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XX届X次全会以来工作开展情况报告(第3/4页)
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做法:乡级就业服务保障部门坚持把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重点任务,通过拓宽传统产业带就业、搭建平台促就业、扶贫专岗稳等渠道,确保相关工作提质增效。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发布用工信息,促进就近就地就业;积极开展"菜单式培训"、现场招聘、"送岗到村"等常态化跟踪服务活动,精准对接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对脱贫劳动力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按照"1131"工作要求,定期开展岗位推荐,实现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以脱贫路上不落一人为目标,在摸清人员底数、建立帮扶台账的基础上,强化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配合县直相关部门,统筹开发全乡一系列公益性岗位,切实解决脱贫劳动力增收问题。
(六)基础设施仍需进一步完善
解决问题的建议:一是建议在XX村九道拐、大院、苏嘎3个村民组采购并安装太阳能路灯120盏(灯杆6M、光伏板120W、锂电池90HA),覆盖230户1030人。预计每盏路灯2500元,项目总投资30万元。二是建议投资建设XX村岩脚组和XX村砂锅厂组少数民族村寨饮水项目,总共投资70万元。XX村安全饮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须投资35万元,新建10立方米水池1座,取水点3处,改造200立方米高位水池1座,维修取水点60立方蓄水池1座、安装立式水泵2台及全自动程控柜1套,安装PE32型管道2423米,PE110管道1286米、110型镀锌管200米等;XX村岩脚组属于少数名族村寨,有村民42户183人(其中脱贫户40户176人),有水源点5个(上寨2个水源点、中寨2个水源点、下寨1个水源点),因水源点水量较小无法保障岩脚组村民生活用水,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出资35万元帮助解决岩脚组安全饮水。三是建议解决XX村XX组到敬老院道路垮塌项目资金60万元。原道路下挡墙重新开挖基础后用块石及混凝土浇筑长61米×宽2.5米×3米×高以上基础后,再做30米×2米×2米挡墙。路面回填自然砂夯实后再做毛石垫层,路面采用混凝土浇筑建成水泥路面。四是建议解决2022年9月14日大暴雨造成XX乡部分通村通组道路路基下沉、路面受损、边坡塌方、路基开裂等损毁修复项目资金348万元(其中XX村受损5处约110米,需12万元资金可修复;XX村受损6处约320米,需20万元资金可修复;XX村受损6处约139米,需81万元资金可修复;XX村通村受损6处约335米,需37万元资金可修复;XX村通受损3处约1100米,需45万元资金可修复)。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以来,我乡全力修复"9.14"大暴雨损毁道路及设施建设,投资65.2万元的则结路道路垮塌修复项目建设全面竣工,达到通车条件,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增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五是建议解决中天金融集团援建XX乡综合体扶贫项目(电力配套工程)建设资金423.1万元。前期外接电力设施配套建设费用15万元,电力配套及安装费用268万元(审计金额),审计费用2.3万元,监理费用6.7万元,小计292万元;水配套工程16.4万元(审计金额);征地及房屋附属资金25.8万,房屋拆迁及过渡安置费用78.5万元,征地及青苗补偿费用10.4万元,小计114.7万元。
(七)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有待进一步加强
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做法:一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坚持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变异反弹。二是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继续压减"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腾出更多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的"好日子"。三是加强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全程管控和审计监督,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和腐败问题,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八)作风建设、干群关系有待加强,干部职工慵懒散慢现象依然存在
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做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作风建设,持续纠治"四风"。一是提高理论水平,以科学的理论联系实际。端正学习态度,自觉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提高理论水平、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二是以身作则,以敬畏的心态联系群众。立足岗位实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敬畏之心对待肩负的责任、进取之心对待从事的工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转变思维方式、改进工作作风。
四、下步打算和建议
(一)坚定不移狠抓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强乡"新格局
建议:一是全力提升鸿发煤矿生产能力,加快鸿发煤矿二井建设,加快鸿发煤矿露天开采项目手续办理。二是推动光伏发电二期项目落地,预计启动华能风电二期项目建设,加快屋顶分散式光伏发电项目前期准备。通过传统能源与新能源高度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格局,实现工业发展向纵深推进。
(二)坚定不移巩固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富乡"新发展
建议:一是以现"高原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为依托,充分发挥XX乡低纬度、高海拔的气候特征,大力推行马铃薯种植生产服务托管模式,实现马铃薯种薯种植面积20000亩以上,实现产值5000万元以上。二是依托区位优势,实施天麻种植项目,在全乡试点种植天麻5000亩以上,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倒排工期,抢抓时间节点,全面完成2023年6.19万亩(含复种)粮食生产采收工作。其中春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04万亩(马铃薯1.92万亩、玉米1.79万亩、豆类0.33万亩),实现粮食产量0.61万吨以上;春播种植中药材0.2万亩、蔬菜0.84万亩、辣椒0.2万亩、食用菌0.3万亩。
(三)推动新型城镇化,实现"宜居靓乡"新突破
建议:一是完善XX、XX集镇污水收集管网设施建设。配套垃圾转运车10辆、垃圾箱112个,到户垃圾桶780个。广州市工商联5万元帮扶资金采购10个垃圾箱已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垃圾清运处理能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二是加大东西部协作力度,持续推进文教卫民生领域工程,全力修复"9.14"大暴雨损毁道路及设施建设,投资65.2万元的则结路道路垮塌修复项目建设全面竣工,达到通车条件,全力整合资金修建XX村XX组到敬老院道路垮塌修复项目,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增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四)谋划"旅游+"产业化发展,实现"生态美乡"新画卷
建议:一是不断挖掘民族文化,传承和推介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黑山彝组合"为平台,让《云上XX》、《大小黑山我的家》、《韭菜花海》、《妈妈,天黑了》、《三杯祝福酒》、《彝人之歌XX彝语版》、《要走的啊老表XX彝语版》等民族歌曲走进校园、进村庄,培养大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团结民族的高尚品德;全力推进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党建"搭台"、群众"唱戏",积极开展民族文艺表演活动,多形式推介《煞史梳》、《酒礼》、《铃铛舞》、《阿买垦》、《芦笙舞》等民族文化,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欣欣向荣的浓厚氛围。二是不断开发民族工艺品。进一步盘活苗族同胞的苎麻、纺车等资源,大力发展蜡染、刺绣等非遗工艺品,提升"云上XX夜郎花园"的美誉度和知晓率。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畅通销售渠道,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以XX梁子自然资源为核心,进一步深度挖掘端午节、火把节等民俗文化,促进民族和谐、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三是全面推进农光互补项目"企业+合作社+群众"深度融合,全力改良光伏板下土壤肥力,大力发展黑莓草等牧草种植,为养殖业提供饲料来源,规范养殖户经营管理,通过政策支撑,宣传发动,鼓励养殖大户入股参与发展,实现光伏发电项目增效、养牛增收的目标。
(五)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建引领"新提升
建议:一是持续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以来,XX乡聚焦选优配强、结对帮带、以学促干、凝聚合力等多项举措,打造"爱家乡、懂农村、想干事"的村干部队伍,实行了村党支部(党总支)书记、主任"一肩挑",班子XX进一步优化。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结合主题党日等活动,党员带头参与防汛救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动员群众做好庭院卫生清理工作,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效果。目前全乡8个村有村干部26名,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2人,中专学历4人,初中学历10人,储备村"两委"后备干部24人。二是加强培训,坚持岗位培训与学历培训并举、定期培训与日常培训并重、理论培训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抓好村干部法律法规、村务管理等学习培训,培养一批有能力、懂技术、会经营的村干部,使村干部成为农村发展的领路人、带头人。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以来,全乡累计开展党组织书记业务培训、村干部专题培训3期42人次。
(六)坚定不移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新起点
建议:一是持续巩固脱贫质效。紧盯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动态监测,及时精准识别认定监测对象,确保应纳尽纳。强化精准帮扶,继续执行干部结对帮扶制度,进一步压实干部"三个一"排查走访工作机制,落实群众困难应帮尽帮。强化风险消除,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严防"体外循环""快进快出"等问题,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沟通。规范监测对象退出标准和程序,实事求是标注"风险消除"。二是持续巩固"3+1"保障成果。巩固提升教育保障水平。压实责任,确保除因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持续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继续实施"雨露计划",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资助救助范围。巩固提升健康医疗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居民医保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实现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应保尽保。认真落实基本医疗"三重保障"制度,优化调整医疗保障帮扶政策,完善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继续实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补短板工程,提升产前筛查诊断和出生缺陷防治、危重孕产妇救治、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能力。巩固提升住房安全保障水平。健全完善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等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建立农房定期检查制度,加强日常维修管护,确保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有所安"。巩固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健全农村供水问题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做好供水薄弱村组饮水状况的动态监测,畅通监督举报通道,动态清零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健全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护运营机制,提升运行管理和技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三是持续增加脱贫群众收入。着力增加生产经营性收入。按照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入产业的比例达60%以上的要求,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进一步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支持经营主体与农户通过托养托管、产品代销、保护价收购等直接带动农户增收。着力增加工资性收入。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文章;持续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500个左右;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自主创业补贴、创业场所租赁补贴等就业政策,确保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提高到70%以上,鼓励创业带动就业200个以上。在重点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中实施一批以工代赈投资项目,将农村劳动力劳务报酬占项目投资的比例提高到20%以上。着力增加财产性收入。加强扶贫资产监督管理,实施盘活闲置低效资产专项行动。全面盘活闲置低效扶贫项目资产,坚决防止资产闲置和浪费。着力增加转移性收入。全面落实农村低保金、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各项财政惠民惠农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四是稳步推进乡村建设。将乡村规划列为第一步重要内容,继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工程、乡村清洁能源、数字乡村、仓储物流、公共服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有序建设一批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着力提升乡村法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