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35篇(第51/65页)
一年来,我们坚持稳字当头,以农业之稳夯根基。石坝镇有18万亩耕地,是农业大镇,农业稳则大局稳。围绕"20字方针要求",我们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万元,增长11.2%。
改善耕地条件。在完成2021年度太平集、胜利村高标田改造的基础上,新争取专项资金9400万元,继续推进东贾、三关、汪北、团结等村高标田改造,共改造农田2.4万亩。投入专项资金510万元对全镇62面塘坝、6座小二型水库进行清淤扩容、增加蓄水量126万方,投入66万元对石坝所有水库进行全方位维修和养护,辖区土地耕种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
抓好抗旱救灾。面对罕见旱情,我们积极应对,全力抗旱提水,新打机井82眼,修复泵站3个,清淤渠道35公里。坚持水库放水与泵站抽水相结合,协调鲍庄电站提水抗旱,一、二级站累计开机4189台时,累计实现抗旱提水1260余万方,灌溉面积约6.7万亩,水利设施效益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情损失。
发展特色农业。全力落实"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加大与皖东实验站的深度合作,加强对食用菌、水蜜桃、艾草、薄壳山核桃等特色产业的科技支持,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新增发展食用菌产业大户3家。全镇新增土地流转2.5万亩,新增合作社、家庭农场43家,各类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务工300余人,人均增收1.5万元。
优化村庄布点。科学编制全镇村庄布点规划,规划成果通过初审。加快推进增减挂,2020年6个批次13个地块、2021年2个批次6个地块拆迁复垦任务全部完成。稳妥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全镇196个村民组集体土地已全部确权,完成集体不动产权证颁证,完成全镇房地一体权籍调查户审核11789户,颁证8923户。
一年来,我们坚持拼搏进取,以发展之进强实力。坚持工业强镇战略不动摇,抢抓发展机遇,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5亿元,增长16.6%;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1.98亿元、增长43.1%,增加值2533万元、增长48%;限上商贸企业和个体产值5088.7万元,增长58%;完成财政收入1567.8万元,增长44%。
抓项目。外出拜访企业20余批次,在明接待客商50余批次,新签约总投资1.2亿元的立冠电动车塑件喷涂加工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广计凹凸棒基新材料项目,2个项目均已投产。新承接年产500万个毛绒玩具制造项目并投产和年产260万套包装项目。特别是铃杰科技新能源电动车项目顺利投产,实现了明光市电动车整车企业"零突破"。
扩园区。加快71亩园区二期在建区建设,投入4000万元新建园区厂房4栋,已建成3栋;投入800万元完善园区路网及各类管网,并对绿化、亮化等进行提升;投入1000万元实施园区电力改造工程,有力保障了落地企业尽快投产,园区承载力由弱转强。
壮主体。更好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全年新增市场主体法人396户、个体806户,总数分别达法人762户,个体2260户,这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底气所在、韧性所在。
强保障。对企业进行分类精准服务,力促升规纳统、做大做强,新申报3家企业升规,均已通过国家统计局审核。围绕企业生产所急需的"人、财、物"资源要素,第一时间对接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共解决企业用地、用工、融资等问题100余个,帮助招工200余人,积极申报并落实用地指标300余亩,营商环境品牌持续擦亮。
一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优先,以环境之优绘底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着眼长远,精准发力,不断厚植美丽石坝最靓底色。
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四号、太平集等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4个,完成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沿线2万平米绿化提升。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域垃圾清理全覆盖,完成津里村朱岗、包集村瓦陆10984米污水管网及净化设施建设,新建化粪池20处,增设提升泵站3处,改厕670户。
深化文明创建。投入资金400万元,建成镇文化活动中心并投入使用。组织常态化创建62次、8000余人次,整修各类基础设施50处,清理垃圾340吨、出店经营400余处,悬挂宣传标语200余条、更新安装公益广告300余块。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达标建设,石坝镇实践所、石坝村实践站、苏郢村陈郢组实践点成功获评2022年文明实践星级阵地。组建镇、村、组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85支,志愿者注册4539人,先后谋划实施了14个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770余场,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加强环境保护。全面完成中央、省、市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对15家"散、乱、污"凹凸棒非法加工企业开展"两断三清"并完成厂房拆除。稳步推进秸秆禁烧及秸秆综合利用,全年秸秆打捆5万亩,秸秆收储2万吨。落实禁烧网格化管理,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巡查频次,违法焚烧行为得到有效管控。全面摸排辖区范围内农业面源污染点,对排查出的近90个问题分村建立问题台账,开展分类整治,推进逐一销号。
一年来,我们坚持真抓实干,以民生之实增福祉。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不懈追求,尽力而为、尽心去做,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加石坝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有效应对疫情。及时跟进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设置隔离点9个、物资供应点2个,发放酒精、消毒液500瓶、防护服625套、医用手套780双、一次性口罩4万余只。开展26次区域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21万人次,接种加强针14965人、接种比例达89%,发放退热药品2万余颗,防控形势平稳有序。
巩固脱贫成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开展2轮集中大排查工作,新识别监测户18户52人。新发展产业到村项目5个,已全部完工。申报交通、医疗、教育、养殖等到户项目覆盖1000余人、补助119万元,办理120户小额信贷411.15万元,顺利通过省级第三方评估和综合核查。
发展文体事业。公共体育设施"三个一"建设顺利通过验收。三关学校中考成绩居全市农村学校第1名,中职招生获全市表彰。东贾村获评为安徽省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示范村,津里村农民文化乐园被滁州市评为"十佳农民文化乐园"。"朱麻子麻油"获评2022年县级非遗项目。在市教体局和文旅局联合组织的广场舞大赛中,我镇获得"优秀组织奖"、1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老体协和应急广播工作位于先进等次。
强化兜底保障。新增低保50户94人、动态变更76户102人,全年发放低保金774万元。加强特困供养户管养,全年发放特困供养金336万元。发放残疾人享受生活救助补贴和护理补贴130万元、孤儿补助22万元,民生兜底保障更显精准、精细,更有温度、厚度。
改进社会治理。纵深推进"平安乡镇""雪亮工程"建设,落实信访维稳"三到位一处理"工作机制和"1+5+N"包保方案,化解信访积案5件,信访形势不断好转。开展安全相关知识宣传60余次,发放安全生产宣传材料4000余份,签发安全生产责任告知书65份,排查出的82处各类安全隐患全部整改销号完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与此同时,统筹抓好人民武装、民族宗教、档案史志、保密等工作,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高效办理"市长热线"群众诉求,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严格落实重大事项报备等制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镇本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进一步下降,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团结一心、拼搏奋进,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群、企业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石坝镇人民政府,向各级人大代表、向全镇广大人民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石坝镇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一年来的工作有亮点、有成绩,但也有问题和不足,主要是:镇域经济总量不大,龙头企业和规上企业偏少,电动车产业延链补链壮链任重而道远;乡村振兴短板较突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不宽,实力普遍不强;社会治理矛盾隐患不少,特别是重点案件上行压力较大;少数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不高,敢于担当的意识不强等等。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重点工作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攀高续航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超均速、进前列、上台阶"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生态立市"的战略不动摇,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决心和干劲,迈好第一步,展现新气象。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23 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财税收入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5%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加值均增长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其中工业投资额增长30%以上;粮食产量不少于1500万吨。为完成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在工业经济上争取更大发展
全力招,围绕"工业强镇"战略,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等政策机遇,以招引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为目标,坚定不移走出去、请进来,确保招引亿元以上项目2个、承接落地项目3个,其中农业产业化项目1个。加快建,组建园区建设专班,力争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000万元,加快推进园区标准化厂房及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园区污水提升泵站、停车场、加油站、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陆续开工、建设、运营。配合市经开区完成石坝园区托管。精心服,完善政企双向沟通机制,积极打造"亭满意·一嘉亲"服务品牌,全年培育升规企业2家,申报高新企业1家以上。
(二)在乡村振兴上开创更新局面
牢固树立粮食安全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聚力"两强一增",持续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助力粮食稳产增收。纵深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太平集张猫子、津里朱岗等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提升江淮风景道建设水平,加大与皖东实验站的深度合作,加强对水蜜桃、艾草、薄壳山核桃等产业园的培育和支持,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建设东贾四号食用菌大棚8700平米,倾力打造集生产、观光、采摘、体验为一体的食用菌特色产业村。持续推进农村"三资"清理,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以上全覆盖,其中达100万元有3个。完成新一轮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行全覆盖,全面提升镇域环境卫生保洁水平。持续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及污水处理设施的巡查管护,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巡查,力争全年无火点。扎实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扩大增收渠道,防止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