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3年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第一季度文章-37篇(第3/18页)

网友供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197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4分钟。

另一方面,保障新能源发电用得好。这有赖于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加大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等建设的力度。目前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的体量还比较小,与风电、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形成有效支撑能力还需时间积累。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调峰调频电源补偿机制、储能成本回收机制等市场机制,这有助于激励各类经营主体自发配置储能资源,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新型储能建设。

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综合效益巨大。"十四五"期间,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将实现翻倍。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从政策、技术、机制等环节全方位推进体系建设,我们一定能为新能源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同时,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取得新成效。

持续加强电子书版权保护(人民时评)

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出版业,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如今,越来越多读者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阅读电子书。据统计,2021年我国人均阅读3.30本电子书。读者的阅读需求,也推动着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发展。2022年我国数字出版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随着产业蓬勃发展,盗版电子书侵权问题也不断出现。目前,一些网络电商平台,存在不少以代找文件为名的商铺,用户花几元钱就能下载所需电子书。一些网络论坛以交流为名,允许用户自行上传和交换电子书。一些网盘提供电子书搜索和下载服务,用户可以免费下载到电子书。这些电子书绝大部分未经权利人授权,涉嫌盗版侵权,在网络上传播扩散,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盗版电子书长期存在,收费低廉、获取方便是一个重要原因。正版电子书品种、数量难以满足读者需求,客观上也为盗版提供了滋生空间。目前我国每年出版图书有几十万种,其中很多都没有数字化版本。而且越是出版时间早、难以借阅和购买的图书,数字化版本就越少。与此同时,有的作者和出版社担心作品被盗版,没有授权出版电子书。正版市场发育不足,读者需求难以满足,让盗版电子书有了市场,这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权利人的担忧。能否打破这个循环,是解决盗版电子书侵权问题的关键。

版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版权保护力度,常年坚持开展"剑网行动"等专项治理,对网络侵权盗版保持高压态势。考虑到盗版电子书的扩散传播隐蔽性较强,权利人为收集和固定证据,往往需要付出很多时间、精力,治理必须双管齐下、疏堵结合。一方面,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同时,切实解决维权成本高、举证难等问题,维护好权利人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推动正版电子书市场健康发展,鼓励著作权人授权数字化版权,鼓励出版企业和电子书发行平台提供品种丰富、获取方便、价格合理的电子书产品。

与此同时,也要重视推广、宣传电子书借阅公益服务。目前我国各地图书馆纷纷加大电子书等数字化阅读产品的采购和建设力度,推出客户端方便读者查阅,有的图书馆还提供电子书阅读器外借服务。由于不少读者并不了解有这些免费服务,因此有必要加大对电子书公共服务的宣传力度,推动相关高质量电子书阅读服务走近更多读者。

让互联网时代书香更浓,有赖于数字出版产业链相关各方的通力合作,离不开版权保护的保驾护航,需要广大读者的理解支持。对网络侵权盗版保持高压态势,不断完善版权保护制度体系,持续提升全社会版权保护意识,我们一定能更好满足读者精神文化需求,为推动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营造更良好的环境。

从考古中激扬文化自信力量(人民时评)

来自约100万年前,欧亚内陆迄今发现的同时代保存最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国内首次发现的骨质冰鞋与年代最早、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木质车轮;国内唯一保留了城市、港口、航道这一完整体系的古港遗址......入围和入选"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项目,学术目标清晰、学术价值重大、考古理念先进、考古过程精准,为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又增添了更多有力实证。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记录了中国3000多年的历史,同时在甲骨文发明以前,在中华大地还有1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超过百万年的人类发展史并没有文字记载。由于缺乏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时期的文献记载,回答这些问题只能依靠考古学特别是田野考古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发掘出土,将尘封的历史景象展示出来,有助于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让文化自信牢牢植根在每个人内心深处。

目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实施20余年,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形成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并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如今,每一项考古新发现,都在不断填补历史链条上的缺环,拓展形成新的历史知识。比如,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刷新了人们对黄土高原文明化进程的认知;在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遗址,大量公文简牍和官印封泥被发现,成为该地区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进程的实证;宁夏苏峪口西夏瓷窑址,反映出两宋时期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史实。

近几年,科技考古已经成为遗址发掘的"标配"。在新技术的助力下,殷墟、凌家滩、二里头、仰韶村、三星堆等许多著名遗址纷纷重启发掘。湖北十堰"郧县人"遗址在30多年前就曾出土2具古人类头骨化石,最近考古队做了极为精细的发掘--以2厘米厚度为操作层进行高清晰度的三维建模,采集1400多份用于年代、环境、分子生物学等研究的样品,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极为扎实的材料。在南佐遗址,植物考古发现了数百万粒炭化稻米,这在黄土高原地区前所未见;陶瓷分析显示,陶器烧造温度竟然高达1116摄氏度,部分原料可能来自海岱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可思议"的考古发现,催生新的学术课题,激励考古工作者继续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为完整准确讲述我国古代历史付出更多努力。

漫漫历史长河,积淀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激荡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对中华文明之源的探寻,注定是复杂而漫长的,需要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激扬中华文明穿越时空、直击人心的文化力量,必能更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魂聚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