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总结汇报合集10篇
目录
1.X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做法与成效 2
2.X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6
3.X县流动党员服务管理情况汇报 13
4.X市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18
5.X县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25
6.X市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汇报 28
7.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31
8.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报告 34
9.流动党员教育服务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 38
10.全镇流动党员教育服务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 42
1.X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做法与成效
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紧迫任务。为切实加强全区流动党员管理,发挥流动党员服务企业回报家乡的先锋模范作用,X区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全面及时地掌握全区流动党员的动态及特点,为进一步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提供了依据。X区目前共有在外流动党员X名,无流入党员,X年无未流出党员,生活困难流动党员X人,X年春节慰问生活困难流动党员X人,双向共管的流动党员X名。
一、流动党员现状及原因分析
从全区流动党员队伍来看,呈现X个特点:一是流动党员数量增多,个体去向难掌握。全区外出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从X年的X人增加到现在的X人,且呈逐年上升之势。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与原党支部联系不经常,取得联系的流动党员也可能因为电话号码变更又失去联系,因此,党组织很难及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动向。二是流动党员头脑灵活,少部分党员组织观念淡化。大部分流动党员年富力强,素质相对较高,经济头脑活,有一技之长。然而由于长期不和组织联系,少部分党员党性观念减弱,组织观念淡化。一些流动党员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不履行党员义务,甚至长期不缴纳党费,从而游离于党组织管理教育之外。三是流动范围更广,很多单位党组织不健全。外出党员的流动范围已从经济发达地区转向全国各地,分布的行业以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为主,党员在工作单位之间流动频繁,而部分外资、私营企业尚未建立健全党组织,使得一些流动党员在外找不到党组织,管理上存在盲区。
二、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采取的主要做法
X、规范教育模式。提高流动党员的自身素质和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是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前提。X区高度重视流动党员的行前教育和返乡培训,每年冬季年底或春节过后,基层党支部便有重点地针对有外出意向的党员进行党性党纪教育,切实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明确要求外出党员在出行前到支部填好登记卡,流动期间定期联络,每季度写一份思想汇报,每半年提供一条信息。在外出党员春节返乡期间,由所在支部组织集中培训,培训的内容贴近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着重抓好《党章》、实用技术、党纪国法等教育,力求切合实际、学以致用。通过教育培训,使流动党员"五牢记",即牢记党员称号、牢记党性观念、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纪国法、牢记家乡建设,以此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
X、创新管理机制。全区结合实际建立了适应流动党员特点的管理机制。一是建立一对一联系制度。选择一批政治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的党员干部每人联系一名外出党员,把外出党员与党组织的联系变为与党员个体之间的联系,建立联系责任制度。要求外出流动党员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与党组织主动联系,每月汇报一次思想工作情况,每季度写一份思想汇报,年末交一份全年思想工作情况总结和参加一次党内民主评议工作。这种一对一的管理模式,拉近了流动党员和党组织的距离,让流动党员深切感受到自己是组织中的一员,逐渐由过去的"被动"联系党组织转变为"主动"联系党组织,更加积极地参加组织活动。二是实行持证管理制度。X区委组织部将外出党员全部登记造册,由支部出证明,乡党委、办事处党工委登记备查,登记与《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工作同时进行,确保将证件交到每个外出流动党员手中,并每年对该证进行审核。流动党员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规定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三是实行管理报告制度。基层党支部每季度向乡党委和办事处党工委汇报一次外出党员动态,乡党委和办事处党工委每半年向区委组织部汇报一次外出党员动态,及时总结上报流动党员管理中好的经验和做法,遇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四是优化服务,转变观念,建立流动党员社会化管理机制。搞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把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融为一体。要把流动党员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广泛开展"进党员家,知党员情,解党员难,暖党员心"等活动,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家庭以及外出务工中实际困难,使流动党员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存在和温暖,自觉服从党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而保持和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X、搭建活动平台。针对流动党员素质较高,以青壮年为主这一特点,积极利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搭建平台。即在春节、五一、七一、中秋等传统节日,采取一些小型、灵活的方式过组织生活,如举办座谈会、联谊会,组织他们谈心,主动了解外出党员思想状况,思想动向,使他们外出不忘家乡,心系党组织。同时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状况、职业特点和居住地点等情况,采取单位、行业和社区互动等多种方式,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员的活动就开展到那里,不断强化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光荣感、归属感与责任感,从而增强了外出流动党员服务企业、回报家乡的积极性。
三、主要成效
X、建立了流动不流失的组织制度。针对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强化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从健全组织着手,建立了流动党员流而不散、流而不乱的组织制度。督促外出党员及时编入当地的党组织,实实在在地过上组织生活;组建新家,构筑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稳定的联络沟通渠道。
X、激发了流动党员离乡不忘本的热情。针对流动党员致富本领较强、信息灵通的优势,积极引导其发挥作用,收到了较好效果。一是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家乡群众致富。许多党员致富不忘家乡,较好地发挥了党员的传、帮、带作用。如X石化总厂宏达化纤厂厂长崔跃就是办事处辖区党员,他的企业为X余名X区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二是发挥"桥梁"作用,提供致富信息,促进家乡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全区外出流动党员及时为家乡提供致富信息达X余条,取得实际经济效益的有X余条。三是发挥"回流"作用,活跃了本地经济。去年以来,X社区部分流动党员回乡创办实业,办起了养猪场、砖瓦窑场、化工厂等,X区X印刷厂厂长赵华毅便是回流潮中的一员,他的印刷厂年产值X万元以上,就近招聘了数名下岗失业人员,使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同时,也繁荣了经济。
2.X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继续深化,特别是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使广大基层党员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党员队伍的合理流动已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组织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员流动性不断增强,这就给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近几年流动党员管理中,X区虽然通过抓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基层党的组织,发放流动党员证、实行流动党员登记制和流动党员跟踪评议制等方式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X区流动党员主要特点和趋势:
(一)从数量看流动党员总数不多,但覆盖面比较广。X区总面积X平方公里,现有人口X万人,其中农村人口X万人。全区共有X个乡镇党委,X个街道办事处,X个村级党组织,X个社区党组织,X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X名党员。全区流动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的X%,其中农民党员有X名,退休干部党员X名,社区居民(下岗职工)X人,从事农业生产的X人,进城务工经商的X人,其它性质的X人。
(二)从流向看主要从农区流向城区,从经济发展缓慢区流向经济发展较快区,农民流动党员占流动党员总数的X%;
(三)从流动目的看大部分是以外出务工经商为目的,呈季节性流动,夏秋两季流量明显高于冬春两季;
(四)流入地相对分散,远至北京、四川、深圳、乌鲁木齐,近至郑州,本市乃至本区辖区内各乡(镇);
(五)大部分流动党员是青壮年,具有一定社会阅历、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头脑比较灵活、思维比较敏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流动党员去向难以把握
据调查:流动党员中出发前向党组织汇报的占X%,外出后能与原党组织主动保持联系的也只占X%,少部分流动党员外出后处于"断线"状况,本人及其家庭都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基层党组织很难掌握他们的具体流向和现实表现。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教育管理跟不上,忽视了流动党员对整个党员队伍的影响,党组织凝聚力不强,以致于少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很差,来去自由。此外,还有部分党员因家庭困难而出务工,党组织缺乏对其关心支持,生活负担重,情绪低落,对党组织有怨言,故意疏远党组织。
(二)流动党员组织活动难以开展
大部分流动党员活动地点不固定,不是找不到,就是回不来,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就是偶尔回家,也是来去匆匆,无暇顾及组织活动,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不闻不问,多数流动党员无法参加从业地党组织活动;更有一部分流动党员故意隐瞒身份,怕暴露党员身份,受约束多,影响自己挣钱,成为"隐性党员",导致外出期间党组织脱管,党员教育培训更是难以落实。
(三)流动党员管理措施难以到位
少数基层党组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流动党员管理措施,特别是党员流动高峰前夕,不做教育管理工作,致使部分流动党员成为"三不"党员、"口袋"党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的流动党员,由于不少新的经济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不重视或者党的组织不健全,在管理上适应不了对流动党员管理的要求,致使部分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活动无法落实;有的流动党员正处在考察期,外出前后既不汇报又不联系,或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以至于党组织对其外出期间表现难以把握,培养考察难以落实,转正手续难以办理。
(四)流动党员的作用难以发挥
流动党员长时间远离党组织,得不到党组织的教育帮助,加之少数党员自我约束能力差,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政治素质不高、立场不坚定的流动党员,经受不住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重经济收入轻思想建设,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混同于一般群众,放任自流。
三、我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做法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各级党组织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紧迫性。流动党员大多年富力强,经常出门在外,经风雨,见世面,学到了许多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管理和利用好这一群体,通过发挥流动党员"双带"作用,促使本地干部群众更新观念,学先赶优,提高整体素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因此,我们要求基层党组织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和管理上的盲区,从根本上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流动的客观现实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必要性,把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做为党的组织建设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按有利于流动党员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以及简便、易行、实效的原则,切实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健全目标责任制。
(二)严格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一是建全流动党员申请登记制度。党支部在流动党员外出前后负责对其基本情况、流动原因、去向、联系方式、流动时间、作用发挥等进行登记造册,以便党组织随时掌握其动态。二是建立专人联系制度,凡外出流动党员,在其外出期间,党支部在征求本人意见后确定一名正式党员作为联络员负责对其进行日常联络,联络员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主动了解流动党员情况并督促其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定期到流入地或原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按期交纳党费。三是坚持完善组织关系转接制度。对流动时间在X个月以上,地点相对固定的流动党员,可及时将其组织关系转入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时间在X-X个月或流动时间在X个月以上,但无固定地点或一时无法找到流入地党组织的,可出具党员证明信或发放流动党员证,介绍其就近参加组织活动;四是建全流动党员鉴定制度。流动党员返乡前,流入地党组织应对该党员流动期间的具体表现和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做出书面鉴定,加盖党组织公章后寄回所在党支部,做为年底评议流动党员的重要依据。对流出的预备党员,流入地党组织要负责按季度培养考察并及时寄回培养考察意见,对流入地无党组织的,原党支部要采取专人培养考察和个人主动思想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养活动,党支部要对外出流动党员安排一定的工作任务,使其在外出期间有责任、有压力,有目标,使流动党员流动期间不脱管,解决流动党员"无人管无人问"的问题;五是对个别在外出期间思想退化,表现恶劣,经党组织多次教育仍不悔改的流动党员,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予以组织处理,严重者要做出劝退或除名处理。
(三)健全基层党组织,明确职责,使流动党员都能在党的组织内开展活动。一是形成区委组织部、基层党(工)委、党支部三级管理的流动党员管理网络,做到职责明确、组织健全、管理到位,特别是流动党员联络员,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严防流动党员外出期间脱管;二是进一步健全新经济组织中党的组织机构,明确其上级党组织管理机构,通过系统管理、区域管理,行业管理不断增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使新的经济组织都能归口管理,解决好因党组织覆盖不广而带来党组织管理的盲区,让流动党员随时随地都找到党的组织,杜绝出现组织关系无人接,组织生活无处去,想交党费无人收,谈心交心无人听的现象。三是健全完善社区党建网络,拓展社区党建工作。采取"属地管理,动态管理,双重管理"的方法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保证流动党员权利和义务得以实施。
(四)实施"温暖"工程,切实关心流动党员的生活和工作。流动党员在外活动,思想上难免表现出一些复杂性和矛盾性,本人及其家庭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实际困难,基层党组织要从流动党员的思想实际和困难出发,从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思想上关心和帮助流动党员,解除他们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在评先评优上,要克服以往偏视流动党员的做法,充分认识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其特长,积极认真地选树一定数量的流动党员代表进行表彰,既让他们感受到一种荣誉和温暖,又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通过交流联系和一定的组织活动,让他们能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从而保持和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亲和力,使流动党员自觉服从党组织管理,变被动联系为主动联系。
(五)增强党员管理的针对性,选准载体,引导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在制定党员年度目标管理内容时,紧紧抓住流动党员活动范围广、信息多、观念新的特点,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流动党员的考核内容,既要求他们在外遵纪守法,合法勤劳致富,又要鼓励他们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带信息、带经验回乡,党组织每年要在适当的时间,借流动党员回乡之机,召开党员座谈会,在与流动党员谈心交心、介绍本地情况的同时,从流动党员中选树典型,听他们介绍先进经验,提出发展本地经济的参考建议,配合家乡拓宽发展经济的路子,带领家乡群众共同致富,通过一定的载体,发挥好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六)转发了中组部《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和<中国共产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修订式样的通知》,新的式样从X年X月X日起实行。这是适应新形势要求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党员动态机制,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对于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巩固党的组织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X年新春佳节,绝大多数流动党员回家过年,各级党组织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做好了《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工作,按照中组部和省、市委组织部相关要求,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对流动党员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登记。各基层党委把这次《活动证》发放工作与提高党员管理工作水平结合起来,以发证为契机,进一步了摸清流动党员底数,登记造册,建立起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夯实了党员管理基础工作;
二是完成了《活动证》的领取发放工作。各基层党委为所属所有基层党组织进行统一编码,全部领取《活动证》,确保了春节前发放至村(社区)党支部和有流动党员的其他基层党支部,各有关党支部在春节期间将统一编号并加盖基层党委印章的《活动证》发放给流动党员;
三是以发放《活动证》为契机进行了一次党员意识教育。把这次《活动证》发放工作与搞好党员教育结合起来,采取适当形式对流动党员进行了一次党性观念和党的纪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党员意识。把发证工作与关心爱护流动党员结合起来,深入了解了流动党员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结合春节慰问生活困难党员一并进行发证工作。
3.X县流动党员服务管理情况汇报
近年来,随着大批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党员流动日趋频繁,截止目前,我县共有流出党员X名,流入党员X名,没有生活十分困难的流动党员。为了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确保党员流动到哪里,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就有党的活动,我县坚持区别情况、动态管理,根据全县流动党员的分布状况、职业特点和居住地点等情况,积极探索,采取多种有效形式,确保外出务工党员流动不流失。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
县委成立了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县委书记高维勋经常听取汇报,并赴流入地参加X流动党员座谈会,了解他们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县委组织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印发了《关于在流动员中建立党的组织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意见》,把此项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建立了工作台帐和各种档案,组织专门力量,对流动党员状况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共发放调查摸底表X余份,基本做到了"六清",即党员的基本情况清、外出时间清、从事职业清、流动地址清、联系电话清、党费收缴情况清。县委组织部对流动党员管理实行"月报制",即各乡镇党委每月向组织部上报一次流动党员情况,定期不定期检查督促工作落实情况,并针对流动党员动态的实际,注重调研,创新机制,发现典型,总结经验,逐步形成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机制。
二、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X、灵活设置党组织。对农村流动党员我们按照便于指导、有利管理的原则,探索出"乡籍会+党组织"的管理模式,灵活设置党组织。在同一地区有X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及时建立了流动党组织,并选配好党组织负责人;对于暂不具备设置党组织条件的,根据情况设置党小组或建立党员联络站,选派党建联络员,流出党员覆盖面达到了X%以上。截止目前,已建立党支部X个,党小组X个,联合支部X个,确定党建联络员X人。
X、规范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对外出时间在X个月以上、所去地点固定的党员,我们及时转移了组织关系;对外出在X个月以内无固定地点但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乡镇党委都为其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对我县在该地建立有流动党组织或党小组的,挂靠在党组织或党小组中。
X、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一是出入登记制。党员外出前向所在党支部请假并填写《流动党员登记表》,讲明外出的时间、地点、从事行业以及联系方式,办理能证明其党员身份的有关手续;党员外出返回后,也及时向党组织报到。二是定期联系制。流动党组织或党小组要与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建立固定的联络方式,定期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党员外出期间,每季度以电话、书信等方式向所在党支部汇报一次思想、工作、生活情况,每年年度向支部递交一份书面总结。组织部通过定期到党员比较集中的流入地召开座谈会、寄发信笺等形式与流出党员联系,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到流入地发展中去,去年"七一"前夕,县委组织部为流动党员寄信X封(内容包括给流动党员的一封信、"三会一课"制度、《党章》、本党组织通讯地址一览表等),使他们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乡村党组织通过各种渠道保持与流出党员的联系,及时传达有关精神,了解党员的思想状况、工作和生活情况。三是实行"双向双管"制。"双向双管"即由县委组织部根据全县流动党员的分布情况与流入地党委组织部门签订双向双管协议。各乡镇党委及时向党员流入党组织通报流动党员的有关信息,并督促流动党员及时与流入地党组织取得联系,主动参加组织生活,自觉接受流入地党组织的管理;流入地党组织及时将流入党员编入相应的支部和党小组,负责日常管理,定期反馈在务工地的现实表现。四是严格进行评议。对于外建支部的党员,每年由所在乡镇党委派人到流入地进行一次督导检查,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工作;对于未建支部的流动党员由所在支部负责考评,根据具体情况单独安排在春节或农忙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时间集中进行,通过当面听取思想汇报,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和流入地党组织反馈的情况进行评议。对长期脱离组织、不履行义务、不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生活的党员视情节给予处理。通过强化措施,使流动党员的管理由"无序到有序"转变。
三、发挥优势,服务家乡
流动党员一般以中青年为主,文化层次相对较高,且大多流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经过在外务工,使他们眼界开阔、头脑灵活、信息灵通,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和实用致富技术,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乡村党组织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采取思想上引导、政策上优惠、程序上简化等办法,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流动党员带资金、带技术回乡创业,形成流动党员的"回归"效应。积极在流动党员中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个流动党员每年至少给家乡群众带回一条致富信息,传授一项致富技术,给所在党支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并帮扶一个农村特困户,争做一名奉献于社会、造福于乡里的新时代农村党员。活动开展以来,流动党员为家乡提供致富信息X余条,提建议X余条,河底乡元村村党员魏成涛X年X月赴北京打工,从果蔬批发做起,个人资产已达X万元。他致富不忘家乡人,X年他回乡带领X名农村青年和他一起到北京,有些人随他做起蔬菜生意,有些人在他开的酒店里打工;他还先后X次到山东烟台考察樱桃种植,回乡后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搞起了X亩樱桃种植基地,并积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四、解决困难,做好帮扶
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建立了流动党员帮扶制度,定期到流动党员家庭走访,指定有联系条件和能力的党员与其结成帮扶对子,帮助流动党员的家庭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特别是农忙季节要成立帮扶小组,帮助抢收抢种,解除流动党员的后顾之忧,激励他们安心创业。目前全县已结成"一对一、一对多"帮扶对子X余对,成立帮扶小组X个,解决了流动党员家庭的生产生活困难。
存在的问题:
X、组织难运作。流动党员基本上是在外地,只有春节、清明节等大节日才回家,一年回家一、两次,或者几年才回家一次,来去匆匆,对他们的组织生活开展运作存在困难。X活动难开展。由于分布太散,逢年过节回家的流动党员不多,乡党委每次想集中座谈、开会培训都比较难。
X、作用难发挥。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流动党员外出后不跟当地的党组织联系,把自己当成"口袋党员",模糊了党员党性意识,让自己跟普通老百姓一样,这样,流动党员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形象不佳。
4.X市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做好当前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组电明字[X]X号)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中共X市委组织部对新时期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探索,现将我市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的做法、成效和经验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市共有党员X人,其中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的X%;在外出流动党员中建立党委X个,党支部X个。流动党员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X、流动党员以农村向城市流动为主,主要集中流往经济发达地区、大都市和沿海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从业单位主要以集体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为主;分布行业主要以建筑业、餐饮业、商业、服务业为主。
X、在流动党员集中的地区,建有流动党支部,但多数党员将组织关系保留在居住地,能够通过电话或家人同流出地党组织保持联系,思想工作较为稳定。
X、当前,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加快推进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流动党员生产生活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部分党员返乡创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