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千万工程”素材汇编(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主题教育)(第6/19页)

转载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2038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02分钟。

"千万工程"整体推进阶段

2008年3月,浙江省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意见》,从2008年起浙江省深入实施第二轮"千万工程",开展全省村庄整治建设的全面铺开,本轮建设重点行政村体现了整治数量上的扩展和整治内容上的扩展。即整治数量涵盖了全省所有,整治内容拓展为农业非点源污染、农村基础设施、农民住房风貌等建设。经过三年多努力,到2010年,全面完成了全省所有行政村的既定任务建设,乡村人居生态环境明显提档升级。

美丽乡村建设阶段

2010年12月,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 率先提出了"美丽乡村"概念,开启了浙江乡村建设的"美丽"时代。着力把农村建成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家园、市民休闲乐园。"千万工程"推动全省乡村沿着"千村精品、万村美丽"主线持续深化[3]。2012年4月,浙江省出台了

《关于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的出台再一次推动了"千万工程"建设内涵的从环境风貌"形象美"向历史文化"气质美"的转型。

美丽乡村升级版阶段

2016年11月,围绕"两富""两美"建设目标,为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

设,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浙江省深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 年)》,提出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建设新部署,重点具体要求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一处美"向"全域美"、 "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 向"内在美"、"环境美"向"生活美"转型,"形态美"向"制度美"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4]。

千村3A万村1A阶段

2017年6月,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作出了以全域景区化为目标导向,继续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并把万村景区化作为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2018年4月浙江省出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2年)》,正式提出到2020年,累计建成1万个A级景区村庄,其中3A级景区村庄1000个。这项"千村3A景区、万村A级景区" 的"新千万工程"的核心,是新时代背景下深化"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5]。2021年,浙江省印发《浙江深化千万工程建新时代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21-

2025)》,提出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全域共美、环境秀美、数智增美、活力强美、风尚纯美、生活甜美"六美"行动。

千村未来万村共富阶段

2022年1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1000个以上未来乡村,全面擘画打造"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全域和美"的现代版浙江乡村"富春山居图"。"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这是浙江力抓"千万工程"20载之后,基于新阶段、新征程所开启的新篇章,创新推动"千万工程"在新的起点上朝着乡村共富迭代跨越的重大战略谋划。充分彰显"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全域和美"的新"千万工程"已成为浙江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标志性工程。

2. "千万工程"的乡村嬗变与伟大成就

20年来,浙江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推动"千万工程"持续深化,迭代升级,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城乡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的基础上,还带动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的流动,促进了农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缩小,并向着共同富裕目标奋勇前进。

聚力"三大革命"全域推进,农村环境面貌彻底改观

早在2003年"千万工程"启动之时,浙江就从农村垃圾、污水、厕所入手,

开启了村庄环境清洁卫生治理的行动。20年来,浙江基本完成了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任务,农村环境面貌彻底改观。一是持续发力"垃圾革命"。建立起覆盖全域、运作规范、处理高效、保障有力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成功推动农民群众由"垃圾扫出门"到"垃圾扔进桶"再到"垃圾分好类"的三级跳。

2022年,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100%,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60%,资源化利用率达100%。二是集中发力"污水革命"。浙江标本兼治、集中发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全面实施"五水共治",把治水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户厕所污水、厨房污水和洗涤污水截污纳管率达到95%,乡村劣V类小微水体全部消除,实现了水环境由"脏"到"净", 再到"清",并正在向"美"的持续改变。三是有效发力"厕所革命"。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重要指示精神,每年2000个村、50万户左右的进度推进农村改厕,到2022年,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9%以上。

聚焦"大花园"全域打造,乡村呈现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谋划把全省乡村作为一个大花园、大景区来打造,在全省部署实施美丽乡村先进县示范县、美丽乡村风景线示范镇、美丽乡村精品村特色村、美丽庭院"四美联创",着力建设全省域美丽乡村大花园。一是以"点"带动,创建美丽庭院、精品村。以户为单元,着力把千家万户庭院建成精美精致小品,以一家一户的小美,推动村域的大美。以村为单元,培育村庄风貌优美、产业特色鲜明、民风淳朴正气的精品村、特色村。二是以"线"联动,打造美丽风景线、示范乡镇。以道路、河流或乡镇全域为单元,打破村界,以精品村、特色村、中心村、历史文化村落为支点,开展片区化、组团式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主题鲜明、功能多样的风景线、示范乡镇。三是以"面"驱动,建设美丽乡村先进县、示范县。以整县域为单元,坚持全领域、全方位、全面推进,创建美丽乡村先进县、示范县,形成乡村整体美丽。2022年,全域推进"五美联创", 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县14个、示范乡镇114个、示范带22条、特色精品村335个, 全省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93%。"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一县一品牌"的美丽乡村格局全面彰显。

统筹村庄建设运营,乡村美丽经济方兴未艾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响民俗牌、生态牌、田园牌、乡愁牌,统筹村庄建设和村庄运营,将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将生态优势转

化为产业优势。一是建设景区村庄。抓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旅游发展规划融合,把美丽乡村建设成为旅游景区,一大批彰显休闲农味、景区韵味、文化风味、乡愁野趣的景区村庄模式相继问世,2022年底,全省已累计创建3A级景区村庄2240个,累计打造中国最美休闲乡村72个。二是培育美丽新业态。浙江按照美丽经济化的要求,把大旅游产业、大健康产业、美丽农业培育成为美丽经济产业,做大做强养生、健身、运动、休闲、养老产业和绿色农林产品、保健品、医药品、美容化妆品生产,促进美丽乡村加速向美丽经济转化。

2021年,全年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9亿人次,营业总收入469亿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带动农户26.4万户。三是壮大村集体经济。树立经营村庄理念,把建设美丽乡村、经营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行有机结合,把乡村旅游业、美丽农业、集体物业等美丽经济发展成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新增长极。2022年全省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0 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到85%以上。

弘扬传承人文乡愁,省域塑造文明和谐新风尚

坚持"物的美丽"与"人的美丽"联动建设,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气质",实现乡村生态美的同时,更凸显乡村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一是塑造乡村文明新风。秉持"村美人更美"的理念,积极推广崇德向善、守望相助、互敬互爱、德行天下的"好家风",倡导"家家有家训""户户亮家训"。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领、集中治理、建章立制等举措,加强移风易俗、遏制农村陋习,焕发了全省乡村文明新气象。二是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以"文化礼堂、精神家园"为主题,打造了一大批以"乡愁记忆展示馆、优秀文化传承馆、思想道德教育馆、乡村文化大舞台"的"三馆一台"为定位的农村文化礼堂,实现了文艺文化、教育教化、家德家风、乡愁乡风、礼仪礼节等精神要素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在全村弥散。从2013年启动的浙江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截至2022年底,全省累计建成20511家,实现500人以上建制村全覆盖。三是保护历史文化(传统)村落。把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定位为"等不起、慢不得"的抢救性工程。从2012年启动,至2022年底,共实施了10批次432个重点村、2105个一般村项目,省级财政累计投入34亿元,带动各类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130多亿元,保护了古韵古风的历史建筑,彰显了内外兼修的古村气质。

3. "千万工程"的理论诠释与典型经验

浙江省20年来推动"千万工程"的坚守与实践,积累了建设美丽乡村的丰

富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地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6]。2019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年的宝贵经验概括来讲,核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秉持人本发展思想,有序改善农民民生福祉

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浙江实施"千万工程"始终把增进群众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人居环境安全等问题抓起,逐步向美化村庄、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延伸,从而使"千万工程"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牢树绿色价值取向,引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习近平同志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浙江把"两山"理念贯穿于推动"千万工程"的自觉行动,切实把"千万工程"作为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基础工程和优化农村环境的生态工程, 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以推进"千万工程"为重点的美丽环境建设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扎实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注入动力。

坚持系统治理思维,推进城乡联动互促共进建设

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为引领,切实把千万工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顺应城乡发展趋势和群众需求,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不断调整工作重心,扩大外延,丰富内涵,稳中有进,持续发力,从整治环境脏乱差问题向治水、治气、治土、治山、治乡等延伸,科学处理好城与乡、工与农、经济与社会、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了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的整体建设。

确立经营村庄理念,催生乡村美丽经济新业态

发展美丽经济是以"八八战略"为指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两山理念的创新转化路径。坚持把整治村庄和经营村庄结合起来,将"千万工程"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扶贫开发、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传承、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等相结合[7],不搞千村一面和"一刀切",因村制宜搞好建设,推进村庄特质发展,努力让美丽环境转换为美丽经济,把美丽转化为富村强民的生产力,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经济的互促共进。

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调动农民和市场主体力量

坚持党建引领和"一把手"亲自抓,20年来,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最高规格"千万工程"现场会,省委书记、省长到会部署。每5年出台一个实施意见或行动计划,创新制度供给,加大财政投入,持续加快推进力度。调动政府、农民和市场三方面的能动性,积极引导工商资本、乡贤资源、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形成全社会合力共建的良好局面。

4. "千万工程"的建设前瞻与对策建议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留给浙江的宝贵财富。适应新阶段、新要求, 努力绘就共同富裕大场景下乡村建设新图景,是创新深化"千万工程"的路径指南和行动指针。要以城乡融合和共创共富为思想主线,以数字化应用和低碳化应用为技术主线,奋力打造"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全域和美"的新时代"千万工程"升级版。

探索开展未来乡村建设

把未来乡村作为引领美丽乡村迭代升级和"千万工程"持续深化的重要抓手,对浙江而言,是推动乡村振兴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路径。要抓住数字化时代发展机遇,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建设方向,创新谋划和建设彰显未来元素、共富元素、科创元素、幸福元素的未来乡村,聚焦重点领域和短板弱项,推动数字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AI等与农村深度融合,创新打造一批农村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建设, 为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提供智能化服务,用智慧与科技提升乡村生活品质, 让乡村充分呈现未来元素和彰显江南韵味。

深入开展共富乡村建设

要把共富乡村建设作为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和"千万工程"深化的重要内容。聚焦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着力在优化空间布局、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民扩中提低、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等方面持续发力,探索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共富村实现路径,促进农民农村"扩中""提低",建设一批可推广可复制、具有浙江辨识度的高质量发展共富乡村,努力推动乡村建设加速向"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

全面开展和美乡村建设

要以"和美"为要义,以城与乡和而不同、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遵循,以"人和村美"为理念不断深化"千万工程"。宜居宜业和美

乡村建设是进一步深化"千万工程"的前进方向和全新路径。浙江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实证地,要立足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更加重视以人为本,和美与共,扎实推进环境和美、产业和融、人文和润、生活和顺、治理和谐,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努力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浙江样本。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