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3年人民日报思想纵横第一季度文章汇编37篇(第6/9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350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9分钟。

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我们党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团结统一问题。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使全党上下紧紧团结在一起。高度团结统一成为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是我们党始终拥有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原因。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只要全党步调一致、团结统一,我们就能无坚不摧,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反之,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遇挫折。党的团结统一是党和人民前途和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的团结统一首先是政治上的团结统一,要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一段时间内存在的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的问题,把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使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只有加强团结统一,才能保证我们党成为"一块坚硬的钢铁",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步调一致的前提。"有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才有意志上的一致和行动上的协调。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党的团结统一,要靠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保证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思想纵横)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不断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具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党的XX大报告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以人民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充实、人的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指向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而且要推动文化繁荣发展,铸就巍峨耸立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离开精神文明进步片面追求物质文明发展,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符合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同时还要认识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既包括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也涵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求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深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新时代新征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加强烈,更加渴求高品质的文化生活,迫切需要个性化、时代化的文化供给。同时要看到,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只有人民精神需求不断满足、精神力量不断增强、精神世界不断丰富,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才能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既鲜明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指向,又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接续推进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最根本的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用优秀文化产品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为奋进新时代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和丰润道德滋养。

为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环境(思想纵横)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需要为其创造政策完善、机制顺畅、平台广阔、氛围友好的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发展环境是影响人才成长、汇聚和作用发挥的关键因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人才队伍才能不断壮大,事业发展才有不竭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改革和创新作出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以来,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减少束缚与加强激励上持续用力,既致力于消除制约科研活动的种种障碍,又着力增强科研人员开展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为科研人员创造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从而使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创新成果竞相迸发、创新价值不断增加。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2.55%,再创新高。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十年稳步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良好的创新环境密不可分。

创新人才都希望自己所学的东西能有用武之地,都希望干出一番事业来。对于创新人才来说,事业是吸铁石,平台就是梧桐树。但有些地方和单位在引才用才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把重视人才简单化为提高物质待遇,没有真正把服务工作做实做细,出现引得进却留不住、作用发挥不佳的情况。有的人才政策厚此薄彼、顾此失彼,"优惠"外来人才,"冷落"本土人才,造成人才资源浪费。为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环境,需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对于基础研究型人才,要营造允许失败、长期稳定的科研环境,鼓励自由畅想、大胆假设、不断试错,让他们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出成果。对于技术创新型人才,要鼓励其以技术突破和产业贡献为方向,不断提升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多做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工作,尽可能为其提供创新创业所需的各种资源,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

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还要继续为人才减负松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科技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许多长期为科技界所诟病的机制障碍和观念藩篱得以破除,科研管理更加灵活,评价激励更加科学,知识价值更受重视。进一步释放科技人才队伍蕴藏的创新潜能,需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破束缚科研人员手脚的条条框框,把科研人员从不必要的"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为他们心无旁骛地投入科研工作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新征程上放手拼搏、在广阔天地中大展其才。

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思想纵横)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对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作出的系统理论概括,是新时代做好我国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要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其精髓要义和内在逻辑,切实将其贯彻到经济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习近平经济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历史方位、指导原则、路径选择、鲜明主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我们可以从价值观、方法论、历史渊源和实践要求等方面,进一步深刻领悟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认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实现人的解放最终是要建立一个这样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眼于解决新时代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如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等,创造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重要思想,强调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阐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统筹发展和安全等一系列做好经济工作的科学方法和指导原则。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方法论上的重要创新成果,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阶段经济工作解决了"桥"和"船"的问题。

经济发展是一个历史运动过程。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一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面临着特有的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所取得的实践和理论成果,不仅构成后来发展的历史前提,而且成为经济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来源。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不仅继承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各个历史阶段所取得的宝贵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成果,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而且根据时代特征和发展要求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这些理论创新成果的内涵和外延,创新性提出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等重要思想观点,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原有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发展动力减弱等问题凸显,亟须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新特征新要求,作出"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论断;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根据我国发展内外部环境变化,作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等等。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一系列战略思想,系统回答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指导原则、路径选择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引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信心百倍推进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思想纵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接续奋斗的基础上,新时代十年创造了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今日中国,梦想接连实现、充满生机活力、赓续民族精神、紧密联系世界,铺展开一幅气象万千的时代画卷。我们要满怀希望、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我们继续前进提供强大动力和充足底气。我国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比重超过18%,近1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神舟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接力腾飞,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我国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有强大生产能力、完善配套能力,有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有潜力巨大的投资需求......面向未来,我国发展依然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我们开辟发展新天地提供坚实保障。新时代,通过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等一系列努力,我国制度大厦的四梁八柱更加稳固,各项体制机制有机衔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以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体系保障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展现出强大治理效能。有这样一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我们必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妥善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