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调研报告-9篇(第2/2页)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当前我市在镇村规划建设管理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镇村发展的迫切需求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还有一定的差距。总体看来,还存在对规划认识不深、执行不严、建管脱节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编制重视不够。一是对规划的认识不够。少数干部对规划的严肃性、科学性认识不够,不行就调整,存在"重调轻编"的现象。乡镇层面没有专门的领导机构,乡镇资规所受人员编制等方面的限制,不能起到主导作用。镇村干部对规划知识的了解不深入,绝大多数村级班子去年换届进行了大范围调整,专业知识掌握不准,不知道如何编制规划。二是参与意识不强。村级在编制村庄规划过程中,过度依赖规划编制单位,不少村没有摸清家底,对村级发展没有系统的思考,对产业布局没有科学的谋划,没有发挥"主人"的主导作用,任由"匠人"闭门造车。少数正在编制规划的村,设计公司对编制规划的调查不够深入,调研方式单一,有的仅召开了一两次座谈会就出规划初稿,有的没有与上级部门沟通,没有从村情民情出发统筹考虑规划,仅从技术层面考量,生搬硬套,规划没有前瞻性、针对性、可行性。
2.规划限制因素较多。一是受上位规划的限制。我市国土空间规划仍在编制过程中,村庄规划编制虽然前期进行了试点,但受到国土空间规划及"三线"(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限制,成效不明显。二是受"三调"数据的限制。调研中发现"三调"数据虽然较"二调"数据有很大提升,但是精准度仍不够,不少镇村还存在基本农田"上山下河"现象,"三调"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与现状不符导致了村庄规划编制受限。三是受发展空间的限制。多数村庄可用建设用地指标有限,部分村公益事业、公共设施建设用地荒废,没有发挥作用。如部分乡镇职中、村小已经没有办学,但由于权属问题,镇村无法综合利用。有的村在承接市级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时占用了大量建设用地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村庄规划空间受限。
3.镇村建设要素缺失。村庄"空心"。随着近年来劳动力的持续输出,不少村庄的常住人口大幅减少,以龙潭乡谢河、白寨村为例,户籍人口均超过千人,常住人口不足200人,且基本都是老弱妇孺。劳动力的缺失导致乡村产业发展用工难,如五庙乡,不少茶园因为"无人采摘"导致资源浪费,茶产业发展受限。人才流失。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的影响,多数行业发展都受到较大冲击,我市不少乡土人才为了生存发展,不得不改行另谋职业维持生计。以"痘姆古陶""五庙弹腔"等"非遗"传承人为例,"非遗"产品的经济效益不明显,相关企业和集体只能通过裁减人员,压缩开支,导致这些"工匠"流失异地他乡。农田抛荒。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弱和劳动力的缺失使不少农田无人耕作,山区因"宜机化"程度不高,农田抛荒更为突出。产业不强。我市多数乡村产业多而杂、小而弱,整体规模不大,带动性不强,产业链短,融合发展不够,综合成效不是很明显。
4.镇村管理合力不强。一是管理不严。农村宅基地每户占地面积不能超过160平方米,但是由于后期监管不够,个别农户建房出现超标现象。二是风貌不一。集镇临街建房、农户骑路建房、畈区堤顶建房、山区切坡建房的情况时有发生,房屋建设风格上,虽然住建部门前期根据皖派建筑风格设计过相应的房屋户型供农户挑选,但是执行没有到位,农户建房"不问镇村问'先生'",导致了不少村庄房屋未按图纸实施,地方特色未充分彰显。三是经费不足。市财政每年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有限,卫生保洁(除环卫一体化外)、路灯电费、设施维护、绿化养护等费用,基本都是镇村承担。据调查,平均每个村每年用于支出环卫、电费、绿化等公共设施维护费用不少于5万元,经济基础薄弱的镇村难以为继。道路维护上,仍有相当一部分道路未纳入交通部数据库,管护经费不能保障。四是机制不顺。乡镇机构改革没有全面启动,多数乡镇没有建立乡镇综合执法队伍,有的虽然成立了队伍,但是没有执法权,乡镇与部门间、部门与部门间还存在"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问题,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镇村建设管理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三、意见和建议
推进镇村规划建设管理,能有效改善我市乡村风貌,助推"四宜"特色镇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打下坚实基础。为此,我们要统筹谋划、科学布局,加快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及村庄规划编制,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着力构建镇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具体建议如下:
(一)坚持统筹推进,确保镇村规划有用有效
一是推进"多规合一"。根据各乡镇及村居区位、资源、人文、产业的不同特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群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强化统筹,推进"多规合一"。加快我市"三区三线"划定,推进市(县)、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步伐,坚持"成熟一个编制一个",分步有序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确保与上位规划、专项规划有效衔接。对目前正在试点推进以及拟建设的"四宜"特色村镇,优先安排启动村庄规划编制,确保村庄规划与"四宜"特色村镇专项规划同步开展、成果共享。
二是优化镇村布局。探索行政区划调整,推进拆乡改镇、拆乡并镇以及城区增设街道事宜,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以产业融合发展为依托,打破自然村、行政村的界限,以一个或多个行政村为单位编制村庄规划,重点考虑拆并类村庄与周边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村庄合并编制村庄规划。
三是扩大有序参与。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培训指导,引导各方参与。县乡两级要召开"镇村规划建设管理"专题培训会,市(县)级培训到村,乡镇培训到组,通过层层宣传,全面提升乡村干部和村民群众的规划意识和规划参与度。镇村两级要科学谋划未来发展项目(至少5年),以产业发展项目定规划,确保规划管长远。加强对规划团队指导,要确保规划编制团队在深入村组调研、了解风土民情、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编规划,落实好驻镇、驻村机制,以工作日志倒逼工作进度,防止规划编制出现"千村一貌、照搬照抄"的情况。
(二)注重空间拓展,确保土地管理集约节约
一是盘活存量。通过流转、出租、入股、联营、合作开发等方式加快农村闲置土地综合利用,着力破解乡村土地供求瓶颈。乡镇层面,建议国资部门将乡镇闲置站所和学校,按照国有(集体)资产处置程序要求,变更后交由乡镇统筹管理。全面摸排乡镇范围内废弃矿山、窑厂以及其他各类荒废生产加工场,通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拓展建设用地指标。村级层面,加强闲置农房村舍综合利用,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对退出的土地进行复垦或通过建设乡村民宿、文创工作室或出租用作企业办公用房等形式加以利用。
二是做优增量。积极推广全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经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建议优先考虑在乡村振兴示范区、"四宜"特色村镇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就近入市和集中调整入市。建立市级财政周转金,对条件成熟、可快速入市的乡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征收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健全国家、集体以及农户三者之间农村集体经营性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充分对比"二调""三调"数据差异,综合考量差异现状,找到合理突破控制线的理由并做好论证举证,积极争取发展空间。加强对上联系,争取对XX医药健康、新材料、机械制造、刷业等"链长制"产业发展用地指标由安庆直接调剂,"带帽"下拨,减少占用XX建设用地指标,为XX镇村规划建设留足空间。
三是提高质量。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拓展土地利用形式,加强政府对土地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管理,确保规划建设用地发展有序、调控有效,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充分利用。镇村规划中要结合集镇规模、村庄规模,对居民建房、公共设施、文旅设施建设用地进行合理布局,提升土地利用率。落实规划"留白"机制,实行弹性管控,对预留土地用途、性质不做明确界定,以保障乡村发展过程中新产业新业态等用地。
(三)突出建管并重,确保规划实施依法依规
一是加强建设利用。遵循"镇当城建、村要自然"原则和理念,规范镇村的各类建设开发活动,确保镇村规划落实落地。在规划范围内落实各项审批程序,严格落实农民建房"一户一宅、建新必须拆旧"要求,把"四到场"落到实处。总结借鉴龙潭万涧村在传统古村落保护利用方面的经验做法,围绕传统古村落保护设计旅游线路,推进各类研学游、亲子游、周末游活动开展,提升"造血"功能,实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
二是加强风貌管控。建议住建部门要建立农房设计图集更新机制,结合XX实际和农民需求,重新设计一批《乡村振兴农村住房图集》供农民建房选择,同时加强对市域范围内的工匠培训,引导农户规范建筑风貌,确保农民新建住房建筑风貌符合发展需求,提升全市村庄品质。乡镇要进一步优化集镇布局,改变"一条街经济",以城市标准建设集镇,提升集镇功能,真正实现集镇区"四通八达、车水马龙"。村庄绿化亮化上,要因地制宜,坚持"宜亮则亮",坚决避免"过亮化",要推进"市树""市花"在镇村建设中的应用,让樟树与梅花成为XX人"不解的乡愁"。
三是完善公共管理。在道路维护上,要改变纳入管护道路与实际不符的现状,坚持实事求是,按照实际里程对农村道路进行养护;对临水临崖重点路段,要扩大道路保险覆盖面,积极发动广大群众筹资筹劳,参与日常管护。在公墓建设方面,要加强公墓周边附属基础设施建设,对公益性公墓的布局要科学合理,充分考虑便民,在功能分区上要适当考虑民风民俗,要开发经营性公墓建设,以经营性反哺公益性;在其他公共设施的后期管护上,要充分发挥"五老乡贤"的作用,积极培树文明乡风,提升群众参与度。
四是整合要素资源。将乡村道路养护工、环卫工、生态护林员等队伍进行整合,推进市场化运作,对镇村环卫、道路养护、公墓管护等公共设施的后期维护进行统筹管理。结合乡镇机构改革,通过机构拆并、资源整合,将农业、林业、水利、文化等部门基层站所划归乡镇统筹管理,尽快建立乡镇综合执法队,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推进权责下移,进一步赋权增能,着力解决镇村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各自为政的实际问题,形成实用高效的"大管护"机制。
(四)加速产业融合,确保镇村发展又快又稳
一是做优乡村产业。推进产业强镇。要把发展乡村产业作为镇村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方面来抓,立足乡村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基础,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旅则旅"原则,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制造业与休闲旅游业,紧盯《产业强镇三年行动计划》,抓紧抓实沿105国道工业强镇、环天柱山浒山湖旅游产业强镇、山茶畈瓜农林特色产业强镇"三大行动"。在抓稳粮食与生猪生产的同时,要立足我市瓜蒌、茶叶、油茶、食用菌、蚕桑等优势产业抢抓国家、省政策机遇,围绕"一县一业(特)"示范创建和"一镇一特",谋划申报一批重大产业发展项目,为我市做大做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壮大龙头企业。要聚焦省里提出发展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目标,围绕瓜蒌、茶叶和中药材等产业,加强乡镇和农业农村、招商中心等部门沟通,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招引和建设力度,加快槎水天邦、油坝奥开、黄铺新希望等重大农业项目建设,力争实现10亿元农业龙头企业"零突破"。做强农业品牌。要突出"山茶畈瓜"产业定位和"三富"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瓜蒌、茶叶等市域特色产业。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发挥瓜蒌国家地标产品、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优势,依托王河瓜蒌国家级产业强镇,打造集瓜蒌种植、加工、销售、研发等为一体的标准化园区。抢抓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杭州茶叶研究院帮扶机遇,实施为期三年的茶叶产业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XX茶叶品牌影响力。同时,要组织企业"走出去",参加农产品交易会、展销会,开展品牌推介活动,开拓大中城市销售市场,使"天柱山瓜蒌籽""天柱剑毫"等品牌走出安徽,走向全国。
二是推进业态融合。镇村规划要顺应产业要素聚集、业态融合的发展趋势,实施"产业+"行动,围绕乡村产业,融入地方生态、文化、旅游等特色资源要素,突出接二连三、接城连乡,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做好"点、线、面"文章。在"点"上,要打造好"四宜"特色村镇集群。各乡镇各部门要以"四宜"特色村镇建设试点为抓手,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块状经济。要抓紧实施好首批5个试点村镇未完工项目;要结合各自资源禀赋加快推进第二批5个试点村镇项目建设,确保当年投入、当年见效。在"线"上,要建好环潜水河乡村振兴示范区。要围绕环潜水河乡村振兴示范区"十四五"行动计划,将任务落实到年度、落实到项目、落实到乡镇和责任部门。加快拓展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建设,力争打造全国有影响、全省有特色的示范区。聚焦省政府相关文件要求,围绕潜水"一河两岸"及重要节点,深入谋划项目,制定项目清单,积极争取专项债项目支持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乡村振兴"XX样板"。在"面"上,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整洁有序示范路、"美丽庭院""文明积分超市"等创建活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由基础整治转向品质提升。
三是抓好"两强一增"。抓好"科技强农"。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采取"聘、选、派、育"等方式,要实现行政村服务全覆盖。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农科院等大院大所合作,构建瓜蒌产业"产学研推用"融合机制,重点解决"瓜蒌根结线虫病综合防治"难题。突出我市瓜蒌、雪湖贡藕两个地理标志产品,要建设和完善好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圃,重点在种苗研发、产品开发上有突破。抓好"机械强农"。要巩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成果,提升粮食等主要农作物农机装备能力,在水稻育秧和粮食烘干上发力。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资源配置,加快县域统筹规划布局,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和布局。加大农机推广力度,加快农机更新换代,确保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占比逐年提升。要编制好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XX-2030年)》,以省"宜机化"改造试点县和黄铺村"小田并大田"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升我市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夯实农业生产基础,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抓好"农民增收"。要大力实施"工资性收入倍增、财产性收入扩量、经营性收入壮大、转移性收入提升"四大行动,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鼓励和培育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好农村居民本地就业"121"计划,完善创业就业政策扶持,改善创业服务,支持返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就业,让更多农民走上自主创业、务工就业道路。
(五)强化要素保障,确保运行机制完备完善
一是健全组织架构。要加强对镇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工作机制,为镇村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坚实保障。发挥城乡规划委员会职能作用,严格审查审批规划,资规、建设部门要按各自职责加强镇村规划建设指导。尽快在乡镇建立高规格的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别担任主任、副主任,乡镇资规所作为委员会办公室,由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对镇村两级规划进行上下联合审查,统一管理本乡镇的规划建设行为,确保规划实施落地。
二是坚持上下联动。加快推进镇村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信息共享,在规定范围内,资规、林业等部门要将规划编制相关数据、"两张图"与规划编制单位、乡镇共享,规划编制单位在与镇村干部、群众沟通时要先图形后内容,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干部群众交流。在镇村建设管理过程中,要加强资规、农业农村、住建、执法、交通、水利等部门联动,一体化推进村庄建设管理,同时注重与供电、供水、燃气、移动、电信等公司沟通交流,合理布局管网杆线,推进地上地下、线上线下资源优化利用。
三是突出法规引领。市政府要尽快研究制定镇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办法和具体实施细则,规范规划、设计、审批、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配套制定《农村建筑工匠管理办法》《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安全及建筑风貌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等制度,对照《安徽省镇村规划建设管理负面清单》,研究出台《XX市镇村规划建设管理负面清单》,以负面清单规范规划建设管理行为。
四是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市主导、乡主责、村为主、群众参与"的四级联动机制,加强对全市村庄查违控违的巡查,按照标本兼治、疏堵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对违法建设进行整治,力求"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早拆除"。加强调度考核,建立镇村规划建设管理"月调度、年考核"机制,制定考核奖补办法,对考核前三名进行奖补。市政府、各乡镇政府要建立对违法违规建设活动的举报奖励机制,吸引更多社会面的参与。严格落实违法建设问责制,对违法建设行为监督、制止和查处不力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关于完善村庄公共设施的调研报告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姜堰区溱潼镇人大通过实地勘察、走访座谈等方式,就该村公共基础设施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意见建议。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溱潼镇西北部,与兴化市接壤,全村共有29个村民小组,1283户,约4144人。近年来,该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先后荣获省传统村落保护建设村、村民自治模范村、金融生态市信用村、科普文明村等称号。
一是实施"通达工程"。XX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创建美丽乡村,建有庄前路等4条20公里通庄公路,为群众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不断提升。
二是实施"水利工程"。在农业用水方面,建有能够满足浇灌农田的主水渠,改新建闸泵3座,疏浚河道4条;村民用水方面,实现户户都安装水质较好的自来水给水设施,能有效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质量和安全。
三是实施"惠民工程"。在文体方面,结合水乡特色和传统古村落建设,XX村打造了富有里下河特色的水上大舞台,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投入15万元,建成藏书3000多册的村农家书屋。设置3个体育健身点,为群众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供了方便。投入21万元,修建一处村级卫生室。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虽然XX村在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规划还不完善。规划缺乏长远性,没有充分发掘当地历史文化内涵和区域自然特色,对用地布局、风貌控制、特色塑造等方面规划不系统、不完整。二是资金制约现象比较严重。由于村级缺乏项目支撑,加之村集体经济薄弱,导致项目建设中捉襟见肘、工程建设未做到尽善尽美,项目建成后乡村债务沉重。三是配套设施跟进不及时。比如公墓绿化配套尚未到位,该村积极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但受集体资金和公共资源的制约,农村生态公墓周边绿化、公墓附近垃圾处理等方面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有效解决。四是管护机制还不健全。由于管护机制不健全、经费紧张、管护责任没有有效落实,公共设施后期维护不到位。五是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还不高。少数群众缺乏主体意识,认为公共设施建设是政府行为,存在"等、靠、要"等依赖思想,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和发挥,存在"干部做,群众看"的现象。
三、相关建议和意见
1.坚持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建设规划。要继续将科学规划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按照"生态奠定基础、产业增加收入、居住提升文明、文化丰富内涵"的思路,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结合,充分考虑基础条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规划,在充分研究目前的基础条件上,提出XX村短期、中长期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区域布局和政策措施,积极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小步快走提档升级。
2.加大整合力度,进一步解决资金制约。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群众自筹、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方整合综合开发、一事一议、交通、教育、卫生等项目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坚持群众自主原则,尊重农民群众意愿,通过"一事一议"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广大农民自觉参与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工作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在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3.健全管护机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不断健全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加强美丽乡村公共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成立村级卫生保洁员专业队伍,负责村级环境卫生保洁和公共设施管理,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要从群众最直接、最关注、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及时配套相关基础设施,尽快解决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水、电、路"等问题。
4.强化宣传引导,进一步发挥群众作用。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有关政策,充分发挥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等功能,积极组织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制定完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等制度,积极培育乡村文明,引导村民树立自建自管意识,强化村民自治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创建的热情。
5.注重文化融入,进一步提升建设内涵。要继续抓好美丽乡村农家书屋和文化广场、健身广场的建设,为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硬件支撑;要坚持"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的原则,特别是、加强对文化遗迹遗存的保护开发;加大对传统艺术、传统技艺、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弘扬;积极保护乡土资源,深挖文化底蕴,留存乡风民俗,突出体现农村文化特色,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品质内涵。
关于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实业兴国,实干兴邦。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根基,是实现南京"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重要支撑。一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持续多年对我市相关板块和先进制造业领域企业开展跟踪调研。今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并举行联组会议,开展专题询问,对我市先进制造业深度问诊把脉,力促其实现突破发展。
为做好相关议题的准备工作,自今年6月开始,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在常委会分管主任的带领下,深入板块、园区看项目、访一线、抓问题、找差距,开展了4个月的专题调研。整个调研过程中,还积极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参加并征询意见。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与特色做法
"十三五"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环境、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市委市政府坚持将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经济拓增量、优结构、提质量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跑出南京"加速度"。20XX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增速在全国GDP前十城市中位列第一;净增规上工业企业524家,超20XX-20XX年净增数总和;八条重点产业链快速发展,总规模较上年增长22.4%。
(一)科学谋篇布局,聚焦重点导向鲜明。积极响应党中央战略部署。将南京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局中谋划,20XX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主导产业优化升级的意见》,明确提出构建"4+4+1"主导产业体系,引领先进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力把握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20XX年,印发《南京市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进一步聚焦八条重点产业链,着力构建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发展体系,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统筹优化先进制造业布局。加强对首批32个特色园区的调度扶持,加快培育南京市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2个产业集群,优化集群内创新资源配置,提高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二)坚持创新驱动,修炼内力夯实基础。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芯华章、华大九天等企业打造国产EDA全流程创新平台,以平台实现功能集聚。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合理配置财政资金支持重点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和初创成长期市场主体培育。二是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施"紫金之巅"产业链技术攻关计划,面向全国发布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清单,以"揭榜挂帅"方式鼓励各类创新主体集中力量攻关。三是强化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加快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创新中心等创新联合体在整合资源和技术突破方面的引领作用,降低企业技术研发成本。
(三)优化服务保障,精准对接高效耦合。一是着力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完善产业链龙头企业培育库,建立省级、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专项对接精准服务,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二是助力企业市场拓展。围绕八大产业链重点领域加快应用场景开发建设,上半年全市累计发布应用场景600余个。开发"南京市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平台",开通创新产品线上直报通道。发布《南京市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推荐目录》,召开供应链对接交流会,拓宽产品市场应用渠道。策划20XX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活动,提升产业链整体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三是推进产业链对接合作。举办产业大讲坛企业家服务日早餐会、华为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峰会,优化产业发展生态,赋能产业链重点企业数字化转型。
二、存在的问题
放眼全球,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悄然兴起,数字技术正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发生系统性再造。聚焦国内,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技术体系正加速变革,疫情对产供销循环的影响日趋常态化。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调研组认为,我市先进制造业亟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规上工业经济规模不大,产业布局尚需优化。总体规模体量偏小,20XX年我市规上工业总产值11989.7亿元,仅相当于苏州(34823.9亿元)的三分之一,低于无锡(17594.5亿元)。制造业占比呈下降趋势,20XX年至20XX年,我市制造业占GDP比重逐年下降,分别是29.7%、29%和28%,要实现"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制造业占比稳定在30%"的目标难度较大。布局有待整合优化,我市产业集群布局还缺乏统一的战略规划和管理,集群内企业的产业关联度小,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技术和信息等资源共享程度不高,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关系,吸引有行业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大项目落地。今年1-8月,我市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签约数同比下降45%。
(二)创新内生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研发投入不足。市统计局对20XX年南京市规上、限上企业创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开展技术创新的企业比重为36.4%,在全省仅排第11位。20XX年规模以上工业研发强度在省内排名第13位,工业企业创新费用347.8亿元,仅为排名第一的苏州创新费用的36.9%。产学研用协同缺乏合力,创新成果转化率低。高校、科研院所受价值导向和利益分配机制影响,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实际应用做研发的动力不足,科教优势、临床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产业创新优势;另一方面,企业技术成果在发现、评估、筛选、转移机制方面尚待完善,技术交易、科技信息服务等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中高端制造业优势尚未形成,芯片、车载电子等高新技术企业体量小,在通用操作系统、数据库、IC设计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对外源性技术和订单仍存在路径依赖,多数技术升级属于集成创新,源于本土的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比较有限,缺少有竞争力的产品和龙头企业,电机电控、毫米波雷达、燃料电池储运等重点环节均存在空白,技术空心化和自主品牌缺失问题凸显。
(三)要素供给缺乏有效性,资源紧缺的制约效应愈加显著。人才与产业发展的对接程度不高,市人社局发布的《20XX年度八大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显示,67.68%的企业有用人需求,最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等专业技术类人才,人才紧缺指数为1.78,人才紧缺程度整体呈上升趋势。
人才政策实施的精准性不够,部分激励政策和措施对人群、行业等的差异性体现不足,激励的作用和效果有限。高校人才培养与高端制造业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人才优势转化为科技产业优势还不到位。根据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流出人才去向分析,南京流入比例为4.04%,低于杭州(11.01%)、苏州(5.91%)、佛山(4.8%)等城市,对人才吸引力度略显不足。金融支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增强。20XX年末,南京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制造业贷款余额2596.66亿元,占全部贷款的6.8%,而房地产贷款余额却占到了全部贷款的34%,对比悬殊。空间承载能力受限。根据第三次国土调查和产业用地专项调查显示,我市目前工业用地286.25平方公里,"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工业用地总量达到300平方公里",照此计算,未来5年,年均工业用地新增量只有2.75平方公里,远低于"十三五"期间工业用地年均5.7平方公里的水平,土地紧缺程度进一步加剧。
(四)链主企业核心驱动力不足,产业链规模效应发挥不充分。除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产业外,我市大部分重点产业还缺乏具备产业格局控制力和产业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截止8月底,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3260家,在全省排名第5位(苏州11913家、无锡6995家、南通5647家、常州5122家),重点产业链上规模达百亿级的龙头企业数量只有13家,50亿级的有9家。20XX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3%,低于上海94%,广州89%,杭州86%的水平。以生物医药产业链为例,链内最大的企业先声药业营收为50亿元左右,仅为泰州扬子江药业的5.5%、连云港恒瑞药业的21%,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略显不足。
(五)产业政策精准性相对不够,考核评价指标亟待完善。协同性尚需增强,企业对政策的获得感不强,调研中企业反映,我市首购首用政策落实中还存在上下游信息对接不畅,需求端激励不足、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的问题,产品示范应用、品牌建设仍需加强。执行性还需明确,我市《制造业新增项目禁止和限制目录》(20XX年版)在指导制造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各区(园区)在新项目备案过程中因口径不一致导致政策把握不准,给市场主体带来一定困扰。评价指标仍待优化,重视数量、产值等指标,较少关注内在竞争力、发展可持续性、创新能力等质量指标,重视新项目招引而忽视存量企业培育和转型升级,易导致产能过剩、重复布局、无序竞争等问题。
三、调研建议
(一)把握发展战略新机遇,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发展。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十四五"时期,南京能耗指标必将会进一步压减。因此,为更好支撑南京"十四五"规划所确定的"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万亿"的目标,南京应当按照创新引领、两业融合、绿色发展原则,加快发展一批千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一是要夯实基础,重点支持具有产业带动效力的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两大产业集群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挖掘增量,重点培育已有一定产业规模且发展潜力较大的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网络等五大新兴产业集群,大幅提升国内外产业影响力。三是要前瞻布局,在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孵化和加速氢能与储能、航空航天等一批先导产业集群,抢占前沿产业发展制高点。
(二)增强创新主体原动力,塑造科技产业"黏合剂"。将推动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贯穿于"紫金山英才计划"等重大战略之中,全方位多角度支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完善市场化科技创新基金运作,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创新的扶持力度,通过绩效考评、以奖代补等方式精准支持先进制造业创新,着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激励相结合,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鼓励在宁高校、科研院所实施"先赋权后转化"的成果转化激励方式,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和一致性,稳定企业家发展预期,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加大关键共性技术供给,围绕八大产业链,加大对基础零部件、关键材料、工业软件、检验检测平台和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省高档数控机床创新中心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进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筹建工作。
(三)打造发展环境新高地,释放要素资源"虹吸效应"。全面升级人才政策,充分利用《八大产业链人才需求目录》,在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中,适度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领域倾斜,推广定制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接"海智湾"品牌计划,加大对核心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海外人才和技术的磁吸效应,利用紫金山英才智慧云平台,建立梯级人才评价标准,赋予重点企业单独举荐权,厚植人才发展土壤。实施更加精准的制造业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市、区级政府引导基金的出资比例和额度,进一步完善投贷联动、知识产权金融扶持政策,通过出资承担劣后责任、让渡超额投资收益等方式,全面撬动银行、保险、证券、创投等资本市场各种要素资源投向先进制造业领域。围绕构建"中心提升、南拓北展、东向融合、西向辐射"的城镇化格局,科学完善产业链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明确各区主导产业,给予各区发展先进制造业差别化的财税补偿和土地、能源政策。鼓励工业用地"退一优二",多措并举盘活低效产业用地,加快推进"腾笼换鸟",提升产业经济密度和产业链丰厚度。
(四)提升链主企业牵引力,壮大产业链"雁阵集群"。紧扣产业链全年营收目标,夯实产业部门、板块、园区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确保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加快提升产业规模和能级。促进存量"链主"企业做大做强,支持"链主"企业垂直整合产业链、拓展上下游配套,增强对全产业链、关键环节、标准和核心技术的控制力,带动提升产业链上中小企业在各自产品领域形成独特优势和产业地位。推动增量项目招大引优,围绕先进制造业"卡脖子"领域和价值链高端环节,组织开展"嵌入式"招商、"一对一"精准招商,吸引优质企业项目落户南京。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尽快制定并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训行动方案,助力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做强做优。
(五)注重政策机制协同性,多维赋能先进制造业突破发展。一是要高位统筹谋划,形成发展合力。进一步巩固加强"链长制"工作方法,明确部门协调的组织责任及工作目标,加强产业链专班与各部门各板块的横向纵向联系,加强日常服务调度,系统性全方位谋划部署,实现先进制造业突破发展。二是要注重战略整合互动,加强政策集成水平。加快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的有效对接,进一步加强区域产业规划协同、资源对接、要素共享,增强政策的叠加放大效应。按照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价值链以及企业政策诉求类别,梳理完善先进制造业政策体系,避免政策"碎片化"、传递表达不畅等问题。三是要注重市场培育。强化首购首用、示范项目、定向试用等激励政策,大力推广新应用新模式新场景,优化供需对接,加快实现上下游耦合联动发展,形成供给端和消费端良性互促机制。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为加快全市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以主任杜紫平为组长的调研组,对全市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开展了专项调研。今年3月以来,调研组分为3个小组,分别对部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校、乡镇、村(社区)、餐饮企业和商超等进行了暗访和随机抽查,走访各级人大代表60人次,共计暗访和抽查点位53个,收集问题25个。3月23-24日,调研组先后实地查看了市本级、东坡区、仁寿县共计12个点位,集中调研了公安大数据中心、市防疫物资储备库、医疗机构、邮件处理中心、冷链库和县级流调溯源暨调度指挥中心及乡镇、村、社区三级基层治理机构等。委托其他区县人大常委会对19个点位开展同步调研。3月24日,召开全市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座谈会,听取了市政府工作报告,调研组成员和参会的18个相关部门积极发言,提出问题与建议,杜紫平对下一步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和加强疾控能力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调研组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梳理出3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意见。现报告如下:
一、全市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总体情况
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上下一心、扎实工作、全力应对,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成立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疫情防控指挥部,并组建15个专项工作组、7个工作专班,建立24小时指挥调度机制,构建起全市统一指挥、联防联控工作体系,实现了指挥"一盘棋"、防控"一张网"、调度"一个口"。全市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机制。建立小区、业委会等1197个临时党组织,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服务岗,把战斗堡垒筑在防控工作最前沿。
(二)强化精准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一是突出"四抓"强防控。一抓排查。培养了近千人的流调溯源队伍,采取"大数据+网格化"方式推进"撒网式"重点排查和"拉网式"全覆盖排查,摸清底数、精准施策,在最短时间内切断传播途径和渠道。仁寿县率先运用科技手段,打通信息堵点,建设流调溯源暨调度指挥中心大数据系统,第一时间切断突发疫情传播源,应急指挥系统快捷、有序、有力。二抓研判。成立疫情防控风险研判专家组,密切跟踪国内外疫情,及时发布疫情信息,落实防疫措施,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家组研判会,进行专题分析。眉山经验在全省推广。三抓感控。设置常备和储备集中隔离房间15137间,规范设置三区两通道,严格人员闭环管理,强化环境、污水监测、垃圾转运,落实感染防控;严格落实医疗卫生机构院感防控,优化预检分诊流程,设置室外发热门诊,全市未发生一起院感防控事件。四抓疫苗接种,构筑坚实的防疫屏障。规范有序开展防疫诊治、疫苗接种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接种724.33万剂次,全程接种覆盖率88.83%,排名全省前列,工作经验全省推广。二是筑牢防线防输入。坚持关口前移、闭环管理,看牢火车站、汽车站"两站",守住居住地、用人单位、发热门诊"三关"。截至目前,累计排查国内重点地区入(返)眉人员8.99万余人次。仁寿县、东坡区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实行疫情防控有奖举报制度。三是紧盯重点防反弹。在常态化推进城市社区小区、乡镇村组一线防疫基础上,紧盯重点场所、重要区域,严格落实封闭管理、健康监测、通风消毒等措施。加强学校、商超、集贸市场的常态化防控,重点做好冷链食品环节防控,截至目前,今年累计检测人、物、环境样本501.09万份。实现医疗废物和污水收集转运、处理处置率100%。
(三)强化要素保障,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核酸检测能力。全市各级财政投入疫情防控资金12.2亿。建成核酸检测机构30家,设置核酸检测采样点308个(含174个便民核酸采样点)、发热门诊医院14家、发热哨点诊室170个,发热门诊累计接诊28.32万人次。全市实验室从最初仅有1个增加至30个,检测能力从720管增加至15.1万管,检测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建立疫情防控物资轮换储备体系。储备库按照3个月用量标准进行实物轮换储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满负荷运转1个月消耗物资标准进行轮换储备。全市已建成救灾物资储备库6个、乡镇和偏远乡村储备点50个。广泛开展实战演练,提高应急能力。在全省演练中,"眉山天府新区贵平镇全员核酸检测实战演练"受到省领导、专家和各市州观摩人员的一致好评。
二、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短板
(一)防疫宣传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战线长、任务重、压力大,部分干部群众存在侥幸心理,不重视常态化防控措施,一些基层干部和一线防疫人员开始产生厌战情绪、松劲心态、麻痹思想。全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群体庞大(省外27.8万,省内71.9万),流动性强,返乡后,对本地防控政策和防疫知识了解不足,存在报备不主动、不配合现象。天府新区、东坡、仁寿、彭山等地每日都有人员往返成都务工,对密集的核酸检测要求,存在抵触情绪。部分园区企业务工人员流动性大,客观上增加了防疫难度。
(二)防控工作在"科学精准"上还有差距。一是防控措施落实不够。一些防控措施没有根据疫情变化实施动态调整,导致应急状态下的严格要求,变成了常态化防控中的"走形式"。如:部分学校学生每日三次测体温成为家长或班委"填表格";大型商超、宾馆酒店能认真落实"扫码进店",但相当部分小型超市、便利店、饭馆没有执行;部分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进场戴口罩,但相当部分经营个体在经营活动中没有戴口罩。二是老年人疫苗接种率须进一步提高。全市60岁以上人口约73.77万人,全程接种覆盖率为86.71%,还有近0.7万老年人口暴露在疫情风险中。三是救灾物资储备保障能力不足,防疫储备物资轮换不及时。受储备库规模和资金限制,救灾物资储备不能满足安置转移5000-30000人IV级应急响应标准。由于技术产品更新换代,储备库里约2万多份核酸检测提取纯化试剂、3万余份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等已不能满足医疗机构最新防疫要求,无法开展轮换,将于今年下半年过期。仅市物资储备库就有397万个口罩因轮换效率较低,也将于年底过期。四是各区县流调溯源能力参差不齐,在流调专业队伍组建、经验技法总结和协调沟通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部分区县未发生过本土疫情,客观上存在实战经验不足。五是全市隔离场所储备上报数据有99个,共有隔离房15137间,满足了每万人口不少于50间的要求,但不仅存在"小而散"的问题,而且部分场所未实地验收,未制定完善改造方案和紧急腾空预案。全市没有一家市级传染病专科医院,只能依托市人民医院和仁寿县人民医院开展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六是个别地方存在疫情防控"层层加码"现象,影响了经济要素合理流动。
(三)疾控能力建设有明显短板。一是疾控机构硬件基础薄弱、专业人才匮乏。检测设备、实验室能力有待提高,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专业人才量少质弱、青黄不接。市疾控中心迁建项目自20XX年开工建设,至今未完成搬迁。二是各级疾控中心等级建设滞后。市本级和仁寿县疾控中心为二级甲等,其他区县疾控中心均为二级乙等,全省市级疾控中心,仅广安、阿坝、巴中、眉山为二级甲等,其余均为三级以上。三是人员编制数量不达标。按照"十四五"规划要求,市疾控中心要争创建三级甲等,东坡区、仁寿县建成三级乙等,眉山天府新区、彭山区、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创建二级甲等,其中人员编制数是否达标为"一票否决"项。对标此要求,市本级、眉山天府新区、东坡区、彭山区、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疾控中心人员数缺口分别为28名、36名、24名、8名、10名、23名、23名。20XX年全省市级疾控中心平均人员编制120名,毗邻周边的雅安市130名、内江市114名、乐山市100名,而我市疾控中心仅80名,与广安、资阳并列全省倒数第三。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各区县疾控中心均未增加编制,且人员不升反降,净流出8人,一旦发生应急情况,人员储备捉襟见肘,疾控人员既要担任流调队员,又要担任消杀队员、采样队员,人员的紧张难以充分有效应对大规模疫情爆发。四是区县疾控中心机构级别不适应常态化防控工作需要。全省大多数区县疾控中心均有行政级别,如资阳、内江、阿坝州各区县均为正科级,乐山各区县均为副科级,而我市除青神县为副科级外,其余区县均为股级,与其实际承担的防疫任务不相匹配。五是疾控中心人员待遇较低,留不住人才。疫情常态化防控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全市疾控机构普遍人员少、任务重、待遇偏低,造成人员流失较严重。如仁寿县疾控中心,近两年来已有13名专业人员申请调离岗位,20XX年招聘的编外检验人员9人,目前仅剩1人在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并给予适当的津贴。"但实际上从市到区县均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三、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精准施策,不断提高疫情防控水平。一是坚持和巩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机制,建立健全立体化防控网络,进一步健全指挥系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杜绝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招募、培训一支稳定的核酸采集志愿者队伍,在应急情况下承担采集信息录入及其他任务,尽量减少对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的挤占。二是总结经验,完善防控制度,压实各方责任。坚持圈层管理,统筹做好面上管控和分类管理,严格区分应急处置和常态化防控,做到精准高效,防止"一刀切",避免防控措施和防疫要求流于形式,确保出现疫情能够第一时间响应。三是持续动员符合条件的60岁以上老年人尽快接种,指导乡镇(街道)做好全程接种的扫尾工作和免疫接种的组织动员工作。教育、卫生健康部门要切实做好3-11岁群体全程接种服务保障和指导,尽可能提高全程接种覆盖率和加强免疫接种比例。
(二)科学规划,补齐医疗卫生体系短板。一是着眼基础和长远,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分轻重缓急地逐步填补没有市级传染病专科医院、疾控机构等级滞后、专业人才缺乏等明显短板。二是加快市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建设,确保今年底投用。加快实施眉山天府新区、东坡区、仁寿县、洪雅县项目。加强疾控中心等级创建,启动市疾控中心、仁寿县疾控中心三乙创建,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区县级疾控中心全面建成二级甲等。结合大运会医疗救治任务和入境人员隔离任务,筹建方舱医院,弥补集中隔离和医疗救治能力不足。三是根据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实际需要,建议参照其他市州做法,适当提高各县(区)疾控中心机构级别,适当增加市、县(区)疾控中心人员编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落实一线防疫人员常态化防控工作津补贴。
(三)广泛宣传,提高全民自觉防疫意识和能力。一是坚持正能量舆论导向,及时发布信息、解读政策、回应关切,消除疑虑。二是积极整合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资源,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媒体拓展健康传播渠道,大力普及防疫知识和健康知识。三是以巩固创卫成果和爱国卫生月等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爱国卫生知识,持续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形成群防群控良好局面。
下一篇:调研报告-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