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材料合集26篇,含典型经验、理论文章、工作纪实、工作总结、调研报告等(第6/6页)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调研报告
网络
调研报告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打通宣传、教育、服务"最后一公里"重要举措。为有效推动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近日区委宣传部深入各镇(街道)及相关部门进行调研,重点围绕组织体系建设、平台阵地整合、志愿队伍组建、服务项目设计、实践活动开展、加强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座谈交流和实地考察。
一、总体概况
自2019年5月5日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动员大会后,各镇(街道)及相关部门严格按照要求,层层传达学习,制定实施方案,动员部署落实,从建平台、建队伍、搞活动着手,整合各类资源,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组建了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各种贴近群众的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组织架构基本建立。
区级及各镇(街道)村居机构已经挂牌,建立起完善的组
织体系,区级建立以区委书记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区
四套班子相关领导为副主任,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组织架构,镇级建立以党(工)委书记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班子成员为副所长、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组织架构;村级建立以党组织书记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其余村两委为成员的组织架构。
二是整合资源建设阵地。
区级以文化中心为依托,围绕五大平台打造集舆论宣传、理论宣讲、文化服务、未成人成长指导、道德教育、志愿服务孵化、文明实践协调服务等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镇(街道)、村居注重整合现有资源选址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利用综合文化服务站(中心)、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等现有的资源,充分发挥现有图书馆、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非遗传承室等功能室,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和载体。
三是组建队伍开展活动。
区级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总队长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镇级成立以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为支队长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并设立众多的志愿服务小队,村级相应成立以村党组织书记为队长的文明志愿服务队。全区共有志愿服务组织350多个,招募志愿者人数近13000人,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理论宣讲到田头"。组织农业技术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讲,将自身的科学技术手把手地教给群
众,提升广大群众种养殖技术水平,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模
范好人身边评"。开展推荐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好丈夫、好儿女、好妯娌、星级文明户等活动,利用"好人广场"、"好人长廊"展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事迹,教育引导身边人,全面提升群众文明素质。"扶贫助困上门帮"。组织各类志愿服务队开展行走阡陌、情系扶贫等活动,关心关爱贫困学子、留守儿童、孤残老人,让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把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群众日常生产生活。
四是部分项目富有特色。
区文旅局以文化流动舞台车、流动图书车等为载体,开展"小车大舞台?唱响新时代"送文化、送图书、送电影、送非遗展示的"四送"志愿服务活动,共送演出15场、送图书20次、送电影700场、送非遗展示18次,成为活跃乡村文化的一个品牌。东双沟镇聚力打造"公益坊"服务阵地,紧扣群众需求,以太平村为试点,在太平公益理发店的基础上,整合爱心小超市、健康室、聊天室、捐赠箱、洗衣房等,形成东双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品牌。区文明办、教体局协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广场舞队齐心协力打造洪泽广场舞"一三三三工程"。开展"庆七十华诞·共舞祖国好"广场舞公益培训进乡村"活动,共培训15场,所有镇(街道)全覆盖,培训人次达3000人以上,特别是广场舞志愿者进老子山镇新淮村公益培训活动,规格高,效果好,我区被省广场舞运动协会评为"公益之星先进
区"。
二、存在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大部分镇(街道)和部门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工作定位、方法路径等理解不深、认识模糊,没有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摆上应有的重要位置,大多数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主题扣得不紧、融得不深。
一是面上工作进展不一。
尽管各镇(街道)均出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实施方案》,但在工作推动、阵地建设、活动组织、项目确定上参差不齐。如东双沟镇党委主要领导思想重视、亲自过问,组织人员多次外出考察学习,认真研究推进措施,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和规划设计,结合当前实际开展众多的志愿服务活动;有的镇(街道)还停留在发文阶段,思路不清晰,认识不到位,没有实质性的工作举措。
二是工作力量配备不足。
目前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基本是由文化站工作人员负责,多数人员身兼数职,专职人员配备难度较大,难以常态化展开工作。村居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从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兼职的村居干部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低、缺乏现代化办公技能,难以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没有形成制度化常态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没有有机结合起来,仅局
限于老套路,难以满足一些特殊群体个性化需求,群众认可度
不高。三是平台阵地整合不强。当前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镇(街道)
和村居都有一定的阵地资源,各项服务项目也初步进行了整合,但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有效供给不足、供需错位等问题。部分镇(街道)和村居的综合服务中心功能不全、面积偏小,创新利用闲置及分散的资源还不够,影响了使用效率和功能发挥。
四是对接群众需求不准。
从调研情况看,各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在活动载体和活动形式上,虽然有一些好的想法和思路,但工作举措还局限于印册子、贴标语、开宣讲会、出宣传栏,没有组织开展群众需求的大调查、大摸底,群众需要什么、欢迎什么,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常住人员基本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精准对接这些群体的共性和个性化需求途径不多,缺少有厚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服务项目,群众的获得感不强。
五是线上线下融合不够。
部分镇(街道)能够增强运用网络平台和资源的意识,整合运用政府门户网站、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党员远程教育、"两微一端"、云平台等载体,开展网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但能够在网上传得开、推得广的活动和项目不多,影响力和受欢
迎程度不高,活动方式仅限于向群众推送一些学习内容,没有
形成线上线下的信息互动,达到网络传播效应。三、工作建议一要把握好"盆景"与"风景"的关系。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能仅仅通过个别乡镇如"盆景"般点缀一下,而是要以区、镇、村三级为单元,形成全面布局、全面开花的"风景",通过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取得经验来展开一体化、全覆盖的工作。选择积极性较高、工作进展较快的镇(街道)进行特色亮点打造,形成示范效应,实现点面相结合的递进式发展。东双沟、三河镇、老子山镇、高良涧街道新时代实践所打造成全市一流实践所,其它镇(街道)实践所全面达标;每个镇(街道)重点打造一至两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点,全区打造五个以上在市级层面有影响、叫得响的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二要把握好引导与志愿的关系。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主要形式是志愿服务,主体力量是志愿者。形成党委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人人争当志愿者的良好氛围。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从我做起、率先垂范,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成为一名志愿者,并以志愿者身份走进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关爱群众。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全体干部职工动员起来,一个不漏地加入志愿服务组织,用真心真意真情服务群众。同时引
导和扶持各类民间社团组织、乡贤、爱心人士及广大群众参与
到志愿服务中来,多渠道招募志愿者,组建多形式志愿服务队伍,主动走进群众,以群众喜闻乐见、方便参与的方式,开展理论宣讲、知识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让群众看得见、听得懂、信得过、愿参与、用得上、真点赞。区直各部门紧密结合自身职能,每个部门至少成立一支志愿服务队,各镇(街道)至少成立理论宣讲、教体服务、文化服务、健康促进、科技科普等五支志愿服务队。各村居志愿服务队加大志愿者招募力度,改变目前志愿者仅为村居干部的单一格局。对自生自发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和有关公益组织,加以规范、引导、管理,将其发展成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有生力量。认真落实《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以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平台,通过降低准入门槛、提供场地设施、政府购买服务、设立项目资金等措施,支持发展符合文明实践工作内容的志愿服务组织,畅通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渠道。积极探索孵化机制,设立孵化基金、建立孵化基地,支持志愿服务组织的启动运作。
三要把握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
阵地建设是新时代实践中心建设应有之义。根据中央和省市文件精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是另起炉灶,不是另搞一套阵地,而要是盘活存量,统筹用好现有各类阵地。但我们不能片面认为基层的所有基本公共服务阵地都不用再建了,中央反对的是借机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近年来,
省委、省政府以及省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加
强乡镇和建制村等基层基本公共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对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我区部分镇(街道)的阵地建设差距是相当大的。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要求,逐步完善基层基本公共服务阵地,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特别是在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过程中,强化系统思维,从源头抓起,推动有关部门把新型农村社区按照江苏省文明村镇的标准来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统筹考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村学校少年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阵地、志愿服务站点等,同步考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史馆、卫生室、便民超市、农贸市场、金融服务站等场所,完善善行义举榜、道德讲堂、乡贤文化园、志愿服务站、红白理事会等阵地。
四要把握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志愿服务只有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才能接地气,有温度,受欢迎,群众才有获得感。满足群众一般性、共性的需求相对比较容易,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很复杂;满足当前需求相对比较容易,满足发展中的需求很难,需要我们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建立菜单式服务,形成实践中心(所、站)制单,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的工作模式。做好群众需求的调查摸底工作,组织各级党员干部志愿者到村、进户、见人,面对面、零距离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把准群众思想脉搏,掌握第一
手资料,把"菜单"做准做实。各级志愿组织针对不同群体,
设计好志愿服务项目,切实让受服务群众感受到党委政府温暖和全社会的爱心善意。
五要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传统的教育和服务手段已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类别群众的需求,探索新技术新手段的有效运用,强化互联网思维,做到"人在哪里、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注重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新手段,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通过PC端、移动互联网、智慧云平台、有线电视、应急广播等,推进各种涉农服务项目和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精准化、便捷化水平,推动文明实践工作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区集中建设一个总的指挥调度平台,与蟹都洪泽APP等云平台有机整合,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工作,开展政策宣传,理论宣讲、技能传授,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实现学习与实践、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
六要把握好主抓与共抓的关系。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工作,根据中央省市文件规定,这项工作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区委宣传部作为牵头部门,主要是发挥统筹协调、指导服务、督查推进作用,区委已建立21个区直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各相关部门根据文件规定的任务分工,主动作为,认真
履职,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各镇(街道)和部门把文明
实践中心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局工作的一个方面、实行一体化推进。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意识,真正把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分内之事、分内之责,作为部门职能工作的一部分,切实动起来、沉下去,让各个部门的工作在新时代文明实践这个主题下聚合发力。区镇两级将文明实践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强化文明实践活动经费保障。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工作队伍,在区级层面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办公室,正科级建制,核定编制17人,承担全区新时代实践工作指导协调服务,各镇(街道)实践所必须配备2-3人,专职从事文明实践工作。各村居实践站至少配备1名年纪轻、大专以上学历、熟悉电脑操作的文明实践专职工作人员。将文明实践工作纳入各镇(街道)和部门高质量跨越发展考核,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