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在2024年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30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在2024年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劳动教育是贯穿大中小学的必修课程,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实施,X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实施目标与任务,确保劳动教育工作稳步推进。在劳动教育工作推进中,X市注重顶层设计,以"课程指南"为引领,以劳动素养为核心,突出劳动关键要素,积极探索适宜区域劳动教育发展的经验做法,部分县(市、区)学校在落实劳动教育课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自2020年以来,X在政策保障、基地建设、技能竞赛等方面形成了完善的系统制度保障,实现了"市、县、乡(镇)、校"四级技能竞赛联动机制,并依托教研、科研等平台,形成"竞赛、教研、科研、培训"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推动模式,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一、政策支持:不断优化劳动教育课程制度建设

示范引领与基地建设双管齐下。X积极树立和推广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劳动教育典型工作经验和教学案例。示范校与示范基地是引领劳动教育革新的双翼,创建市级示范基地和示范校,不仅有利于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步伐,更激发了区域内学校的协作联动发展。示范校为劳动教育的高效、有序实施指明了方向,而示范基地则提供了一个直观、生动的交流与学习场所,让理论与实践得以完美结合。在示范校的引领下,X加强示范基地的建设和督导,不断优化示范基地的实践功能,使其不仅是一个展示平台,更是创新实践的孵化器。示范基地的建设与示范校的引领形成良性互动、相互补充,共同推动X全域劳动教育的整体提升。这种形式的互动,让劳动教育不囿于学校课程,而是更能切实融入实践生活,充分彰显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为构建符合X实际、彰显时代特征的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持续拓展和优化学生劳动实践(实训)场所,目前X已成功创建国家级劳动教育试验区3个,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县(市、区)10个,示范学校100所,实践(实训)基地64个,形成了以市级劳动教育示范项目为引领,县(市、区)联动的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格局,为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能竞赛与教研科研相辅相成。竞赛、教研、科研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劳动教育工作的稳固体系。一方面,组织劳动实践竞赛,丰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载体。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对劳动课程的学习与探索,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协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X不断深化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的品牌建设,通过竞赛活动践行"以赛促建"理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实践教育的发展。注重"以赛促教",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营造浓郁的劳动育人氛围,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23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竞赛遵循学校、乡(镇)、县(市、区)、市(州)四级赛制。这一举措提升了中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也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教研活动常规化,推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不断完善。教研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是推动劳动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途径。教研常态化对于教师全面深入研究劳动教育"三大特性"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通过教科研活动,教师得以系统学习劳动教育理论,对地域优势特色、学生实际情况和课程教学问题等进行分析研判,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劳动教育理论素养,还能够极大提升教师在劳动教育实践中的指导能力。X坚持以"教育美、劳动美"为主题,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教研活动,旨在提升劳动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深度的学习体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二、立体构建:建构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指南

课程引领是劳动教育发展的核心。课程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劳动技能,为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X劳动教育课程建构实践思路主要围绕重塑劳动教育的"特殊性"、突出区域的"地方性"、补齐校级的"差异性",致力于从课程到育人的全面深化,从课程到五育的融合发展,以及从课程到发展的长远规划。这三层内涵落地到区域上,体现在对地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对地方特色的深入挖掘。通过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丰富劳动教育的课程载体,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特色化发展。在特殊性方面,注重从课程到育人的转变,避免开设单一的劳技课程,强调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课程注重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五育并举,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例如,X市X区将劳动教育课程渗透到其他学科,在语文、历史学科渗透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在生物、化学、科学等学科渗透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差异性方面,通过课程引领,优化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制度,从无到有到优,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课程运行机制,校级间共享共建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总之,X劳动课程的主体思路是在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标准下,结合地方实际和民族特色,实现从课程到育人、从课程到五育并举、从课程到发展的目标。这一思路不仅具有鲜明的特色,还为地方教育的特色化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课程指南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参考。通过不断完善课程指南,使劳动教育课程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从而提高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理论学习体系。在劳动教育的熏陶下,学生将能深刻领悟并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心中。学生将亲身体验到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明白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并尊重每一位辛勤的劳动者。二是探索劳动教育教学内容体系。根据实际,各级学校充分挖掘本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经济条件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整合行业企业资源和学科优势,以体力劳动为核心,强调手脑并用、安全第一的原则,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上,紧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界定劳动课程的总体目标、各学段的具体目标以及各教学项目的细化目标,确保之间的逻辑关联和层次递进。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劳动教育内容,又要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在课程教学中注入新的元素和特色。同时,注重加强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融合,形成学科与学科间、国家课程与地方资源间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三是构建劳动教育教学实践体系。劳动教育教学实践体系有助于提升育人实效性,强化实践教学,确保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劳动过程,从而培养其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科技发展和新兴技术带来的新变化,要不断改进劳动教育方式,针对不同的劳动场域提出具体的梳理指导建议,包括优化劳动场所、更新工具设备、提供充足的劳动材料以及营造良好的劳动文化氛围等,进一步推动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区域实践:常态化、系统化的工作运行机制

常态化制度建设。X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坚持以体力劳动为主导,注重手脑并用,确保劳动教育在制度建设、课程教学、教研科研、实践基地及技能竞赛等方面形成一套常态化、系统化的运行机制,让劳动教育在学校落地生根。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将劳动育人从宏观要求转化为具体指导实践,如X市教体局发布《X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手册(试行)》,旨在推动全市学校制定劳动教育清单,编写劳动教育读本,并根据不同学段和年级的特点,系统组织实施多样化的劳动教育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手工、整理、种植、养殖、保洁、泥塑、厨艺、洗车和垃圾分类。同时,将劳动课程纳入学校教研组,并加强备课、教学、作品、辅导和考评等教学常规管理,以确保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和常态化。X市教育局以"目标"为逻辑起点,明确制定本地的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清单,确保劳动教育在各年级的任务实现一体化和系统化。X加强政策保障,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场地建设、人员配置、经费投入等重大问题上提出明确要求。同时,落实教师保障和评价保障,并建立中小学生日常写实记录评价、阶段性综合评价、学生劳动素养监测体系,将劳动教育成效纳入教育工作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

系统化工作运行。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学校明确各年级、各学期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确保教育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以育人为主旨,将劳动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通过跨学科融合,将劳动教育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劳动技能。同时,加强校内外联动,与社区、企业等外部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延伸到校外。X市X小学在校园内设置了文化长廊、广播站等宣传阵地,让劳动教育随处可见、随时可学,在日常主题教育、仪式活动中聚焦劳动育人,如"我劳动我健康""我是劳动小能手"等,倡导劳动教育理念、弘扬劳动光荣的主旋律。通过"变废为宝小制作""心灵手巧我在行""体育锻炼我最棒""护绿小卫士"等主题活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举措不仅使劳动教育更加生动有趣,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体验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在工作运行与组织保障上,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制定劳动教育管理制度,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实施步骤,确保劳动教育有序开展、规范开展。在基地建设上,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实践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积极选拔和培养具备劳动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工作考核、职业发展、培训培养等长效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建立劳动教育成果展示机制,举办劳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以期检验学生的劳动学习成果,激发其参与劳动教育的主体意识。这一系列工作举措有助于劳动教育课程在学校落地生根,为劳动教育课程的持续改进和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