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换个角度看“元古堆”脱贫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15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换个角度看"元古堆"脱贫

"南有十八洞,北有元古堆。"元古堆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地处海拔2400米的山区。虽然物产丰富,却是著名的贫困山区。2012年底,元古堆有低保户151户491人,五保户8户9人,扶贫对象221户1098人,贫困面达57.3%。人均从农业产业中获得的收入仅为660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465.8元。2018年,元古堆整村脱贫提前2年出列并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示范村之一。"元古堆"本是一个地名,但是在脱贫攻坚的宏大背景下,每个"字"都有着"特殊"的含义。

"元",象征着初始,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定西市,当地人曾说"定西苦甲天下"。但是在元古堆,当地人却说"元古堆苦甲定西"。元古堆的贫穷可见一斑。2013年腊月二十三,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贫穷落后的元古堆,在访贫问苦、调研指导期间,他深情嘱咐干部群众:"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在总书记的殷切关怀下,元古堆脱贫攻坚全面提速。曾经的元古堆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党群关系不融洽;在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后,田家河乡先后选派4名副科级干部、副科级后备干部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形成了领导带头、单位牵手、干群联合、社会助力的扶贫开发新格局。党员干部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改造路房水电,综合治理山田林草,把初心落在行动中,把使命扛在肩膀上,为元古堆打通了致富路、引来了致富水、修好了致富园。现在,元古堆乡亲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脱贫不忘总书记,致富感谢共产党"。

"古",象征着历史,代表这成绩经得起"历史检验"。六年多来,元古堆的干部群众通过自己的努力,高水平跨过了脱贫攻坚的"硬杠杠":"两不愁三保障"。在整体搬迁后,元古堆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970元,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85元,6年增加近6倍。这背后体现的是当地党员干部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矢志脱贫的辛勤付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4年,元古堆村两委带领群众成立合作社,将祖祖辈辈世代种植的中药材产业化、规模化、效益化。2018年,村民依靠三大经济作物人均增收5300多元,相当于2012年村民人均农业收入的8倍。常言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决不是"假脱贫",是要体现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真小康"。元古堆"扶贫""扶志"两手抓,"输血""造血"两不误,激活了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打通了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经受住了历史和人民检验,为其他贫困地区开展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榜样。

"堆",象征着夯筑,体现出脱贫攻坚当"众蚁垒穴"。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22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元古堆之所以能提前2年实现整村脱贫,关键在于党员干部能团结带领群众步调一致脱贫致富,核心在于党员干部能建强基层组织发挥党员作用,要义在于党员干部能善用扶贫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自我"造血"。元古堆的党员干部用党建工作引领脱贫,用担当实干凝聚人心,用瞩目业绩重建信任。元古堆的脱贫故事告诉我们,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随随便便一群人就能打赢的,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动摇,保持艰苦奋斗、崇尚实干的作风,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断在民生问题上发力,给老百姓更多的实惠,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打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脱贫攻坚格局。

"元古堆"三个字,聚在一起是"全国脱贫攻坚示范村""甘肃省十大美丽乡村",分开来看是党员的"初心使命"、脱贫的"历史成就"、党建的"团结引领"。6月伊始,脱贫攻坚吹响了新的"冲锋号",广大扶贫干部要学习元古堆的脱贫经验,摒弃"歇歇脚""喘喘气"的思想,敢于在基层有梦、善于在基层追梦、勤于在基层圆梦,自觉肩负起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使命,坚决完成全年既定目标任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