,整体可持续。

二、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也给中国监管当局带来了新挑战

一是无牌或超范围从事金融业务。中国头部平台公司在开展电商、支付、搜索等各类服务时,获得用户的身份、账户、交易、消费、社交等海量信息,继而识别判断个人信用状况,以"助贷"名义与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合作,相当于未经许可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头部平台公司在同一个平台下提供理财、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放大了金融风险的跨产品、跨市场传染的可能性。

二是支付业务存在违规行为。过去,中国平台公司下设的支付机构可分别与上百家商业银行连接并开立账户,带来结算最终性问题,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部分平台公司违规将客户沉淀的备付金投资于多类金融资产。平台公司还在支付链路中嵌套"花呗""借呗"等信贷业务,误导消费者。

三是通过垄断地位开展不正当竞争。平台公司天然具备"赢者通吃"属性,可能引发市场垄断,降低创新效率。国内部分平台公司通过交叉补贴等方式抢占市场,获得市场支配地位后实行排他性政策,如排斥竞争对手进入平台、提供服务,二维码支付业务仅支持科技集团内部相关APP扫码支付等。

四是威胁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为了获得平台公司的金融服务,中国的消费者往往需要向其提供个人信息。大型平台公司存在过度收集、甚至滥用消费者信息的情况,不利于消费者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五是挑战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和竞争力。一方面,中国商业银行在服务场景和渠道、客户信息以及资金等方面曾享受显著的传统竞争优势,近年来各类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快速发展对此造成挑战,加速了银行存款的分流,但并未纳入相应的监管。另一方面,中国有约4000家中小银行,自身资源有限,只能依赖大型科技公司提供的技术和平台进行客户维护、信用分析和风险控制,可能削弱获客能力和产品竞争力。

三、中国对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应对

为了应对上述挑战,中国持续弥补监管制度的"短板",陆续出台了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措施。在此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承以下三条理念:一是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互联网经济和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二是不断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隐私,促进公平竞争。三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数字领域强化科技创新国际合作。

相关举措集中体现为以下三条监管实践:一是金融作为特许行业,必须持牌经营。二是建立适当的防火墙,避免金融风险跨部门、跨行业传播。三是断开金融信息和商业信息之间的不当连接,防止"数据-网络效应-金融业务"的闭环效应产生垄断。

支付业务方面,20XX年人民银行要求切断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的"两两直连",以提升支付交易透明度,跨商业银行清算必须通过央行的基础设施来完成。去年底以来,金融监管机构要求断开支付工具与其平台上的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使支付业务回归本源。未来将继续强化支付领域监管。

审慎监管方面,20XX年9月,我们建立了金融控股公司管理制度,要求开展金融业务的平台公司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将集团内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活动的机构全部纳入金控公司监管。这有助于落实金融业务与科技服务相隔离的要求。下一步,我们将落实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实施并表管理,规范关联交易,加强审慎监管。

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方面,平台公司开展金融业务,应遵循"同样业务,同样监管"原则。人民银行要求平台公司全面剥离与个人征信相关的业务,通过持牌个人征信机构向金融机构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化信息垄断为信息共享。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有关制度,落实个人征信等金融业务持牌经营。

强化反垄断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方面,中国在20XX年出台了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针对平台公司在支付领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推动大型互联网平台公司开放封闭场景,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从而为中小企业创造发展空间。未来,我们将发挥好与反垄断部门的监管合力,遏制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垄断行为,积极应对算法歧视等新型垄断问题。

强化数据保护,保障消费者权益方面,自20XX年起,中国陆续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着手治理信息收集和"霸王条款",督促金融机构严格按照合法、正当、最小必要原则收集、使用和保管用户信息,充分保障个人隐私和消费者知情权、同意权、异议权、投诉权等合法权益。人民银行刚刚发布了《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在征信领域规范了个人信息保护及信息主体各项合法权益。下一步,我们将在确保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实现更精准的数据确权,更便捷的数据交易,更合理的数据使用,继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方式、全球治理体系产生深刻影响。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是全球性趋势,科技向善(TechnologyforGood)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如何在提升金融业创新能力的同时防范负面效应是各国面对的共同挑战。我们愿积极参与数字化国际规则制定,进一步加强与BIS等国际组织和各国在反垄断、加强金融监管、强化数据保护和保障消费者权益方等方面的合作,坚持科技伦理,真正保护公平和推动创新,合理界定数字产权,实现包容性增长。

银行晨会行长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股东代表:

感谢董事长和各位董事的信任,选举我担任崇州上银村镇银行第一届拟任行长。我将在通过监管部门的资格核准以后,履行今天股东大会通过的崇州上银村镇银行《章程》赋予我的义务,在我的任期内,带领全行上下团结一致,尽职工作,为崇州上银村镇银行的建设和发展尽己所能,贡献力量。

发展村镇银行,是促进农村地区形成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以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崇州上银村镇银行领导班子履职以后,将认真贯彻执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与三农同命运,伴中小共发展。

为崇州市的三农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崇州市的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将坚持立足三农,服务地方的市场定位,周到服务,臻于至善,把村镇银行办成社会信赖的银行;我们将坚持合规经营,稳健发展的发展路径,认真落实监管部门的要求,把村镇银行办成监管部门放心的银行;我们将坚持合作共赢、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诚信经营、勤勉工作,以优异的经营业绩回报股东,把村镇银行办成股东满意的银行;我们将坚持创新成就业绩、合规创造价值、特色引领发展管理理念,建立充满活力的机制体制,把村镇银行办成成就员工事业的银行。

立足三农、服务地方、回报股东、成就员工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尽社会责任,向股东负责,接受监事会的监督,依靠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贯彻执行国家货币政策,贯彻执行银监会、四川银监局对于村镇银行建设和发展工作要求,把崇州上银村镇银行办成贴近三农、贴近中小,有特色、有品牌、有活力、有核心竞争力的地方法人银行。

各位领导,各位股东代表,村镇银行是我国金融领域的新生事物,我和我的同事们虽然有长期在金融机构工作和任职的经历,但领导和管理村镇银行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崇州上银村镇银行在筹建过程中,得到了省市监管部门、人民银行、崇州市人民政府及政府各部门和各股东单位的的鼎力支持与帮助,我们期盼在崇州上银村镇银行今后的发展道路上,继续得到你们的关爱和支持,我们也将以百倍的信心,用百倍的努力,成就崇州上银村镇银行辉煌的未来。

谢谢大家!

银行开业一周年行长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在这美好日子,我们相聚在一起,共庆梅河口民生村镇银行开业一周年,这是梅河口民生村镇银行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行发展进程中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件大事。在此,我代表梅河口民生村镇银行全体干部员工,对出席今天庆典仪式的各位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关心和支持我行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商兴则民富,民富则国强。近年来,梅河口民生村镇银行秉承中国民生银行雄厚的文化积淀,以信息科技为依托,积极促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服务手段、服务环境的不断改善,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始终秉承中国民生银行"服务大众,情系民生"的经营理念,立足梅河口,服务"三农"、支持中小、小微企业,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不断开拓创新,全力打造管理规范、服务周到的现代化农村金融机构。始终坚持质量、效益、速度、结构协调发展,不断扩大经营规模,着力提高盈利能力,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兰舟催发,时不我待。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梅河口这座城市必将成为一片投资发展的热土、一片成长壮大的沃土、一片商家齐聚的乐土,值此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信心百倍、充满希望。我们将充分利用梅河口特有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客户资源,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监管机构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秉承中国民生银行开拓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积极向当地同业学习,自觉融入当地经济发展潮流当中。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高起点起步、高标准管理、高质量运行,为客户提供特色化、差异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充分展示"团结、拼搏、敬业、创新"的民生精神,将梅河口民生村镇银行打造成为银行区域化发展的精品银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以优异的业绩回报社会各界的厚爱,为梅河口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