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2年10月下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79篇)(第4/2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8401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47分钟。

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百日会战",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68万亩。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9.7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166.3万千瓦,比2011年138.62万千瓦增加20%。

以园区建设推动产业升级。累计建成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34个,其中,市星级现代农业园区8个、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建成市农业园区藏茶产业园、黑竹茶叶集中加工园等一批农业加工园区,汉源甘溪坝农产品加工园区获评全省第二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

如今的雅州大地上,正奋力书写着"优粮"答卷。

三、保生态发展本底不断夯实壮大

良好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

在雅安,谈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高岗村模式"可谓是小有名气。

走进名山区百丈镇高岗村,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屋,清澈流淌的河水,满目苍翠的茶园,一步一景,诗意迎面而来,青山绿水掩映下的村子显得格外美丽,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呈现在眼前。

"多年前我们村环境卫生差得很,特别是2014年以前,全村有十几个垃圾池,里面什么垃圾都有,一到夏天就臭气熏天,非常恼火。"回忆起以前村子的环境,当地一位村民用"脏乱差"三个字来形容。"但现在,不仅环境越来越美,大家的素质也越来越高,幸福感越来越强。"

转变始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2014年,高岗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垃圾治理有效路径,推广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做法,首创"组织引领、群众参与;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健全制度、现代管理"的"高岗村模式",通过"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途径,解决了农村垃圾处理难、面源污染大的问题,由此开启了保护青山绿水的新路子。

高岗村位于名山月亮湖景区沿线,其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为这里的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城乡环境变好了,环境治理常态化,高岗村的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游客也越来越多。

高岗村展示出了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此后,"高岗村模式"便成为雅安美丽乡村的代名词,并在全市各地推广开来。

近年来,全市以名山区"高岗村模式"为样板,因地制宜、加以借鉴、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推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

如今,生产生活垃圾科学分类,全市不少地方的村民已成习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十年来,全市呈现农村生态环境更美、生活环境更好、生产环境更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更加便利舒适的可喜变化。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市86个乡镇、554个行政村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高岗村模式"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覆盖率达100%,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5%以上。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聚力人居环境整治。出台《雅安市"美丽雅安·宜居乡村"建设行动方案

(2021-2025)》,统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专项提升行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县和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建设。

聚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全力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率达78%。深入推进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开展渔政"亮剑2021"、"护渔百日联合执法行动"等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推行禁捕工作网格化监管,长江禁捕成效持续巩固。

聚力改进乡村治理。积极争创全国、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开展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工作,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做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6个,全省乡村治理示范乡镇4个,示范村43个;市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20个,示范村75个。四、强改革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富足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型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新生力量,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鼓励发展、大力扶持。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组织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蓬勃兴起,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此,我市不断纵深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增强乡村发展活力,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农村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型经营体系基本成型,新培育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实现"零的突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140家,比2011年69家增加103%;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增加26家,达42家。全市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044个,比2011年668个增加356%,全市家庭农场总数达6083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达101家。

产业旺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抓主体、强龙头,是我市农业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举措之一。据统计,2021年,雅安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7580元,比2010年5038元增加249%,比全省17575元高5元。

不仅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着农民干,让农民有迹可循,我市还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给农民吃下"定心丸",让农民不断致富增收。

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市554个行政村均已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组织,全面完成了清产核资任务,明确了集体资产产权归属,科学确认了成员身份,确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地位和合法权利;持续抓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构建起"组织发动、政策推动、主体带动、资源联动和创新驱动"的"五动"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改革与发展协同联动,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同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规范有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全市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17.99万亩,签订耕地流转合同45598份。

与此同时,深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新建成四川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培训学院和雅安乡村振兴学院,全市培训农村实用人才60.11万人、高素质农民701人。

重农固本,国之大纲。过去十年,我市农民生活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展望未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雅安儿女将团结一心,以更大决心、更高目标、更强力度,在这片绿色土地上谱写出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华丽乐章。

立德树人育英才

昌吉州教育事业发展十年成就综述

(2022年10月16日)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昌吉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各族群众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的获得感明显增强,教育事业迸发出新的活力,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显著提升。

十年来,昌吉州党委、人民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推进教育强县

(市)创建工作作为教育强州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制定并下发系列指导性文件,积极推进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做好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巩固提升工作,抓好"双减"和中小学"五项管理"督导工作等,确保教育发展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2016年,昌吉州成为全国首批、全疆第一个所辖县(市)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地州。

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自从搬到新的定居点,家门口就有学校,新建的教学楼、宿舍楼、标准化食堂让校园的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设备全是新的,老师认真负责,孩子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比去年进步了不少。"昌吉市庙尔沟乡中心学校学生家长叶尔木拉提满意地说。

庙尔沟乡中心学校的建设发展是我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十年来,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已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2012年至2021年,全州累计投入教育经费380.75亿元,为我州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2012年起,我州相继启动了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小学校抗震加固工程、农村双语幼儿园"应建尽建"工程、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规划等各类项目,累计投入45.74亿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各族群众获得感全方位提升。

随着我州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格局不断拓展延伸。2019年,我州制定了《自治州关于推行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各县(市)结合实际,科学整合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建立教育集团,

形成龙头学校带动成员学校、实体化运行、联盟捆绑发展、学区共同体的集团化办学格局,州域范围内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稳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实行轮岗交流,有力推动了城乡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十年来,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切实得到保障。我州坚持实施"阳光招生",通过改建、扩建、新建和调整学区划分等方式,保障教育公平。严格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要求,全州3.9万余名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得到解决。同时,认真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健全完善学生资助体系,通过奖、助、补、免、减、偿等方式,学生资助工作实现了各个教育阶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有效促进了教育事业和谐发展。2012年至2021年,全州共落实各类资助补助资金11.76亿元,惠及学生135.23万人次。

截至2021年底,全州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80所、在校生21万余人、教职工1.9万余人。

二、职业教育再上台阶

职业教育,是教育,更是民生。

十年来,我州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各级部门、各职业院校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优化育人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大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人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广大青年因此打开了通往成功成才的大门。

2021年10月,昌吉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动力工程分院(准东分院)第一批混合所有制试点订单班的58名学生进入准东产教融合科技创新园,经过岗前培训后,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启了实习实训。

近年来,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深入推进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改革,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发展、双方共赢"的原则,坚持紧跟产业发展需要,紧跟学科建设需要,为准东经济发展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提供可持续的人力、智力资源支撑。

十年来,昌吉州校企合作育人接续推进,积极引导职业教育持续向优势主导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试点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中职院校分别与汽车维修、煤电煤化工等领域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学生近3000人;支持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产教融合科技创新园",持续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通过工学结合,让学生真正

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能上岗、上岗能上手、上手成骨干"。

2019年,昌吉州教育局出台了《关于优化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的指导意见》,指导学校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建立以县(市)为主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建设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具有示范特色的专业及实训基地,形成与全州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匹配程度高、结构合理、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格局。此外,我州还不断推进人才培养体系纵向贯通,积极构建政府主导、行业参与、校企深度融合的州域内中、高职一体化大职教联盟和大职教集团的格局,健全完善中职与高职、高职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机制,拓宽职业院校学生继续教育上升通道,实现"未升学人员"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全覆盖。

三、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

一块屏幕展现大千世界,一根网线连起城乡课堂。

通过大屏就能与15公里以外的县城小学的同学们一起共享课堂、互动交流,实现远程互助和信息共享,这是木垒县东城镇中心学校远程同步课堂的真实场景。

从创建之初的"简易同步课堂"到互动录播教室的建设,木垒县各校区间的实时互动不但为学生带来了新鲜的学习体验,还为教师资源共享、学情探讨打通了渠道,不同学校的不同班级之间可在同一时间,依靠网络进行视频、音频的实时传输,实现异地远程同步课堂教学。

十年来,我州坚持"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理念,累计投入近1.4亿元大力提升教育信息技术装备水平,深入推进智慧教育,对引领教育变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我州还全面建成了教育城域网,通过加强教育系统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落实互联网用户实名制,依法加强对网络空间的治理;班级多媒体设备全面普及,录播教室、智慧课堂、3D打印、机器人、校园一卡通、电子班牌、校园电视台、VR科普教室等信息化项目和特色功能室在各个学校落地生根。

2017年,昌吉州教育局提出要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建设昌吉州教育云平台,把平台作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中由政府统筹提供公益资源的应用阵地,发挥集约效应,为"互联网+教育"发展提供现实引领,促进学校提升教学质量。

如今,该平台已建成投用,并对接国家、自治区和援疆省市资源服务平台,自建智慧学习、教师研修、网上阅卷、教育装备管理、图书管理、大数据分析等系统,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体系已基本形成,信息化应用基本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同时,全州教育系统还通过昌吉州教育云平台开展各类线上培训和网络研修活动,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四、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十年来,我州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把"政治合格、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胜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胜任国家专业学科教学"作为教师招聘第一标准,严把教师"入口关"。自2012年起至今年3月,依托"特岗计划""千名硕士进昌吉"、公费师范生安置等渠道,共招聘教师4067名,引进硕士研究生294名,接收安置公费师范生240名,教师配置和队伍结构更加合理。

同时,我州还抓好国家、自治区以及赴援疆省市开展的各类培训机会,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教师培训,不断提升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能力,自2012年以来共完成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4.3万人次;依托福建援疆"双一百工程",福建省和昌吉州已互派教师1600余名;组建培训者队伍,开展教师校本及教师全员培训,农村教师和少数民族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截至今年3月,全州共有特级教师36名,正高级职称教师47名;建立自治区级名校长工作室2个、州级7个;建立自治区级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6个,获得自治区级优秀工作室4个。全州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9.8%、99.94%、90%,均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昌吉州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牢记使命勇担当十年奋进谱新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财政改革发展综述

(2022年10月16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财政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财政保障。

砥砺十年沐风雨,春华秋实书华章。十年来,广西财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支持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获党中央、国务院表彰,那考河PPP模式、财政金融联动、"桂惠贷"贴息政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落实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财政经费等多项工作获中央领导肯定,以中直区直机关最高分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连续10年获区直机关绩效考评一等等次。

1.财政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这十年,广西财政紧抓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多重国家战略机遇期,创新思路拓财源,转变观念优结构,财政收支实现"量质齐升"。

厚植财源增实力。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的严峻形势下,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2年的1166.0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800.15亿元,年均增长4.9%,其中: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提高0.78个百分点,实现了财政收入稳中有进、进中趋优,财政整体实力日益壮大。

优化支出提绩效。全区财政支出规模迅速扩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2012年的2985.2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806.54亿元,年均增长7.7%。适时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重点向"三农"、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倾斜,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力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长足进步。

向上争取强保障。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助(含税收返还)由2012年的178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460亿元,年均增长7.6%,从2019年起总量连年位列全国前10位;新增政府债务限额由2015年的17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11亿元,年均增长35.7%,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积极财政政策取得新成效

这十年,广西财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先后出台积极财政政策"28条"、抗疫情稳增长"16条"、开源节流优化支出结构"10条"等系列财政政策措施,主动扛起稳住经济大盘的责任担当,有力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连续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十三五"以来,全区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超过1700亿元,以"真金白银"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有效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

用足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积极向中央争取新增债券额度,累计发行新增政府债券6215.13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789.13亿元,专项债券3426亿元,大力支持补短板强弱项领域,有效发挥政府债券资金扩投资稳增长作用。

加大财政金融联动力度。"十三五"以来累计统筹整合财政资金527亿元,采取财政贴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奖补资金、风险补偿、投资基金、专项债券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1.1万亿元投入实体经济,有效缓解产业和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坚持厉行节约过"紧日子"。全区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十年来只减不增,支出由2012年的50.04亿元下降到2021年的13.92亿元,下降了72.2%,节省下的资金全部用于支持民生保障及项目建设。

3.服务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十年,广西财政紧扣中央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部署,强化财政要素保障,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为服务和融入发展格局、支撑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力支持"工业强桂"战略。坚持把工业振兴作为财政支持的重中之重,2017年以来累计统筹整合资金超过700亿元(含专项债券资金),重点支持关键产业链补链强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设立千亿元规模的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参与投资21支产业投资基金,有效填补广西工业产业发展多项空白。

聚力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创新工作思路,支持打好重要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全区财政科技投入从2012年的42.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71.1亿元。设立广西创新驱动发展融资担保基金。深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

聚力支持开放带动战略。统筹安排8.37亿元支持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

-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顺利开展。统筹资金600亿元,支持通道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累计投入106.53亿元,加快推进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研究出台财税优惠政策,支持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多渠道筹措资金23.26亿元,推进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

聚力支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市县转移支付资金由2012年的139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830亿元,有力支持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出台专项优惠措施,加大政府债券倾斜,扎实推进强首府战略深入实施,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沿边开发开放和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4.保障改善民生交出新答卷

这十年,广西财政坚持不懈走"小财政办大民生"的路子,把民生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持续加大财政民生投入,推动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

全力以赴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财政扶贫投入只增不减,累计筹措落实中央和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87亿元,筹措各级各类财政扶贫资金超过4600亿元,推动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2016-2021年,在财政部、国家扶贫办(乡村振兴局)组织开展的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中,广西财政厅连续6年获得A等次。

慎终如始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西各级财政部门及时出台疫情防控保障政策,累计统筹安排超340亿元,支持各地落实疫情防控经费保障政策,获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通报表扬。

用心用情保障改善基本民生。全区民生支出由2012年的227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584.8亿元,年均增长8.1%,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每年稳定在八成左右。累计投入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超过6594.5亿元,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

多措并举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资金投入同污染防治相匹配,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支出由2012年的10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53亿元,全力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5.财税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

这十年,广西财政紧紧围绕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总目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大攻坚克难力度,不断释放财税改革红利,财政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更加彰显。

财税体制改革多点突破。基本公共服务、医疗卫生等10个领域自治区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顺利出台实施,自治区对市县的财政分类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创建设立并常态化实施。

预算管理改革纵深推进。四本预算实现有效衔接,零基预算改革稳步推进,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完善,预决算公开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自治区本级专项资金从2014年的119项整合到2021年的40项,预算管理一体化初步构建,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实施。

税收制度改革增点扩面。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资源税费改革顺利推进,环境保护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契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地方立法改革顺利完成,非税收入划转改革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北部湾港等为离境港的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获国家批复。

国资国企改革蹄疾步稳。深化完善地方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改革,支持打造一家自治区政策性融资担保龙头机构。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体系,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实现自治区、市、县三级全覆盖。

6.全面从严治党展现新气象

这十年,广西财政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之以恒抓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机关党建有声有色。扎实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着力构建"三级书记"带头抓党建工作模式,持续打造"四强"党支部、模范机关,践行"广西财政干部文明服务公约",唱响"广西财政之歌",连续6年在全区财政系统广泛开展"两年"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党风廉政建设纵深推进。出台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施方案等系列廉政制度,不断深化廉政警示教育月活动,建立与派驻机构"四项协同"的工作联系制度,强化对财政权力的常态化制约和监督,高质量推进清廉机关建设,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财政干部队伍活力迸发。制定以《关于加强全区财政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为统领的"1+N"人才制度文件,出台激励财政干部担当作为"28条措施",深入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财政人才队伍。

数说

十年用财为民持续优化支出结构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2012年的2985.2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806.54亿元,年均增长7.7%。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累计筹措落实中央和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87亿元,筹措各级各类财政扶贫资金超过4600亿元。

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

累计统筹安排超340亿元,支持各地落实疫情防控经费保障政策。全力保障改善基本民生民生支出由2012年的227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584.8亿元,年均增长8.1%--

累计下达自治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资金超6594.5亿元,支持实施十大类工程项目建设;

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由2012年的589.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094.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由2012年的282.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923.1亿元;卫生健康支出由2012年的253.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13.7亿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