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25篇(第5/6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2251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09分钟。

(四)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培育新质生产力

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紧盯前沿、龙头牵引、创新培育、打造生态、沿链谋划、集群发展",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速新旧动能转换,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

塑强主导产业新优势。加快标志性产业链群、产业共同体建设,实施优质企业攀登倍增行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重点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共同体建设,抓好比亚迪半导体、天岳碳化硅等重点项目,打造更具韧性的全产业链,增强第三代半导体、汽车芯片、关键材料、先进存储、智能终端等产业竞争力。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领域,重点支持二机床、临工重机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凯傲叉车二期、同力重工新能源矿车、广日华东数字化产业园等项目,推动比亚迪、吉利等龙头车企产能爬坡,加快重汽试验检测中心、新能源卡车整车制造等项目建设,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40万辆以上。精品钢与先进材料领域,重点支持莱钢、泰钢、九羊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特种钢和钢铁精深加工,推进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鲁欣科技新材料等项目,积极发展复合材料、功能材料、低碳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中医药、医疗器械、医美抗衰、特医食品五大特色链群,完善"双核、双谷、多园"产业载体,推进齐鲁制药生物药、宏济堂商河产业基地、科兴生物重组蛋白药物等项目建设,争创国家级产业集群。

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加快发展空天信息、新能源、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培育建设专业产业园区,持续做优布局、做大规模、做高能级、做强竞争力,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塑强空天信息产业核心优势,加快济钢卫星总装测试基地、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和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提速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遥感卫星星座组网,加快打造现代化空天信息产业体系。提升新能源装备产业规模能级,支持山东电工时代、美核电气等头部企业扩链建圈,提速赛克赛斯绿氢产业园、山东蓝海领航智慧能源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加快建设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构建"五能一网"体系化发展格局。发力突破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等产业,深化人工智能"双区同建",推进XX量子技术研究院、山东区块链研究院等载体平台建设,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场景拓展。大力支持邦德、德晟等企业创新发展,加速壮大激光装备和传感器产业。前瞻布局元宇宙、生命科学、未来网络等一批未来产业,加快培育电磁能、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等新增长点,开辟更多引领未来发展的新赛道,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

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推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3.1万亿元。深化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动场景建设扩面增量。积极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快"四港三区"枢纽新城建设,高质量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高标准建设国家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供应链物流、专业化物流,新增规上物流企业20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跨越发展,壮大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标准计量等产业,招引集聚一批知名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0家、服务型制造企业5家,全力打造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推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建好用好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引进大型品牌展会10场以上,全年展览面积260万平方米以上。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新认定总部企业8家,持续培育特色产业楼宇,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家政护理、养老托育、物业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培育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业态。

(五)大力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坚持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互促共进,以改革增动力,以开放添活力,以环境强引力,在纵深推进改革开放中塑造制度优势、集聚优质资源、增强经济韧性。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创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开发区争先进位。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大市属国有企业亏损治理力度,推动企业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每户企业逐步打造1-2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板块。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加强预售资金封闭运行监管,推进现房销售等试点,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推动国防动员体系与应急管理体系、社会综合治理体系融合发展。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积极争创全国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推动"在泉城·全办成"改革迭代创新,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健全"一张清单管到底"工作机制,加快打造"无证明城市",推出更多一体化智慧审批事项,实现即报即批、即批即得。扎实推进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加快"信用XX"建设,建立经营主体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机制,实现全流程线上运行。打造涉外法律服务新高地,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高质量涉外法律服务。建好用好"泉惠企"平台,发挥企业服务专员和"智惠导服"团队作用,提升惠企政策服务便利化水平。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等新型监管机制,提升综合监管效能。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扎实开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创建,深入实施民营企业攀登行动,新培育营业收入过100亿元企业1家、过50亿元企业2家。实施大中小企业"携手行动",遴选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头组建5家以上产业联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贯通、产供销配套、大中小协同。完善投、贷、担、保融资服务机制,用好"泉融通"平台,做优"济担-攀登贷""信心提振贷"等贷款产品。持续推进"荷尖行动",发挥好海右路演平台作用,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5家。全面落实企业家参与涉企重大政策制定制度,完善"2110"工作机制,快速响应办理企业诉求。持续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全面排查、系统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开展法治护航行动,强化府院府检联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民营经济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是推动省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们将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积极营造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的浓厚氛围,让广大企业家和从业者在XX放心投资、安心创业、舒心生活,全力以赴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锚定建设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主动对接RCEP、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在知识产权保护、跨境数字贸易等领域积极探索。提高自贸试验区开放能级,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跨境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发展壮大保税维修、保税研发、保税培训等业态。积极推动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与各区县联动发展、共建共享。新开、恢复国际客货运航线4条以上。建成投用中欧班列XX集结中心一期,稳定开行班列1000列以上,争创全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积极推进"类海外"环境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联系,推动合作项目建设,提升共建共赢水平。拓展国际友城友好交流,深化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发展。

(六)大力推进数字XX建设,全面打造数字先锋城市

今年是数字XX建设"全面提升年",我们要持续用力,加快数字技术向各行业渗透扩散、与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数字化转型。

纵深推进数字机关建设。强化机关办公"一网协同",加快全市机关内部办公系统全面联通。深入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力争全市上网运行机关事项超过7000项,实现更多机关内部事项线上集成办。加快"山东通"XX微门户建设,全面推广应用数字会务,优化基层数据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机关运行效能。

打造便捷惠民数字政府。完善城市大脑建设,推动公安、应急、生态、交通等重点领域"一脑统管",提升决策分析数字化水平。完善政务服务云大厅,丰富智慧审批应用场景,为群众提供线上"面对面"咨询、"一对一"服务。优化提升"爱山东"移动端功能,推出50项便民高频"关键小事",打造5个特色鲜明的部门旗舰店。建设数字医保服务体系,扩大互联网医保结算范围,实现扫码就医支付覆盖全部公立医疗机构。进一步丰富"鲁通码"应用,场景覆盖达到50%以上。深化智能信号"绿波城"建设,开展"AI+感知+互联网"信号控制优化试点。实施"校园天眼"工程,完善校园智能化安全体系。推进城市管理数智赋能,建立100万个城市部件"电子身份证",拓展掌上城管服务面,实现城管问题尽在"掌"握。建设数字XX体验馆,让更多泉城市民感受数字生活便利、参与数字XX建设。

巩固塑造数字经济优势。深入推动数字产业化。大力发展高端软件产业,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达到100家,软件业务收入达到5700亿元以上,争创中国软件名园。推进先进计算产业延链固链强链,支持浪潮集团等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算谷科技园、算谷产业园等建设,打造国内领先的先进计算集聚区。完善数据要素流通体系,组建成立国有数据运营实体企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20%。深入推动产业数字化。加快"工赋泉城"行动,提速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新建2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2家工业互联网园区、20家智能工厂。扎实推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打造一批"小灯塔"企业。加快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实施一批数字化建造和BIM试点项目。深入推动算网一体化。加快算网融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7000个,在用数据中心达到34家,培育千兆城市示范区2-3个,推进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创新突破,提高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XX超算中心等建设运营水平,打造多样化、普适化、泛在化的算力体系,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构建数字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全市统一的社会治理数字化平台,完善18类信息库建设,加强智能感知数据分析应用。统筹推进数字社区、数字乡村建设,累计建成智慧社区400个、数字村庄2000个。提高平安XX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安全监测预警,完善森林防灭火、燃气、热力等感知网络,建成应急广播体系。强化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数字化信息化支撑,深化安全生产"审计式"监督检查服务,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数字化水平。迭代升级数智警务,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数字信访建设,优化"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高标准做好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

(七)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增强省会发展后劲

立足全省发展大局,充分发挥省会龙头作用,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更高层次推动功能协同、产业协作、区域协调,加快构建各具特色、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格局。

高水平打造XX都市圈。优化区域整体布局,协同编制XX都市圈空间规划。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创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和现代流通体系,加快济滨高铁、济枣高铁建设,推进XX至宁津、商河至高青、绕城大北环等13条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发挥小清河航运功能。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共建文化旅游推介平台,联合打造一批深度游精品项目。增强省会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金融、商务、医疗、教育等优质资源延伸共享,协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强产业协作,共同组织实施产业链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工程,探索共同开发、利益共享的产业合作模式,共筑优质高效的产业生态圈。

推动起步区成形起势。全力推进城市副中心示范区规划建设,优化完善"一心四片"总体布局,加快构建大疏大密、错落有致的城市形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黄岗路隧道、航天大道隧道、黄河大桥复线桥、鹊山复合桥等10条跨黄通道和黄河大道二期建设,积极推进省博园、电视塔、市博物馆新馆、科技馆、黄河体育中心等重点项目,一体实施水电气热污等市政设施建设。加快优质产业导入培育,全力推进比亚迪二期、黄河创新孵化产业园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提升中科新经济科创园等平台载体功能,建设中新(XX)绿色智慧示范区。

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深化中心城区与远郊区县结对共促、帮扶协作,提升项目招引、产业导入、企业迁移等方面合作质效,"一县一策"补齐县域经济短板,支持各区县壮大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建设,加快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向长清、章丘、济阳延伸,推进莱芜-钢城省会副城建设,支持平阴、商河不断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开展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推进5个卫星镇、2个县域次中心镇、10个特色专业镇试点建设。

(八)大力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省会功能品质

牢牢把握新时代特大城市发展和治理规律,以"工匠精神""绣花功夫"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城市建设成果。

建靓塑优重点片区。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强化规划底线约束和刚性管控。做优做强中央商务区,加快国际金融城、明湖科技创新中心等载体建设,持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导入高端优质业态,打造现代气息浓郁的城市新窗口。高标准保护提升明府城、老商埠等传统特色街区,更好传承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有机融入时代元素,拓展文化创意、艺术交流、旅游度假等功能,打造富有泉城风韵的城市新名片。加快千佛山广场建设,统筹生态保护、交通优化和地下空间开发,打造青山入城、山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推动国际医学中心创新发展,支持齐鲁医院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实现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山东大学妇儿医院等重点项目投入运营,加强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和高层次人才招引,打造医、研、产协同发展新高地。

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大力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实施丁太鲁新徐、宋刘片区等100个城市更新项目,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9个、909万平方米。加快国际机场二期建设,推动轨道交通二期、高新东区云巴等项目建设,力争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具备通车条件。推进XX站南广场、市立五院综合体等TOD示范项目,打造轨道交通生态圈。加快工业北路快速路东延、工业南路综合改造等项目,谋划建设600公里"南美"旅游公路。建成投用新能源汽车公共充换电站800座、充电桩16000个,新建公共停车设施32个、新增泊位9399个。加快构建"一网多源"供热格局,推进聊热入济等重点工程,加速燃煤锅炉替代,全市新增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推进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新改建供水管网93公里。完成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50公里。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新增各类公园、绿化活动场地200处、绿道100公里,打造共建花园50个。

深化城市精细管理。扎实推进城市体检,着力破解"城市病"。精细化做好城市环卫保洁,实施150条支路街巷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市亮化和夜景美化水平,持续开展"照亮回家路"行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加快建设4处生活垃圾分类转运中心,城区厨余垃圾分出率达到23%。着力推进"三高"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整治交通拥堵,点线面结合实施交通拥堵综合治理项目60个,开通优化公交线路40条,公交与轨道接驳线路达到210条,推进41个轨道交通站点周边非机动车停车点位建设提升,让市民出行更便利。深化"泉城红色物业"建设,建立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长效机制。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