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理论文稿(39篇)(第7/49页)
"赶考之路"的谆谆告诫不能忘。从新中国成立前夕"进京赶考",到新时代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党反复告诫全体党员干部必须高度警醒、居安思危,永远慎终如始、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谨慎。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都是我们这个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唯有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乐不忘忧,始终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执着和定力,保持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才能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永久奋斗"的革命精神不能变。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先进分子、模范青年提出永久奋斗的要求。进入新时代,习主席强调:"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对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作风形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铆足劲、拉满弓干事业,弯下腰、埋下头求作为;做到知重负重、知难克难、知险化险,相信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
"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不能丢。1937年,毛泽东同志为抗大题词时,把"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作为教育方针之一。进入新时代,习主席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党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传家宝"和"防腐剂",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永远是确保我们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重要保证。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守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坚决同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持续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管好家人亲属,管好身边人身边事,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和维护者。
三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彰显着党的政治品格和精神特质,回答的是我们党如何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和矛盾困难、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展现,是我们党鲜明的精神标识。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各种风险挑战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增强斗争的信心和决心。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人到半山"需要翻越雄关险隘,"船到中流"可能遭遇惊涛骇浪。我们要深刻认识伟大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做好长期斗争和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当然,斗争总是有风险的,有风险更需要担当。越是紧要关头、危难时刻、复杂局面,越要不惧风险、顶住压力、站稳脚跟,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精神,大胆地干、坚决地干,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锤炼斗争的血性和胆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人民军队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路披荆斩棘、一路苦难辉煌,展示"志坚气多"的钢铁般意志和风骨。前进道路上,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们要争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以"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担当,敢于亮剑,彰显血性,依靠顽强斗争不断取得建设发展新成就。新时代革命军人要大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去"娇气"、增"锐气"、添"虎气",永葆战士的姿态、战斗的状态,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使威武之师更加威武。
掌握斗争的本领和艺术。斗争是一门学问和艺术,必须注重策略、讲求方法,把握其中的章法和门道。要把握斗争的方向,与危害党和国家核心利益和涉及重大原则问题的风险挑战进行坚决斗争,并取得斗争完全胜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的方式,把握斗争的火候,把准斗争的"时度效",做到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要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让他们多到困难突出、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在斗争中学会斗争,不断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3-02-06
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基础,对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落实这一重大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党内政治文化对党内政治生态的涵养功能,以理想、信念、价值、操守等文化的力量,促进党的建设由"治污"向"清源"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迈进,不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就是要努力建设崇高执着的信仰文化、团结统一的组织文化、先进纯洁的行为文化、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
1.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构筑崇高执着的信仰文化
党内政治文化是政党在长期政治实践中形成的精神结晶,作为精神内核的信仰文化使其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持续影响着组织成员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并在成员的共同形塑中得以丰富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论证了共产主义这一远大图景的合理性,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人间正道,占据了真理和道义制高点,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在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此来构筑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大厦,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根本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