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25篇(第8/6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2251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09分钟。

确保粮食安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和机制保障,新建高标准农田15.6万亩,改造提升规模化高标准农田示范区50万亩。加快推进种业振兴,确保全市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加大农机装备技术推广力度,确保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97%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在145亿斤以上,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效行动,探索"农田基地化、秸秆资源化、产品品牌化"XX乡村产业振兴模式。全市优质花生、优质蔬菜、优质林果面积分别稳定在160万亩、200万亩、100万亩以上。实施现代畜牧业转型发展行动,做大生猪、牛羊、家禽和特色养殖业,打造牛羊产业优势区。实施绿色食品集群建设行动,做强粮食制品、肉类制品、油脂制品、果蔬制品,振兴酒业、奶业和中医药业,培育壮大预制菜产业链,全市农产品加工率达到72%以上。实施农业品牌建设提升行动,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力争国家认证品牌农产品达到200个以上,持续做大做强"XX农优"区域整体农业品牌,叫响XX富硒长寿、绿色健康农产品品牌,让更多XX出品成为国人餐桌上的首选。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好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聚焦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鼓励支持有条件的脱贫群众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实施防返贫就业攻坚行动,确保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稳定在20万人以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各类资源、资产、资金,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力,持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开展乡村建设示范县、示范乡镇和"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健全农村保洁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利用坑塘发展光伏能源与农村污水治理结合新路径,发展村居民宿、乡村特色游,创成10个美丽小镇、100个美丽乡村、15万户"五美庭院"。持续加强乡村治理,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敦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留住乡愁,实现乡村让生活更美好。

(五)持续实施中心城区崛起计划,致力在新型城镇化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全域统筹、一体联动,打造"四宜""四化"城市品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豫商经开区高质量建设。按照"一二三五"发展目标,编制实施起步区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按照"管委会+公司"模式,构建组织运行机制。推进豫商经开区、示范区、物流产业园区融合发展,形成"经开区统筹、示范区联动、多层级呼应"的工作格局。完善园区路网、市政管廊、通信网络、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快速布局建设石油基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XX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做优中心城区品质。提升城市宜居度,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扎实做好中心城区重点区域控规编制和城市设计,全面完成积水点和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加强水气暖设施建设,提升供应保障能力。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国家"双千兆"城市,新建充电场站30个。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8个。提高中水综合利用率,最大程度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优化房地产供给,满足群众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实施城市道路畅通工程,打通断头路12条,改造道路拥堵点10个,实施涉铁立交5个,打通城市环线断点,完成神火大道南延工程。实施城市绿化提质工程,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快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以高强度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生活质量。

壮大中心城区工业。示范区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支持福田智蓝、阿叶豪驰等整车生产企业扩规模,支持新吉奥房车、清尘环保等车辆改装企业增品种,加快长三角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恒源通铝基汽车轮毂、蓝星增程式发动机、亿特森锂电池、中比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企业提能级,推动涂碳箔、神隆宝鼎电池箔等新能源材料成集群,构建更加完整的产业链,争创国家火炬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梁园区聚焦医药健康产业链,重点发展哈森、洋森原料药,华源、中原协和生物医药,舒华、国健康复器械,维德、雅康医药耗材,国药、上药医药物流,打造百亿级医药健康产业集群。睢阳区快速推进力量钻石科技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建筑玻璃,拓展光伏、汽车玻璃产业,扩大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增强中心城区工业支撑能力。

提升中心城区服务业。强化城区首位度,日月湖高端商务区,加快植入金融资本、产业研发、文旅文创、专业会展、综合商务等业态,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XX古城高端生活服务区,以"古城风、现代味、人间色、烟火气"为统揽,做好历史建筑、古城遗存的活化利用,加快修复历史文化街区,完成应天书院修缮展陈,建设系列展览馆、体验馆、民俗馆,推进非遗、老字号等进驻古城,打造沉浸式文旅新业态。以"一城阅尽五千年"为主题,持续推进XX古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创建,打造区域旅游目的地。XX产业服务中心区,建成投用市政务服务中心,推动XX智慧岛实体化运行,开工建设融北总部港、循环经济双碳产业园,积极推进职教园区建设,引进培育教育、医疗、物流、金融、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正弘汇、丹尼斯大卫城、爱琴海购物公园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重点推动中原车城、五洲万汇、钢材市场、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等传统市场新建改造提升、数字赋能,谋划布局新兴市场集群建设,形成商超、市场、连锁店、餐饮等相互促进、集群集聚发展的商贸体系,打造区域购物体验中心。

做强县域承载力。坚持把县城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按照"一核引领,两翼齐飞,四轴驱动,五星闪耀"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完成县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实施居住小区、街区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行动,统筹推动老旧小区、老旧街区、城中村改造,打造一批县城商业街区,深入开展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等创建,建设独具特色、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美丽新县城。不断完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托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城乡公共交通、供水、通信网络等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县城辐射带动支撑能力。支持永城打造XX市副中心城市和中等城市,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当好排头兵。实施建制镇整体提升工程,培育2个省级、15个市级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旅名镇,更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让县域成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六)持续提升内外联通辐射能级,致力在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构建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形成大产业"的要求,加快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新优势转变。

强化交通枢纽地位。按照"航空打造节点、铁路建强枢纽、公路织密网络、水运构建规模"总体思路,推动XX机场开工建设,加快建设京港台高铁XX段、动车存车场,开工建设XX站南站房改扩建工程、南广场及市政配套工程,加快推进阳新高速豫鲁界至宁陵段、沿黄高速、民砀高速等项目,加快沱浍河航道和XX港建设,致力打造"一带一路"连接长江黄金水道的内陆节点城市,枢纽地位更加凸显。

厚植物流枢纽优势。大力实施现代物流项目提质行动,推动XX市南外环物流通道、中原智慧冷链物流园、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电商物流产业园二期、商东交通物流仓储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XX铁路物流基地前期工作。推动圆通智能物流河南分拨中心、京东智慧物流园、邮件处理中心等项目建设,探索"电商带物流、物流带产业"新模式,进一步叫响中国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字号品牌。

完善枢纽平台功能。布优建强对外开放平台,高效运行XX保税物流中心、民权保税物流中心,完成保税贸易额突破100亿元。加快XX国际陆港二期项目建设,提升枢纽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让枢纽经济品牌越擦越亮。

(七)持续深化改革开放,致力在增强发展动能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改革、开放"双轮驱动",以更深层次改革激发动力,以更高水平开放拼抢发展机遇,让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大力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化投融资平台公司重塑性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完成市县机构改革、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积极推进新型产业用地试点工作,完善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体系。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和农村信用社改革。让改革为XX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培育外贸主体,壮大出口产业集群,大力招引生产型企业、跨境电商企业、外综服企业,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加快拓展国际市场,助力企业"组团出海"参展参会,多措并举稳订单、稳产能。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开展"外商投资服务年"活动,鼓励星林电子、永耀缘成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本地企业境外上市返程投资,促进利用外资扩增量、提质量。支持企业强化境外产业链合作,带动设备出口和劳务输出。让开放成为XX高质量发展新的标识。

提高招商引资质效。实行"1+9"招商机制,完善招商图谱,创新招商方式,聚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闽东南等重点区域,紧盯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等,持续推动整产业链、整产业园区、整产业集群招商。大力发展回归经济,力争回归就业创业30万人、回流资金120亿元以上。开展"百企联千商"活动,全年引进落地5亿元以上项目40个,各县(市、区)均引进落地一个投资50亿元以上大项目,力争引进一个100亿元以上特大项目。让招商引资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八)持续提升服务效能,致力在营商环境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寻标、对标、竞标、创标"工作要求,全面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致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务治理"一网智管"水平,构建政务运行"一网协同"系统,全面拓展"一网一门一次"服务深度和广度,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大厅之外无审批、平台之外无审批。健全政务服务奖惩制度,提升工作人员服务质效,使群众办事更放心、更顺心!

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全面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支持民间资本享受平等的准入标准和优惠政策,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常态化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建设营商环境监测服务平台,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持续做好特邀监督员和企业满意度季评议等工作,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建立营商环境违法违规案件督办、通报、约谈机制,坚决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件,切实为各类市场主体保驾护航。

打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弘扬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优良传统,常态化开展"企业家大讲堂",开展功勋企业家评选活动。推进"信用XX"建设,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让守信者"处处便利"、失信者"寸步难行"。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和"企业服务日"活动,当好"金牌服务员",致力构建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

(九)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致力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落实援企稳岗政策,稳定就业岗位。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XX新高地建设,完成技能培训23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6万人。持续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万人以上,进一步扩大就业面。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持续评选市长教育教学质量奖。持续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28所、公办幼儿园25所,新增学位1.3万个。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推动XX医专、XX职院升本,支持XX职院建设国家级"双高"院校,支持XX师院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进一步丰富高等教育资源。

推进健康XX建设。加快推进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XX医院、市儿童医院、市疾控中心P2实验室等项目建设,推动三甲医院创建,全市三级医院达到14家以上。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推动"两场三馆"建设,提质升级"15分钟健身圈",进一步满足群众健身需求。

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确保灵活就业人员、在校学生、低收入群众等应保尽保,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63.6万人、823.7万人、44.4万人、45.2万人。继续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范围,不断提升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水平。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叫响"颐乐养"养老服务品牌。

繁荣公共文化事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商文化起源于XX"的殷殷嘱托,持续深化殷商文明探源工程,做好宋国故城出土文物整理、研究、阐释、展示,推动永城王庄遗址申报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统筹抓好商文化、火文化、先贤文化等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传承利用,积极创建"二十四节气之城",探索传统文化植入产业新模式。深入开展"中原文化大舞台""戏曲进乡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持续推进"书香XX"建设。深化文明卫生城市常态化创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擦亮"XX好人"品牌,进一步为城市前行积蓄磅礴力量。

(十)持续守牢安全发展底线,致力在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和省政府五十条具体举措,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六查一打"专项行动和消防安全"百日攻坚"行动,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完善监测预警、灾害防御、防汛抗旱、协调联动、抢险救援机制,全面提升应对处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筑牢财金风险防线。切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全力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扎实推进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案件工作,确保全市非法集资案件结案销号率85%以上。加大地方金融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确保金融安全。扎实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和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防止不同类别风险传导转化。加快安置房建设和问题楼盘处置,全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筑牢生态安全防线。扎实开展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三年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扎实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积极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着力抓好地下水超采专项治理,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力度,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