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2年文化类文稿-48篇(第9/14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4835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95分钟。

这是文物保护意识持续增强的十年,"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文化自觉,保护好利用好文物资源的社会共识深入人心。各级党委和政府文物保护责任意识显著增强,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机构编制大幅提增,中央各部门通力协作,联合出台政策文件、联合部署专项行动、联合开展专题活动,加强顶层设计、统筹部署;地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抓文物工作渐成惯例,27个省级政府将文物安全纳入年度考核评价体系,省级文物行政力量总体得到加强。越来越多的地方将文物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资源,践行"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科学理念,因地制宜、创新举措,合理有效盘活文物建筑、革命文物、工业遗产、传统村落等各类资源,建设"博物馆之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赋能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古城保护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人民群众参与文物保护的热情日益高涨,文物保护志愿者、社会组织和民间文物收藏队伍稳步壮大,文明守望工程、拯救老屋行动、长城公募计划等成效渐显,特别是大运河保护申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革命旧址修缮等文物保护成果广泛惠及民生,让人民群众在实际获得中增进对文物保护的理解认同。

这是保护研究力度全面加大的十年,文物保护状况持续改善,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文物资源内涵扩大、总量激增,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石窟寺等专项调查,公布两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省、市县级文保单位数量分别增长115%、58%、88%。文物保护投入加大、成效彰显,中央财政文物保护资金十年累计投入1000多亿元,年均稳中有增;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长江三峡文物、西藏重点文物、山西南部早期建筑、孔府档案文物等重大保护工程相继竣工,馆藏珍贵文物保护修复取得重要进展,博物馆标准化库房建设工程基本完成。考古工作纵深拓展、实现突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接续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全面展开,8800余项考古发掘项目有序实施,浙江良渚、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四川三星堆、新疆石城子、西藏玛不错等考古工作取得重大发现,河北太子城、河南双槐树等一批重要遗址在国家重大工程、城乡基本建设考古中被发现和妥善保护,深海考古实现"零的突破",进一步勾勒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多元一体发展的历史进程。管理制度织密织牢、从严执行,制定修订实施《博物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17部法律法规、200余部地方性法规推动文物保护法律制度日臻完善,特别是革命文物等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地方性法规增至36部;"先考古、后出让"在越来越多地方实行,大遗址、文物密集区逐步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石窟寺、世界文化遗产等文物景区游客承载量从严设定;出台加强民间收藏文物管理一揽子政策措施,文物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服务不断优化,在全国布局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文物安全严防严管严打严治长效机制健全完善,打击文物犯罪、火灾隐患整治、文物法人违法案件整治取得重要成果,历史文化名城大拆大建问题得到坚决纠正,文物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这是文物博物馆影响有效扩大的十年,社会关注度、文化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空前提升。博物馆走向社会舞台中央,全国博物馆数量、年举办展览数量、年参观人次分别增长60%、144%、119%,现有备案博物馆6183家,其中90%免费开放,77%的区县建有博物馆,500多万件/套藏品数据信息全民共享,博物馆资源不断向基层延伸、向创意拓展、向云端呈现,不仅成为区域文化地标,更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阵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6万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00多万件/套国有馆藏革命文物摸清家底,全国各地公布完成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覆盖全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延安革命旧址群、抗战文物、长征文化线路、百年党史文物等重大保护展示工程深入实施,在发展红色旅游、助力老区振兴中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热情。文物价值阐释传播方兴未艾,考古新发现、文物新展览、文博新节目、文创新产品备受大众青睐,圆明园虎鎣、天龙山佛首等"国宝回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生动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迸发、全民族文化自信不断高涨。中华文物"金名片"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智慧力量,新增8项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开创跨国联合申遗新典范,全长1011公里的"中国大运河"创建8省份25个城市联合保护管理新机制;1700余件/套流失海外文物回归祖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多方合作、多措并举、多点收获,成为国际合作新成果;联合考古项目踏足四大洲24个国家,文物保护修复国际合作在周边国家形成网链,举办"大美亚细亚"等500多个文物进出境展览,实施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共同创建管理"濒危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基金",联合发布《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中华文明丰厚价值、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得到国际同行广泛认可,文物保护利用助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十年斗转星移、日新月异,牢记不改的,是我们党珍视文化遗产、赓续民族文脉的时代重任,坚守不变的,是广大文物工作者坚守一线、严谨求实的职责担当。

十年接续奋斗、继往开来。如今,文物工作的思想基础、政策基础、实践基础、民心基础更加坚实,但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重点领域改革攻坚难度加大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相比、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踏上新的百年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文物事业要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推动文物保护利用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自觉将文物保护利用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文物工作与时代发展同步同向、为社会进步赋能添彩。必须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研究阐释,坚决守住文物安全底线。在城乡建设中依法加强文物保护管理,不辱使命、守土尽责,持续加大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力度,确保文物安全。在时代变迁中持之以恒加强考古和文物研究,躬耕田野、求真致用,更好认识和阐释中华民族历史进程,更好传承中华文明。必须坚持人民立场,促进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为事业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不断深化拓展文物合理利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更丰厚的历史文化滋养,真正做到文物保护利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文物保护、传承、管理、利用,以深化改革为驱动,进一步优化文物管理体制机制,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利用的能效水平。

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2-07-19

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只有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才能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践行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的行动价值,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

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中,蕴含着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明基因。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五千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三星堆等最新考古发现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丰硕成果,共同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注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强调仁者爱人、德育教化,倡导兼收并蓄、和而不同,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明特质,体现着世界文明体系的共同规范和普遍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为全人类共同价值贡献了文明资源。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出勃勃生机,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恢宏气象,夯实了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中华文明永葆执着坚韧的定力、奋起奋发的昂扬、创新创造的活力,必将给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强大文明引擎和持续精神动力。

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追求,为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了正确理念指引,一经提出便赢得国际社会的赞誉和欢迎。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的:"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中华文明正是在同各种文明的交流交融中不断发展,在同其他文明的互鉴互通中笃定前行。应对日益突出的全球性挑战、开启更加美好的人类未来,不同国家、不同文明要在彼此尊重中共同发展、在求同存异中合作共赢,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是全人类的共同课题。历史启示我们,越是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尤其要坚定文化自信、保持文明自觉、发扬历史主动。只有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全面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福祉,历史车轮才能向着光明前景奔驰不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才能真正实现。

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强化首都文化特质

2022-07-18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作为首都,城市定位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调整,但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定位一直没有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首都北京建设高质量的全国文化中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北京市积极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体现了强烈的历史担当。

首都既是一个地理区域,更具有政治属性。地理区域体现为"城",政治属性表现为"都"。围绕"都"的功能谋划"城"的发展,以"城"的更高水平发展服务"都"的功能,是首都工作的要义。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是重要的首都功能,首都的文化建设和其他城市文化建设既有相同之点,又有其独特之处。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突出首都的文化特质,具有重要意义。

首都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首都工作的鲜明特点。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作为大国首都,思想文化交流比较活跃,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牵一发而动全身。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方面,肩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首都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需要统筹在京市属和央属文化资源,加强协同共建,当好"举旗帜""聚民心"的排头兵,在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上,体现国家站位,突出时代特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首都文化具有更强的代表性,需要统筹京内京外资源,共绘文化大画卷。文化领时代风气之先,首都文化在全国文化建设中勇立潮头,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风向标和晴雨表。首都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是世界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指出建设"民族文化精华的展示地、各地优秀文化的荟萃地和先进文化潮流的引领地",体现了首都文化建设不同于其他地方文化建设的特殊责任。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需要用好用足北京本地"城"的文化资源,传承发展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以首善标准"育新人""兴文化",不断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擦亮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同时,还要彰显首都特色,广泛吸收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博采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国家级文化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大剧院的作用,凝聚荟萃、展示交流全国文化建设成果,在全国文化建设中集大成、立潮头、做示范,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革命文化薪火相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百花齐放的生动景象。

首都文化具有更高的开放性,需要胸怀"两个大局",共架文化交流桥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文化在首都展示交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方面,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首都是国际交往中心,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在国际交往中"展形象",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以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文明大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充分展现阔步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东方大国"近者悦、远者来"的文化感召力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吸引力,既是国际交往内容,又是文化建设工作,也是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体现。

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是首都功能建设的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文化领域的重要体现。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需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统筹多方力量,发挥各自所长,共同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

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2-07-1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党历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围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继承和弘扬、继承和弘扬什么、怎样继承和弘扬等重大问题,为新时代新征程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基本遵循。

为什么继承和弘扬:从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活动所处的时代背景等多个维度阐释和回答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实践问题。关于为什么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从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活动所处的时代背景等多个维度作了阐释和回答。

从实践主体看,中国共产党必须忠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旗帜和灵魂、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既定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应该也不可能割断与中国历史的联系、脱离中国的历史文化土壤,而必须立足中华大地,以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对待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始终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要言之,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而不是别的性质的政党,是中国的共产党而不是别的国家的共产党,由此也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既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两种"身份属性"辩证统一和生动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如果把二者割裂和对立起来,就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泥淖。

从实践客体和时代背景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值得也必须得到继承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从历史发展的深处,深刻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大历史作用,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另一方面从当今中国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深刻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统筹"两个大局"、以中国之治引领世界之变的重大现实意义,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应也必须得到尊重和礼敬、继承和弘扬。

继承和弘扬什么:不能全盘接受、照搬照套,而应该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对中华传统文化",要"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这里的限定词"优秀"不可或缺。进行这样的限定,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以历史唯物主义观之,中华传统文化在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因此,对中华传统文化不能全盘接受、照搬照套,而应该进行历史地辩证地具体地分析,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哪些优秀成分呢?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提炼和列举,比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道德规范;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任人唯贤、选贤与能的用人标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等国家治理的思想智慧;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为政以德、政者正也,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以诚待人、讲信修睦,清廉从政、勤勉奉公,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等解决当代人类社会共同难题的思想启示。

综合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相关论述可见,能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至少应符合四个标准:一是对标党的伟大自我革命的要求,可以为开展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提高执政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思想借鉴;二是对标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社会革命的需要,可以对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磅礴力量提供文化滋养;三是对标当今时代发展进步的潮流,能够彰显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且可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为解决时代课题提供智慧启示;四是对标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可以为人们格物致知、修身养性、积极向上向善提供价值引领。

怎样继承和弘扬:加强整理和挖掘、研究和阐释、提炼和展示,"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其核心要求可以归纳为三点。

一是加强整理和挖掘、研究和阐释、提炼和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前后有2000多年的历史。对于每个历史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特征、思想精华进行系统整理和挖掘、深入研究和阐释、准确提炼和展示,摸清楚我们自己的"文化家底",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工作。

二是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其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事随经济、政教而变化"。由于时代条件的进步和社会历史的发展,即使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与今日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也存在许多不协调不适应之处,这就需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由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针,并明确了工作的着重点、对象、途径、目标等具体要求: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这二者各有侧重、有所区别,又紧密联系、前后相继。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好的基本方法。

三是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能无的放矢、脱离实际,而要坚持问题意识,立足于现实,着眼于运用,同我们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相联系,运用到我们正在从事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其资政育人、文以化人的作用,为解决今日中国和当今时代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服务,不断开创新生面。这一新生面既包括文化层面上,夯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不断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也包括理论层面上,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还包括文明层面上,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多文化滋养,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而这恰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旨所在。

用根本制度保障文化建设

2022-07-08

任何一种意识形态、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一个居于统摄地位的旗帜和灵魂。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说,其旗帜和灵魂就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百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把"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列为重要内容。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来,充分体现了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有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灵魂。历史和实践一再表明,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得好、把握得牢,我们的文化事业就能繁荣兴盛,进而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坚持得不好,发生动摇和偏差,就必然造成思想文化上的混乱,给党和人民事业带来损害。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动文化建设固本开新、永葆生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贯彻到文化建设全过程各领域,使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成为主旋律、最强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所以先进,就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理论为指导。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更好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供了制度保证。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