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文化类文稿-48篇(第6/14页)
敬仰我们自己的文化,就要加强文化遗产、文物的保护利用。"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明延绵至今,正是因为有这种"根"的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文化遗产和文物承载灿烂文明,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增强敬畏之心,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敬仰我们自己的文化,就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包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等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是与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相融通分不开的。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但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来龙去脉"
2022-08-23
2022年5月27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工程?它的研究目的、对象、过程、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在这里,我们简要谈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来龙去脉"。
从夏商周断代工程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少有的独立起源并延绵发展至今的原生态文明,但文献有关古代中国的确切年代,只能追溯到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再往前计就有较大的分歧,尤其是一些国外学者据此否认夏代的存在,从而否定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为了科学编排夏商西周的相关年表,从1996年5月开始国家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此项工程由李学勤、李伯谦、仇士华、席泽宗四位学者担任首席科学家,200多位学者共同参与,通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交叉的方式联合攻关,于2000年9月通过项目验收,形成了《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基本建立了西周的年代序列,并确立了商代盘庚迁殷的年代约为公元前1300年、商代始年约为公元前1600年、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的大致年代框架。在断代工程结项前,学者们深感在政府的支持下,以集体项目、多学科合作的方式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因此李伯谦、赵辉、王巍等先生建议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全称"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全面探讨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以及早期发展的特点、路径等重大问题。该工程于2001年11月获得国家立项,从2002年开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手段,联合国内外近400位专家学者进行攻关,先后被列为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四五"期间的重大项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实施历程
从2002年至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总体可以分为预研究、一期、二期、三期、四期、五期等阶段,不同阶段的研究重心各有差别。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阶段(2001-2003年)。这一阶段由李伯谦、赵辉和王巍总体负责,以公元前2500-公元前1600年的中原地区为工作的时空范围,设置九大课题,共有90多位学者参加,主要以多学科结合研究文明起源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为探源工程的正式施行提供合理方案。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第一阶段(2004-2005年)。该阶段以"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中原地区文明形态研究"为题展开研究,设置了考古学文化分期谱系的精确测年、自然环境研究、聚落形态所反映的社会结构研究、经济技术发展状况研究、文明形态研究等五个重大课题,并围绕晋南豫西地区龙山至二里头文化时期即夏文化分布范围和华夏文明起源问题开展工作。考古学者通过对登封王城岗遗址、新密新砦遗址和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大致建立了夏代的考古学谱系,为确定夏文化的存在提供了坚实证据。与此同时,山西临汾陶寺遗址的发掘取得重要进展,观象台遗址的发掘可以和《尚书·尧典》记载密切关联,为论证陶寺文化为尧舜都址提供重要线索。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第二阶段(2006-2008年)。这一阶段,研究时空均有较大扩展,首先是时间延伸至公元前3500年,研究的空间也扩大到了整个长江、黄河和西辽河流域。设置了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各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精确测年、自然环境的变化、经济技术的发展、社会与精神文化的发展等四个重大课题,其中年代学研究成果突出,依据新的资料和技术,对黄河、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考古学年代框架进行了更新,龙山文化的整体年代下限下移了200年。学者们提出,黄河下游、长江中游和长江下游地区各自建立了独立的文明形态,中原地区则是多种文化汇聚而进入早期国家;中国文明形成是周边文化融入中原的文化多元一体化过程。这一阶段的相关成果主要汇聚于多卷本《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第三阶段(2009-2012年)。这一阶段开展了"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从围绕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多学科研究,扩展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现代科技应用与支撑研究、文物保护与展示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第四阶段(2013-2018年)。这一阶段项目设置延续了第三阶段的方案,将时空范围进一步扩张至整个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和边疆地区。
根据首席专家王巍介绍,第三、四阶段主要关注各自领域的研究与文明演进关系的研究,重在分析解答环境变化、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精神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关系等问题,为研究和解释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背景、原因和机制等深层次的问题提供条件。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第五阶段(2020-2024年)。该阶段由陈星灿、张弛担任负责人,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的重点转到区域文明化进程方面,设置了北方长城地带、中原和海岱地区、长江流域等三个课题,并对中华文明起源进程进行整体性研究。
几个阶段的研究,由公元前2500年逐渐延伸到公元前3500年,研究区域范围由中原地区逐步扩展到黄河下游,长江中游、下游以及西辽河流域等,研究的内容也由考古分期、聚落形态逐步拓展到自然环境、生业、资源与精神领域,对文明的起源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未来的探源工作任重道远
2018年5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会上公布了探源工程的重要成果,介绍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形成历程:
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总的来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年间取得的成果极为丰硕。一是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方式方法对中华文明起源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从时间深度确定了中华文明起源的早期性;二是通过分区研究和综合研究,对中国各区域的文明进程进行了立体式研究,如对良渚文化遗址、陶寺遗址、石峁遗址、二里头遗址等长时段的发掘和考古分析,确定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空间广度和文明发展路径的多样性,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模式、道路与特点有了整体性、深层次的理解;三是破除了西方学界提出的"文明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束缚,依据中国考古资料,兼顾其他文明的特点,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这不仅适用于中国文明研究,也适用于如玛雅、埃及等文明的研究,"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之后,国家文物局从2017年开始启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点关注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等关键领域。其中已经启动的"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新石器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夏商周时期)""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夏文化研究"等项目与中华文明探源工作密切相关,通过系统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将极大推进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及早期发展的研究。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一项学术价值重大,需要有组织有计划推进,长期开展的系统工程。20年的探源工程取得的只是一个初步的、阶段性成果,接下来的工作依然责任重大、任重道远。下一步,探源工程将综合各地中心遗址发现和研究的不平衡性,关注更多区域的文明的形态;深入研究更早的年代(距今8000年乃至10000年)文明起源的早期情况,展开整体性综合研究并在理论上不断总结、深化,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普及工作,以史育人,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殷切要求: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全力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教育和普及工作
2022-08-09
5月27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对深化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科研成果的教育和普及等作出了重要论述。
中华文明的探源工作是一项"立体式"的系统研究,涉及考古学、历史学以及诸多人文和自然科学。如考古遗址年代学的建立,以往是通过地层、器物排队等推定年代早晚建立"相对年代";后来,考古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用于考古测年,20世纪末国家开展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大量采用测年技术,将考古年代测定推向了更高的水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学者们将超高灵敏度的加速器质谱技术应用于碳十四测年,极大推进了考古测年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又如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应用于人群以及动物群体迁徙的研究,仰韶文化马家窑遗址发现了不少的牛、羊卜骨,学者们根据对黄牛DNA序列的分析,认为是由西亚传入的。同时,通过Y染色体、线粒体和核基因组遗传标记从父系遗传、母系遗传和基因组全面解析了现代中国地方黄牛的群体遗传结构。这些结论对我们更为准确地探讨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新石器时代晚期以至商代,在黄河流域中下游的诸多考古遗址中都有牛骨、羊骨,说明古代中国的畜牧传统与中亚文明有着密切关联,展现出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多学科的充分参与,使中华文明探源工作取得了更多"精准"的数据,获得了更多让人信服的成果。
要通过不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更加完整准确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探源工程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进一步体现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早期性、原创性和发展道路的自主性。工程启动20年间,围绕公元前3500-前1500年期间的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四处都邑性遗址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的其他中心性遗址实施重点发掘,并对这些遗址周边的聚落群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如良渚文化遗址,在2007年发现了有近300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2016年考古学者又发现了距今5100年到5000年前的,长数公里、宽十余米的巨大防洪堤坝,是中国迄今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种种迹象说明,良渚文化已经进入早期文明。2019年春天,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受教育部邀请参与修订初中教材时就建议将良渚已进入早期文明添加进去,这个意见最终得到采纳。虽然如此,我们仍然看到,许多高等学校正在使用的教材尤其是历史教材却长期没有更新,有的停滞十几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要成果自然未能吸收进来,更不用说近几年国家文物局实施的"考古中国"重大工程取得的重大成果的采纳。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抓好教材体系建设,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教材体系建设是育人的关键,但从近期社会对学生教材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反馈来看,"教材体系"的建设仍旧是刻不容缓的。高等学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好考古学、历史学专业的科研作用,聚集人才,把专业成果运用到教学中来,积极推进利用中华文明起源工程等成果的育人工作,这项工作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多次就文物保护、利用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20年9月28日,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今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提出要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老专家的回信中指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为此,国家就推进文物保护、古籍整理工作等建立了一系列重要制度以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实行。其中,中华文明起源工程中发掘的重大遗址就是鲜活、生动的教材,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建立遗址公园、文物展览馆也是一项重要任务,这是引导群众认识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
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教育和普及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既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全力以赴;也需要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们并肩作战;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只有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了解中华文明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选择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也才能向世界"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用好红色资源,助力基层文化建设
2022-08-08
我们党在辉煌奋斗历程中孕育形成的红色文化,是当代宝贵的精神财富。基层文化建设要自觉运用好红色资源,传播好红色文化,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加强科学保护,守好红色富矿。红色资源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加强科学保护首先要强化系统观念。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和大数据管理平台,努力推动红色资源全面保护、整体保护,让红色文化留得下、传下去。根据红色资源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等,确保红色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以红色资源所在地为阵地,辐射周边县镇村庄,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向基层下沉、向乡村覆盖,坚持改革创新,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为抓手,健全红色资源保护工作机制,提升文化遗址、文物保护意识,守好红色富矿,确保基层文化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开展系统研究,丰富红色内涵。以红色资源助力基层文化建设,做好研究工作是基础。要积极开展革命史料的抢救、征集和研究工作,加强革命历史研究,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准确把握我们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积极搭建合作研究的新平台,探索建立跨地区、跨专业、跨部门研究的新机制,有效整合优化县文化馆、群众艺术馆,镇(乡)综合文化站、图书馆等各方研究力量和资源,逐步实现将分散的研究转化为整合的研究,推动形成系统研究红色资源的强大合力,促进研究阐释不断提质升级,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价值,以理论研究成果推进红色文化融入农村风俗、农村文化、农民艺术的发展。
强化教育功能,传承红色基因。红色资源浸润基层文化建设,应突出价值引领、强化教育功能。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大节点,研究确定一批重要标识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彰显时代特色,使之成为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大学校。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建设红色资源宣传教育网络平台,通过网络视频、网络动漫等新颖形式,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等,激励人们铭记党的光辉历程、传承光荣革命传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擦亮红色标识,形成特色品牌。让红色资源"活"起来,需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红色文化传播发展。建设培育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红色旅游,加大地方、区域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投入力度。积极调动农村文艺人才积极性,挖掘用好乡村文化能人,创作更多农民喜爱的红色文化精品。充分挖掘红色资源、革命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努力将铁人王进喜、人民公仆焦裕禄、雷锋等红色故事转化为生活化视角和网络化表达,吸引更多人成为红色故事讲解者、红色精神传播者。打造延伸红色文化产业链,擦亮具有地方特质的红色文化特色品牌,实现文化与经济的相得益彰,引导群众增强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
别让影视剧被"烟雾"笼罩
2022-08-03
日前,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发布2021年度热播国产影视剧烟草镜头监测结果显示,与2020年相比,影视剧中的烟草镜头数量有所上升。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控烟早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虽然吸烟问题成因复杂,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媒体和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影视剧中吸烟的镜头和画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群体起到误导或诱导作用。从控烟群体的角度讲,能够阻断青少年吸烟,才能实现有效控烟的目标。因此,净化荧屏,在影视剧中控制吸烟镜头数量,非常有必要。
从媒介传播的意义上讲,影视剧中的吸烟镜头不仅没有体现烟草的危害,而且通过隐秘的方式不断美化吸烟行为。影视剧中吸烟的角色往往带有主角光环。有的创作者通过吸烟镜头塑造人物冷峻、独立、强悍的形象,很多镜头都将吸烟行为与英雄人物联系在一起,并在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节点插入吸烟镜头。早期,这类镜头出现在港台电视剧中。如《英雄本色》中小马哥点烟的镜头被奉为经典。在好莱坞电影中,烟民也显得浪漫、性感和聪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里,吸烟是一件时髦的事,影视剧中女性形象通过抽烟显示自己的权势,提高个人魅力。黑帮老大等反面形象"霸气潇洒"的抽烟姿势,也让一些青少年崇拜模仿。但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角色的吸烟形象,都对观众具有诱导作用,其"涵化"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形塑青少年的追随行为。此外,影视剧毫不避讳地展现演员在公共场所吸烟、敬烟和在密闭空间当着他人吸烟的场景,暗示吸烟是一种正常的社交手段,并通过这些镜头增强人物权威感,烘托主人公的身份地位。这严重违背了当前我国有关控烟的政策,对控烟宣传起到了负面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影视剧中的吸烟镜头对人群影响甚至超过烟草广告。
尽管我国自1996年就已开始施行《烟草广告管理暂行办法》,2019年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控烟工作的通知》,要求电影电视剧主管部门加大对影视剧吸烟镜头的审查,严格控制电影电视剧吸烟镜头,最大限度地降低影视明星吸烟镜头对青少年的影响。但是,影视剧吸烟镜头去年却不降反升。从社会因素上来看,现实社会中烟草行业已形成了一套显性的营销话语,烟草被塑造成普通人的"口粮"和精神快感的源泉,其普遍性很难从日常生活情景中彻底剥离。烟草还是社会交往、人脉积累的重要媒介,其口感、档次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会关系的亲疏远近。烟草在生活中的常见性、普遍性使其轻而易举地被编剧利用,被导演采纳并被演员演绎。
从行业因素来看,利用烟草刻画人物形象的难度低、成本低。人物内在的情绪、心理活动一般需要通过外在手段呈现出来,而吸烟恰恰是一种对演技难度要求较低的手段,其表演已逐渐模式化。《花样年华》中,周慕云在烟雾中诉说内心的孤独;《金陵十三钗》中玉墨通过抽烟体现自己在风月场中工作的性质。但如今的影视剧对吸烟镜头的使用逐渐落入模式化的窠臼,使剧情显得烂俗。
在影视剧中控制吸烟镜头数量,须从影视剧行业内部与外部共同发力。首先,影视剧行业应尽快形成共识,共同净化荧屏。从投资方到拍摄团队应全方位提高思想认识,减少吸烟镜头的设计。如果编剧通过桥段设计,让明星在屏幕上向公众传递"吸烟有害健康"的正向信息,势必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其次,相关管理部门或机构应明确界定影视剧中吸烟镜头的概念和范畴,完善审查制度和标准,要求影视剧制作单位切实减少不必要的吸烟镜头。严格控制以"艺术需要""个性化表达"为名出现的吸烟镜头。在表现确需出现吸烟镜头的历史人物时,也应在充分尊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吸烟镜头的时长和频率。再次,发挥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中国控制吸烟协会曾设脏烟灰缸奖,专门揭露有过多吸烟镜头的影视作品。这样的举措有利于提高影视剧行业的意识,促进正确创作理念的普及。最后,控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公共事务。观众的意见对创作者和整个行业都具有约束和导向作用。观众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评分、评论等形式形成舆论监督倒逼机制,监督影视剧从业者剔除剧情中非必要的吸烟镜头。
概而言之,给影视剧"控烟"是需要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影视行业、监管部门、社会组织、观众群体共同发力,净化荧屏,才能使控烟举措落到实处。
为新时代文化发展指明方向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重要论述的几点思考
2022-08-0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彰显了新时代中国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文化底色,焕发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坚定的历史自信、清醒的历史自觉,深刻阐明了文化工作的地位作用、使命任务、方向目标、原则要求等,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科学的实践品格。其中关于"人民"与"创作者"的关系、"中"与"洋"的关系、"古"与"今"的关系、"义"与"利"的关系、"低俗"与"通俗"的关系、"优"与"差"的关系、"硬"与"软"的关系等方面的重要论述,揭示了文化建设的普遍规律,是新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行动指南,需要在实际工作当中不断深入体会、贯彻落实。
"人民"与"创作者"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他反复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这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一脉相承。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文艺是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的。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立场问题,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而且强调了文艺工作者自身修养问题,强调"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只有正确处理好"人民"与"创作者"的关系问题,文艺才能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
上一篇:应勇公开发表文章讲话汇编-20篇
下一篇:二十大新党章全文(新旧对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