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武装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武装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当前基层武装部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基层武装工作开展不简单。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使得个别领导和武装工作岗位上的同志滋生了和平麻痹思想,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所淡化,产生了"抓经济,忘国防"、"进市场,丢武装"的现象。此外还有专武干部身兼多职,存在武装工作可干可不干的模糊认识。
(二)从事专武干部的人员不合理。现行管理体制不顺。基层武装部实行军地双重领导制,即基层武装部的工作由区人武部下达,而平常人员管理、工资待遇则由街道负责,这种体制导致区武装部给予基层武装部的工作不能很好地落实到位。专武干部进出渠道不畅。许多有专长、适合做武装工作人员的进不来;基层武装部人员工作性质要求其年龄不能偏大,达到规定年龄就需要适当调整。但目前部分专武干部任职较长年龄偏大,无适合的年青人来接替。
(三)基层人武工作落实不到位。一些领导对武装工作的特殊性性认识不足,硬性给基层专武干部安排其他兼职工作。据调查,绝大多数基层专武干部身兼多职,除了平安建设、安全生产、招商引资等长期性兼职外,信访稳定、征地拆迁等临时性工作更是家常便饭。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缘由
(一)街道基层武装力量比较单薄。按有关文件要求,基层武装部一般只编一名专武部长、一名副部长和一名干事。这三名专武干部除要完成好份内的民兵整组、兵员登记、民兵政治训练、国防训练、民兵军事训练、征兵等工作外,还要完成好街道支配的其他工作,事实上这是身兼多职。基层的武装部一旦接到临时任务,只能通过组织机关内部人员、向社区派发任务等方式进行,因此,在完成上级给予的军事任务时,工作质量不高、拖拉和被动应付现象。
(二)街道兵员组织缺乏落脚点。当前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社区居民人户分别现象严峻,属地企业工作岗位以合同工为主,多数镇、街道没有大型企业,有大型企业的,又单独设立了企业武装部,归区人武部领导和指挥,这些缘由造成民兵编组编实难。目前,镇街道应急排多数编在机关、社区、学校等,编的多数是社会散兵和流动人员,这些民兵很难保证抽出来训练和拉出来执行任务,遇有任务,这些人员也很难长时间执行任务。
(三)工作职责认识模糊。部分从事基层武装工作人员片面认为武装工作就是民兵工作和兵役工作,对武装工作如何搞思想认识上没有完全到位,因而工作详细落实上也就不能到位。基层人武工作注意机关内部建设多,讨论民兵和国防建设少;对现有民兵队伍关注多,对动员潜力关注少;对年度征兵任务关注多,对基础性建设关注少。
(四)进入基层专武工作渠道不畅。根据有关文件要求,从事基层武装工作的人员需具备相关的条件,但许多状况下,具备相关条件的人无法被选到这个岗位,在村居,部分民兵连长,由村委会自己任命,他们年龄大、工作乐观性差,他们不能完全把握武装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这些无疑也成了基层武装工作进展的制约因素。
三、建议
(一)强化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根据有关文件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编配专武干部,尽可能做到专职专用,即使要兼职,也应兼任或兼管一些同武装工作相联系的工作,如退役军人事务等,使他们有足够的精力从事基层武装工作。
(二)抓好专武干部学习培训。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工作任务,加大对专武干部培训力度,培训内容上,可以学习民兵预备役政策法规、基本军事技能、组织指挥等基础学问;培训方式上,可实行领导授课、阅历沟通、难题会诊、以会代训、机关帮带等形式,特别对新上岗专武干部,关心他们打牢业务基础,提高军政素养,尽快适应基层武装工作需要。
(三)加强专武干部实践锻炼。专武干部在平常工作中要留意将所学的理论学问紧密联系实际,大胆探究,努力提高做好军事工作、经济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本事,使自己真正成为既懂军事经济,又懂政策法规、既会管理指挥、又会擅长协调的多面手,在完成急难险重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以过硬的军政素养、较强的组织领导力量和突出的工作成果,赢得各级领导的信任,真正在同级党委、政府中树立一名新时期专武干部的良好形象。
(四)加强民兵干部选拔与任用。民兵干部主要负责本辖区民兵连组织建设、军事训练和日常动态和静态管理,随时作好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预备,达到平常应急、战时应战要求,促进经济与军事工作的有效落实,因此民兵连长人选配置显得很重要。可以从现有社区两委班子中选拔任用民兵干部,也可以从退伍军人中选拔任用民兵干部,年龄尽可能在35周岁以下。
上一篇:关于科技人才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