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2年肥东县政府工作报告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924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5分钟。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2月27日在肥东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长王书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和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稳的状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进的姿态"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顺利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4%、10.6%。

(一)坚持优二兴三,产业韧性迅速提升。双招双引掀起新热潮。充分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创新平台思维和改革办法,聚焦"新光大道"产业建链强链延链补链,下大力气招引头部企业和重大项目,全年新签约重点项目103个,协议总投资650亿元,浦林成山轮胎生产基地、纳思达打印机、格拉默中国总部、顺丰华中供应链基地等重点项目顺利落地。科技创新催生新动能。新登记科技成果246项,促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3.3亿元,中科光栅获评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总决赛初创组一等奖。实施技术创新培育滚动计划,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7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3家,战新产业产值达到132.6亿元。项目推进创造新纪录。对重点项目实施保姆式服务、点对点保障,凡是有利于项目落地的事,都顶格推动、全力支持,最大限度压缩"进行时"、加快"完成时",国轩电池材料、京冶轴承、中建材智能装备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总投资180亿元的协鑫集成光伏组件项目,从签约到一期10条线投产仅用时156天。全球能源头部企业晶科能源,81天实现一期电池片项目投产,创造了项目推进的"肥东速度"。消费市场迸发新活力。聚焦完善内需体系,持续扩大居民消费,禹洲中央广场、吾悦广场"吾福印巷"入选合肥市特色商业街,"江淮侨乡?六家畈民宿群"获评合肥夜间经济网红打卡点。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5亿元、增长16.5%,服务外包系统录入执行金额1.805亿美元,总量稳居五县市首位。文化旅游市场火爆,渡江战役红色文化园、六家畈古镇、鲜花小院、浮槎山景区、包公故里文化园"五大文旅项目"有序推进,长临河镇、桥头集镇入选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红色电影《双山阻击战》顺利杀青,"山口凌""欢乐森林"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二)坚持建管并举,城市颜值不断刷新。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力,全年完成大建设投资142.8亿元、增长11.7%,其中新开工项目57个、已完工项目54个,开、竣工率分别达到89.1%、80.6%,再创历史新高。交通格局全面打开。加速构建对外交通"大循环",肥东高铁站扩容及合新、北沿江高铁有序推进。S14合周大外环高速开工建设,明巢高速稳步实施。双城路(龙城-王城)全面通车,G329合相路(塘林-双枣)、S227团结大道二期(岱河路-魏武路)加快建设。全面打通骨干路网"外循环",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6号线一期和有轨电车等新基建项目推进有力,地铁、城际高效交通体系加速构建。总投资近100亿元的包公大道和桥头集路快速化改造进展顺利,"高快一体、快快相通"城市快速路体系初步形成。祥和路北延、大众路(裕溪路-肥东界)基本完工,即将放行,市县道路联接更加紧密。持续畅通组团路网"微循环",加快消除断头路,太子山路南延开工建设,草庙路东延顺利完工,沿河路包公桥实现南北互通;有序更新老旧路,金阳路启动改造,公园路、来河路、镇西路完工放行;全面提升重点路,东方大道启动建设,撮镇路、站南路改造完成。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启动县委党校新校区建设,档案方志馆、全民健身中心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大剧院文化馆、东部新城特勤消防站建成交付。启动实施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预警项目,完成燃气专项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风险主动防控水平有力提升。文明创建成效显著。以"1551"文明城市"建设篇"为抓手,大力实施补短板工程,推进85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10个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对龙泉路、浮槎路等16条重点道路实行机非分离,建设停车场8个、新增车位1550个。开展城乡绿化养护管理集中行动,新安江路、店忠路、太子山路等道路绿化水平持续提升。实施"划线、喷彩、拆棚、戴盔"文明创建微工程,常态化开展建筑垃圾清理、乱摆摊设点整治、渣土运输专项治理,市容环境显著改观。

(三)坚持铁腕治污,生态底色越来越足。扎实推进中央及省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完成中央和省环保督察转办、反馈信访件整改181件,通过市级验收销号181件,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严格项目环境准入,对新建项目实行主要大气污染物"倍量替代"。全面推行挥发性有机物"一厂一策",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监测管理。综合治理扬尘污染,紧盯重点问题工地,及时下达督办函,限期整改到位。持续加强秸秆禁烧工作,利用大气走航车等科技装备,实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监控。PM2.5由每立方米51微克下降至34.5微克,优良天数比例上升至83.5%。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县城三大片区雨污分流整治全面完工,县城污水处理厂四期即将竣工,龙塘初雨调蓄、店埠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有序实施,南淝河施口国考断面持续稳定达标,二十埠河水质实现历史性改善,首次进入达标河流行列。县城主次干道以外雨污混接、大排水户排查整治持续推进,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专项整治有序开展,排查管网229公里,2037个问题点位整改率超95%。藻水分离站完成水毁修复并常态化运行,有效阻击环巢湖沿岸及主要入湖河流蓝藻大面积爆发。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持续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治理,有序推进疑似污染地块调查,督促29家企业落实土壤及地下水监测措施。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实施"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完成长临河建材厂、梁园轮窑厂等非煤矿山企业生态治理修复,人工造林1.05万亩,抚育省级森林3万亩,新增林地8.6万亩,新改建森林生态廊道153公里,包公镇板桥社区、陈集镇大魏社区等14个村(社区)荣获"安徽省森林村庄"称号。十八联圩湿地一、二期水毁恢复重建工程全面完工,十八联圩湿地三期、红石咀黑石咀生态修复串联工程加快推进,管湾湿地、建华湿地、仙临湿地生态功能充分发挥,"碧水、安澜、富民"效应初步显现。

(四)坚持衔接有效,乡村活力持续迸发。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持续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新建高标准农田3.6万亩、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5.6万亩,实施众兴、岱山、高塘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改善灌区灌溉水源条件36万亩,新增连栋温控大棚48.7万平方米、农产品仓储冷链设施5.4万立方米,创建市级以上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16个。全年粮食总产62.5万吨,生猪出栏40万头,稻渔综合种养16.8万亩,"菜篮子"产品稳产稳供。放大特色农业品牌效应。安徽现代雾耕农业科技示范园、金禾天润蓝玉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型项目落地建设,桥头集、牌坊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会考察点,"肥东大米"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农副食品精深加工"获评全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新认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新增家庭农场5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1家、"三品一标"22个,全县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2%,金土地水稻专业合作社、新塘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入选"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农村电商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入选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统筹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大力实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7750亩,安置农户3000户。率先在全市建立农村改厕"一站两体系"并在全省推广,100个较大自然村人居环境得到整治提升,13个省级、11个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全面建成,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经济强村"突破170个,占比超过77%,长临河镇四顶社区、桥头集镇竹塘社区等6个村(社区)获评全市第一批"三变"改革示范村(社区),古城镇黄山社区、桥头集镇龙泉社区省级村庄规划试点顺利获批并启动实施,黄山社区规划入选全国规划优秀案例。

(五)坚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基础养老金提高至每人每月200元。居民和职工医保参保人数97.47万人,低保五保实现应保尽保,残疾人补贴应助尽助。持续扩大就业,开展线上及"2+N"线下招聘活动105场,城镇新增登记就业2.9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1万人,失业再就业2617人。教育资源提质提品。新增公办幼儿园5所,合肥师范附小肥东分校、实验小学浮槎山路校区、浍水路小学建成投用。与上海世外教育开展合作办学,县城名校再添一员。"双减"工作扎实推进,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医疗医保提档升级。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医院并整体交由安医一附院接管,县中医医院报审创建三级医院,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即将建成投用。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接种新冠疫苗超180万剂次,全力构建全民免疫屏障。扎实开展定点医药机构医保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门诊慢特病病种扩大到63种,实现常见病基本覆盖。住房保障提速推进。高标准实施安置房建设,建成梁湖家园、思辰家园、大费安置点等11个安置点,全年安置房可分配体量达128.6万平方米,5069套、47.97万平方米新房安置到户,创历史新高。深入推进"难办证""难安置"专项整治行动,容缺受理11483户分户转移登记,领证率超95%。社会治理提能增效。健全完善涉法涉诉联合接访机制,认真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大力化解重复信访积案。商事调解经验全国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得到全国工商联、最高法、司法部的充分肯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打掉恶势力团伙2个、电诈团伙12个。大力推广反电诈APP,掀起新一轮"全民反诈"热潮。创成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3个、市级3个,法治肥东成效显著。桥头集镇及张集乡新袁社区等3个社区入选省级乡村治理示范创建镇、村(社区)。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年来,我们持续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实绩实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有力推动肥东高质量发展。县领导领衔督办民生建议和重点提案,办理各级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164件、政协委员提案175件,办复率100%。依法审查规范性文件7件、政府合同38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82件、行政应诉案件178件。推深做实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审核办结率、按期反馈率、诉求息诉率、群众满意率、诉求答复率均在99.5%以上。加大重大政策落实、重点民生资金使用等审计监督力度。加强县域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民兵调整改革和基层武装规范化建设纵深推进,国防教育、兵役征集工作成效明显,退役军人管理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消防救援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宗教、人防民防、防震减灾、统计、地方志、科普、气象、档案、保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老年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实现新进步。

各位代表!2021年,我们取得了"十四五"发展的"开门红",也实现了本届政府各项工作的完美收官。

五年来,我们致力抓经济、提质量,综合实力实现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连跨3个百亿台阶,年均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08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08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700亿元和600亿元大关。连续五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多次入选全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县、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县、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中国工业百强县,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五年来,我们致力调结构、促转型,开放创新发展成效显著。以"招大引强"推动战新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新光大道"产业集群,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14个,其中5亿元以上46个、10亿元以上15个、50亿元以上6个。推动信息技术与商务经济深度融合,中国(肥东)互联网生态产业园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合肥荣电入选全国数字商务企业,成为全省唯一。高标准实施肥东经开区二次创业、高层次推进合肥循环园化工园调区、高水平建设东部新城核心区、高起点谋划合肥上海产业园,构建形成长临河科创小镇、现代智慧物流园、中铁新型轨道交通和智造产业园、白龙通航产业园等多格局工业发展新平台。

五年来,我们致力提品质、强功能,城乡统筹发展再获实效。城市建成区扩展到88平方公里,新增外来人口10万人,城镇化率由41.9%提高至68%,成功创建"安徽省文明示范城市",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中心城区"五横十纵"路网铺设落地,"东跨西融、北展南拓"框架迅速拉开,高速道口增加到6个,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7.1公里,国省干线总里程达到389.35公里,内联外通的交通大格局、板块联动的空间大格局、畅达全国的开放大格局加快构建。"七馆三中心"、双创中心等地标建筑拔地而起,和睦湖公园、体育公园等"十大公园"建成开放,城市形象显著提升。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3107公里,改造危桥102座,公交线路实现县域行政村全覆盖,获评安徽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推广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模式,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城乡环境持续改善。

五年来,我们致力优环境、可持续,天蓝地绿水清成为常态。纵深推进环巢湖综合治理,南淝河、滁河等6条主要河流水质断面稳定达标,众兴水库水质保持Ⅲ类以上。全县近300家规模养殖场完成升级改造,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5年实现"负增长",农药(地膜)包装废弃物回收和无害化处置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建成全市最大的龙泉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全面关闭淘汰140家非煤矿山企业,青阳山、火龙山等10座山体修复完成,补充耕地近3万亩。耕地保有量182.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57.2万亩,实现耕地总量不减、质量提升。林长制改革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达31.1%,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安徽省森林城市"等称号。

五年来,我们致力均衡化、优质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提质。教育、卫生等十三大类民生支出36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6%。全县10413户2490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1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掉队,县人社局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由3.8%下降至2.8%。新增、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6所,新增学位20080个,城乡教育布局更加优化。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蝉联"全国科普示范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升级,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坚定不移朝着三甲医院迈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融媒体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县级媒体宣传矩阵持续做大做强,"肥东故事"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七五"普法成效显著,县法律援助中心获评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

各位代表!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沐浴关怀、不辱使命的五年,也是不负韶华、逐梦荣光的五年。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肥东并发表重要讲话,全县百万干群热血沸腾、欢欣鼓舞,这是载入肥东史册的政治荣耀,值得我们永远铭记。2020年,我们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汛情和历史罕见的世纪疫情,面对这两场"极限大考",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护佑生命,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值得我们大书特书。回忆起那些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场景,那些众志成城、保卫家园的日子,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五年,我们苦干实干从未虚度!我们尽职尽责从未懈怠!我们遇难克难从未退缩!我们追求卓越从未止步!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我们深知: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各位老领导、老同志打下的良好基础,是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结果,是县政协民主监督和积极支持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热忱支持、团结协作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县部队、武警官兵、消防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肥东建设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我们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亟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质效有待提升,传统产业比重偏大,重大项目总量不多,本土上市企业至今未能实现"零的突破"。发展平台、创新要素支撑不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质量依然较低。城市能级还不高,与百强县的地位不够匹配,破损路、搓板路还有存在,停车难、乱停车未能根治,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保压力较大,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任重道远。公共服务领域短板仍然存在,城区学前、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缺口较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要求仍有差距。财政刚性支出逐年递增,收支平衡压力日益增大。少数干部专业素养、系统思维有待加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百围之木,始于勾萌;万里之途,起于跬步。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描绘了未来肥东发展的宏伟蓝图,县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指明了"实现双千亿、创成文明城"的现实路径,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激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跑出快节奏,赛出加速度,走好赶考路,奋进新征程,书写好新时代的肥东答卷。我们要观大势、谋全局,准确识变。在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们要乘着国家政策利好的东风,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清醒坚定,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发展的正确前进方向。我们要抓机遇、抢先机,科学应变。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我们要乘着区域联动发展的春风,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我们要开新局、破难题,主动求变。当前,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政策叠加效应在安徽集中释放。我们要乘着省市加速崛起的劲风,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主动服务安徽"三地一区"建设,积极拥抱合肥发展"溢出效应",当好产业发展"承载地",借力破解当前面临的发展空间受限之苦、支柱产业深度调整之痛、传统园区转型升级之难,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快建设以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为重点的战新产业基地、以国家示范物流园区为基础的长三角现代物流基地、以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为重点的乡村振兴先行区,确保2023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地区生产总值"双千亿"目标,推动县域经济迈入"全国五十强"行列,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面开启肥东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比肩先发地区,高端化推进转型升级,打造产业发展"新地标"。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合肥市"2833"产业发展工程,重点培育"新光大道"战新产业集群,构建新能源新材料、光伏光电、大健康大数据、轨道交通与高端装备制造八大产业基地,加快打造"百亿头部企业、五百亿产业集群、千亿工业产值"。做强产业发展"主平台",支持肥东经开区"腾笼换鸟""退二优二",打造省级战新基地、全国示范园区,引导合肥循环园产业集聚,打造合肥特色产业创新示范、循环经济升级示范"双示范园区",夯实合肥上海产业园合作基础,打造长三角省级合作新平台。

--等高对接主城,精细化推进建设管理,冲刺文明城市"金招牌"。举县而为、全员发动,力争2023年创成全国文明城市。高起点推动中心城区深度融合,加快老城区提升改造步伐,加速新城区规划建设进程,推动核心功能向和睦湖片区布局。高密度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对接区域立体化交通走廊和重大设施布局,构建"四横四纵"高速公路网,优化高速出入口布局,"十四五"实现所有乡镇15分钟上高速。高水平塑造城市品位形象,推进精品道路和特色街区建设,营造简洁、大气、流畅的城市景观。高标准加强城市管理,推进背街小巷、建筑工地、铁路沿线、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下决心整治拆除一批集中连片城中村,实现旧貌换新颜。

--全域联动推进,差异化推进城乡融合,建设乡村振兴"先行区"。聚焦空间融合,完善县乡村三级乡村空间规划体系,编制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专项规划,围绕产业发展,推进功能互补,加快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特色林果、休闲农业等功能分区和建设,构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聚焦"三产"融合,以打造"六次产业"为抓手,突出抓好农旅、农工、农商深度融合,拓展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对接消费链,切实实现一产强基、二产延链、三产赋能。聚焦"三治"融合,推进村级事务阳光公开和村规民约落地落实。积极发挥村民代表大会、村民理事会作用,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

--久久为功发力,系统化推进环境治理,做好城湖共生"大文章"。高质量推进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构建江淮分水岭生态屏障。加快推进新一轮巢湖综合治理,实施"雨污分流、雨水调蓄、污水处理、清淤疏浚、堤防加固"五大工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统筹天空、陆地、水域三大方位,突出"修山、增绿、治气、净水、清废",推进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对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型,推动绿色循环发展。

--瞄准短板弱项,常态化回应群众关切,争当共同富裕"排头兵"。不断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让各类创业主体圆梦肥东。深化与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高中教育优质发展,争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完成学前教育"双普"国家验收。完善各类体育设施建设,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体育强县。积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速实现"健康肥东"。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加快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化转型。健全高品质精神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持续深化县级融媒体改革,加快建设包公故里文化园、档案方志馆,丰富"城乡文化菜单"。

三、2022年重点工作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努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

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转型升级,在增强县域综合实力上开新篇

推动战新产业集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围绕"两地一区"目标定位,突破轨道交通等关键装备建设瓶颈,推动中铁新型轨道交通和智造产业园、京冶轨交核心零部件等项目建成运营,培育具有全国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依托协鑫光伏、晶科能源等重点项目,不断完善上下游产业配套,继续引进头部企业,推动储能、智慧能源技术企业落户,加快建成新能源制造产业基地。优化"双招双引"激励政策,实施"项目+基地+基金"招商模式,整合优势资源攻坚潜力大、基础好的战新产业项目,力争签约协议投资突破400亿元。

促进现代服务业提速提质。实施消费扩容升级行动,合理布局大型城市综合体,加快发展撮街、长临河老街等夜市经济,切实满足群众消费需求。开展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支持文旅电商基地建设,打造一批亿元电商企业、省级电商强镇。实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行动,推动撮镇、石塘片区重点物流企业升级提质,重点发展供应链物流、智慧物流、冷链物流,全力争创国家示范物流园区,建设长三角现代物流基地。放大"环巢湖民宿"聚集区品牌效应,继续培育引进优质精品民宿项目,评选20个"网红打卡点",打造全省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推进长临河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倾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