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党建文稿-39篇(第13/36页)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47年后,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蜂拥而至。清末民初,我们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李鸿章在1874年《筹议海防折》中说:"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客主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总之一句话,我们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近代中外战争体现了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降维打击"。从1840年到1919年,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其中大规模的战争有: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这五次大规模战争中,中国无一次战胜。而且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在参战人数和伤亡人数的对比上看,更能体现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降维打击"这一点。
在这样的打击下,西方列强一步步把中国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华民族陷入瓜分豆剖、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从清政府、民国北洋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与22个国家先后签订了745个不平等条约,被迫赔款白银19.5亿两,割让了大片领土。
沿着中国历史发展脉络,我们看到,鸦片战争的发生不是中国落后的原因,而是从北宋开始中西方文明出现分流、到明朝进一步拉开差距、再到清朝彻底落后的结果。对此,我们需要深刻思考一下,中国长期落伍的根本原因。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对中国历史发展进行了研究,之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就是李约瑟难题,也称李约瑟之谜。同时,李约瑟在其书中也分析了原因,主要是:第一,传统的哲学自然观以及实用主义、经验主义,不适宜科技的发展;第二,官本位浓厚,科举制度限制了科技人才的培养;第三,传统科学研究不注重定量分析;第四,缺乏竞争环境。在李约瑟的基础上,我们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近代中国的落伍?关键在于,一是没有科学的发展,二是没有发生工业革命,三是没有组织起老百姓。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首先在器物层面,地主阶级搞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宣告破产。其次在制度层面,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实行戊戌变法,短短百天便被镇压。之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最后在思想层面,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无产阶级逐步登上历史舞台。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也有一个接受、转变的过程。上学期间,毛泽东同志起初崇拜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后来还主张过"呼声革命""平民主义""民众的大联合""联省自治""教育救国"等。学校毕业后,工运实践和军阀赵恒惕的警棍,让他看到"呼声革命"之路根本走不通。1919年到1920年,毛泽东同志第二次到北京,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当时,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转变之路代表了很多知识分子。
接着,就要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但这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起。之前,我们一直向西方学习,直至1914年到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完美优越的神话破灭。这也让中国的知识分子对西方资本主义失去了信心。那么,向谁学?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时,中国很多知识分子把目光都投向了俄国。之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亚洲和欧洲革命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尤其是凯末尔带领土耳其人民实现了独立。这给中国的知识分子带来极大的鼓舞。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这是内部因素。与此同时,俄共也在积极推动中国的革命运动,这是外部助力。列宁说:"从全世界历史范围来看,如果我国革命始终孤立无援,如果其他国家不发生革命运动,那么毫无疑问,我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是没有希望的。"可见,当时的俄共也需要发展同盟力量,以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1919年3月,共产国际成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由此有了新发展。1920年3月,共产国际派代表维金斯基来华,会晤李大钊、陈独秀,达成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共识。于是,在共产国际的推动下,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从大历史观看,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王洪波: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022-06-13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既是对党的建设百年历程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对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明确要求。
一、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
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作为我们党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并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即"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把一直"进行之中"的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法宝。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把党的建设提高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的目标,强调制度治党的重大意义,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积极探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从严治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两大历史性课题。
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我们党首次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间一脉相承、不断创新发展,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二、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继承和发扬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社会革命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现实需要。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对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作出战略擘画。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坚持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取得历史性的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我们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每一个阶段取得的成就,也给出了历史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集中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创造的"四个伟大成就"和向世界作出的"四个庄严宣告"。
第一,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第二,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第三,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第四,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四个伟大成就"以历史事实向世界作出"四个庄严宣告",即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可以看出,"四个庄严宣告"的重要论述和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创造的"四个伟大成就"揭示出了几个历史事实,即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党的百年奋斗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取得,是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结果:
第一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鸦片战争以后,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第二点,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我们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
党的历史是一部应对各种磨难与挑战的历史,充满了奋斗与牺牲、苦难与辉煌。100年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战胜一个个困难,化解一次次危机,取得一场场胜利,历经血与火的淬炼,其进程波澜壮阔、荡气回肠,其成就举世瞩目、彪炳千秋。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之所以能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使"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
(二)直面现实问题,必须要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八大后,我们党清醒认识到,管党治党一度宽松软带来党内消极腐败现象蔓延、政治生态出现严重问题,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受到削弱,党治国理政面临重大考验。在党的建设问题上出现的考验和危险,我们概括为"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四大考验"是: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危险"是: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直面这些问题,我们要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我们从两个角度具体来说,第一,在党的领导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内也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特别是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有的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口是心非、擅自行事"。直面党内存在的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必须要通过党的建设革新、净化。
第二,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由于一度出现管党不力、治党不严问题,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出现严重危机,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风气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较为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七个有之":1.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2.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3.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4.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5.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6.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7.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这"七个有之"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强烈不满和义愤。
党中央强调,腐败是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四亿人民,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依纪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
(三)面向未来,必须要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已经十分明确,我们一定要提前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全党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一)坚持推进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自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提出,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确保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在坚持党的领导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形成的"两个确立",一个是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一个是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我们要明确认识到,"两个确立"在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两个确立"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培根铸魂、凝心聚力,是夺取新征程新胜利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所以,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我们坚持党的领导,首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党的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
(二)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1.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起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党中央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狠刹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2.全党必须做到理想信念坚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
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党中央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共产党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在思想建党的基础上,我们同样强调制度治党。制度治党是百年来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是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直面现实,我国在制度治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科学性、衔接性、协调性有待加强;二是党内法规制度执行的力度、信度、效度有待强化。
3.以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
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是一句空话。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面对新的时代考卷,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家要稳定,人民要乐业,一刻也离不开党的领导。我们相信,党作为指引方向的航标塔、凝心聚力的主心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必须持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李明伟:学习《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
2022-06-09
《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进党的组织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党的组织工作质量,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法律制定的条例。《条例》于2021年4月30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2021年5月22日中共中央发布。
《条例》提出,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统筹干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体系建设,统筹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统筹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推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各级党委(党组)要主动承担起抓好组织工作的领导责任,加强系统谋划、统筹协调、把关定向,不断提高强组织、抓班子、带队伍、育人才的能力,为组织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营造良好环境。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严密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对党的组织工作作出全面规范,是做好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的基本遵循。《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组织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提高组织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此时,我们急需对党的组织工作进行规范。
党的组织路线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正确政治路线决定正确组织路线,正确组织路线服务保证正确政治路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最可宝贵的经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保证。
抓好党的组织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提出要为夺取全国政权做好干部准备工作,各级组织部门不到3个月时间就征调5.3万名干部到新解放区工作。
革命队伍需要意志坚定、斗志顽强的革命干部的带领。新中国成立之后,1952年至1954年3年中,为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全国抽调到工业部门的干部有16万多名,其中为苏联援助的重点厂矿选调领导干部3000多名;1956年,党中央提出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到1957年6月底,在全国11万名高级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17500多名,李四光、钱学森等都是上世纪50年代入党的,充分显示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优势。
1956年7月,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飞上蓝天。1958年,我国第一辆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工业生产突飞猛进,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这些都离不开广大干部的辛勤努力、离不开党员知识分子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