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2年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46篇(第2/11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9445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82分钟。

"六位一体"的"大思政课"建设模式探索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世阳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任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思政课"是新阶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创新和重要抓手。2021年3月,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这为"大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2021年11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将建设"大思政课"列为思政课课程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强调高校开展"大思政课"建设的主体责任。["2]大思政课"建设成为当前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学界围绕"大思政课"的概念内涵、构成要素、建设路径等展开了广泛讨论,不少高校也结合自身特色积极探索大思政课建设的路径和模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北京体育大学启动了思政课改革创新工程1.0版,推出了"冠军+""互联网+""实践+"等十大工程,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北京体育大学深入研究"大思政课"理念,开门办思政课,推出了思政课改革创新工程2.0版,初步形成了"六位一体"的"大思政课"建设模式。3年来,北京体育大学的"大思政课"探索初见成效。2022年5月,"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构建'六位一体'的'大思政课'教学模式"获得北京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8月,"使命在肩奋斗有我"思政课实践基地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基于北京体育大学"大思政课"建设经验,本研究从新时代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剖析北京体育大学"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样态,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提供路径参考。

二、北京体育大学"大思政课"建设总体理念

扫码添加扣扣,获得更多文稿实用素材

习近平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思政课的教

学目标在于解决"立何德、树何人"的问题,本质上指涉如何更好地培养人[4],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思政课"建设亦不例外。在建设中,北京体育大学始终聚焦"大思政课"的课程属性,坚持从立德树人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并形成了如下理念:一是在指导思想上,北京体育大学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深入发掘、整合、贯通校内外思政课教学资源,发挥好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武装大学生头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在总体目标上,北京体育大学致力于追求建立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课程资源体系,探索规范灵活、协调贯通的教学形式,创新多样融合、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构建导向明确、开放科学的评价体系,建设德才兼备、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搭建多元参与、协同合作的教学保障体系,形成"六位一体"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北京体育大学"大思政课"建设模式。三是在基本原则上,北京体育大学坚持三项原则:一是坚持核心价值导向--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彰显融合贯通理念--立足现有思政课体系,融合社会资源,丰富、扩展、整合现有的思政课课程要素,打通小思政课的教学壁垒,形成"大思政课"的教学格局;三是突出体育思政特色--将习近平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与国际先进体育文化、新中国体育人砥砺奋进历程和勇于拼搏的冠军精神、体育强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等转化为思政课教学鲜活内容,在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等方面发挥体育优势。

三、北京体育大学"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模式

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通常涉及课程建设的基本要素,即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教学评价等,这些要素构成了推进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因此,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方向深化思政课改革,要从这些要素着手,不断探索"大思政课"建设的实现形式。基于此,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北京体育大学从课程资源体系、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教师队伍、保障体系6个方面出发,形成了"六位一体"的建设格局。在这一模式中,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目标,而构成要件包括课程资源、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教师队伍、教学保障。其中,教师队伍是主体,课程资源是载体,教学形式和方法是手段,教学评价是导向,

教学保障是条件。这些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框架,共同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此,本文从课程建设的上述6个方面剖析北京体育大学"大思政课"建设的具体模态。

(一)挖掘体育思政资源,建设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课程资源体系

随着当前教学形式的不断成熟定型,教学内容的吸引力、鲜活度问题愈发重要,"内容才是王道"。"大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要在教学内容和资源上下功夫。近年来,北京体育大学在深挖教学内容和资源上进行了多重探索。

一是建立丰富的"大思政课"课程内容资源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库是促进"大思政课"建设、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的重要载体,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大思政课"课程资源库建设方面,北京体育大学不断拓展思政课内涵,挖掘历史、现实和国际资源,结合体育特色,建立"大思政课"课程内容资源库。例如,利用"四史""体育史"、校史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深挖历史人物、典型事例和感人故事,开展"五爱"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跟踪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利用鲜活生动的伟大实践和国际时事,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培养学生养成以全球视野和中国视角探讨现实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分析能力;深入开发体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习近平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中华体育精神、北京冬奥会、体育强国实践等全面融入教学内容。

二是建立立体化的"大思政课"教材体系。教材是教学开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素材。在"大思政课"教材建设方面,北京体育大学积极优化教材内容,丰富教材形式,构建立体化"大思政课"教材体系。一方面,完善纸质教材体系,编写《中华体育精神》等选择性必修思政课教材,以及女排精神教学案例集、体育人物故事丛书等体育特色思政课教辅材料;编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体育重要论述摘编》《新时代中国体育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重要论述》等体育特色思政课教材。另一方面,构建"云教材"体系,完善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教材和教辅材料的"云资源"建设,推动国家队"云课堂"教材建设,融入线上云平台资源,构建共通共享的"云教材"体系。

三是建立多样的"大思政课"教学资源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大思政课"教学资源平台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抓手,能够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实时互动和社会宣传等功能。3年来,北京体育大学统筹推进各方资源凝聚,

积极构建形式多样、协调配合的矩阵式大思政资源平台。具体举措包括: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等,推出类似"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冠军说""冰雪思政大课"等具有体育特色的"大思政课"精品课程;探索联合育人平台建设,加大校企联合育人、校媒联合育人力度,联合相关企业、运动项目中心、街道社区建立志愿服务与实习实践基地,联合新华网等媒体资源建强"思政课程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北体传媒建好大思政频道;用好教育部等颁布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持续完善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香山红色教育基地群,建好北京体育大学"使命在肩,奋斗有我""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筹建好"体育大思政教育中心"。

(二)拓展教学格局,探索规范灵活、协调贯通的教学形式

"大思政课"建设对教学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多维教学形式的开展提供了空间。3年来,北京体育大学在教学形式创新上也进行了探索。

一是探索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贯通融合的"北体"形式。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7]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在要求。基于此,北京体育大学开齐开足思政课,建立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政课课程群,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工程2.0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的相互融合。拓展教学场域,开展运动场上、纪念馆里、生产车间、乡村田野上的思政课;打造多样课堂教学形式,邀请奥运冠军走进思政课堂讲述中国体育精神,邀请专家学者、国家机关干部、体育局长、运动项目协会主席走向思政课大讲堂,解读国家方针政策和新时代体育发展成就;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体系,规范实践教学,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制度;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拓宽实践育人渠道,依托疫情防控、建党100周年、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活动,强化与"三全育人"体系的协调联动,提升育人实效。

二是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调同行的北京体育大学范式。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大思政理念能够为"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领下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8]提供整合框架。3年来,北京体育大学坚持大思政理念,建立校级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议事协调制度;发挥北京体育大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研究中心、北京体

育大学--新华网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中心的作用,开展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结对共建,从三大球(排球、篮球、足球)、武术、冰雪五大项目课程入手,逐步扩展到其他项目课程,形成了"1+5+X"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鼓励院系建立涵盖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和教育学教师构成的复合团队,打造一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三是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北体"模式。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7]2020年12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提出要"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进行一体化设计"[9]。以此为根据,北京体育大学设立相关研究课题,加强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探索,研究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教材内容;以"双减"为契机,以北京体育大学关联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为试点,积极探索思政课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实施策略和路径;按照就近原则组建上地学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共同体,推进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编写出版衔接各学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读物,建立师资培育、听课评课、教研交流、集体备课等常态化工作机制。

(三)提升教学实效,创新多样融合、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

"大思政课"建设还要从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做文章、出实招,[10]用多样化、信息化、研究式的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所讲解的教学内容。北京体育大学在"大思政课"建设中注重教学方式的同步改革。

一是探索多样融合、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大思政课"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应当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而作灵活适宜的选择,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北京体育大学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坚持因材施教,以"八个相统一"为遵循,推动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创新,实现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的统一,提高教学效果。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提倡综合采用专题式、访谈式、研究式、情景式、激情式、演讲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全员深度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二是探索多样化、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体呈现网络化生存样态,对于网生代的学生更是如此,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11]因此,"大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善用现代网络技术,广泛采

用和适应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信息化的要求下,北京体育大学不断完善传统教学手段,借助超星数字马院、雨课堂等教学软件,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深度融合;通过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制作思想政治教育类主题短视频,打造"无微不至"微课堂;通过VR教学、"矩阵式远程互动教学",在虚拟的环境中带领学生体验真实的社会历史,在身临其境中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三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大思政课"教学研究。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大思政课"教学研究,能够为"大思政课"教学创新提供学理支撑。3年来,北京体育大学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大思政课"教学研究工作,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政课教学研究;组织教师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历史地位,重点支持开展"大思政课"建设规律、思政课教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思政等方面研究,参与和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系列研讨会,以高水平研究成果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四)聚焦立德树人,构建导向明确、开放科学的评价体系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大思政课"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实行教学评一体化,即以课程目标是否达成为标准,教师"教"、学生"学"与教学的"评"应形成一体化的有效闭环。[12]北京体育大学锚定立德树人的评价导向,构建适合大思政特点的评价体系。

一是坚守立德树人评价目标,提高评价的针对性。立德树人是思政课教学评价的根本标尺。在"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北京体育大学立足立德树人的实效设计评价目标,确立评价标准。根据"大思政课"涉及的教学形式、方法、主体、对象,构建以获得感为核心的综合评价标准;针对"课堂+实践"多教学形式、"线上+线下"多教学方法的特点,设定整体评价标准;针对不同教学主体的授课特点进行研究,设立分类评价标准;针对评价对象的多元化特点,设立分层评价标准。

二是构建多元参与、开放科学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当前教学评价的显性趋势,采用多主体评价模式也是"大思政课"教学评价的题中之义。北京体育大学针对多类型教学形式、多融合教学方法、多元教师队伍、多种教学对象等情况,在原有教学评价标准体系基础上,面向社会,引入家长、

媒体等评价力量,构建校领导、教学督导、同行、学生、社会力量参与的既有侧重又相辅相成的多元评教主体,建立以"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为导向,以"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为目标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是探索多维度、动态化的考核方式。课堂是一个整体性的动态生成过程,[13]那么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应当是动态的、灵活的。北京体育大学围绕"知""信""行",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学生类型,灵活设计思政课考核方式,增加思政课考试的开放性和动态化,加强学生课堂参与和学习态度的考核,加大过程化考试力度,促进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的有机结合。

(五)坚持内外并举,建设德才兼备、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2022年4月,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3年来,北京体育大学积极开展教学骨干培优计划,通过专题培训、访学研修、挂职锻炼、结对指导等培养中青年教学骨干,培育优秀教学团队;开展青年教师提升工程,通过入职培训、新教材培训、教学沙龙、集体备课、专家说课、教学观摩、专题研讨、以赛促教等活动,加大青年教师培训;推进专职思政课团队提质工程,完善教师三级培训培养体系,坚持思政课教师培训的全覆盖,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

(六)坚持统筹协调,搭建多元参与、协同合作的教学保障体系

"大思政课"建设离不开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教学队伍。在3年多的"大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北京体育大学以"六要"为根本,致力于打造德才兼备、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一是坚持专兼结合,扩大"大思政课"教师团队。"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应强调多元参与,通过积极扩充教师队伍,专兼职教师相互配合,共同讲好"大思政课"[15]。北京体育大学实施推进"四个一批工程",即引进一批、培养一批、招聘一批、特聘一批,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形成以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为主体、兼职教师队伍为补充的"大思政"教师队伍。建立多元动态的"大思政课"教师师资库,吸纳国家党政机关干部、项目中心与协会领导、奥运冠军、英雄人物、行业模范、社会楷模等优秀人才进入兼职教师队伍。

二是坚持德才兼备,完善"大思政课"教师管理制度。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16]在"大思政

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北京体育大学坚持师德第一标准,根据"六要"要求建立"大思政课"教师准入制度,严把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准入门槛。将立德树人纳入思政课教师管理全过程,突出教育教学实效,建立相应考核指标体系和奖惩机制。对年度考核优秀等级者在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评奖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对年度考核不合格者给予通报批评,调整教学安排和薪资待遇,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者执行退出制度。

三是坚持常态化培训,提升"大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大思政课"教师应紧跟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大思政课"建设需要上下联动、协调有序的组织保证,常态性、规范化的制度保障以及"人财物"的资源支撑。3年来,北京体育大学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制度和资源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机构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保证。北京体育大学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大思政课"建设方案落实情况。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领导小组每年定期召开"大思政课"的调研座谈,进行专项督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大思政课"建设重点工作;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大思政课"建设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针对"大思政课"最新特点,制定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培训计划,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治理能力。

二是加强制度保障。建立和推行"大思政课"建设的相关制度,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制度、机制保障。北京体育大学把"大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思政课建设整体方案,列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实现"三优"(优先、优势、优质)发展;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同研究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相关工作;强化工作管理机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主动修订有关管理文件,在制度上明确"大思政课"建设所需要的相关要求。

三是加强资源保障。"大思政课"建设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在"大思政课"建设实践中,北京体育大学统筹保障"大思政课"发展需要。科研部门和教务部门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大思政课"实验室,开展"大思政课"教学实验和研究;人事部门为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开辟绿色通道,充实专职师资队伍规模,加大兼职师资引进力度;财务部门设立"大思政课"建设经费,用于教学、科研、人才等方面支出,保障课程建设持续发展所需的经费充足。图书馆、资产管理部门支持建设"大思政课"图书室、会议室,切实保

障建设所需的图书资料、教学设备和物理空间。

"大思政课"的实践样态是鲜活的,其建设路径也会基于不同的建设理念、实践场域和资源条件而具有不同的特色。本研究基于北京体育大学的"大思政课"建设实践,从课程建设的6个方面建立了"六位一体""大思政课"建设模式,以期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参考。综合而言,北京体育大学"大思政课"建设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在建设理念上,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融合贯通理念,形成"大思政课"的教学格局;在模式构建上,坚持课程建设的核心目标,从课程资源体系、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教师队伍、教学保障方面,形成了"六位一体"的"大思政课"模式;在特色挖掘上,强调发挥体育优势,彰显体育思政特色,注重将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鲜活素材、丰富资源有机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面向未来,北京体育大学将启动"大思政课"建设创优行动,深入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提升开门办思政课、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按照"12345"的思路持续完善"六位一体"的"大思政课"建设模式。"1"就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2"就是推动2个系统良性互动,即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相互融合和促进。"3"是处理好思政课、课程思政、"大思政课"三者关系。

"4"是结合北京体育大学特色,办好4件实事,即参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等平台建设,建强一支专兼结合的体育大思政队伍,做强体育大思政频道,建好体育大思政教育中心。"5"是抓好5个发力点:突出主渠道建设,强化实践育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加强队伍建设,拓展工作格局。

把爱国主义教育这门"大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

任志锋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引导学生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涵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发挥思政课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强调思政课的本质在于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为加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门名副其实的"大思政课"。这门"大思政课"纵向贯穿于学生学习成长的各个阶段,是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核心主线之一,呈现出鲜明的"时间跨度之大"。这门"大思政课"横向融入学校教育教学、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文化氛围之中,并有机嵌套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新闻舆论宣传与各类文化产品创作之内,呈现出鲜明的"空间辐射之大"。这门"大思政课"以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为主旨,以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以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等为主要内容,以教育引导、实践养成、情感激励、文化熏陶、制度规范等为主要形式,呈现出鲜明的"要素结构之大"。讲好这样一门时间跨度大、空间辐射广、要素结构复杂的"大思政课",尤为需要在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基础上,透过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的大视野,讲出爱国主义的政治高度、历史厚度与理论深度;围绕"什么是爱国""为什么爱国""怎么样爱国"等问题,讲透爱国主义背后的真理、情理与事理;运用生动多样的方式方法,把爱国主义的道理讲到学生心坎上,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要求落实在学生行动中。

一、以大视野把道理讲深

讲好爱国主义这门"大思政课",需要有大视野。

正所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礼记·中庸》)。"广大"者,乃登高望远、胸怀大局;"精微"者,乃深谋细虑、积微成著。只有将"致广大"与"尽精微"有机结合起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才能真正把握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深邃要义,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深刻体认爱国主义的价值。具体来说,以大视野讲好爱国主义教育这门"大思政课"的道理,意味着要提高政治站位、胸怀"两个大局",讲出爱国主义道理的政治高度;意味着要自觉树立大历史观,透过历史的纵深,讲出爱国主义道理的历史厚度;意味着要抽丝剥茧、穷根究底,讲出爱国主义道理的理论深度。

讲出政治的高度。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根本属性,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以大视野讲好爱国主义的道理,需要把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学生的政治辨别力,引导学生从政治高度认识和看待爱国主义问题。坚定政治立场,关键在于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分析现阶段学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聚焦化解青少年弘扬践履爱国主义精神存在的各种矛盾,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爱国何以是中国人的本分和职责",着重涵养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大力锻造热爱祖国、矢志报国的意志品质,不断提升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价值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就是要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统筹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在保有的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个人发展进步三条有机联结的价值轴线,通过坚持中国特色与深化国际比较,引导学生把青春梦与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增强政治辨别力,关键在于全面把握现阶段我国学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多元与主导之争、多样与共识之难、多变与方向之惑,旗帜鲜明地批判和抵制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观点,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不断坚定对社会主义前景的信心和信念。

讲出历史的厚度。"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1]也是中华民族区分"自我"与"他者"、联结"个体"与"整体"的独特价值标识。穿越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爱国主义通过家与国、苦难与辉煌、"旧邦"与"新命"的交织互构,深刻形塑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禀赋和鲜明政治伦理。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迸发出更加强大的历史自觉和价值力量,内在蕴含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以大视野讲

好爱国主义的道理,首先,需要透过中华民族文明史,引导学生通过领略巍峨秀美的壮美河山,感悟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激活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热忱,引导学生体认把握"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文明根脉。其次,需要透过中华民族复兴史,引导学生通过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历史劫难,学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立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深刻觉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真谛。最后,需要透过新时代的奋斗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如何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2]"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3]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讲出理论的深度。讲好爱国主义这门"大思政课",既要持续加强政治宣传和情感动员,更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4]通过富有深度的理论阐释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为此,要引导学生以真学、真信、真懂的思想态度进行理论学习,不断拓宽知识边界,提升理论素养,进而学懂弄通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的道理。同时,思政课教师要练就不怕问、怕不问、见问则喜的真本领,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认知特点,聚焦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学思践悟深入掌握爱国主义的真谛。

二、以大情怀把道理讲透

讲好爱国主义这门"大思政课",需要有大情怀。

爱国情怀是一种博大的情感价值体系,既包括对祖国壮美山河、优秀文化的心理感怀,也包括对国家核心利益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关怀,更包括对国家兴旺发达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当胸怀。[5]只有将这种高层次、系统化的社会情感植根于广大师生的内心深处,才能确保教师真正做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爱国情怀的人讲爱国",才能使学生将"奠基于特定地理环境、血缘谱系、民族身份之上的爱国之情"[6]转化为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清晰认知,形成对爱国主义的深刻认同。具体来说,以大情怀讲好爱国主义"大思政课",关键在于揭示"什么是爱国"的真理,激活"为什么爱国"的情理,澄明"怎么样爱国"的事理,从而通过真理、情理、事理的有机融合讲透爱国主义的道理。

讲透"什么是爱国"的真理。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在不同时代

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7]讲透"什么是爱国"的真理,核心在于阐明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内涵实质和基本要求。一些教师在实践中习惯于从公民身份维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讲解,即从"你是中国人"推导出"你应当爱国",进而完成教育活动。这一方式有其合理性,但是却未能揭示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也忽视了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特质。总的来说,当代青少年既有对国家归属感与安全感、自豪感与认同感的现实向往,也期望在民族、国家、社会、集体之中彰显自身独立性。上述这种基于国籍和民族历史情感的推导逻辑,容易使青少年被"我是中国人"的前定身份约束,进而产生种种疑惑,削弱教育效果。要全面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规定,必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什么是爱国"的情感体认和理性认知。为此,应从理论、历史、实践的多维视野切入,通过系统阐述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意识形态的先导性作用与政党政治的制度性价值,深刻揭示当代中国与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联系,从而增进学生对于"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心理认同。应聚焦学生普遍关心的成长成才问题,通过开展主题辩论、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访实践教学基地等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具身性体认"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重要意义。

讲透"为什么爱国"的情理。爱国情怀的生成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自发到自为、从形成到稳固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建立在由血缘、地域、历史、文化等民族身份认同因素基础之上的朴素爱国之情,其产生和出现相对容易,但也更具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以大情怀讲透爱国主义的道理,关键在于将这种朴素的爱国情感上升为稳固的、深沉的、理性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不断超越自我中心的价值局限和"我是中国人"的先定公民身份的束缚,逐步实现从自我本位到社会本位的价值飞跃,从而真正理解为什么"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8]为什么"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为此,应紧紧围绕"个人与国家关系"这一爱国主义教育核心问题,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切实认识到个人成长进步与国家繁荣富强之间的双向互动作用。要创建以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为核心的新时代榜样文化,引导青少年从榜样展现的意志品质中涵养性情、汲取力量,鼓励青少年在投身社会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激发青少

年建功新时代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

讲透"怎么样爱国"的事理。在厘清了"什么是爱国""为什么爱国"的问题后,讲好爱国主义的道理还需要落实到"怎么样爱国"的实践问题上来。事实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展开,爱国主义已经逐渐从前现代社会中自然而然生成的对故土家园与民族文化的眷恋,转化为社会成员主体意识普遍觉醒背景下的自觉建构议题。正因如此,以大情怀讲好爱国主义的道理,还必须在引导学生形成爱国主义理性认知与情感依恋的基础上,砥砺锻造出坚定自觉的爱国意志、爱国信念和爱国行为,从而焕发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主观能动性。为此,要高度重视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的自觉建构意识,引导青少年将"小我"融入"大我",将爱国情、强国志与锤炼爱国本领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火热实践之中。要设置更加完善的培育机制,创造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感受"爱国不分大小,重点在做",鼓励青少年从身边事做起,不断涵养爱国情怀。要针对青少年"拔节孕穗期"的思想行为特点,结合校内外各种热点事件,引导青少年理性爱国,警惕和防范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之诺。

三、以大智慧把道理讲活

讲好爱国主义这门"大思政课",还需要有大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10]这一重要论断提示我们,讲好爱国主义这门"大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一堂质量上乘的爱国主义思政课,既可以是浓墨重彩的"大写意",也可以是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关键在于能不能讲求方式方法,能不能大手笔谋划、大力度创新。具体来说,以大智慧讲好爱国主义的道理,要在故事、话语、方法的协同上下功夫,以鲜活真实的故事沟通心灵,以亲和真挚的话语启智润心,以多样创新的方法激扬斗志。

以鲜活真实的故事沟通心灵。"人永远是讲故事者:人的生活包围在他自己的故事和别人的故事中,他通过故事看待周围发生的一切,他自己过日子像是在讲故事。"[11]以大智慧讲好爱国主义的道理,尤为重要的在于通过符合历史、符合时代、符合青少年发展特征的教学叙事,增强道理的感染力和说服

力。为此,要明确故事主题,即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主题,深入挖掘和整合各种故事素材,切实讲好民族复兴的精彩故事。要丰富故事情节,把握好宏大叙事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关系,在历史、现实、未来的互动和个人、国家、民族的呼应之中,讲清楚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喜与悲、乐与忧、艰辛与幸福、平凡与伟大。要增强故事的感染力,通过精心设计情节、刻画人物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使青少年能够切身感受到精神之伟大、价值之崇高,唤起青少年在伟大奋斗中激扬青春理想的价值自觉。

以亲和真挚的话语启智润心。话语是思想抵达心灵的重要载体和力量。优质的思政课话语应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应该让青少年听得懂、传得开、能认同。为此,要结合青少年思想心理特点和认知偏好精心选择话语,紧紧围绕新时代青少年面临的"过度保护带来的心灵娇惯""过度教育带来的知识内卷""过度多元带来的身份撕裂"[12]三个突出问题,研究把握青少年具有代际性的认知特征、语言习惯和接受水平。要积极推动思政课话语创新发展,努力实现政治话语学理化、学理话语通俗化、通俗话语趣味化,以及书面话语口语化、刚性话语柔性化、熟悉话语陌生化,[13]不断增强话语的亲和力、感染力和针对性。要着力深化话语的意义建构,确保以精当的话语表达承载深刻的爱国主义道理,以真切的人文关怀为青少年个人意义世界建构提供精神力量,真正做到启迪心智、润泽心灵。

以多样创新的方法激扬斗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需要做很多创造性工作。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14]同样,以大智慧讲好爱国主义的道理,也需要采用多样化、创新性的方法,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中激扬青少年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远大志向。要加强综合化的教学模式创新,通过分众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学思践悟爱国主义的道理。要探索构建融合化的教学场域,不断突破课堂局限、校园局限,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还原历史现场、感受时代成就、领略自然风光等形式,引导青少年感知爱国主义的魅力与温度。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打通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使爱国主义的道理更趋可知、可触、可感,不断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

党的创新理论怎样融入思政课教学

湖南理工学院 卢先明

面向大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利于增强青年大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改变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养成"的单维教学理念。

高校思政课固然有"知识传授"的功能,但是绝不能偏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定位。党的创新理论贴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进展和关键问题,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注入"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触摸时代脉动、在实践中解惑释疑。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聚焦培育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围绕现实感召和信仰培育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知识兴趣、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凸显"理论回应现实""理论融汇实践"的交互育人理念,建构"理论导入+实践协同+翻转课堂"三位一体的教学策略。

"理论导入"是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逻辑起点和教学切入点,力求做到完整准确地呈现党的创新理论、回应现实生活世界的真问题,用最鲜活、最接地气的教学话语直面学生的成长困惑是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策略和实现方式。"实践协同"是对传统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以党的创新理论为逻辑主线串联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各个条块,加强实践教学专题设计和融合,打造资源共享、协作互联的实践育人协同平台,化解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碎片化""各自为政"等难题。"翻转课堂"是由现代信息技术驱动的教学革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全程主动参与。借助"翻转课堂"进行个性化教育,结合学生兴趣点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强化大学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趣味性和自觉性。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显著提升实践教学成效和育人价值。具体成效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使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协同并进、有机融合,把无序、冗杂的社会实践素材凝练为教学的"一滴水"向学生精准输出,把党的创新理论具象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予以呈现。在理论传授上紧跟时代步伐,又较好地体现价值塑造功能,引导学生全面感知思想力量和中国发展成就,启迪学生思考个人未来与国家发展的内在关联。

二是提升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注重学生主体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与评价。不单强调"抬头率""到课率"等显性指标,更重视"入脑""入心""入行"等价值培育隐性指标。紧盯学生备感困惑的问题,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价值渗透式教学方法,运用时政热点聚焦、案例分析研讨、情景模拟再现、嘉宾现场答疑、学生现身说法等教学手段,从理论感知、情感体验、实践反思3个维度提升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由实践教学的"旁观者"转变为"主人翁",为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提供理论导航和实践参照。

三是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同频共振,丰富自身知识体系,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和期待。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驱动教师深入社会实践、走进学生生活,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感性认识,使实践教学成为思政课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助力。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高校思政课教材建设'高端学术研讨会"笔谈党的二十大精神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要求

顾海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所作的报告,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文献,报告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在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在于能够使我们党拥有政治品格和政治优势,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的表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达到提升党的鲜明的政治品格以及增强党的强大的政治优势的目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再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为增强党的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提供了一种理论根源。

这两个"拥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政治品格和政治优势上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理论教育的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具有规律性和真理性,又具有政治性和思想性。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决定了其政治品格和政治优势,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显得格外重要。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能够坚定我们党的信仰信念,使我们党能够把握历史主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历史主动""历史自觉""历史责任""历史担当","历史"深刻地包含了马克思主义道理学理和哲理。历史主动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促进党自身建设,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上两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意义的重要体现。

我们如何在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时,使两个"拥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不断深化,这实际上也是"三进"的核心问题。"三进"的对象是高校大学生,他们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

设者和接班人。今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三十年,就靠这一代以及接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在学校中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能不能对他们今后政治品格、政治素质的养成发挥理论"垫底"的作用;能不能对提升他们的信仰信念、提高他们历史主动的精神担当提供有效的思想引导。这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忽略党的政治品格、政治优势,也不能淡化对信仰信念和把握历史主动这两个特别重要方面的教育。

二、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发展阶段、思想内涵、理论启示四个方面深化思政课建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两门课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全过程和理论发展全过程的历史记录,具有发展阶段性。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新的飞跃,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紧密联系的重大时代课题的变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相应地分为新时期和新时代两个阶段。新时期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使得我们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也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总的理论构架下发生了新的飞跃,包括事业发展中的飞跃和理论发展进程中的飞跃。前者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的飞跃中,后者呈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的飞跃。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新时期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接续发展的理论成果;在党的十八大以后的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凸显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要从整个历史进程中理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继承性和创新性。同时,我们也要对整体过程和过程不同阶段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内涵、理论体系,从其接续性和阶段性上,也就是从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继承性和创新性上作出全面理解和深透阐释。结合中国的实际、时代的变化,结合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纳而形成理论体系,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发展过程,深化这一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可以认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这些认识,是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安排的最基本的观点。

在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门课程时,要将其看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过程中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的新发展,是新阶段的新飞跃。我们要深刻把握的是,全面学习、全面理解和全面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不只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门课程而言的,也是对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的新要求。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课程体系,不只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门课程,还应体现在其他各门思政课的课程中,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将其讲好、讲真、讲新、讲透、讲深。

三、把与党的科学理论相联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讲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重要观点,不只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有意义,对其他各门思政课程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站在哲学高度对理论进行的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它的核心要义和思想真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和世界应该持有怎样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来的。思政课要从多个角度讲清世界观、方法论的内涵及其对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而"六个坚持"是最接地气、最接近现实、最需要大学生把握的六个方面。新时代的十年可以看到这"六个坚持"所发挥的重要现实作用,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需要把这"六个坚持"落实到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去,在所有课程中全面落实,使其成为思政课教学中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关于立场观点方法最具现实性、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想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秦书生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号召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党史作为"四史"教育的生动素材,以其鲜活、多样的历史故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对于学校而言,思政课教学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深入研究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契合点

党史学习教育中包含的真理性理论、丰富实践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能够有效强化思政课教学育人功能。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堂上讲好中国故事,弘扬红色文化,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教师作为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骨干力量,要切实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挖掘红色经典的理论内涵,加强理论阐释,提升党史理论修养。思政课教师要深入研究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共通点、契合点,使党史学习教育成为思政课内容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党的百年历史蕴含丰富的育人资源,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思政课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要求思政课教师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内容体系有机结合,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以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性元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以生动的党史知识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政课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核心内容。以生动、形象的历史素材为媒介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还原生动的历史素材,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力,提升理论知识的说服力和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要求思政课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主动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知识铭记于心,从整体上深入分析、解读党史中蕴含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并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方

法论剖析党史事实。思政课教学的党史学习教育不是简简单单进行历史堆砌,也不仅仅是讲理论,而是要以时间为轴、以重大事件为突出点、以历史为线索,将一些在党史中的典型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将生动的故事引入理论,以活灵活现的方式展现出来,从历史脉络中提炼出一般性历史规律,总结出思政课中最基础的理论知识。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求解放、求进步的历史。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具体历史事件,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所区别,但是其中每一个具体历史事件都蕴含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师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内容体系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专题教学,突出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把新时代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等与党史学习教育贯通,使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各项成果,让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性和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相结合,既要讲究教学方法,又要讲究教学过程的逻辑顺序,做到既不失党史之活力,又不乏思政课之科学,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艰难的奋斗历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担当和历史思维;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奋斗历程。例如,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思政课在这一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中国共产党自建立就积极发动工农群众参与革命斗争,不断取得胜利,其根本原因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就是坚持群众路线。讲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内容,可以引用长征时期的经典红色故事,中国共产党爱护百姓、呵护百姓,同百姓一起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万里长征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就是因为依靠人民,有人民的支持。思政课教师要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唯物史观。

二、运用叙事教学法把党史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是党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是由一桩桩、一件件前赴后继、顽强奋斗的革命、建设、改革中的红色故事构成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把教学内容与党史学习教

育有机结合,而叙事教学法就是二者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叙事教学法是指教育者把真实的、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故事融入教学过程,通过口头叙事、运用网络多媒体呈现故事等形式,让受教育者在聆听故事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和接受正确思想观念,从而达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情境化、生活化,更具有说服力。运用叙事教学法将党史中的红色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是指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选择服务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党史故事,运用多样化叙事方式在叙述故事的同时阐释理论知识,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情境化,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帮助学生将难以理解的概念性、原理性知识真正入脑入心,在内化于心的基础上外化于行。例如,运用叙事教学法把红色故事作为案例进行课前导入,或把红色故事作为教学内容的例证等。鲜活的红色故事,避免思政课教学中概念的抽象性,能有效引导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思考和理解。

思政课教师采用多样的叙事方式,要把控好叙事过程。党史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要立足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准确的、真实的、合理的党史故事。选好党史故事后,教师要将所选择的故事展示在课堂中,在呈现故事时要采用多样化叙事方式。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网络多媒体,用口头叙事的方式讲述故事,进而阐释理论知识,但在口头叙事时要注意非说教性,教学语言要科学准确、富有逻辑,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具有启发性,尽量将所选党史故事生动形象、重点突出地表达出来,在充分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故事中蕴含的理论知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此外,思政课教师可以党史故事为原型撰写剧本,通过设置具体情境组织学生讨论或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叙述故事,让学生作为故事的亲历者推进故事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故事领悟故事背后暗藏的知识性因素。

立德树人是思政课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思想意识、理想信念的正确引导,要求教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教师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基础上,要重视对学生思想观念方面的建设,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魅力,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把党史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展开一系列反抗斗争。然而,这些在当时时代条件下有或大或

小历史进步意义的反抗斗争最终都走向失败,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才迈上走向成功的道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之后党带领人民走上了探索这条道路的艰辛历程,可以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可见,党史故事能够助力教学目标实现,思政课教师应学会让党史故事进课堂。

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较强,知识点较多,涉及的很多概念具有抽象性,往往使学生在接触相关知识时感到晦涩难懂,故提高课程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更为迫切。党史故事进课堂为思政课教师解决这一问题指明方向。寓党史故事于教学过程,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但教师要注意选取准确的、真实的、合理的且能够服务教学内容的党史故事,并尽量选取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或教学重难点,以党史故事为线索进行阐释。教师应在叙事中讲清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思想意识、理想信念层面的教育,实现"以理明史"。最终,思政课教师寓党史故事于教学过程,实现党史与思政课协作育人的目标。

需要明确的是:党史故事进课堂,要把控好叙事过程。思政课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讲授,运用党史故事是协助教师讲好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要发挥好党史故事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点睛"作用。

三、以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要强化理论教学。思政课教师要通过个人钻研、集体备课等形式,认真学习教材内容,充实教学课件,把准党史学习教育的切入点,更新教学方法,结合理论知识的讲授,适时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党的重要思想、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带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过程,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此外,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扩展,通过实践教学深化理论教学内容,这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一环。理论学习固然重要,同时也要注重实践学习,尤其是思政课这样一门特殊课程,更要注重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的情况,以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实践教学中,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泛搜集党史学习教育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党史人物先进事迹的文字材料、重大历史事件图片和影像资料、讴歌党的经典歌曲、关于党史题材的经典电影电视剧等,使学生了解中国

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亲身感受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繁荣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红色根据地、革命纪念馆、革命老区等红色基地参观学习,将红色资源与思政课专题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中国共产党人、老一辈革命家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无畏牺牲的伟大精神,通过百年党史中的鲜活史实进行现场授课,实现情境式教学,更加深入理解思政课教学内容。也可以开展红色纪念日、重大节假日主题研讨等,让学生更加熟知这些重要的时间点,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百年历史,在百年历史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等。思政课教学还要开展主题鲜明的纪念活动,加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强化对党的情感,激励学生把爱国情、报国志自觉融入学习和生活。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聆听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爱国的热情。通过实物、实景体验的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更鲜明、更有效、更快速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使晦涩难懂、极具抽象性的思政课具有亲和力、可触性,让学生真正有所思考,促使学生把自己所见所闻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回归实践。

四、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促进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

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新媒体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重大成就,这对思政课教师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思政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将新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于思政课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深度融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运用线上教学,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党史知识讲授直观形象、容量丰富、传播便捷、交互即时,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性与可接受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更具时代性。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在线下教学时要注重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应用。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应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其中。思政课教师在线下教学时应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在学习党史中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参悟百年党史的艰辛历程。在教学方法运用上,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使思政课更具生动性,思政课教师应将党史学习教育的相关内容与教学方法相结合。例如,在采取直观演示法时,可以充分运用党史的相关案例用于线下教学;讨论法中也可以运用党史与思政课相结合的题目作为讨论内容,通过理论与实际

结合的讲授方式帮助学生构建起全面的知识体系。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西方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传入我国,使得思政课教学面临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更好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作用的内在要求,更是引导学生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时代要求,能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党史学习论析: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融入高校思政课为例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朱崴浩、郑育琛

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关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其内容紧扣回顾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这一主题主旨,在序言中鲜明指出了党的初心使命以及党在四个时期所创造的伟大成就,精辟地阐明了党之所以总结百年奋斗成就与经验的意义所在,并通过四个不同历史阶段的逻辑主线深入系统地阐释了百年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宏阔视角概述了百年大党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提炼了具有深刻指导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并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对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明确的实践要求。《决议》是在实现民族复兴历史任务的时代背景下,认识和把握我们党整个奋斗历程的一把"金钥匙",体现了我们党践行初心、引领未来、顺应历史趋势、把握历史规律的高度自觉和历史担当。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具有明显的政治引导、价值塑造与真理传播的功能。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融入思政课教学,既是对大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历史经验的承续与发展,也是思政课发扬育人立意、增强立德树人实效的应有之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决议》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内涵机理,并在基于思政课新版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决议》融入高校思政课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

一、《决议》融入高校思政课之价值意蕴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时代征途中,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践行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是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的战略之需,也是赋能思政课历史主动的有效之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厚的实践价值。

(一)践行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

作为置身于纷繁复杂时代潮流与民族复兴历史洪流中的青年大学生,正是肩负着历史与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与重大责任的"强国一代",理应具有信念要强、境界要高、德行要正的内在特质与外在表征。这对于集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为一体,承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校思政课来说,培养塑造兼具这

些良好特质与鲜明表征的有为群体正是其课程教学的价值依归所在。《决议》作为一部彰显中国共产党大德的纲领性文献,以透彻明理、高度凝练的理论阐述为依托,融汇入我们党百年风雨兼程为践行初心使命而不懈奋斗与创造的道德情感,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1]的崇高情怀,"以民为本、一切为民"的道义担当,贯穿于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发展脉络中。通过对近代以来所发生的的变革性实践与历史性成就进行全景式回顾总结,《决议》深刻揭示我们党在谋求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以多么强大的道德领导力与情感引领力,不断创生着与民同生共进、携手同行的精神动能与道德力量,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多个维度完整诠释了人民对党的全面领导的情感认同所在。把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将其作为承继党史学习教育"立德"育人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引导学生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丰厚精神滋养与价值营养,在体悟过往艰辛奋斗中锤炼品格、涵育初心,在展望未来美好前景中凝聚共识、坚定信心。

(二)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的战略之需

"思政课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2],理应从党和民族千秋伟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守正创新则是其在新时代条件下因时而进、顺势而为,凝聚积蓄育人合力,不断提升教育成效,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举措。纵观当前思政课建设已取得卓有成效,但其教学上仍存在"内容不够鲜活、方法不够创新、素材不够俱进"等问题。"唯有紧跟时代变化,顺应时代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吸引力,才能完成好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3]。《决议》立足于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着眼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发展大势,秉承实事求是、以史为鉴的思想认知,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对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带领人民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所积累的宝贵经验进行了全面审视与总结,并在基于已有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深湛把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富含政理、哲理、学理与事理的新思想与创新性理论,以共产党人的高度使命自觉深刻阐明了我们党锻造百年奇迹、创造不朽辉煌的深层密码。通过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融入思政课,深挖其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意涵,使之转化为释疑解惑、育人育才的最新资源,有助于丰满思政课教学的话语内涵、深化思政课教学的话语底蕴、拓宽思政课教学的话语边界。进一步说,对于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的本质要求

而言,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所具有的时代性与创新性特性,正与其与时俱进的价值追求相契合,是提升思政课理论教学感召力、推动其创新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三)赋能思政课历史主动的有效之举

"政党能否以正确的思想认识影响和引领社会意识,对社会历史发展走向具有重大影响"[4]。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识形态发展走向对社会意识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碴泛起,部分青年学生受其影响,对事物的认知表现出娱乐化、标签化及极端化倾向,青年个体的主流意识形态辨析力受到削弱。"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5],故而我们应当予以坚决抵制和反对,从学理层面主动戳穿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真实面目。《决议》作为一部记载我们党历经百年沧桑巨变,经受历史重重考验而最终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极简史"教科书,从百年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出发,对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伟大实践中把握历史矛盾、抓住历史机遇、直面历史挑战的光辉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概括,以"四个时期"英勇顽强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诠释了近代以来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以"五个方面"砥砺奋进、奠基立业所总结的历史意义与历史贡献,揭示了我们党注重在变革性实践中把握唯物史观发展规律的历史自觉性;以"十个坚持"的宝贵历史经验展现了我们党善于透过纷繁变幻的历史现象探寻、发掘本质规律的历史主动性。对于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思政课而言,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有机融入其中,在"民族复兴"主题主线指引下,对历史进程中涌现出的诸多事件及其历史次序进行梳理、整合与剖析,廓清党百年奋斗的整体面向和发展趋向,有助于引导学生理性看待不同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正确理解和评价与之相关的重要历史人物,使之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逐步构建正确、明朗的历史观,切实学会用历史的逻辑去审视时代发展,以辩证的历史眼光、开拓的历史思维以及深厚的历史智慧来认清趋势、把握方向、开创未来。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