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市直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县处级干部读书班上的辅导报告(第2/2页)
(二)基本原则是扎根人民、依靠人民。人民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更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指出:"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新时代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实践,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一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新时代文化建设只有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最大限度地组织和动员人民参与,最广泛地集中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汇聚起磅礴的力量,推进文化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二是要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习近平指出:"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人民是新时代文化建设最前线的实践者,本身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文化建设要自觉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善于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美的发现和创造,让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成为谱写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良方"。三是在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中汲取营养。新时代文化建设最深沉的根基在人民,人民群众丰富的生产生活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极为肥沃的土壤,是一切文化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矿藏。新时代文化建设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也只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和伟大奋斗中汲取营养,从其中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中汲取灵感,褒扬一切牺牲者、奉献者,在关心人民、讴歌人民中推动文化建设取得新气象新作为。
(三)最终成效要由人民评判、人民检验。在马克思看来,"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习近平也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人民不仅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创造者,更是文化建设成果的享受者,新时代文化建设成果最终评判标准掌握在人民手里。一是历史赋予了人民群众的评判者身份。文化作为人类特性的重要体现,通过文化活动实现自我确证,同时又通过创造出的文化成果实现自我满足,实现对物的支配的彻底超越,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二是人民的满意度是新时代文化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成果的评判者,新时代文化建设成果优秀与否关键在于能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新时代文化建设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标准,去创造一些既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又深刻反映人民呼声、表达人民意愿,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成果。三是经过人民检验的文化成果才是富有永恒魅力和强大生命力的文化成果。习近平指出:"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新时代文化建设要创造关心人民冷暖、关注人民幸福的作品,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的作品才是优秀的文化作品,只有经得起人民检验、受到人民称赞的作品,才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
四、以胸怀天下的博大胸襟充分体现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世界担当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始终以天下胸怀、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高度领导新时代文化建设,既推动中华文明重塑辉煌创造新的文明形态,也始终作为人类文明互鉴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对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出了中国立场、中国原则与中国倡议。
(一)科学审思"人类文明的世界之问",提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立场。长期以来,西方国家由于率先步入现代化而占据话语主导权,肆意宣扬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文明中心论",不仅以所谓"文明优越论"打压世界其他文明,更是将资本主义文明描述为通往人类文明终极形态的唯一道路,严重影响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进文化建设重塑了中华文明,推动现代化建设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打破西方文明观种种谬论的同时,提出了全新的文明交流主张,体现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立场。一是坚持文明是多样的,要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习近平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在人类历史的漫长演进中,曾经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共同构成了人类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因此,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学习、借鉴,这样才能让世界文明之园更加生机盎然。二是坚持文明是平等的,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习近平指出:"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各种文明虽然各有千秋,但是在价值上平等的,这就要求我们摒弃"文明优劣论""文明中心论"那套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的思维和交往模式,既要传承和发展本民族文明,又要尊重和承认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三是坚持文明是开放互通的,要以科学的态度推进文明学习借鉴。习近平指出:"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和珍惜,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既要吸收借鉴其中的有益成分,又要使其与本民族文化相适应、与本国发展相协调,不断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四是坚持文明是连续的,要以正确态度对待自身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髓要义,"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只有坚持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既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因素,使其与当代文化、现代社会相适应,才能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赓续文脉、传承文明。
(二)科学阐明"人类文明的相处之道",提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原则。习近平指出:"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当今世界,各种文明既面临着百花齐放的广阔舞台,也面临霸权压迫的发展窘境,彼此间是在包容与尊重中共同进步还是在冲突与对立中生死博弈,不仅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且严重威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出发,既着力于提高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也积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阐明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原则。一是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习近平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要在充分了解自身文明的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平等对待其他文明,摒弃傲慢与偏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二是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都是相通的,每一种文明都是一种美的创造和美的结晶,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只有坚持既发展本国本民族文明,又为其他国家和民族文明的发展创造条件,才能让各国各民族文明展现勃勃生机,让世界文明的百花园群芳竞艳。三是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文明的特殊性和差异性非但不是造成冲突的根源,相反可以成为文明对话交流的动力,关键在于是否能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正确态度去认识和对待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在兼收并蓄中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在取长补短中实现互补共进,保持文明的生机活力。四是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习近平指出:"世界文明历史揭示了一个规律: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任何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都需要薪火相传、推陈出新以实现与时偕行、与时俱进,这就需要以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赋予文明永恒魅力。
(三)科学回答"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提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倡议。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虽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但人类社会仍然面临着世界经济复苏困难、意识形态冲突加剧、思想文化激荡愈烈、地缘政治日益严峻、冷战思维重新活跃等多重危机挑战,站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以什么样的文明新形态走向未来成为全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习近平立足中华文明的主体性正确处理与不同文明间的关系,自觉承担起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解决不同文明仇恨隔阂、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任,提出了全新的人类文明倡议。一是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文明之间虽然有差异,但世界上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明评判标准,每一种文明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只有尊重文明的独特性,尊重文明创造主体的差异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才能推动人类文明合理有序发展。二是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代表了不同文明在价值上的最大公约数,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指引。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道路上,虽然不同国家和民族在历史、文化、制度和发展水平上不尽相同,但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这些价值共识画出了不同文明的价值同心圆,为各国消除文化壁垒、打破交流隔阂提供了重要基础。三是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文明的传承创新蕴藏着文明进步的内在要求,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力。推动文明传承创新就是要既重视本国本民族资源的继承和维护,又要"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活力,在时代发展中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四是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文明包容性的重要体现,是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路径。人类文明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有助于推动本国文化"走出去"、吸引外来文化"走进来",促进各国之间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从而消弭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增加互通互信,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同志们,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长征路上,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远观全局、谋篇布局,保持战略定力、掌握战略主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夺取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