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769篇(第90/165页)
增强党的建设工作效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夯基固垒。党的建设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极端重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改革的全面领导,就要全面加强改革政策落地实施中党的建设,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持续做好强基固本工作,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要时刻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健全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组织体系和基层治理体系,深入纠治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着力破解"小马拉大车"等突出问题,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发展优势、改革优势,在守正创新、革故鼎新中不断筑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红色堡垒"。
学习党纪:入"心"求"真""慎"终如始
近日,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全会强调,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纪学习教育没有"完成时",学习结果不会"一蹴而就",学习成效更不会"立竿见影",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慎终如始"的坚韧与执着,以勤学善思之心真学真信、律己正身之心真思真悟、笃行致远之心真懂真用,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又入心、走深又走实、见行又见效。
保持"勤学善思"之心"真学真信",以"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慎初"筑基。"白袍点墨,终不可湔""轿夫湿鞋,不复顾惜"。慎初,是指戒慎于事情发生之初,把好第一次防线。"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腐败只有零次和无数次",若从最初就不能谨慎对待,甘于被形形色色的诱惑所左右,被怀有不良企图的人所腐蚀,最后就会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不归路。党员干部必须要通过持续学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以"勤学善思"之心"真学真信",筑牢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使对党的忠诚既满怀朴素感情又具有深刻理性认同,用共产党人的"心学"炼就"金刚不坏之身"。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六项纪律做到心中有数、时常对照检视,常敲思想警钟、常紧纪律之弦,以学纪知纪明纪促进遵纪守纪,保持高度警惕,在入党、从政的第一刻就把底线建立起来,守住"第一次",遏住"萌芽时",始终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秉持"律己正身"之心"真思真悟",以"尽小者大,慎微者著""慎微"固本。"明者慎微,智者识几。"许多党员干部的腐败都是从小吃小喝开始,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丢掉了原则,在轻歌曼舞中丧失了人格,最终量变到质变,"微腐败"变成了"大祸害"。小节系大节,小事不小觑,无论什么时候,广大党员干部都要绷紧慎微笃行这根弦,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存戒惧、守底线,高度警觉,虑于微、防于小,切勿认为占"小便宜"做"小动作"收"小意思"都是无足轻重的,要坚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把握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法,正确处理"小与大""轻与重"的辩证关系,做到头脑清醒察于微、从严要求禁于微、治疾患于"未",断诱惑于"始",时刻把小事小节放在纪律规矩、道德规范的框框里比一比、对一对,克己慎行、防微杜渐,在慎微中积尺寸之功,方能守住干部底线、永葆党员本色。同时,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头,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正心明道,笃行致远,涵养为民情怀,提升境界操守。
保持"笃行致远"之心"真懂真用",以"君子慎独,不欺暗室""慎独"养性。《礼记·中庸》中讲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做到慎独,是指在个人独处、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仍然自警自律、自我约束、自我警醒。"慎独"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党性修养的重要方式。不少落马干部在忏悔录中剖析,自己的问题大都出在"八小时外",在所谓没有约束的环境下放松自我要求,最终付出惨痛代价。党员干部做到慎独,必须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在私底下、无人时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保持好人民公仆的本色。要守得住内心、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眼前利益、短期效益所迷惑,以"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脚踏实地增强本领、心无旁骛专心工作,在干事创业和个人成长中获得成就感。
在"学思行"中走好党纪学习教育的"常"征路
当前,全党上下正如火如荼地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本次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学思行"中走好党纪学习教育的"常"征路,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深学一层,在"常学常新、常悟常明"中以"盎然之理"筑牢信仰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和推动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广大党员干部当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捍卫"政治立场",要把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手中卷""掌中宝",要认真仔细咀嚼,反复品读悟透,要力戒形式主义,摒弃"抄抄笔记""走马观花"表面学,避免一知半解囫囵学。要通过理论研讨、专题讲座、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让《条例》内容入脑入心,将纪律意识融入血液,逐渐让自己从掌握党纪到理解党纪再到遵守党纪。
多思一分,在"常思常省、常查常改"中以"清正之风"锻造廉洁之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自省是修身法宝,保持廉洁的关键。广大党员干部要紧扣党的"六大纪律",以案促思、以案促学、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吸取教训,认真自我检视,在自我剖析中将自己摆进去、将工作摆进去,要明底线、知敬畏。要坚持为政以廉,在养浩然正气树时代新风中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坚守原则,公道正派,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真正做到"两袖清风"。
行实一步,在"常修常炼、常践常进"中以"奋发之为"锤炼担当之身。"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党纪学习教育抓得实不实关键看成效,成效好不好关键看为群众解决了多少实事。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牢记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主动接受人民监督。要坚持学以致用,将理论学习"内功"转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外功",做实工作作风,优先置顶群众工作,一切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需求、最渴望的事情出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树牢规矩意识、砥砺干事激情,以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主动奔赴乡村振兴第一线、改革攻坚主战场、服务群众最前沿,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纪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作为。
党员干部以"汛"为令撑起护民安全伞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防汛救灾抢险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要求全力抢险救援,强化巡查排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主汛期,灾情复杂、形势严峻。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贯彻落实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两个作用",站好预防、救灾、排险三班岗,全力打赢防汛救灾攻坚战。
常怀忧患意识,吹响汛前预防"警戒号"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对于防汛工作而言,信息是生存之基,预警是安全之本。广大党员干部需提升政治觉悟,坚定秉持"以防为先,融合防御、应对与救援"的方略,抢占战略制高点,确保对降雨、水位及汛期动态的精确预判与迅捷通报,实现"预警先行、筹备在前、防范到位"。党员干部应展现出即便面临"乌云密布"亦能"心向光明"的坚毅,紧密关注气象预警的多级体系,谨防思想"色彩失察",对任何预警信号都不可掉以轻心、麻痹懈怠,而应持续维持高度警觉,怀揣"时刻牵挂于心"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保障预警资讯能够即刻触及基层最小单元,采取周全措施防范任何潜在风险,确保万无一失。
常怀担当精神,吹响汛中救灾"冲锋号"
汛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瞬息万变的救灾形势,广大党员干部应坚决展现先锋模范作用,勇于踏入灾情最危急、抢险最艰巨、民众最渴求援助的区域,勇于担当、冲锋在前、树立榜样,以"逆流而上"的决心,不畏风雨,争分夺秒地与肆虐的洪水展开较量,果断且有条不紊地组织危险区域民众撤离,尤其要特别关照老人、儿童、妇女等脆弱群体,确保转移工作既及时又全面,不遗漏一人。同时,需强化现场指挥协调能力,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联合网格管理者、志愿者团队及广大民众等多方力量,协同作战,将个体的努力汇聚成防汛救灾的磅礴力量,实现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并进"的转变,严密防守、排除隐患、加固防线,汇聚起防汛救灾工作的最强合力,确保防汛救灾任务能够高效、有序、扎实地向前推进。
常怀为民初心,吹响汛后排险"集结号"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防汛救灾不只是分流泄洪,最根本的落脚点还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广大党员干部需秉持念兹在兹的责任感与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面细致地把控灾后重建工作的每一阶段、每一项细节,毅然挺立于灾后重建的最前沿阵地,迅速行动以修复受损基础设施,及时调配并分发救灾物资,强化安置点的管理与服务,确保受灾群众睡上新铺盖、喝上干净水、吃上热乎饭,竭尽全力满足民众恢复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此外,精神层面的重建亦不容忽视,我们应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深入群众之中,关切他们的实际需求与情感状态,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与心理创伤治疗,抚平他们的心灵创伤,提振他们的精神士气,让受灾群众深切体会到党的关怀与力量,让党旗在防汛救灾的最前线熠熠生辉,成为他们心中最坚实的依靠。
"有你、有我、有他"共写防汛救灾"责"字篇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防汛救灾抢险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后文简称《通知》)。《通知》强调,受灾地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守土尽责、冲锋在前,积极投身防汛救灾抢险工作。"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随着我国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各地防汛形势更加严峻,广大党员、干部当亮出担当、迎战大考,真正形成"有你、有我、有他"的合力,共同书写防汛救灾的"责"字篇。
你是谁?是挺身而出的"凡人英雄"。你用主动担当书写"责无旁贷"的奋斗篇。"铮铮铁骨擎天柱,浩海龙腾百万雄。"面对来势汹汹的暴雨、山洪,身在防汛救灾第一线的每一个人都是保卫家乡、保卫同胞的英雄,透过聚焦前沿的实况镜头,我们总是能看到,是"你"把自家超市的物品搬运出来,用于受灾时的紧急援助;是"你"发挥着个人的能量和光热,协助转移受灾群众;也是"你"快速投身到道路清淤、电路抢修之中,为重建家园添砖加瓦;更是"你"知道哪家着急、哪家忧,用温暖的语言关怀困难的邻里、提振奋斗的豪情......一路走来,每一个挺身而出的"你"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是展现国人底气、志气和骨气的代表人物,也是千千万万个你用主动担当书写了"责无旁贷"的奋斗篇,让我们相信,山再高、往上攀,定能到达。
我是谁?是扎根泥土的"基层干部"。我用逆风作战书写"守土有责"的为民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面对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在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全面部署下,各部门迅速行动、有序开展,基层干部第一时间出现在了防汛救灾的最前沿,以挺膺担当和奋勇拼搏"护民心安"。一线交织着各种声音,"上前排、冲一线,我是干部让我来""送物资、担重活,我是干部让我上""做沟通、送温暖,我是干部当仁不让""最危险、最困难,脏活累活我来担"......字字句句、情真意切,一言一行、牵动人心。每每面对危险、面对考验、肩挑艰巨任务、身处极端困境,每一个扎根泥土的基层干部都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心境回应期待,用逆风作战书写了"守土有责"的为民篇,也正是这份真诚、这份信念和这份情怀,真正感染着也凝聚着群众。
他是谁?是默默付出的"党员先锋"。他用无私奉献书写"履责于行"的守护篇。"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每次风雨大考,"红马甲""红帐篷""红旗帜"总是格外引人注目。从社区街道自行组织的党员志愿队伍、党员先锋岗、党员流动服务驿站等,到各地区闻"汛"而来的党员,他们总是以一句"组织在召唤,我在行动"的坚定誓言诠释拳拳之心。千万个"他"无论身在何处,只要组织有需要、人民群众有需要,他们便义无反顾,他们以"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在每一个领域发光发热,用无私奉献书写了"履责于行"的守护篇。当洪水退去、阳光再来、笑容重回脸庞,我们或许已经记不清他们具体的名字了,但我们永远知道,"他叫共产党员",他在逆境中书写了担当、在考验中诠释了忠诚,他毫无保留地为党和人民奉献了一切。
全面深化改革:铆足"四劲"落好"四笔"
近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全会强调,"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任在肩志如铁,奋进有为正当时。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此次全会精神,铆足"四劲"、落好"四笔",在新征程上写好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
铆足"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闯劲,在争当干事创业"先锋队"中写好全面深化改革"勇"字篇。"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对于中国而言,经过46年的改革开放,比较容易的改革已经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但是,改革还远远没有完成,改革之路不是更加容易,而是更加艰难。广大党员干部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决心,勇闯改革"无人区"、争当改革"急先锋",以无畏的勇气向最难之处攻坚,为全面深化改革破局开路。
铆足"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在唱响担当作为"主旋律"中写好全面深化改革"实"字篇。改革是解决问题不是空喊口号,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需要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广大党员干部要练就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硬功夫,锻造执行有力、落地有声的真本领,要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抓落实,以苦干实干、大干快干的劲头促发展,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铆足"精益求精不止步"的钻劲,在下好事必尽善"关键棋"中写好全面深化改革"精"字篇。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面对方方面面的问题和错综复杂的关系,需要的不再是"大刀阔斧",而是"精雕细琢"。广大党员干部要认清形势,在把握改革细节上下功夫、在提升改革质量上求突破,做到精准施策、精细操作。要以精耕细作的作风、精雕细琢的标准、精益求精的态度,将改革的每一个环节都打磨得尽善尽美,将改革的每一项措施都落实到细枝末节,让改革成果更加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