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某经开区“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385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7分钟。

某经开区"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根据上级工作要求,结合园区实际,为推动《X经开区(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有效实施,跟踪了解规划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措施,提高《纲要》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完成"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特进行本次中期评估。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纲要》主要涉及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发展环境等三个大类指标共31项指标,其中预期性指标19个、约束性指标12个。具体情况如下:

(一)经济发展指标稳中有进

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X亿元,同比增长8.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亿元,同比增长9.2%;实现税收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12.7%。2021年以来,园区先后获批国家发改委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商务部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首批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获评全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奖,2020、2021、2022年连续3年获全省"五好"园区创建先进,园区综合发展水平在全国国家级经开区排名中跃升至第57位。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规模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3%,按时序完成了双过半任务;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8,超额完成期末目标;完成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X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28%。经济外向度有所提升,外贸依存度为16%,达成预期目标。

(二)人民生活指标持续改善。社会治安公众满意度为96%,超预期目标1个百分点;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5年,完成期末目标的80%;其他指标均按时序进度在加快推进。

(三)绿色发展指标控制良好。碳排放控制卓有成效,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率达5.2,已提前达成5%的预期目标。污染控制成效明显,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4.61,远超90%的约束性标准;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0.1完成预期目标、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单位GDP氨氮排放强度、单位GDP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均控制在约束性指标范围内;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均达到了100%。

同时,规模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等个别指标低于目标序时进度,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存在较大困难。

二、主要任务进展及措施推进情况

(一)产业森林加快成长

园区积极贯彻市委"始终把产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的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壮大产业集群。

1.产业体系更趋完善

(1)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按照省、市产业布局及规划定位,园区牵头推进X市生物医药、显示功能器件两条产业链建设,十四五以来,园区主特产业占比稳步提升,2022年主特产业占比为84.8%,较2020年提升了9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作为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全省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2022年获批X省生物医药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核心承载园区,产业集聚效果凸显。积极调整产业定位和布局,逐步淘汰、转移汽车零部件及再制造等部分落后产能,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储能、光伏等新兴风口产业,逐步完善产业结构。

(2)企业培育成效明显。加强企业梯队培育,截至2022年底,园区有规模工业企272家(2022年新增65家);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17家、省级76家(2023年新增34家)。2021年以来,助推X成功上市,目前有A股上市企业8家(X、X、X、X、X、X、X、X),新三板挂牌企业5家(X、X、X、X、X),上市后备企业33家。

(3)产业项目亮点突出。聚焦"三主两特三链"精准招商,截至2022年,园区共引进项目221个,合同引资约X亿元,其中投资过100亿元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5-20亿元项目24个,1-5亿元项目42个。2021年以来,共铺排产业项目119个,项目总投资约X亿元,X第8.6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X 10GW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等百亿级项目2个;X(国际)蚕桑丝绸智造产业、XX智能制造产业综合体等50亿级项目2个;X、X半导体、X新能源等总投资10亿以上的项目共26个,在2022年X市重大项目观摩(园区组)获得第一名。截至目前,竣工项目51个,在建项目27个,项目开工率达65.5%,筹建项目32个,终止项目共9个。

(4)加强产业政策引导。每年均出台高质量发展政策等系列产业政策,拿出大笔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发展壮大,2021年以来,共兑现高质量发展政策资金1亿元。在国家大力发展生物经济、X省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战略布局下,园区结合X市生物医药专项政策,2023年迅速出台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引导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强化企业上市服务,印发了《促企上市行动实施方案》,为企业提供"点对点"精准上市辅导备案、股改等全流程服务。

2.产业集群更加凸显

(1)显示功能器件及电子材料龙头引领强劲。园区以链式思维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布局,围绕X旗下及衍生产业,X的大尺寸面板产业,以X等为代表的下游智能终端及配套产业形成集聚态势,2022年实现产值X亿元。X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视窗防护外观件生产厂商,在全球中高端手机玻璃市场中占有率约50%,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部分产能转移,积极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布局新能源、光伏新兴产业领域。XX第8.6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总投资X亿元,12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同时积极筹备光电显示研究院,攻坚新一代显示技术、材料关键核心技术。在两家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先后引进了X智能、X新材料、X等上下游产业链项目40多个。

(2)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势头喜人。园区已经形成从原料药加工、制剂到终端销售较为完整的制药生产链,并适时发展医疗器械、健康食品等产业,逐步构建起大健康产业格局。制药产业聚集了X、X、X药厂等一批优质企业,有规上企业55家,2022年实现产值X亿元,以X为首的药用辅料在全国都具有竞争力,木薯淀粉胶囊开创全球植物淀粉胶囊量产先河,X的"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为全省首个年销售突破10亿元的医药单品。医疗器械产业借助省药监局医疗器械快速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政策优势,以及园区出台的医疗器械专项政策,近三年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目前160余家企业近90%为近三年新引进。以X为龙头的健康食品产业稳步成长,打造全国知名品牌,2022年实现产值X亿元。

(3)智能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加快升级。园区聚集了X、X、X等一批工程机械自主研发企业,以及义和车桥、青特车桥等一批汽车零部件企业,2022年实现产值X亿元。企业积极投入技术改造升级,X汽车锻压件生产、中铁五新钢膜制造等项目已正式投产;X智能装备总部基地项目已完成主体封顶。投资X亿元的顶立科技特种装备、特种材料项目将打破西方国家的禁运和垄断,为园区智能制造再添新力量。

(4)积极布局战略新兴产业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一是引进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核心竞争力、行业领先的储能、光伏企业,投资10亿元的X视觉全球光学基地项目,将打造全球最大的光学基地。10GW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项目、4GW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项目加快推进。二是以碳基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中小企业加快成长,X、X、X等企业蓄势崛起;投资10亿元的X项目填补了国内碳化硅纤维技术空白。

(二)改革创新深入推进

园区聚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积极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创新指数逐步提升,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目前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73家,较2020年净增达88家,增长47.6%;完成技术合同登记X亿元,较2020年增长314%。

1.建强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园区共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省级科研平台77个、市级平台54个,平台总数较2020年增长35.6%。X药物研究中心先后获得医疗器械国家CMA和药品CNAS实验室资质,获批X省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检测类)。X电子信息检验检测中心完成了国家CMA首次申请评审积极运营双创孵化平台,园区现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和省级众创空间1家;各类双创平台入驻企业达到367家。2022年,园区双创工作获真抓实干省政府激励。

2.聚力突破核心技术攻关。X高性能压力传感器项目、X的"大尺寸超高清显示屏技术"先后入选2021、2022年X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X公司牵头组建XX石墨烯应用技术研究院积极攻克锂离子电池石墨烯负极材料技术难题,其"动力锂电池用石墨烯导电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为2021年度X市"揭榜挂帅"十大重大科技项目,X的"大功率碳化硅MOSFET及SBD芯片技术研究"入选X第二批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X公司牵头组建X碳化硅纤维研究院推动产业成果转化。

3.深化产学研及知识产权保护。园区与X大学科技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强化产学研深度合作。促成凌翔磁浮与X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X与X等达成技术转移转化合作。设立X省知识产权综合服务(X)分中心,2022年园区成功获批X市技术转移转化基地。X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X、X、X、X智能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X、五新重工的高质量专利荣获X省专利奖。

4.积极推进智能化改造升级。大力创建智能制造标杆,鼓励企业在流程性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化管理等智能化领域全面升级,截至目前,园区有国家、省、市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车间)22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4家)。X入选中国智能制造50强,X获评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X药厂对原有厂房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改造为智能化生产线,综合产品合格率超过99%,相对传统生产线产品不良品率降低3~5%以上,运营成本降低50%以上;X全自动数字化中药提取车间项目实现关键生产工序数控化率达95%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推进智慧X建设,目前在线环保项目、智慧土地管理、智慧城管、智慧应急等系统已上线运行,基本实现园区政务服务、生态环保、自然资源、安全生产、城市管理领域的数字化管理。

(三)开放合作稳步提升

园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着力打造开放平台、壮大开放产业、打通开放通道,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合作水平。截至2022年,园区共有外贸出口备案登记企业72家,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额X亿元,年均增长20%。11家企业外贸进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其中加工贸易企业3家(X、X、X),对非贸易企业2家(X、X),AEO高级认证企业2家(X、X)。截至目前,园区完成实际利用外资X万美元,年均增长了63.8%。

1.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融入X自贸区。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主动寻求融入X自贸试验区,主导开发了非洲在华非资源性产品集散深加工园项目,并打造成了首个X自贸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示范项目、首个乡村振兴融入自贸区创新联动机制建设项目,是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一核心、三片区、多基点"战略布局的重要基点之一。省商务厅、财政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促进资金使用管理的通知》中明确X经开区为重点支持区域。

2.强化外贸综合服务,逐步打通开放渠道。成立了X经开区外贸综合服务中心,为企业免费提供外贸企业申领、退税、融资等"一站式"服务,加大引进和打造电子商务企业以及跨境电商知名第三方平台公司,有效帮助企业打通外贸渠道。加强自贸试验区与X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双自联动",积极对接自贸试验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融合创新发展,搭建物流运输发展平台,为企业提升通关便利化服务。启动建设了X边跨境电商中心基地,已引进外贸企业21家,新增3家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2000万元的企业。积极推动X边区域合作,与X工业园达成合作协议,由委属国有企业和X工业园管委会组建项目公司对X工业园300-500亩的土地进行开发建设。

3.加强外贸企业培育,拓宽国际合作领域。出台相关外贸政策,鼓励园区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推动外资外贸发展。积极深化X等龙头企业国际合作,2022年X通过X国际(X)有限公司在X新注册公司,建立X北美生产研发基地。X积极布局国际市场,在X资X亿元建设生物医药原辅料生产基地。积极对接木薯粉、木材等大宗贸易商项目落户园区,重点培育X医疗、X医疗等外贸潜力企业。

(四)新城面貌日新月异

X市第X次党代会提出坚持"东拓、西提、南融、北进、中优"的城市空间格局,把X新城建设列为X市重点建设的"十大城市片区",X新城建设明显加快。

1.规划定位日渐清晰。将X新城纳入X"一市两城"的核心区之一,规划范围为X经开区和X、X、X、X四镇行政区,面积为383.5平方公里,建立了园镇一体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体系。X新城目标愿景是"中部医药谷、X智造城",功能定位是打造"一城三区",即高水平现代化产业新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X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生态宜居智慧城市建设标杆区。将致力将X新城打造成省会副中心承接载体和地标性区域。到2035年,建成绿色低碳、宜居宜业,具有重大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高质量高水平现代化产业新城,建设用地规模58.37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50万。

2.基础建设初见成效。围绕"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目标,一是构建了总规+控规+城市设计+专项设计的规划体系,X市规委会审议通过了X新城战略规划和中心片区控规,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基本划定,正在进行重点片区控规修编。二是推进X新城"四个十大"项目落实落地,其中X快线项目:X轨交集团已启动工可内审,目前正在进行梁型研究;湘府路东延项目,X市政府已呈文申请将湘府路东延线纳入《X市城区主干路网(2023-2026年)建设计划》。

3.产城融合加快步伐。按照2022年7月X大规委会的要求,选取中心片区5.31平方公里作为起步区重点推进,完成起步区城市设计及X公园开发方案。核心区已完成征地5617亩,土地报批4049亩,地块平整约1100亩,道路建设约20.38公里,累计发生成本约50亿元。一批配套项目加快推进,X电子科技职院、X医专和X学校(小学和中学部)已投入使用;X高中主体已全部封顶,今年9月份将正式开学。人才公寓共有1675套房,主体全部完工,9月将建成交付。X医院已完成基础工程,预计2024年5月投入使用。X商务中心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目前均已开售。林木种质资源库是国家布局的"一主库六分库"项目之一。X二水厂扩建已投入运行,实现供水规模13万吨/天。同时,正在抓紧谋划X小学、X公园、X快线X中心站等项目,体育中心、三馆(科技馆、艺术展览馆、图书馆)、工会中心、创新中心等已完成概念性规划。

(五)绿色环保更可持续

作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园区一直以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指导思想,发展和壮大绿色产业,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推进绿色园区建设。

1.加强环境保护,严控生态红线。制定了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强化环境污染防治,指导督促相关企业制定重污染天气"一厂一策"实施方案,对重点涉水、涉危险废物企业加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优化水资源生态环境,制定了《X新城供水发展规划》,巩固捞刀河水质提升三年行动治理成效,完成南园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深入推进X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公园建设;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务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园区范围内流域水环境异常信息的智能诊断和自动报警,2022年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水效领跑者园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