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6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409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7分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汇编(6篇)

目录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①丨2023年将以更大政策力度全力以赴拼经济 2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②丨消费优先扩内需固本强基稳增长 8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③丨支持平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12

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④丨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17

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⑤丨练好大市场"内功"提升对外资吸引力 22

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⑥丨楼市既要稳信心又要防风险 2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①丨2023年将以更大政策力度全力以赴拼经济

2022-12-1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为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把脉定向。会议要求,2023年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将"稳增长"放在首位

与2020年疫后的"六稳""六保"均以就业为首不同,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三稳",将"稳增长"放在了首位。

为何有此变化?中央判断,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

近期,多位政策研究人士均表示,当前经济还未回到合理区间,2020年-2022年三年平均增速低于现阶段中国经济潜在增长水平,因此,2023年应力促经济重回合理区间(大约为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俊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充分表明中央已经把恢复经济总量平衡问题视作当前经济运行的首要矛盾。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稳住经济大盘,将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科学统筹经济发展质与量的辩证关系尤为重要。"质"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量"是指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扩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优化结构、增进效益能够为规模及增速扩大提供持续动力,量的合理增长也是有效提升质量的重要基础。

政策调节空间增大

如何稳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在张俊伟看来,"加力"意味着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要有必要的扩张力度,通过统筹运用直接投资、税收补贴、政策性投资,以及统筹运用一般性债务、专项债、政府投资基金、PPP等,扩大社会投资规模。而"提效"就是说会注意提高财政支出的效果,避免短期债务风险积累,实现短期增长与风险防范的平衡。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费兆奇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步伐放缓,有利于减弱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的外部制约,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费兆奇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表明2023年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精准有力"将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定向支持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通过稳定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货币投放直达居民和企业等实体经济部门,助力惠企利民稳就业。二是在坚持"房住不炒"总基调的前提下,下调居民房贷利率是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进一步加大对房企风险的化解力度,鼓励金融机构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助力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修复。三是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植信投资研究院院长连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货币政策的"精准"主要体现在继续通过支农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结构性工具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还将进一步放松房地产金融政策拓宽房企直接与间接融资渠道缓解房企经营压力,满足居民刚性与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

"'有力'意味着将继续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连平认为,2023年国内物价总体上会相对平缓,我国货币政策扩张调节的空间将会增大。央行可能会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适度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适度下调政策利率,为经济运行企稳回升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核心是稳信心

值得关注的是,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成为2023年稳增长的重中之重。

费兆奇指出,当前,受海外市场需求转弱的影响,2023年国内经济增长点将从出口支撑转向内需驱动,消费和投资修复将成为中国经济恢复性增长的关键。

张俊伟预计,2023年扩大内需的政策至少将包括鼓励深受疫情冲击的行业加快恢复的政策,如旅游、餐饮、住宿、展会、演艺等;鼓励居民消费升级和大件消费的政策,如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刚需和改善型住房消费、休假消费、绿色消费等政策;扩大政府投资、提高财政支出拉动效果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

促进消费必须千方百计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因为只有让市场主体拥有活力,才能为扩大国内市场消费、促进投资增长提供坚实支撑。说到底,稳增长的核心就是稳信心。

近三年来,疫情反复打乱生产生活节奏,各行各业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尤其是以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面临发展困境,中小企业恢复的基础有待稳固。

"由于疫情反复冲击、外部环境持续趋紧,中小企业面临需求不振、订单萎缩、开工不足、销售不畅、拖欠账款等,困难更多,压力更大。"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特别是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多措并举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推动金融创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加大清理拖欠账款力度等,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健康发展。

"2023年稳信心亟须多措并举。"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志刚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着力扩大内需,尤其是保持居民消费和合理的有效投资规模。推动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科技、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引导优质的人才、资金、技术投入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中。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韧性和国际竞争力。加快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以更加国际化、法治化的公共服务来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②丨消费优先扩内需固本强基稳增长

2022-12-20

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3年的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这不仅是2023年推动经济重回合理增长区间的内在要求,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坐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是我国主动转向内需市场的最大"底气"。"扩内需必须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公共工程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为抓手。"周宏春认为,具体而言,一是提升群众"衣食住行用"等传统消费质量,满足群众的质量改善需求;二是增加节能产品、有机食品等供给能力,扩大绿色、低碳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三是增加公共工程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四是继续深刻培育网上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快递、"互联网+"等服务业态已经有了快速发展,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促进新型服务业态可持续发展。

让消费既当"领头羊"又当"驱动器"

超大规模市场是我国贯彻扩大内需战略的最大优势。而继续壮大内需市场则必须找到有效"牵引"。根据此次会议精神,明年,消费必将肩负重任。"消费,一头连着民生具体需求,一头连着商品和服务供给。"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征学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是最终需求,没有消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现实需要无从满足,各类商品和服务供给则无从落地。"以"恢复"和"壮大"之名,2023年,消费获得了最优先权。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周宏春进一步分析,结合已经实施的促消费政策和此次会议透露的动向,可预见2023年消费政策将"千方百计"围绕"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积极部署。他强调,从恢复消费规模上看,消费要"恢复";从挖潜市场和新的增长空间来说,消费要"扩大",这背后隐含着消费对经济第一驱动力和重要基础性作用的基本逻辑。多年来,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驱动力的作用正持续凸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54.5%,比2012年提高3.4个百分点。2021年居民消费支出在最终消费支出的占比为70.7%。此外,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4%,比资本形成总额高51.7个百分点,是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促民增收是消费优先的最大保障

"要花钱得先有钱",促民增收能让民众消费更有保障,不仅与消费意愿直接挂钩,更事关消费信心的持续增长和保持。会议重申"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展望2023年,政策还有哪些发力空间?黄征学告诉记者,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四部分构成,其中多数人工资性收入占比高。他认为,增加收入首先要稳定和扩大就业,同时,要加大对公共工程、地方政府、企业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治理力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收入。"以调整优化防疫政策为契机,须进一步落实助企惠民政策,提高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者的经营性收入。加快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建立公平竞争制度,支持城乡居民自主经营、自我发展。"黄征学认为,城市居民增加收入的关键在于扩大就业、鼓励自主经营。农村居民增加收入除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外,重点在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稳步提高财产性收入比重。实际上,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被视为释放内需潜能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其中,农村内需市场更被认为有着"无限增长潜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农村需求是国内需求重要组成部分,庞大的农村市场同样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因此,增加农民收入也是扩大农村内需的"金钥匙"。"只有农民的腰包不断鼓起来,消费需求才能不断释放。"基于此,姜文来提出五点建议,一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让更多农村劳动力有活干,有钱挣。二要让种粮农户有钱赚,加大对农村服务市场扶持力度,减少农民劳动力投入成本。三要振兴农村产业,这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长久事业。四要延长农产品产业链,让农民在此过程中受益。五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开展多形式经营,如加快农村旅游市场开发和建设,促民增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③丨支持平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2022-12-21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释放了鼓励平台经济发展的明确信号

今年以来中央多次强调,要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提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研究员李广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鼓励平台经济发展的明确信号,同时提出的新要求将更加有利于平台经济创新发展,更加有利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释放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内容。

"平台企业的主要功能是优化资源配置和供需匹配,发挥好平台企业的作用能够大大提升经济社会的活跃度。此次会议优化了平台企业的政策环境,平台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盘和林进一步表示。

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叶妍看来,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平台企业提振发展信心、稳定吸纳就业注入了"强心剂",吃下了"定心丸",平台稳就业促消费的潜力将持续释放。

 一是平台企业将更好发挥吸引高校毕业生和高端人才就业的主力军作用。纵然因人员结构优化需要,许多平台企业经历了"裁员潮",但统计数据显示,大型平台企业同期招聘人数依然多于离职人数,对核心科技人员和优秀应届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依然强劲。

二是平台企业将更好发挥吸纳和拓宽灵活就业渠道的先行者作用。响应国家号召,平台企业纷纷积极探索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新机制,帮助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电商主播等新业态从业人员纾困增收。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积蓄了蓬勃的发展力量。"多年来,我国平台企业快速发展,涌现出腾讯、小米、阿里、京东等许多平台企业,这些平台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次会议明确了支持平台企业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政策取向。"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了解到,此次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在促进消费方面,平台企业具有创新消费场景的天然优势。在疫情防控新形势下,无接触服务的需求依然旺盛,VR博物馆等智慧旅游新模式以及数字藏品拍卖等智慧消费新场景也在加速拓展,平台企业及相关服务业企业快速成长。

"我们要鼓励平台企业持续拓展'互联网+'消费场景,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深入挖掘下沉市场消费潜力,通过直播助农等形式让农产品'走出'农村,促进农民增收、提升消费能力,同时开发更多面向农村的消费品类和渠道,提升服务水平。"李叶妍说。

持续打造平台经济国际竞争新优势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蓬勃发展,平台企业在国际具有领先的优势地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平台经济与竞争政策观察(2021)》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球市场价值超100亿美元的数字平台企业,中美企业数量合计达64家,全球占比为84.2%,全球新增的7家平台企业均来自中美。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平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在李广乾看来,当前国内的平台企业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例如监管已经逐渐制度化,RCEP、"一带一路"倡议等也为平台经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刚刚结束的首届数字贸易博览会可以说就是平台企业大显身手的一个生动实践。当前,我国平台企业在短视频、跨境电商等领域处于世界前列,抖音海外版就是一个典型,可以说为平台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照。"李广乾表示。

盘和林分析,当前国内平台企业最大的问题是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例如,有一些电商平台的销售渠道很多,但电商在供需对接方面,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成本很高,这导致平台交易的供需双方需要承担比较高昂的渠道成本费用,没有很好地体现互联网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优势。

如何让平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盘和林认为,应从两方面考虑。

第一,助力实体企业"走出去",比如通过跨境电商来推动中国制造向全球化发展,打响中国品牌。

第二,平台企业直接"走出去",利用中国国内的成功模式复制到海外,占领海外市场,这样既可以带动国内产业向外延伸,也能提升中国平台企业的全球影响力。

但洪涛提醒,要想平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就必须把平台经济监管纳入"常态化监管",这既是经济安全的需要,也是数字化治理的客观必然。

"平台企业具有无国界性、无限扩展性等显著特征,我们要引导有条件的平台企业拓展全球消费市场,向海外布局包括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约车在内的更多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向更多国家和地区输出我国平台企业的云服务和先进技术,加速技术出海、模式出海,加快开拓海外市场,持续打造平台经济国际竞争新优势。"李叶妍表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④丨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2022-12-22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当前,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产权保护等问题仍然存在,民企对于政策的敏感度、依赖度更高。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了维护市场法治性、严肃性、权威性的重要信号,涉企政策要多倾听民企的心声,并将保护民企的相关内容通过立法程序转化为法律条文,真心实意帮助企业家解决困难和问题,增强并坚定企业家可持续和长远发展的信心。

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

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

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在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减税降费、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我国民营经济规模和实力大幅提升,广大民营企业获得了广阔的创新创富空间。但社会上仍有对"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马一德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党中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一以贯之的。当前,一些地方对民营企业的态度缺乏连续性、稳定性,存在"说一套做一套"、层层打折等问题。会议提出"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是维护市场的法治性、严肃性、权威性的重要信号。虽然民企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总体上持续改善,但融资难融资贵、市场准入、产权保护等问题仍然存在。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福昌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会议提出"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既包括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及企业家权益,也包括信贷等资源获取、政府采购以及一些工程项目申报不区别对待等,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澄清误读,坚定民营企业的信心。

如何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项安波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重点工作之一是基于法治完善产权保护,建立涉企政策的专家咨询机制和企业参与机制,加强涉企政策的合法性审查,增强并坚定企业家可持续和长远发展的信心,在稳定预期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的根植性。

"民企对于政策的敏感度、依赖度更高。"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相较于其他市场主体,民企在发展中仍面临突出困难。比如融资难、民企的法律风险也较高等。

朱列玉表示,民企更需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也更依赖于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所形成的市场主体权益保护机制,如果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履职或不正确履职,将影响民企的生存和经营环境。要落实国企民企平等对待,关键是要听见民企的心声,通过切实解决民企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民企营造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发展的良好环境。

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

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对此,朱列玉建议,设立专门为中小民企和创业者提供支持的政策性银行,创新机制,降低银企间信任成本,以激励银行支持民企发展。帮助企业家对制度保持预期、对市场保持底气。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出台规定督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正确履职,有利于减少政策变动带给民企的冲击,提升民企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马一德认为,地方政府应把支持民企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地方党政领导带好头、亲自抓,把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作为经济政策的出发点,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更突出位置,让纾困惠企政策更具针对性、穿透力、获得感,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恪守契约精神,加强对民企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培育和维护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用心用情做好服务,真心实意帮助企业家解决困难和问题。

马一德还表示,要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为民企开辟发展空间,需要全面梳理修订涉企法律法规政策,持续破除影响平等准入的壁垒。健全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技术管理标准,各地方政府要完善市场环境和信用评价体系,在法律、行业准入、金融投资、市场监管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对各类企业同等要求。

2022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将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案件纳入绿色通道,通过快立、快保、快审、快执,确保中小微企业及时回笼资金。朱列玉建议,将这个绿色通道范围适当扩大,减少民企的诉讼成本,保证民企能从容面对纠纷。同时,进一步落实"少捕慎诉慎押"的司法政策,以检察听证程序辅助羁押必要性审查,以更包容、更关怀的目光看待民企,将有益于保持市场平稳康健和生机活力。

项安波表示,要继续坚持实施相关部委一直开展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行动,如继续实施和完善提升清欠、减负、减税降费、数字化赋能、管理能力提升、国际化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等专项行动,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纾困惠企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马一德表示,民营企业将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机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⑤丨练好大市场"内功"提升对外资吸引力

2022-12-24

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引进外资保持与国际市场充分衔接和紧密联系,可有效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

近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其中,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扩大自贸"朋友圈"、改善营商环境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等"干货"政策正待落地。

积极推动扩大自贸"朋友圈"

持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对于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而言堪称关键。为此,积极推动和扩大国家合作"朋友圈"成为必然之举,其间涉及相应的规则和制度"对标"国际要求势必带动我国投资环境持续优化。

会议提出,要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

"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通过深化和各国之间的合作实现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相互融合,对增强各国间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应对包括脱钩断链在内的各种风险、回应贸易保护主义和稳定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研究员赵晋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3年,中国更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推进扩大开放,实现中国和世界各国间的互利共赢合作。

赵晋平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和"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这强调了今后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而且要逐步向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深度拓展。

2021年9月和11月,中国先后提出申请加入CPTPP和DEPA,彼时,中国就对外作出了"努力全面达到CPTPP和DEPA的规则标准,在市场准入领域作出超过中国现有既有实践的高水平开放"的庄严承诺。在制度型开放助力下,中国坚定让有关的成员享受更多中国市场开放红利的决心也可见一斑。

"明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年,会议特别强调要积极推进加入CPTPP和DEPA进程,这本身就是彰显制度型开放的重大举措。"在赵晋平看来,中国积极采取实际行动推动和落实扩大自贸合作"朋友圈",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在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之后,我国在参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自贸区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RCEP框架下,不仅深化了和东盟之间的制度型合作,而且首次与日、韩同属于一个区域自贸协定。

"这为中国加强和东亚地区伙伴之间的经济合作特别是制度型合作创造了牢固的合作基础,更为中国经济参与自由化水平和开放合作水平更高的CPTPP提供了良好条件。"赵晋平预计,2023年,中国有望在加入CPTPP和DEPA进程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吸引外资"强磁场"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不仅是形成吸引外资"沃土"的重要根基,更是构建吸引外资"强磁场"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明年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会议重申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对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要为外商来华从事贸易投资洽谈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

近年来,我国吸收外资持续显示强劲势头。商务部数据显示,继2021年我国吸收外资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1493.6亿元后,今年前11个月,我国吸收外资已经破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0422亿元,同比增长15.9%。

"从自身优势看,中国能够持续彰显对外资的吸引力得益于自身产业链完善程度以及政府努力改善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原因。"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万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在用外商投资法取代了以往的"外资三法"的同时,在外商投资管理体制上持续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国民待遇,加强投资促进和保护。

万军认为,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是双循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仍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双循环背景下,中国巨大的市场对国际投资者有着巨大吸引力,其中对国际上包括创新要素在内的高端生产要素都会形成吸引。"万军表示,不同于过去单纯依靠优惠政策吸引外国投资者,如今通过完善整体营商环境,特别是从法治层面和具体细则对外国投资者相关权益予以保障,无疑将进一步提振外国投资者信心。

加大现代服务业

开放扩大外资"用武之地"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需要找准资金利用的"用武之地"。其中,服务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最大产业必将担此重任。会议要求,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

值得关注的是,有关方面第一时间就用实际行动呼应了"加大现代服务业开放"的要求。12月20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在沈阳等6个城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批复》,这是继2015年5月国务院同意在北京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2021年4月份试点首次扩围,将天津、上海、海南、重庆四省市纳入,形成"1+4"格局之后的再次扩围,也标志着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

试点带来的示范意义和"真金白银"的外资增长正是对服务业开放政策的有力背书。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1+4"五省市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3052.9亿元,占全国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的33.7%、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的26.6%。

放眼全国,服务业开放带来的外资利用增长成绩同样斐然。商务部数据显示,服务业吸收外资已占中国吸收外资总量的70%以上,今年前10个月,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同比增长14.4%,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增速达25%,服务业重要支撑作用持续彰显。

"服务业本身事关经济社会稳定,提供着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和服务,更与投资、消费和就业民生息息相关。通过持续放开市场准入,形成更加开放的投资环境,也有助于我国服务业水平的整体提升。"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汪浩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国家层面正在采取实际有效的举措,积极持续推动包括服务业在内的高水平对外开放。随着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持续提升,也将为服务业对外开放提供更加开放和光明的发展前景,促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之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⑥丨楼市既要稳信心又要防风险

2022-12-2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短期来看,房地产行业仍未出清,市场仍难言乐观,未来供需两端稳房地产市场政策仍有发力空间。

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房地产是关键所在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房地产市场可以用一片萧条来形容。从销售来看,市场成交活跃度明显不足,一、二、三线城市成交规模均环比下降。从价格来看,新建住宅均价、二手住宅均价大多环比下跌。从租赁市场来看,住宅平均租金环比和同比下跌趋势较为明显。从竞争格局来看,千亿级房企在减少,头部房企举步维艰甚至黯然出局者不乏其例。从土地市场来看,住宅用地推出规划建筑面积、成交规划建筑面积均呈下降态势,住宅土地出让金、成交楼面均价、平均溢价率也均下跌且跌幅有进一步扩大的态势。

虽然纵观整个2022年,楼市一度出现复苏反弹的迹象,但受经济下行、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景气度持续下行,房企销售低落,叠加融资端受阻,问题房企带来的风险仍不可忽视,有待进一步出清。

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也向本报记者指出,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来看,2022年11月份房地产销售、投资跌幅扩大,年终"翘尾"无望。

联合资信有关研究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从政策端来看,"房住不炒"下政策以维稳及托底为主。为防范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政策稳房地产,短期内有利于市场下行趋势的扭转,但受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销售下滑影响,多数房企自身"回血"能力不足。从企业端来看,行业下行期内区域性中小型房企、高杠杆房企仍面临生存压力。整体看,未来一年房地产行业仍将不断整合和出清。

丁祖昱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地产置于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任务之下,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并且强调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一方面,这是由于房地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在投资、消费、财政、居民资产等领域中均占有重要地位,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这也表明2023年房地产相关工作的重要目标是防风险,其中保交付是稳定市场信心的关键,更是保障社会民生稳定安全的底线。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桂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房地产虽然面临的问题较多,但随着保交楼和防风险的措施相继落地,房地产很有可能出现软着陆。

预计相关政策或将密集出台

在丁祖昱看来,近日,多部门发文定调房地产市场,核心在于既要稳信心又要防风险。

当前行业供需两侧政策支持导向明显,供给侧从"第一支箭"银行信贷支持、"第二支箭"债券融资帮扶到"第三支箭"股权融资松绑层层突破,有助于行业信用端纾困解难和流动性整体优化,对于短期提振市场信心和中长期促进基本面企稳均有助益。

但联合资信研究报告称,房企现金流压力尤在,短期内无法预见拿地及新开工将有实质性回暖,部分房企仍保持收缩态势。同时,受宏观经济下行、疫情反复及房企风险事件不断等因素影响,购房者信心亟待恢复,行业仍具有较大下行压力。

丁祖昱预计,2023年中央政策将继续发挥托底作用,提振市场信心。在他看来,相比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探索新发展模式"的要求更进一步,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3年要"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这意味着新发展模式已基本确立,一方面是既有市场又有保障的住房体系的建立;另一方面是与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旧发展模式告别。

"未来供需两端稳房地产政策仍有发力空间,供给端重在改善行业资产负债情况,需求端政策的落脚点则在于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丁祖昱表示。

宋向清则预计,2023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将继续密集出现,因城施策余地更大,空间也更大,地方政府对楼市的调控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强,房企融资链条有望进一步畅通,购房信贷环境有望进一步宽松,房贷利率有望成就历史新低,需求端和供给端各种政策整体落地更快,实效更好,保交楼有望取得实质进展,房地产市场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逐渐回暖。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