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第二季度文章汇编48篇(第9/11页)
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人民论坛)
近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振奋人心。我国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员随身佩戴的辐射剂量仪,其核心元件采用了西北工业大学研发的探测器;在发射前,航天员顺利完成了由北京理工大学科研团队负责的两项科学实验的在轨操作培训及考核......源自高校的智慧和力量,为科教兴国写下生动注脚。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强调"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新征程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从学前教育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到全国2895个县级行政单位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从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明显加快、高职院校三年扩招413.3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国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二十三位。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目标任务,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尤应胸怀"国之大者",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凝心聚力。
筑牢理念,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教育是根本。回顾历史,国家繁荣昌盛、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美好的背后,无不蕴藏着科技立国、教育立国的基本逻辑。今天,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必须深刻认识到,强国必先强教,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的支撑。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把教育置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优先位置来谋划和推进。
实干奋斗,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党的XX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实现这样的战略目标,必须深刻把握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方位,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才能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如今,中小学已全部接入互联网、教学条件全面升级,职业教育吸引力不断提高,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等高校专业特色学院培养大量紧缺人才,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日新月异......高质量教育体系正加快形成。锚定目标、凝聚合力、久久为功,我们一定能办好教育强国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澎湃动能。
以自立自强勇攀科技高峰(人民论坛)
最近,两则消息令人振奋。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十五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浩瀚宇宙再现中国人太空"会师"的画面;5月28日,穿过隆重的"水门礼",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商业航班首飞,标志着C919的研发、制造、取证、投运全面贯通......从载人航天到大飞机,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书写新时代的创新答卷,让中国人的飞天梦、科学梦延展到更远的天际。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科技强国,离不开一个个科技尖兵、科技方阵",不久前在河北石家庄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勉励科技工作者,"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不断攻克前沿技术,打造更多大国重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强保障。"回眸新时代十年,"天眼"探空,"墨子"传信,"北斗"组网,"蛟龙"入海,"九章"问世,天和、问天、梦天三舱齐聚天宇......大国重器相继涌现,凝结着科技工作者的辛劳,见证着科技工作者的功勋。今天,迈步新的征程,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应激扬雄心壮志,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让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
建设科技强国,离不开科技工作者薪火相传的精神、前赴后继的奋斗。从埋名戈壁数十载的邓稼先,到毕生为"天眼"奉献的南仁东、一生执着"超级稻"的袁隆平,再到"向地下要空间"的杨春和、为玉米嵌入"中国芯"的番兴明、"向海图强"的万步炎......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这种自立自强的志气骨气,正激励着更多科研人员在迈向科技强国的征程中不惧艰险、勇往直前。
奋进新征程,依然离不开这股强大的精神动力。无论是增强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还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无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还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都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我们也有能力给出正确的答案。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着特殊职责使命,要勇于立时代之潮头、担创新之重任,不断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保护科技工作者的拼劲、闯劲、韧劲,就要做好排忧解难、松绑减负、加油鼓劲的工作。2005年11月,在杭州研发新药已近三年的海归博士丁列明,心急如焚之下,给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写了一封信,反映自己和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一种新型肺癌靶向药的临床前研究,然而因没拿到批文临床试验无法推进。信发出仅5天,习近平同志就在这封信上作出批示。浙江省有关部门落实批示要求积极协调,推动审批加速。丁列明凭借这个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不断深化人才评价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激励,着力解决科技人才的所思所想所盼,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才能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5月23日,我国13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巍巍珠峰再次见证历史。无限风光在险峰,科技创新同样如此。使命召唤,梦想催征。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广大科技工作者定能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闪耀在强国复兴的伟大征程。
在传统节日中增进文化自信力量(人民论坛)
做香囊、包粽子等亲子活动备受欢迎,龙舟、桨板、皮划艇等多样化水上活动颇受追捧......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各地文旅产品供给充足,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浓郁的节日氛围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推动健康文明过节成为新风尚。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不久前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生动反映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推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节庆活动,有助于我们真切感受文化力量,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时代,从乡土社会转为城市聚居,生活方式的变化为传统节日注入许多新的元素。原有节日仪式的简化、转化,并不意味着节日文化内涵和价值会彻底改变。传统节日不断融入生活,就能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
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潮流。文化发展自有其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比如,最近几年的端午节,内涵丰富的具有端午文化特色的线上科普、文艺演出、民间游戏、特色旅游等活动接地气、有人气,让人们得到文化的滋养。再如,"云观展"、沉浸式体验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也让文化传承创新获得强劲动能,开启无限空间。以文化创意、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节日文化,发展好多种文化业态,有助于提升大众参与度,增强审美韵味,提升美育素养,也有利于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们的节日文化,总在传承发展中别开生面。除夕守夜的年俗,从围炉夜话到一起看春晚,再到边看春晚边晒年夜饭,形式越来越丰富;端午节不少地方推出读诗、赛诗活动,诗意过节过出清新感。从更广视角看,中华文明的浩荡长河,既有深沉厚重的历史积淀,也有大浪淘沙的实践再造,还有奔腾澎湃的创新汇流。因为坚守正道,所以敢于推陈出新、海纳百川;因为主动求变,所以时代气息更浓、生机活力更足。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统节日具有重要作用。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定会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我们也必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在广袤祖国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人民论坛)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今天,我们一起参加植树,就是号召大家都行动起来,既在广袤祖国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也在广大人民心中播撒绿色种子,共同迎接希望的春天,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播撒绿色种子,就是要树牢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我们坚决抛弃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播撒绿色种子,就是要践行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开门见山指出:"今天可能要让你们失望了,这次讨论的不是发展问题,而是保护的问题。"一些参会人员感觉"好像是泼了一盆冷水"。然而短短几年时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显著提升了长江经济带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生态良好的"高颜值"与经济发展的"高品质"相得益彰,关键就在于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播种进人们心中,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播撒绿色种子,就是要增强出一把力、尽一份心的责任。谈及蓝天保卫战,有人认为"只能靠天刮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只靠借东风啊!事在人为。"朗朗晴空、徐徐清风、悠悠碧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植绿护绿、垃圾分类、节水节电、"光盘"行动......让绿色理念融入治理方式、生产方式,成为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才能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厚植力量。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推动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行"分山到户、均林到人",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从出台"史上最严"环保法,到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再到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鲜明特点。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持续优化环境治理的法治环境,推动全社会依法依规建设美丽中国,护蓝增绿的合力将更加强大。
上世纪60年代,人们皆以为塞罕坝高寒、沙化的环境不宜建林场。这时,有人在塞罕坝东北方发现了一棵迎风而立的落叶松,就是这一棵树坚定了干部群众绿化塞罕坝的决心和信心。每一棵树的生态价值都不可或缺,每一个人的生态贡献都不容忽视。从种树开始,从小事抓起,筑牢绿色生活、绿色生产根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将带给世人更多惊喜。
在全社会弘扬创造精神(人民论坛)
创造书写历史,创新引领未来。几代塞罕坝人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接续奋斗,建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荒漠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嫦娥揽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一次次圆满完成的重大航天工程任务,凝结着一代代航天英才的创新创造。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是无数人孜孜创新、创业耕耘的成果。今天,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时代图景。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诞生无数思想巨匠,产生无数科技成果,创作无数文化作品,建造无数宏伟工程......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创造性始终是中华民族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创造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着无尽的丰厚滋养。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昂扬振奋,推动国家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党的XX大报告提出,在全社会弘扬创造精神。14亿多中国人民发扬伟大创造精神,必将汇聚成中华民族昂扬奋进的磅礴伟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44名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孩子,身着虎头衣,脚穿虎头鞋,唱出了"一起向未来"的梦想,更唱出了河北阜平天翻地覆的山乡巨变。从拓展产业前沿的"量子大街",到聚集超千家人工智能企业的"中国声谷",安徽合肥携手中国科大打造"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创新链、生态圈,改变了城市气质,充实了城市活力。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把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的无穷创造活力焕发出来,凝聚到推动各项事业上来,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就有了不竭动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弘扬创造精神,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宏伟目标,迎接美好未来,离不开弘扬创造精神。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就必须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有助于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