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街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第2/2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3559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52分钟。

3)抢险救灾:抢险救援组应配齐所需工具及备用器材迅速赶至现场,根据现场组长制定的救援方案进行事故的现场抢险、抢修或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同时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将其移至安全区域。

4)现场警戒:警戒治安组应迅速赶至现场,根据现场组长的指示,明确警戒区域,设置易于辨识的警戒标志,严格控制非抢险人员和车辆进入,并在整个处置过程中实施动态管理。

5)后勤保障:后勤保障组应按照现场组长的指令,迅速调派车辆和救援物资,保障通信联络、供电控制、水源保障和应急物资的供应,将救援物资以最快的速度送达事故救援现场。

6)医疗救护:如果事故中有人员受伤,通讯救护组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包扎、心肺复苏等简单的医疗救助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伤亡。伤势较轻的,利用运输工具将受伤人员送往附近医院救治;如伤势较为严重,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支援。

7)救援人员安全防护:现场应急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需要非专业救护人员参与时,应当对其说明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

3.2.5预警解除

1)预警解除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政府部门发布的预警,需要接到政府部门解除预警通知;

(2)周边企业发布的预警,需要接到预警发布企业的通知;

2)预警的解除需要应急领导小组共同商讨,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对外宣布。

3.3响应启动

1)响应启动后,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立即组织召开应急会议,迅速制定处置措施。

2)事故发生后,单位负责人,应当于半小时内向X区应急管理局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区应急管理局报告。

3)应急领导小组立刻协调街道所能动用的应急资源,统筹人力、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信息等资源的协调分配;通讯救护组负责医疗卫生、通讯广播、专业医院等资源保障工作;警戒治安组负责避难设施、交通设施等资源的保障工作;抢险救援组负责抢险人力、技术等资源的保障工作;后勤保障组负责动力照明、应急装备器材等资源的保障工作。

4)与外界新闻舆论、社会公众的信息沟通,由街道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担任,根据救援进展情况、伤亡人数、财产损失、施救难度等一系列情况,获得证实后向X区应急局等上级部门报告,由上级部门采取新闻发布会、公告栏告知等方式对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公布抢险救援的相关情况。

5)当发生较大事故时,街道应急队伍主要负责做好专业应急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例如:车辆燃油、人员休息场所、人员就餐、应急物资的运输等。

6)财务部门确保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3.4应急处置

3.4.1人员疏散

组织营救救助。迅速组织力量营救受到威胁的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其他相关人员,使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维护社会稳定。采取区域控制措施,封闭、隔离或限制使用有关场所,控制事故有关责任人,做好有关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防止引发群体性事件。

3.4.2危险区的警戒

展现场监测。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突发事件的危险源,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发生。保障公众生活。根据需要,适时启用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和应急专项资金,及时抢修被损坏的公共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提供交通和生活必需品保障,确定临时避难场所等。

3.4.3医疗救治

1)发生伤亡事故,抢救、急救工作要分秒必争,及时、果断、正确,不得耽误、拖延;

2)救护人员进入有毒气体区域必须两人以上分组进行;

3)救护人员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

4)救护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了解中毒物质及现场情况,防护器具佩戴齐全;

5)迅速将伤员抬离现场,搬运方法要正确;

6)搬运伤员时需遵守下列规定:

(1)根据伤员的伤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工具,注意保护受伤部位;

(2)呼吸已停止或呼吸微弱以及胸部、背部骨折的伤员,禁止背运,需使用担架或双人抬送;

(3)搬运时动作要轻,不可强拉,运送要迅速及时,争取时间;

(4)严重出血的伤员,须采取临时止血包扎措施;

(5)救护在高处作业的伤员,须采取防止坠落、摔伤措施;

(6)抢救触电人员必须在脱离电源后进行。

3.4.4现场监测

保障公众生活。根据需要,适时启用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和应急专项资金,及时抢修被损坏的公共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提供交通和生活必需品保障,确定临时避难场所等。应急领导小组应做好现场监测:监测事故发展情况、是否可能发生衍生事故、监测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等。同时应协调好专业环境监测人员,做好现场及周边环境的监测工作。

3.4.5抢险人员个人防护

空气中危险化学品浓度超标时或情况不明时,救援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进入现场。岗位人员紧急撤离时可佩戴防毒面具(情况紧急时可用湿布捂住口鼻)。空气中含有毒气体时,区域可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戴防护眼镜

头部防护:戴安全帽

身体防护:穿防护服,做到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裤腿紧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防护: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参加救护、救援的人员以互助监护为主,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原则处理。在救援中因为不可预见的因素而导致队员受伤的,其他救援人员发现时必须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作出是否申请支援的决定,若申请支援时,由应急领导小组调动其他小组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参加救援的命令。

当事故已经失控;个体防护装备已经损坏;出现爆炸和火灾的征兆等,应急救援、抢险人员可以先撤离事故现场再报告。

3.4.6环境保护

应急过程中应做好环境保护措施,采用环保应急器材。当产生危险废物时应做好收集工作,后期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3.5应急支援

当事态无法控制时,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向XX区应急局、专业医疗等部门请求支援。现场应急人员做好事态控制,在专业应急人员到来前防止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安排人员随时跟踪专业应急人员行动进展,在主要路口做好迎接准备。

在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后,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介绍现场情况,并将指挥权交给对方,安排街道应急人员撤离现场,并做好专业应急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3.6响应终止

符合响应终止条件的,经事故现场应急组长批准后,现场响应终止。由政府负责应急指挥工作的,按照政府相关预案执行响应终止工作。现场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明确发布应急工作组撤离指令后,各工作组方可撤离。

3.6.1响应终止条件

1)现场得以控制,环境处置符合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有关标准;

2)危害已经消除,对周边地区构成的威胁已经得到排除;

3)现场抢险救灾活动已经结束,包括搜救、故障处理、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排除等;

4)被紧急疏散的人员已经得到良好的安置或已经安全返回原地。

3.6.2响应终止的要求

响应终止后,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查清伤亡人数及具体情况、事故造成的损失、应急救援情况等及时上报X区应急管理局。

2)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展开调查,积极提供相关资料和情况。

3)由应急管理服务中心起草事故应急工作总结报告,街道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应急预案的评审改进工作。

第四章后期处置

4.1污染物处理

街道办事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组织力量开展灾情核定和恢复重建工作,及时收集、清理和处理污染物,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发生;

4.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结束后,按照事件级别,分级做好有关善后处置工作。一般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置工作,在X区政府的领导下,由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实施;较大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置工作在X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置工作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

4.3秩序恢复

街道办事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安排好所需救灾资金和物资,必要时申请上级政府给予补助或支持,同时做好重建能力、可利用资源环境保护等评估工作,制定恢复重建规划,尽快恢复灾区的正常工作和生产生活秩序。

4.4人员安置

根据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受伤类型和受伤程度不同,选择专业或相应医院对在事故中受伤人员妥善安排救治;对员工进行心理咨询,以消除恐慌心理。妥善做好伤亡人员和家属、转移人员的安置工作,确保必要医疗条件。

根据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周边各社区(村居)生产生活影响,积极主动与伤亡人员及其家属、受影响区域的人员进行沟通和协商,及时救助,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赔偿。

对突发事件中伤亡人员、应急救援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

4.5社会救助

(1)街道办事处党政办部门要会同有关单位及时组织救灾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调拨,并对损失情况进行评估,逐户核实登记,组织实施救助,保障灾民基本生活。

(2)被确定为接受救灾捐赠的部门应及时开通24小时捐赠热线,启动社会募捐机制,动员社会各界踊跃捐赠。红十字会等公益性社会团体和组织应在各自章程规定的范围内组织开展救灾捐赠活动。

(3)各保险机构要按照救援优先、特事特办、简化程序的原则,及时为受灾群众、遇难者家属及有关单位和个人损失办理理赔工作。

(4)对捐赠款物,要坚持"专款专用、尊重捐赠者意愿"的原则,迅速发放到受害人员或家属,并按程序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监督。街道民政所要加强对捐赠款物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4.6事故调查

街道办事处要及时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加强和改进同类事件应急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于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15天内,以书面形式报X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服务中心公室。

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后,由街道办事处组成联合调查组,及时对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并提出防范和改进措施。属于责任事件的,应当对负有责任的单位或个人提出处理意见。

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应遵循依法、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原则。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信息发布的主要内容包括:街道办事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策部署、采取的工作措施;应急工作进展情况,发生的感人事迹;突发事件实际损失情况;突发事件安全防范措施等。

第五章应急保障与监管管理

5.1指挥系统技术保障、通信与信息保障

1、街道办事处要依托X区政府现有的电子政务信息网络、有线通信系统以及图像监控系统、信息报送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移动指挥系统等为技术支撑,构建统一的应急信息收集、管理、决策和指挥系统,并逐步建立基本指挥所、移动指挥所等,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实现应急指挥系统的智能化和数据化,满足各种复杂情况下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指挥要求。

2、街道办事处依托X区统一的各类事故隐患、危险源监控、预案管理、救援队伍、救援物资、辅助决策、案例分析等专业应急信息数据库,实现对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的可视化定位与分析决策支持,并实现与各部门、专业技术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5.1.1通信保障。

由街道办事处报请区政府,协调公安、文化广电等部门及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企业,在现有公用通信网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应急指挥通信网络系统,加快互通互联的综合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各通讯运营企业要组织建立反应快速、灵活机动、稳定可靠的应急通信系统,配备应急移动通信车,加强重要通信线路、设备的维护管理,制订应急保障方案,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开通应急通信联络。

5.1.2气象水文信息保障。

街道办事处依托区政府气象水文信息,做好本级应急救援工作。

5.2应急队伍保障

1、街道办事处专业应急队伍主要依托X区专业应急队伍。主要包括公安(消防)、医疗卫生、矿山救护、森林防火、防汛抢险、危化品事故救援、城管抢修、环境监测、重要信息网络事故处置,以及水、电、油、气等工程抢险救援队伍是应急救援的专业队伍和骨干力量。

2、街道办事处组建街道级、各社区(村居)和志愿者应急队伍。以街道办事处、各社区(村居)为单位,健全社会动员机制,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公益团体等社会力量的作用,组建具有一定救援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应急队伍。定期对志愿者应急队伍的组织、技术装备、培训、应急预案演练等方面进行检查。

3、应急队伍调动。一般突发事件,由街道办事处报街道应急领导小组和区专项应急指挥部按照预案调动所属应急队伍进行处置。较大突发事件,由X区政府报请X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协调、调动相关部门应急抢险队伍参加救援。重大以上突发事件,按照专业队伍为主体、群众性队伍为辅助的原则,由X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统一调动应急抢险队伍进行救援,必要时报请市应急领导小组协调市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参加救援。

4、应急队伍演练。各类应急队伍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演练。

5.3物资装备保障

5.3.1救援装备保障。

街道办事处根据应急救援业务需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工程抢险装备和防护器材,并建立相应的维护、保养和调用制度。

5.3.2交通运输保障。

街道办事处依托现有的交通资源,做好运输保障工作。在现有设施无法保障交通运输的前提下,可申请区交通运输资源予以支持。

5.3.3医疗卫生保障。

街道办事处可按规定申请区医疗卫生资源,做好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5.3.4救援物资保障。

街道办事处要做好应急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储备管理,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必要时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申请应急物资援助。

5.4其他保障

5.4.1社会治安保障。

派出所按照有关规定参与应急处置和治安维护工作,制定不同类别、级别突发事件应急状态下维护治安、交通秩序的行动方案,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必要时,依法采取有效管制措施,控制事态,维护社会秩序。在本地警力资源不足时,可申请上级公安部门予以支持。

5.4.2资金保障。

处置突发事件所需经费,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多渠道筹集,分级负担,确保应急需要。街道办事处要及时研究提出相应的补偿或救助政策,报区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对突发事件财政应急保障资金的使用和效果进行监管和评估。

5.4.3人员防护保障。

街道办事处要做好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工作。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供水、供电、通讯、应急食宿等的基本保障设施,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牌。

5.4.4公共设施保障。

街道所属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煤、电、油、汽、水的供给,以及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有害物资的监测和处理,确保应急状态下事发地居民和重要用户的基本生活要求。

5.5监管管理

5.5.1预案管理

全街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第2/23页)主要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以及大型活动应急保障预案。街道级总体应急预案由街道办事处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制定,各专项应急预案由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单位依据区总体预案和X区各专项预案制定;部门预案由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要求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预案编制完成。原则上,各类应急预案每三年修订一次,并及时上报备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