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各类调研报告汇编(17篇)(第9/13页)
(二)培育农业新品种,转化推广提升效益
XX市通过农业项目促进新品种培育,全力打造"通字号"农产品品牌,新品种让农业生产效益得到提升。海门区的"海蜜10号"甜瓜参加浙江种业博览会,获得推介品种称号;XX市海门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展示作物--西甜瓜获得江苏省省级农作物品种展示的认定。如皋市伟盛生态种植园引进果树种植新技术,培育九华一号白玉枇杷,果型端庄、果面浅橙色、皮薄、果肉洁白、肉质细嫩多汁、口味鲜甜,采收后销往江浙沪等大中城市。海安农村青年创业创新联盟实施的"水稻冷诱导项目",试验品种21个,亩均增产10%以上。在通州湾原有的近4000亩面积地块种植"海水稻"的基础上,华东有色地勘局海洋院在如东掘苴垦区的4000多亩改良地块也都推广种植了"海水稻",去年实收测产达606.9公斤/亩。
(三)运用农业新技术,机械化水平得到提升
XX市被评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全市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超过200万亩,新增粮食烘干机3300多台(套),实施省级以上农机购置补贴超过4亿元,撬动社会资金超过20亿元,新增大中型拖拉机、无人植保机、联合收割机、乘座式高速插秧机、复合式播种机等超过3.5万台(套)。犁耕深翻、高效植保、智能监测、密苗机插、插喷同步、侧深施肥及宽窄行免耕精量播种等生产模式和技术装备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粮食品种生产全程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所辖六个县(市、区)均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县和全国示范县。调查显示,70.6%的受访者运用了耕种管收机械化作业技术,50.6%的受访者已经在使用,并会继续使用测土配方施肥,70.4%的受访者已经在使用,并会继续使用植保无人机技术。
三、存在问题
(一)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有待提升
目前,我市缺乏集聚高层次人才的农业科技平台,农业科研体系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科研联合协作不强,导致突破性的大成果少。由于认识、体制、机制、管理、指导等诸多原因,导致各科研院所、农业高校以及农业企业各主体独自进行研发,分工不明确、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以及缺乏协同创新机制,没有形成资源共享、联合创新的协同组织体系,科研系统与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缺乏融合衔接,服务支撑难以形成新动力,工作机制有待激活。此外,财政投入到重大关键技术、主导产业集成技术研发资金不足,应用于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重大项目很少,大多数农事企业难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难以达到规模效益。
(二)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调查显示,33.4%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国产农机产品性价比不高,31.8%的受访者认为国产农机产品质量不高,在实地走访中,有受访者希望能加快研发高质高效农机,实现一机多用。目前,农业自主科技创新能力还较为欠缺,缺少原创型农业创新技术,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业深加工环节的科技创新能力偏弱,以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研发主动性有待提高。
(三)科技创新人才潜力有待挖掘
我市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严重缺少,特别是市场需求大、对农业产业水平整体提升具有特殊贡献的农产品加工、园艺等学科的高技术人才严重匮乏。据了解,全市仅有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数5人,且都集中在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等传统学科;没有"千人计划"人才,更没有院士。团队建设中,相对较强的主要是蔬菜园林、海洋水产等少数学科团队,而产业急需的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以及对提升农业产业技术水平有重大作用的高技术领域的团队比较弱小,有的甚至尚未组建,所以科技队伍建设任重道远,科技创新人才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四)科技成果转化效力有待加强
农业科技创新周期性比较长、盈利性较低,现行的科技研发与农业生产需求还不能完全匹配,科研和生产还有脱节现象。农业存在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先进技术要素扩散渗透力不强,竞争意识、市场化机制落后,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转化成果往往费用较高,农民采用成本增加,增加农民负担,影响了农民使用的积极性,调查显示,在问及当前使用高性能和智能化的现代农机装备存在哪些困难时,41.4%的受访者选择了应用成本太高,不利于推广。此外,农民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能素质不高,掌握先进生产实用技术不多,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接受度不高,对农作物新品种认知程度、农业实用新技术掌握能力不足,也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建设中的转化推广应用。
四、对策建议
(一)强化扶持政策落实,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推动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大力推动国家农高区、农业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以体系化方式激活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打赢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现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针对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实际,从财政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转、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等方面进行配套整合和适当延伸,使政策更集中、更系统更具有指向性,有效解决后顾之忧。
(二)培育支持农业创新主体,加深农业基础科技研究
建立农业创新型企业培育制度,研究制定认定标准,构建农业创新型企业培育库,支持设立农业创新型企业孵化基金,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创新型企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加大科研投入,加强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工作,尊重农业特点,为关键领域农业基础研究提供长期性、持续性支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发挥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牵头承担科技计划项目,通过建设研究院、组建创新联合体、资助培育创新型人才等方式牵头参与农业基础研究。
(三)培养农业科技高端人才,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智力支持
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度,优化农业科技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吸纳更多人才来通开展科研工作。建立健全科研人员的福利制度,提高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改善科研活动的工作环境。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实施力度,定期举办农业科学知识宣传活动和农业技术培训,调查显示,53.2%的受访者最需要加强生产技术类(农产品技术、科学田间管理等)方面的培训,33.1%的受访者最需要加强公共政策类(三农政策、法律法规、现代农业等)方面的培训。
(四)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通过"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的一体化科企融合组织模式,培育一批高质量科技成果。完善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体系,建立一批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培养职业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团队。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农业龙头企业、涉农科技领军企业要广泛联合,围绕产业发展进行技术攻坚,在种子、农药、机械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和推动成果转化。
市文体娱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XX市进一步抓供给、强推介、促消费、优环境,推动产业提档升级,推动重点项目扶持,文体娱产业复苏明显。为准确了解全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发展情况,摸清发展脉络,近期XX市统计局对全市133家文体娱企业开展专题调研,涉及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调研结果显示,企业目前经营状况平稳,生产逐步恢复;但企业仍面临用工成本高、招工难、新业态融合较为单调等问题。
一、文体娱企业运行特点
(一)企业运营加速恢复,多方式开拓业务渠道。调查结果显示,82%的企业表示2023年以来,单位经营状况的总体情况在一般或良好以上。目前近8成企业已开通大众点评、美团、抖音等网络销售渠道,不断加强线上线下宣传,积极开拓新业务和致力于打造行业品牌,在放大品牌效应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速恢复生产经营情况。
(二)市场需求平衡,盈利情况有好转。在供求关系方面,67.7%的企业在单位供给和消费者需求方面保持供需平衡,5.3%的企业表示供不应求。在盈利水平方面,30.8%的企业表示在2023年以来,单位利润情况处于亏损状态,31.6%的企业表示处于持平状态,37.6%的企业表示处于盈利状态。
(三)政策优惠覆盖面广,惠企政策效果明显。企业调查中,近六成被访企业表示享受到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从而有序恢复生产经营。在享受政策优惠的74家企业中,主要受益于减税降费(占比40.7%)、文体娱乐行业专项政策扶持(占比31.7%)、财政补贴(占比16.3%)、社保减免(占比7.3%)和银行贷款优惠(占比3.3%)等多项优惠政策的支持和帮助。
(四)用工需求平稳回升,企业经营信心增强。在企业用工方面,7成企业表示目前实际用工需求较去年同期持平或有所增加,下半年的用工需求将逐步回升。企业调查中,近6成企业对2023年的企业稳步发展持乐观态度。近9成企业对全年的发展有较强信心。面对未来发展,企业希望在减税降费、文体娱行业的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宣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扶持。
二、文体娱企业运行存在问题
(一)领域融合较为单调,业态融合有待提升。调研显示,58.6%的文体娱企业未开展业态融合。开展了业态融合的企业主要涉及领域在文体娱+文创(25家)、文体娱+科技(如使用AR/VR、全息投影、数字人等新场景,开发沉浸式新产品等)(9家)、文体娱+旅游(8家)、文体娱+教育(5家)、文体娱+住宿餐饮(4家)。
(二)招工难问题犹存,条件与应聘者期望不符。在招工方面,45.9%的企业招聘员工不容易,存在招工困难的企业主要是因为求职者薪酬期望过高、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者减少等原因无法招录到合适的员工。 在用工成本方面,34.1%的企业反映用工成本较高。在用工需求方面,企业以经营管理人员(需求率25.1%)和线下市场开拓人员(需求率22.8%)为主,普通职工(需求率13.5%)和线上直播销售主播(需求率11.7%)也有较大需求。在实地调研过程中了解到,传统的"面子"问题是招工难的重要原因,年轻人宁愿选择报酬较低的事业单位,不愿意留在薪酬较高的私企,尤其是更不愿意选择偏远的地区。
(三)投资意愿小,融资需求弱。在企业投资和融资方面,82.7%的企业无投资意愿,81.2%的企业无融资需求。调研中,企业反映目前融资门槛相对较高,存在轻资产行业缺乏有效抵押和担保 、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融资时间成本较高、可贷款金额较低等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一)推进招商引资,协调要素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专题活动,聚焦北、上、广、深等文体娱企业集聚的重点区域,以及长三角文博会、大运河文博会、海峡两岸文交会等知名文旅会展,组织好主题招商推介活动。对于潜在和在谈项目主动加强联系对接,通过电话沟通、拜访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及时对接,协调争取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持。
(二)加大政策引导,推动多元融合。在既有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文体娱业发展的规划,将生态农业、商贸休闲、研学考察、医疗康养、教育体育等融入文体娱产业,扩大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更好的文体娱乐项目落地,推动本地产业蓬勃发展。同时在现有景点的基础上,将本地历史故事、文化传统融入进去,用人文资源升华自然风景,为文体娱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推动产业的多元融合发展。
(三)鼓励科技创新,优化市场配置。文体娱乐产业不仅应当包含旅游景点,还需要拓展到文化旅游周边产品,运用科技手段推广文旅项目,让文化旅游产品融入科技元素,推出特点鲜明的文创产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同时使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产业发展。一方面用市场的手段运营现有文化旅游资源;另一方面还需要引进投资主体,激活文化旅游市场,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到市场上去参与竞争,真正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做好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人才培养是实现文体娱乐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文体娱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才能掌握先进的产业发展理念,才能落实良好的产业扶持政策。因此,人才培养必须从两方面着手,既要"走出去",让现有人员去文体娱乐产业发达城市学习,对标先进经验,提升自身能力;又要"引进来",用良好的工作环境、优厚的工作待遇,把有能力、有经验的文体娱乐产业人才吸引来,为文体娱乐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市早稻收益情况调研报告
健全完善种粮主体收益保障机制,提升农户种粮合理收益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为深入了解全市早稻种植效益情况,根据省统计局调研工作安排,XX市统计局成立专题调研组,实地走访了XX县、XX市部分种粮主体。
调研结果显示,虽然今年早稻收益情况好于去年,但收益依然微薄,提振早稻种植意愿仍需努力。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样本分布情况
这次实地走访调研活动发放调查问卷62份。按种粮主体分,农业企业5份,家庭农场5份,农民合作社6份,专业大户(50亩以上)25份,农户21份。
按年龄分,18-29周岁1人,30-49周岁8人,50-59周岁32人,60周岁以上21人。
XX市早稻收益情况调查问卷样本分布情况
种粮主体
农业企业
家庭农场
农民合作社
专业大户
农户
合计
62
5
5
6
25
21
XX县
31
2
4
1
14
10
XX市
31
3
1
5
11
11
年龄结构
18-29周岁
30-49周岁
50-59周岁
60周岁以上
合计
62
1
8
上一篇:党的二十大精神应知应会学习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