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2年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74篇(第3/21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3563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86分钟。

嘉禾,正在变身为没有烟囱的"绿色铸都"。

而放眼整个资源型产业,郴州正用护绿、兴绿、增绿的责任担当,用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奏响着绿色发展协奏曲。

郴州以高起点规划、特色发展、创新驱动、项目支撑、环境优化、改革赋能等为基本原则,不断强化园区的绿色发展理念,建立绿色低碳的园区发展经济体系,推动园区资源型产业逐步向绿色化、低碳化、安全化、循环化的产业进行转型,建设资源利用最优、产出效益最高的低碳循环园区。

功夫不负苦心人。

郴州建立起湖南(广东)家居智造产业园、北湖区鲁塘石墨产业园、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资兴硅材料产业园、临武宝玉石文化产业园、嘉禾铸锻造产业园、宜章氟化学产业园、汝城广东电子智能科技产业园、永兴县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等一批专业特色园区,有力推动了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替代发展。

产业兴了,生态美了,百姓笑了。

风劲潮涌逐浪高,郴州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建设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创造可借鉴的"郴州样本"。

抓在平时做在实处-益阳市教育系统创文工作综述

自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我市教育系统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明确职责不失为,整改举措不务虚,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投入,对标对表完成各项创文任务。

严督导,夯实创文基础

健全体制机制,织密创文网络。7月27日,市教育局制定《益阳市城区教育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检工作方案》,成立由市教育局机关干部组成的驻点督查组,对点位学校进行全方位的督查;由赫山区、资阳区教育局工作人员组成包校督查组,全面指导学校扎实做好迎检工作;由学校校长、分管校长及创文专干等组成学校联络组,组织全体师生配合做好具体迎检工作。

区教育局干部和学校共同对标整改,做到问题不解决绝不撤退。各学校对创文工作的紧迫感进一步提高,增派人手加班加点,狠抓整改落实,措施得力,前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成效明显。

抓执行,补齐创文短板

为确保全市教育系统创文工作整体推进、全部达标,市教育局先后召开创文动员会、分析会、现场观摩会和专题工作会,部署创文工作,要求中心城区教育部门指定专人作为联络人员,坚持"哪里有问题就整治哪里",实行"马上改"与"阶段治"相结合,切实增强创文工作的执行力。

7月底,市教育局组成5个小组,对中心城区41所中小学校校内和校周边环境进行全覆盖实地督查。各检查组认真对照细则,排查问题,就排查出来的问题形成交办函,由学校负责人签字留痕,要求学校根据交办函再次查漏补缺,尽快整改。同时,市教育局将本轮督查发现的41所学校的177个问题制作成曝光片,在后期的推进会上播放,要求限期整改,产生较强的震慑作用。

强宣传,浓厚创文氛围

各校利用校园网、宣传栏、板报、微信群等大力宣传创文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市十三中12名学子成为创文宣讲人,录制了一段段精彩的宣讲视频,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倡导广大市民争做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守护者。市六中组织师生通过"掌中学园""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等活动向家长宣传创文,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社区,把创建知识带入家庭,影响他人,服务社会。

朝阳学校在教室、楼道、走廊、橱窗等显著位置,注重突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相关宣传内容。通过电子屏播放"文明校园六个好"及各类公益广告,向广大师生和家长发放"应知应会知识""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倡议书,大力宣传文明知识,不断增强师生和家长文明素养,努力营造上下同心、全员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浓厚氛围。

建机制,做好创文"后半篇文章"

创文工作不仅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为巩固创文工作成效,市教育局结合实际,创新机制,切实做好创文"后半篇文章"。构建领导点位包片机制,对中心城区41个学校定点指导。局领导实行片区督导,严格督查指导各点位创建工作。优化定期督导机制。对不达标或进度慢的学校下达《督查整改通知书》,限定整改期限,实行销号管理。实施督查通报机制。每月对点位达标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打分,评估结果在全市教育系统内通报,并根据具体情况不定期开展"回头看",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同时,按照文明校园创建"六个好"标准,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对标对表抓好校园样本点位打造工作。分学段组织督查组对县城及周边中小学、幼儿园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实地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发放问题清单和限改通知,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奋力赶超写新篇-鄄城县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夏日的鄄城,处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每天都发生着新的变化。

今年1-6月份,鄄城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2.04亿元,同比增长7.7%;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3.2亿元,同比增长9.3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10.54%;工业和全社会用电量增幅均居全市第一;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1678元、5990元,同比增长8.5%、9.2%。

经济发展更加充满活力。鄄城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把抓招商引项目作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的重中之重。建立了每周一汇总、每月一调度、每季度听取一次汇报、每半年排名一次、年终兑现奖惩的招商工作推进机制。科学策划27个招商项目,计划总投资220亿元。华润电力、葛洲坝集团、中核建集团、远景能源、山东土地发展集团、鲁商集团、水发集团、丝路东方公司、东方园林、深圳铁汉生态、瑞康医药等20余家央企、省管企业和上市公司先后来鄄城考察,达成多个合作意向,部分项目即将落地建设。截至6月底,全县共有在谈项目58个,计划总投资223亿元;列入市重点项目18个,总投资152.8亿元。注重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僵尸项目"清理整合,清理项目15个,盘活闲置土地350余亩。持续推进创新驱动,组织4家企业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全县电商交易额突破140亿元,同比增长26%,被评为全市电子商务先进县。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振兴"为根本遵循,鄄城县制定了全县乡村振兴三年工作意见,分解细化为100项具体推进措施,牵头和配合单位分别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共同推进。产业振兴等五个专项振兴工作方案形成草案,正在细化完善。新型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两新"项目基本确定,一期5个项目将于8月初集中开工。目前,黄河滩区铁汉生态田园综合体、益客产业园、舜耕历山新型社区等正加快推进。坚持先难后易、以点带面,推进美丽乡村片区建设,促进贫困村向美丽乡村转变,全县A、B级村庄覆盖率达到34.76%。

新老城区建设齐头并进。持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设立了南、北、中三个棚改总指挥部及市政工程建设指挥部,下设28个分指挥部,每个分指挥部都由县级领导坐镇指挥。省批准立项的9个棚改项目,计划改造8000户,目前正组织拆迁扫尾,并提前启动了明年的5个棚改项目;全力做好回迁安置,永尚未来城实现全部回迁,酒厂安置区基本建成,老城区东、西两个安置区全部完成打桩,主体工程正在建设。县医院新院区、啤酒小镇、金山公园等新城区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投资3253万元铺设雨污管网19.8公里;投资6138万元改建泰山街、临泽路、亿城街等道路16.6万平方米;新修农村公路58.7公里。在县里策划并大力争取下,省里已确定规划建设鄄郓高速公路,向西连接濮阳市,向东与济菏高速相连,市政府专门成立建设协调指挥部,规划设计单位正在做前期工作。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县扶贫车间正在提档升级,逐步变成致富车间、发展车间。滩区居民迁建一期工程全部完工,二期楼房主体基本完工,村台及5个安置区全面开工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3家化工企业实现了"退城进园",22家重点涉水企业污水全部达标排放,投资4800万元的箕山河生态湿地水质净化功能逐步发挥,我县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国家约束目标;1-6月份,我县获得市空气生态补偿资金189万元,水生态补偿资金263.5万元,位居全市前列。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主动防控金融风险,追回恶意逃废金融债务1064.1万元。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投资9364万元持续推进"全面改薄"工程,城乡教育更加均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城乡低保分别达到5280元/年、3800元/年,比去年提高了240元、20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文化体育等事业繁荣发展。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大行动,全县未发生1起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深入推进"平安鄄城"建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恶势力犯罪团伙3个,破获涉恶案件11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0人,逮捕21人,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打下坚实基础。精心组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385个农村党组织全部完成换届选举,及时对新任村支部书记进行专题培训,村级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多措并举增加村集体收入,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77%。不断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投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典型做法被中组部《党建研究》推广。调整充实驻村工作队力量,选派17名县直机关科级干部到乡镇(街道)挂职党(工)委副书记,主要负责抓党建促脱贫,基层党建工作更加规范,脱贫工作更加精准。积极培养经济人才,选派30名年轻干部到浙江大学进行新旧动能转换和招商引资专题培训,到发达地区企业挂职锻炼。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顺利完成了监察委人员、职能、机构转隶。深化政治巡察,在全市率先探索开展县县交叉巡察,成效显著。始终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不断加大反腐力度,上半年立案164起,党纪政务处分141人。

对标先进凝聚奋起直追共识。6月23日-25日,组织70多人的党政考察团,先后到8个先进县市区学习考察,进一步开阔视野、认清差距、寻标对标。6月26日召开全县领导干部会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即"一年强基础、两年有突破、三年大变样",再经过一个时期的奋斗,努力把鄄城打造成现代农业大县、新型工业强县、文化旅游名县。围绕这一任务要求,坚持和把握好规划先行、创新引领、改革推动、民生优先四个指导原则,聚焦聚力脱贫攻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市提升、乡村振兴五项重点工作,着力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推进机制建设,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深入开展"大调研、大学习、大改进"活动,扎实开展"我为鄄城科学发展建言献策"和"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担当作为"活动。县级领导干部带头,每个单位每位同志围绕提升发展境界、改革创新、争创一流、加强学习调研、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等8个方面,找差距、摆问题、剖根源,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组织县直有关单位和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在县电视台公开承诺,全县各级各部门及公职人员在23个方面,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活动开展以来,公开曝光24个单位35人次。目前,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思发展、议发展,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

同时,大力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职,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强化党管武装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支持群团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同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统一战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老干部、对台、档案、党史、地震、史志、老龄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人防、气象、体育等事业均取得新的成绩。

如今的鄄城,正驰骋在追赶超越的征途上。

牢筑风雨中的不溃长堤-永吉县防汛减灾工作综述

未雨而绸缪,长思则有备。

今年入汛以来,面对一场又一场暴雨袭击,永吉县超前谋划、挂图作战,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创新总结工作做法,以"五化""五快""五实"为工作抓手,推动"水前防""水中救"和"灾后建"工作的有效衔接,打通防汛减灾"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城市无严重内涝、洪峰过境无人员因暴雨受灾死亡或失踪,防汛减灾工作有力有序推进,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汛堤坝。

永吉县有大中小型水库63座,流域面积2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40条、塘坝127座、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11个、重点山洪灾害威胁村37个,面对如此复杂的防汛形势,永吉县委、县政府按照吉林省、吉林市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有关部署,充分认识洪涝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和不确定性,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思想贯穿始终,以更健全的协调联动机制和防汛备汛措施、更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更强大的安全隐患排查和预警信息发布能力筑牢防汛减灾防线,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以"五化"夯基

不断健全"水前防"工作体系

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

对防汛应急工作而言,强有力的保障是关键,永吉县上下始终坚持"预"字当先、"防"字为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抢前部署,构建领导有力、运行高效、分工明确、协调顺畅的工作机制。

防汛指挥体系"扁平化"。永吉县坚持高位推动,建立《永吉县洪涝灾害应对处置指挥决策图》,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坐镇县防指统筹指挥调度防汛工作,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工情发展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全县防汛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围绕"水前防""水中救"和"灾后建",各项工作任务有效衔接、形成闭环,实现精准防汛,构建领导有力、运行高效、分工明确、协调顺畅的工作机制,切实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指挥责任体系。永吉县成立应对洪涝灾害突发事件指挥部,设立转移安置及人员调配、抢险救援等工作组16个,全县县级领导全部参与并任各组组长,将每次防范应对强降雨过程作为实战演练,推动预案向方案转变,最终形成了1个总方案和16个子方案,保证了指挥部实时情况掌握到位、各项指令落实到位,实现了全县上下"一盘棋",分工明确,不打乱仗。同时,坚持平战结合,常态化状态下由县防办统筹协调推动全县防汛工作,应急响应状态下16个应急工作专班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统筹全县防汛工作,做到雨情就是命令,闻汛而动,全县上下统一形成了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实行"老带新"双重包保责任机制,即明确2名县级领导包保"九大战区",确保紧急时刻指挥力量不缺失、作战措施有力有效。建立提级响应工作机制,在启动Ⅲ级防汛应急响应时,县级包保领导和水利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赴乡镇。实行事权下放工作机制,将人员转移、抢险救援等决策权授权给各乡镇(区),在与指挥部无法取得联系时,能够独立灵活有效应对险情,确保决策指挥的及时性、精准性、高效性。

防汛责任分工"网格化"。根据汛情危险程度、历次洪水进水深度以及成灾区域特征,永吉县城区推行"红、橙、黄、蓝"四色风险等级划分,建立应急防汛一张图,直观显示风险分区、隐患分布、巡堤查险、转移安置、应急值守等信息。实行包保干部、网格长、中心户、单元长"四位一体"的网格化管理,以954栋居民楼和74个平房区为单位,下设72个网格和988个小网格,低洼地带413栋居民楼作为重点网格管理,落实县直52个部门(单位)、939名干部下沉社区包保职责,构建联防互助包保责任体系。建立农村"十户联保"机制,将农村低洼地段、水库下游、沿河两岸、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等重点区域的每10户居民编成1个联防联控小组,采取"包保干部包村、村社干部包片、组长包户"的工作模式,动态掌握人员外出情况。强化特殊人群管理,建立"一对一"包保台账,实现一旦接到转移指令,立即转移到位。开展全县各级防汛责任人核定工作,及时调整县防指人员,确定了县、乡、村三级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以及各类防汛责任人,建立了责任人联系台账手册。组建督导检查组,由县纪委牵头,协同"两办"督查室不定期通过线上电话考试问询和线下实地走访查看相结合的方式,对各乡镇(区)、各部门值班值守和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倒逼责任落实。

防汛监测预警"精准化"。提高科学研判水平,建立由水利、气象、住建、应急等部门组成的27人防汛抗旱专家组,超前组织召开会商研判会,加密会商研判频次,注重解决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落实"叫应"机制,通过微信群、短信提醒、电话通知等方式第一时间向乡镇(区)、部门发布预测预警信息,做到既"叫醒"又"回应"。加大科学研判依据支撑,完成全县34套多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标定和维修工作,设置雨水情监测点219个,设置实时视频监控点44个,在全县11处重要地灾隐患点均聘任地灾监测员。完成数字基站台和手持对讲机的维护、测试,启动使用卫星电话,配备手摇报警器、铜锣等报警设备,确保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达到位。严格执行每日雨情、水情、工情调度工作机制,适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及时采取停工、停产、停课、停运、停业等"五停"有效措施,全面做好各项应对工作。

防汛隐患排查"清单化"。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隐患排查,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实行逐一销号,做到排查一个、登记一个、整改一个。提前留足防洪库容,对全县63座大中小型水库、127个小塘坝进行合理预泄。全面清理城区3000余座检查井、8公里雨水管网,提前清掏县城内8条水渠排水口,确保排涝通道通畅。全面开展河道"清四乱"工作,常态化开展河道保洁行动、垃圾围坝整治,确保各类河道以最大径流面行洪。加快建设县城防洪工程,研究制定《永吉县城市防洪工程度汛方案》,建立施工进度督战表,优化开山段爆破施工方式,最大限度提高施工效率。投入200余万元实施饮马河重点段治理工程,对二道埠子水库、温德河县城段堤防等水利工程设施进行维护。

防汛宣传引导"智能化"。采用群众直观易懂、喜闻乐见的宣传手段,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采取"文字+图画+二维码""三位一体"的宣传形式,以二维码为载体视频播放防汛常识。在广泛发放的《防汛一封信》《永吉县防汛明白卡》中印制4种防汛短视频二维码,通过智能手机扫描不同类别的二维码分别可以弹出防汛自救技能、暴雨天防汛自救指南、消防员告知自救技能、防汛必需生活用品和医疗用品等短视频宣传片,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突发汛情时的自救小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居民防汛避险自救意识,全面构建防汛减灾的人民防线。

以"五快"聚力

全力筑牢"水中救"生命防线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面对汛情,永吉县全县上下强化底线思维,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以分秒必争的精神,凝结成对抗洪涝灾害的磅礴力量,以防灾减灾救灾的实际成效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誓言。

人员转移撤离"速度快"。翻开《永吉县县城各社区防汛应急转移包保明细和联络表》《永吉县县城防汛转移安置具体实施流程》等7个图表,"干活安排谁""遇事该找谁""任务都有啥""工作怎样干""响应到哪去""转移往哪送""遇险怎么跑"等一应防汛转移安置工作动作模式一目了然。同时,永吉县还加强群众紧急避险演练,采取提前引导投亲靠友、就地就近上楼、按照事前设定的转移路线等方式进行人员转移,落实提前下沉干部,提前转移老弱妇幼、行动不便人员,提前转移危险区域全部人员的"三个提前"转移工作机制,一二楼的住户就近向楼上转移,平房区和一楼商铺除了投亲靠友的全部组织转移至安置点,做到转移在白天或上半夜完成,采取"回头看"措施严防已转人员擅自返回。目前,全县范围内共组织防汛应急演练96次,参与人员4100余人。对山洪危险区、地灾隐患点、切坡建房户及高边坡、低洼地段的群众进行"敲门"提醒机制,提前做好避灾转移准备,做到"不掉一户,不落一人"。在人员转移前期,永吉县做好全面准备,开放28个临时避险场所,其中包含5个安置点,在县城主要街路设置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标识牌。为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永吉县协助企业做好库房、车间、配电室等重点部位的封堵准备,引导企业、个体工商户购买财产保险,提供公共安全停车地点,并宣传提醒广大群众提前转移车辆和贵重物品,防止人员转移滞后为财返回。

物资队伍投入"使用快"。为便于及时快速接通群众电话,永吉县把抢险救援指挥部设在了"110"指挥中心,安排专人负责调度安排,并建立《永吉县应对洪涝灾害抢险救援指挥图》,在县城分区域设置了9个救援点,每个救援点均明确救援区域,配备11名机关干部、11台铲车、22名救援人员,每个救援点明确群众被救后的安置避难场所。提前储备300余万元的各类防汛物资,在口前镇、北大湖镇和星星哨水库分别设置了县级防汛物资储备分库,破解县城突发洪水时,县级防汛储备物资无法外调支援的问题。统筹各方救援力量,在全县9个乡镇(区)建立56支4130人的防汛抢险队伍,将县消防救援大队、民兵应急排纳入防汛信息员队伍管理,全面做好救援准备。对各乡镇(区)山洪易发区、城市易涝点、低洼地段、沿河两岸、水库下游、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防范区域进行巡查检查,安排专人对机械设备人员在岗情况进行调度,确保手机24小时畅通,遇到险情能够立即出动。积极联系市防办,做好驻吉部队、市政公司抢险救援设备、车辆衔接等争取外援工作。

人员流动交通"管制快"。公安干警提前介入、加大道路巡逻管控和路面交通疏导力度,相应应急响应启动后,立即出动警车、公安干警对立交桥下、低洼地段、沿河两岸、山洪受威胁区积水路段实行交通管制,并设置交通安全提示牌、警示桩、警戒带以及利用车载显示屏、扩音器滚动播放温馨提示、喊话等措施,避免流动人员车辆冒险涉水。同时,加快转移疏散处于危险地段的流动人员和车辆。

"五断"应对措施"落实快"。永吉县全面充分考虑"断水、断电、断网、断路、断气"情景,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逐条逐项细化了工作措施,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到具体点位、具体人头。提前做好供水、供电、通讯等备用设施保障,同时做好突击抢修准备,按照轻重缓急、分类排队,组织协调交通、水利、供水、电力、燃气、通信等各类专业力量,迅速恢复水、电、网、路、气基础设施功能,保证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需要。

灾民生活安置"保障快"。围绕受灾群众的"衣食住饮医",在临时避险场所、安置点配备被褥、折叠床、发电机和口罩、酒精、抗原试剂等各类物资,做好安置区域通风、消杀等防疫工作,加大抗原检测力度,设置临时隔离观察间。制定人员转移疏散工作方案,做好群众思想疏导工作,采取集中安置、分散安置和就近避险等多种方式及时对危险地段群众进行转移。提前与县域内大型商超企业签订生活物资代储协议,迅速组织调运米、面、油、蔬菜、药品、衣服、棉被等生活必需品,保证受灾群众有住处、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医。

以"五实"托底

坚决打好"灾后建"坚实基础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永吉县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谋划在前、部署在前,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以万全之策确保万无一失。

居民正常生产生活"落实"。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原则,把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民房修建和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切实解决受灾群众关注的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提前做好县城受灾群众安置楼建设和乡村水毁房屋、过水损坏房屋修缮重建的准备,确保受灾群众在入冬前入住。适时谋划申报启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修复新建项目的前期手续。

灾情数据核查统计"真实"。按照防灾与核灾相结合的原则,永吉县成立应对洪涝灾害突发事件灾情核查统计工作组,在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后,由3名县级领导负责主持全县灾情核查工作,下设两个工作小组,对全县道路、桥梁、水利设施、房屋、农作物等开展实地核查。目前,已对全县报灾员进行业务培训,开展灾情核查统计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检验报灾能力水平,确保一旦发生灾情能够迅速准确的统计上报全县受灾情况。

基础设施清淤修建"扎实"。坚持"水退人进""水退地净"的目标,选定2个淤泥弃土场,制作8个清淤分区图,每个区域提前分配人员队伍、机械设备。积极协调外部力量,根据实际情况划定清淤网格,每个网格由领导干部、机关干部、社区干部共同负责,采取"机械转运+人工铲扫"的方式,对淤堵区域开展全覆盖清理。加快恢复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加固维护乡村受损道路,疏通堵塞污水、雨水管线,维修改造供热管网,修复重建水毁水利工程、农村水毁桥涵,扎实做好疾病预防、卫生消杀、垃圾清运工作。

工农商贸复产经营"务实"。加强对全县重点工业企业经济运行监测,及时组织制定恢复生产经营实施方案,对恢复生产、半恢复生产以及正在组织恢复生产的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定向精准帮扶受灾企业。同步协调水、电、气等生产要素供应,为重点受灾企业设备、原料、产成品、半成品清洗提供保障,发挥助保金池、转贷金池作用,提供启动资金和流动资金,帮助受灾企业及个体工商业户尽快恢复生产经营。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组织对受灾较轻的田块,采用排水机械和挖排水沟等办法排除积水,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叶面肥防治病虫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