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文化类文稿-48篇(第4/14页)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就在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焕发出磅礴的精神力量,推进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与中国文化的深度融合,使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大地,深入到中国人民的心理世界和生活世界。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将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全面提升人们对于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深入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
2022-09-1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强调"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在当今经济社会深刻转型变革、价值观念多元多样的形势下,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时代价值,汲取适应时代发展的思想精髓,努力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讲仁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讲"仁者爱人",生动勾勒出中国人的"和善"心性,体现着"推己及人"的道德境界。在中华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讲仁爱"逐渐成为传统价值体系的内核,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重民本",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概念。无论是"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还是"民者,万世之本也""民贵君轻",都体现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但究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其历史局限性。与古代民本思想不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人民立场作为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进一步凸显了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守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本规范。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之说,更有"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等历史典故。诚实守信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诚信作为国家重要的文化软实力,是新时代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相处的重要道德准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诚信的重要性作了多次阐述,指出"中国人历来讲求'一诺千金'",强调"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为诚信在社会生活、外交关系和时代价值上的体现开启了多维视野,提供了基本遵循,树立了中国"以诚待人、以信为本"的大国形象。
"崇正义",历来是中国社会的重要价值追求。《论语》中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韩非子》中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说明传统文化中的"正义"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权益的正义,是维护和推动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追求。在探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高度重视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通过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加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保障,将"崇正义"理念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需求。
"尚和合",包含着理性且具有辩证思维的中华传统智慧。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董仲舒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都意在说明人类是与万物紧密相连、平等互利的生命体。今天,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集中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以及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无论是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还是强调"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我们党始终坚持"求同存异",强调"和而不同",充分彰显了"和合"理念的时代价值。
"求大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美好愿望和社会理想。虽然古代社会与现今社会相去甚远,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共同富裕、人人平等、社会和谐等理念,时至今日仍然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秉承"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价值追求,传续"协和万邦""和实生物"的文化精神,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在国际交往中始终认为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以实际行动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
2022-09-14
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的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更加需要也更有能力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文化支撑。
文化的生命力应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历史性特征。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我们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新时代得到更好传承和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校正方向、把握规律、推陈出新。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更好地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与民族复兴时代主题相契合,在21世纪焕发出勃勃生机。
福建自古以来就是"海滨邹鲁""文献名邦",是孕育优秀文化的沃土,多元、深厚、交融的特色文化形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就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亲自指导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为延续福建文脉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涵养中华文化根脉。"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基因,福建是全国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份,八闽"福"文化历史悠久、生动鲜明,浸润在生命、生活、生产、生意的方方面面,具有独特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我们要以实施"福"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为总抓手,以劳动创造幸福、奉献就是幸福和为人民谋幸福、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为主题,整合朱子文化、闽都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福建显著特色地域文化的共性追求,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开展"寻福""送福""造福""享福"行动,让"福"这一古老的中华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文化的生命力应与时代价值相一致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全部社会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对人的塑造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尤为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其中蕴含的独特价值观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然而,以自然经济和农业社会为社会物质基础的传统文化,其中的价值理念与当代社会必然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内容。这就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改造中华传统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二者在相互促进中更好发挥价值引领作用。
福建是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发源地,是朱子理学的发祥地,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上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根基。我们要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富民强、以民为本,天下为公、讲信修睦,修齐治平、诚意正心等理想和追求进行现代化阐释,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充分挖掘蕴含在国学典籍、家风家训、故事传说之中的中华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辨义利、明公私、讲礼仪、修德行,推动建设具有强大内在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文化的生命力应与时代步伐相协调
主动拥抱信息革命,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影响力。一种文化要传承和发展,必须以人们易于接受的载体和渠道广为传播。在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过程中,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礼乐教化、科举制度的实行,乡规民约、家风家训的传承等,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世代相传。当今世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元宇宙、隐私计算、卫星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异军突起,媒体深度融合加速演进,深刻改变着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和渠道。我们应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方式,打造立体多维的传播矩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富吸引力和感染力。
福建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实践起点。我们要发挥"数字福建"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紧密融合,为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充分运用声、画、影等现代视听技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融入电视节目、影视作品、新媒体产品中,借助元宇宙等虚拟现实技术手段,打造沉浸式的博物馆、展览馆,让人们更好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立足"福"文化等多元交融的福建特色文化,科学提炼福建文化标识,打造易于传播的文化品牌,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应对"去中心化"的文化传播格局,发挥主流文化阵地引领作用,将专业生产内容与个人生产内容、机器生产内容结合起来,共同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大合唱"。
文化的生命力应与时代需求相契合
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增强人民群众文化幸福感中永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机活力。文化产生并发展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人们的日常生活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扎根日常生活、满足人们需求,被人们"日用而不觉",才能根深叶茂、历久弥新。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应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文艺作品和文化服务,为传统文化发展和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福建人文历史悠久,为文化产业发展和文艺创作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我们要深入实施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大力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文化创意、工艺美术、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产业,发掘深厚的"闽人智慧",积极开发传统服饰、饮食、民居等产品,持续提升文化遗产、文物古迹、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深入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统一起来,让人们在艺术熏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气度、神韵。依托"三下乡""文化进万家"等文化惠民品牌,结合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精心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开发配套文化产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自然亲切地走进千家万户。
文化的生命力应与世界潮流相融合
正确把握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随着世界交往的日益频繁,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更加需要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以中华文化感召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福建是改革开放前沿省份,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1580多万闽籍华侨华人旅居海外,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上拥有良好条件。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而不同"的交往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等理念内涵,紧贴海外受众的思维方式、文化习俗、接受习惯,借助各类外宣媒体和海外社交媒体开展轻量化、差异化、精准化对外传播,促进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在深度互动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坚持中华文化主体地位,在文化交流和发展中,吸收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元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偕进传承。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政策支持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应承担起工作责任,把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强化顶层设计,细化政策举措,推动事业发展。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健全政府、社会、企业多元投入体制,形成强大合力。大力推进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重点工程,加强对传统文化研究学者、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等各类文化人才的培养,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藏
2022-09-0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无价的宝藏,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优秀内容。新时代要传承弘扬这些优秀内容,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必须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沃土,精准对接人们文化需求,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一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孕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些文化包罗万象,以文物遗迹、传说故事、民间风俗、建筑工艺、民间技术、文学艺术等形式留存广袤大地,构成中华文化资源宝藏。加强对这些文化宝藏的认定建档、挂牌保护,构建传承保护法规体系,做好"藏"的工作,非常有必要、有意义。但仅仅做好"藏"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做好"传"的工作,使文化资源宝藏为更多的人所欣赏和传承,实现文化资源的价值外溢和增值。否则,文化宝藏就只能束之高阁、深藏堂馆,仅止于少数人叹赏。
挖掘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寻找文化资源融入现代生产生活的契合点,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的关键。要深挖文化资源蕴含的当代价值和丰富内涵,并对其进行现代转化,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场景、氛围,以自然、生动、亲近的方式进行展陈,让人们从内心深处予以认同接纳。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传统文化元素展示获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抓住了立春、二月二这两个时间节点,用老百姓认可的话语体系、时尚的高科技展陈形式,较好地契合了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对欢乐祥和氛围的追求,深深激发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产生活,要用蕴藏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生产生活的积极作用。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等生态观念,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弘扬厚德载物、舍生取义、爱国奉献等道德品质和精神追求,能够为培育高素质的现代生产生活主体、养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近年来,中医药文化在中国和世界一些国家抗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较好地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走出去"的典范。中医药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天、地、人及其关系的深刻认识,凝结着中华民族深邃的思想观念和丰富的人文情感,蕴藏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模式与生命哲学。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文化将深入千家万户,走向世界各地,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更好地发挥标杆作用。
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曾经火爆电视荧屏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之所以受到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追捧,就是因为实现了传播手段的创新,让传统文化变得时尚前卫,成为具有较强吸引力和活力的"潮"品。因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要善于守正创新,结合时代条件,融入现代元素,运用现代传承手段,真正做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崭新的面貌走上新时代的大舞台。
打造融于生产生活、通俗易懂、生动时尚的传承话语体系,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加深认识、增强文化认同,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浩瀚,许多典籍艰深晦涩、不易读懂,亟须将古典话语体系进行现代转化,构建大众化、时代化的传承话语体系。为此,必须精准对接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了解群众喜欢什么、需要什么;熟知大众思想活动的新特点,善于发现、吸纳和提炼人民群众的新创造新经验,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话语来传播蕴含其中的深刻道理,直至做到"日用而不知"。
实施"文化+科技"融合战略,以科技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精准对接当代人的文化需求和艺术品位,运用数字光影、VR等现代科技手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科学性与观赏性、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特别注意运用现代数字化手段,整合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数字化文化产品,在文化传承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生活品质。
大力发展文创产业,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深入发掘文物馆藏的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推动文物融入日常生产生活,实现与群众零距离。《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的火爆,充分展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说明只要精准对接百姓需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沃土上深耕细作,就一定会创作出更多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创产品。同时,大力发展手造产业,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力和参与性,将中华传统手工技艺的艺术灵魂注入手造产品,让手造产品融入生产生活,形式多样、鲜活时尚,形象展示传统文化的光鲜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走深走实,取得更大成效。
新时期以来唐诗研究的热点
2022-09-07
唐诗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历代读者的喜爱,唐诗研究也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至今,以唐诗研究为主题的论文有11000余篇,1996年至今,相关硕博论文有2900余篇,邻近学科涉及唐诗的论文约8000篇,合计超过20000篇。另据尚永亮《近20年唐诗研究述论》统计,1978-2018年唐诗研究的成果多达34930项。当然,唐诗研究的繁荣,不仅体现在成果数量的几何式增长上,更体现在质量的明显提高上。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唐诗研究有如下突出特点:
鉴赏热。新时期之初,百废待兴,广大读者热切期待真正探索唐诗艺术奥秘的著作。由此,引领唐诗鉴赏风气的作品应运而生,较具代表性的成果有:刘逸生《唐诗小札》、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而尤以后者影响为大。沈祖棻是现代著名词人,其《涉江词》《涉江诗》在抗战时名震一时,同时她又是著名学者,以诗人之心解析诗词,别有会心。《唐人七绝诗浅释》从作品本身出发进行分析鉴赏,其方法是先精讲一首七绝,然后列举若干首题材、风格相近或相反的作品,加以比较,往往有举一反三之效。此书与其《宋词赏析》,是20世纪80年代初最流行的诗词鉴赏类图书。而真正的唐诗鉴赏热,还是在《唐诗鉴赏辞典》出版之后。《唐诗鉴赏辞典》作者达百余人,均为从事唐诗研究、教学的学者,代表了当时的研究水平和学术眼光。该书发行数百万册,推动唐诗名篇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心。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唐诗鉴赏集》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前者选材较广,后者赏析较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阅读与欣赏"节目,经常播出唐诗鉴赏节目,且将文字稿汇编成书出版。此外,唐诗选本的出版也盛极一时。清人孙洙所编《唐诗三百首》一版再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唐诗选》及李白、杜甫、王维、高适、岑参、韩愈、元稹、白居易、李商隐、杜牧诸人的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批唐代重要文人的"选集"。这些都为广大读者欣赏、阅读唐诗,提供了优质的文本。周啸天主编的《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则进一步推动了唐诗的鉴赏热。近年来兴起的电视讲坛节目及诗词大会等,因其雅俗共赏、老少皆宜,也对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刘学锴的《唐诗选注评鉴》则是近年出版的唐诗鉴赏佳作。该书分"选""注""评""鉴"四部分,共鉴赏唐诗近700首,选目与《唐诗鉴赏辞典》有较大不同。鉴赏方面,既博采众长又独具慧眼,对李白、王维、李贺、李商隐诗的解析、鉴赏尤其深刻。数十年来,唐诗鉴赏的热度不减,在促进唐诗普及的同时,也提升了民众的文学修养。
大诗人研究热。唐代大诗人研究,近几十年来成果丰硕,如王梵志、寒山、拾得、杨炯、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张说、张九龄、孟浩然、高适、岑参、刘长卿、韦应物、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孟郊、贾岛、贯休、皮日休、陆龟蒙、韩偓等,均有首创性的注释本。而李白、王维、杜甫、韩愈、柳宗元、李商隐、温庭筠、杜牧等,则有吸收旧注之长、后出转精的新注本问世,且呈现出综合研究的趋势。如白居易研究,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首次对白居易集作了笺释与校勘,用力甚勤,收获亦多。其《白居易年谱》与《笺校》相辅相成。此后,谢思炜出版了《白居易诗集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谢注的一大特色是采录了日本金泽文库等数种白居易集,扩大了校勘的范围,丰富、充实了白居易诗文注释的内容。青年学者陈才智整理出版的《白居易资料新编》,共汇集了中唐至近代3200余位作家的8000多则评论资料,参考书籍3500余种,其字数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白居易卷》的20倍左右。经过老中青三代学者不懈努力,白居易研究的成果已粲然大备,也大大突破了过去只重其讽喻诗、只讨论其人民性的局面,取得了多方面进展。再如李白诗集,宋人杨齐贤、元人萧士赟、清人王琦先后为其作注。当代李白研究的大家首推詹锳,其《李白诗文系年》《李白诗论丛》虽出版于20世纪50年代,但真正产生影响是在80年代之后。这两本书是当代李白研究的奠基之作,而他在此基础上主编完成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则是一部集李白诗歌校注之大成的著作。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吸收了《李白诗文系年》的成果精髓。安旗主编的《李白全集编年笺注》、郁贤皓的《李白丛考》《李太白全集校注》亦多创获。周勋初的《李白评传》《诗仙李白之谜》,内容十分精彩。裴斐等人主编的《李白资料汇编》,为李白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刘学锴、余恕诚毕生从事李商隐研究,他们的《李商隐诗歌集解》集古今李商隐诗歌注解之大成,《李商隐文编年校注》《李商隐资料汇编》则为新创,另著有《李商隐诗歌研究》《李商隐传论》《李商隐诗歌接受史》等。有学者认为,刘、余二位的李商隐研究,改变了中国文学史的格局,使得李商隐由原来文学史的一节,变成了现在的一章。
上一篇:应勇公开发表文章讲话汇编-20篇
下一篇:二十大新党章全文(新旧对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