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3年09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166篇(第17/41页)

网络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8927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65分钟。

坚持"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务实作风,走好"听民意、察民情、问民需"的群众路线。"现在对灾后重建还有什么需求?"习近平总书记细细察看着灾后重建的进度,亲切地询问着乡亲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身影常在人民群众之中,考察最多的是贫困地区,念叨最多的是困难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去到群众身边,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坚持眼向下观、腿往外迈,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田间地头,去感受人民群众最真实的生产生活状态,把"饮瓢水,品百姓甘苦;摸炕被,感乡亲冷暖;掀锅盖,知人民饥饱"贯穿到具体的工作行动中,学会站在群众的立场去分析其所急、所需、所盼、所怨,对群众的每一个诉求、每一分不满都做到不遗漏、不忽视、不漠视,让迈出的"每一步"都踏在群众心坎上,让每一次"走下去"都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粘合剂"。

激昂"栉风沐雨砥砺行"的实干斗志,擦亮"纾民困、解民愁、暖民心"的公仆形象。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保证受灾学生都能按时开学返校"......20多天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一件件、一桩桩地研究着这些"枝叶关情"的民生"小"事,灾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躬身力行,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落实着总书记的指示,竭力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紧锚定这一目标,把为民的真心转化为"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干事执着和责任担当,把增进人民福祉、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当做奋进动力和最大政绩,切实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工作就开展到哪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默默耕耘,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久久为功,用双手托举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贯"通"融"合"汇聚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是大势所趋、题中之义,需打通梗阻、畅通渠道、联通沟壑,做好结合、耦合、契合文章,以贯"通"融"合"之法持续为新质生产力铺路架桥、添翼赋能、保驾护航。

打通梗阻,将"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结合,为新质生产力开山引道、铺路架桥。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经济发展从来不靠一个产业"打天下",而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持续迭代优化。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培育形成新产业。揆诸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必须积极培育人工智能、5G通讯、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区块链、物联网、量子技术、细胞医疗等未来产业,让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前后衔接、有机结合。要坚持需求牵引,将两类产业切实投入城市发展、金融科技、生物医药、工业制造、科学研究等领域,形成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重大应用场景,加快推进从"好玩"到"好用"的跃迁、从"浮光掠影"到"走进现实"的转变,为社会经济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

畅通渠道,使"科技人才"和"创新驱动"相耦合,为新质生产力加薪助燃、添翼赋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进而形成的新生产力。我国无论是当前提振信心、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是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必须始终坚持把创新驱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首位战略",持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汇聚新质生产力,要聚焦制约科技自立自强最紧迫的痛点难点发力,不断壮大创新金融,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创新领域,切实优化创新环境,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深入开展国际开放合作,加快建设世界重要科技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要坚决破"五唯"、立"新标",加速创新人才汇集,以切实举措支持科技人才勇闯创新"无人区",形成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氛围导向。

联通沟壑,让"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契合,为新质生产力松绑减负、保驾护航。青山远黛多妩媚,鸟语花香春满园。绿色发展就是要让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契合,就是要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去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振兴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为高效能、高质量,无需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新质生产力奠定了需求基础,提供了光明前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增强新质生产力,要清醒地认识到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前提,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一种绿色生产力。要有序利用、有度应用、有效运用自然资源,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行动指南。要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以"三通"促"三合",下好产业"先手棋",打出创新"组合拳",抢占发展"制高点",让新质生产力奔腾澎湃,为我们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的不竭动能。

解锁建章立制的"正确打开方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第一批主题教育已经告一段落,要抓好继续整改和建章立制工作,把主题教育探索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长效机制。实践催生制度,制度指导实践。总书记的讲话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长远的前瞻性思维和基础性设计,蕴含着主题教育成果深化转化的科学方法和实践路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编筐编篓,贵在收口。建章立制既是归纳总结主题教育理论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实践经验常态化长效化的关键闭环。第一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奔着问题去、真刀真枪改,啃掉了一批改革发展稳定的"硬骨头",根治了一些"老大难"问题,形成了一批基层点赞、群众认可的好经验好做法。进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关键阶段,要防止问题发现"一箩筐",整改落实一阵子,建章立制一张纸,把建章立制当成"样板工程",及时将整改落实提上日程,科学管控流程,举一反三、梳理整合,使主题教育的新成果成熟一项出台一项,出台一项管用一项。

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只有从制度层面明晰责任、细化规定、落实举措,那些只说不做的"空谈客"才能没了借口,下有对策的"老油条"才能没有空间,阳奉阴违的"变色龙"才会失去市场。要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调研边提炼、边整改边立制,严格按照主题教育的"十二字要求",既下功夫诊疗思想不纯、作风不实、宗旨不牢等"个性病",也要以钉钉子精神纠治阻碍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慢性病"、群众反映强烈的"流行病"、久治未愈的"老毛病",逐条"把脉问诊",逐项"开方用药",在解决问题中深化认识、推动工作,从制度源头查找原因和薄弱环节,及时将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成熟做法上升为务实管用的制度规范。

建章立制既是对过去实践成果的提炼和规范,也是对今后改革发展的引领和推动,绝非照抄照搬、更非"邯郸学步"。要兼顾"长久立"和"回头看",更好地体现时代性、针对性和稳定性,将现有的制度与过往的实践连接起来,与获取的新鲜经验贯通起来,与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与时代要求和群众关切结合起来,既要"另起炉灶"制定和配套新的制度,也要给已有的制度"打补丁",废止难操作、不适用的制度,以免出现水土不服、牛栏关猫、交叉打架等情况。

制度的基础在制定,制度的生命在执行。建章立制不是"墙上画虎",制度再完善,样子再"凶",如果不落到实处,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干部最多吓一跳,迟早"钻空子";如果思想上触动,落实上没行动,问题和矛盾就会"死灰复燃",基层群众也会"翻白眼"。党员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强化制度意识,带动影响身边人学习制度、尊崇制度、维护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规定,严格把握政策界限,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做到凭制度管人、靠规章办事、依原则用权,处处扎紧思想的"篱笆墙",时时捍卫制度的公信力。要给制度的笼子"通上高压电",采取巡视巡察、随机抽查、跟踪问效等方式,对制度落实不力、工作推进缓慢、工作成效不明显的,发现一起、惩处一起、警示一片,绝不搞特权例外、绝不迁就姑息,真正让制度生威生效。

探寻"千万工程"背后的"共"性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各地区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探寻"千万工程"背后的"共"性,推动乡村建设发展从环境整治向乡村全面振兴拓展,全方位推进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展现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靓丽新图景。

党建引领联通上下"共发展",端起绿色发展"金饭碗"。从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必须持续提升农村党组织在基层统合发展方向、统筹各种资源、统揽各类组织的核心作用,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让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力量在乡村振兴一线得到充分彰显。回顾"千万工程"这场山水间的深情邀约,正是党旗高扬的"一线指挥部"驰而不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终让红色引领下的绿色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最亮底色。把责任的链条拧紧在最前线,以上率下严格实行"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机制,推行"村村到、户户进、人人访"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实现党员干部进门户、政策法律进基层、党群服务进万家。要坚持头部示范、梯度带动、集群集聚的雁阵发展,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党建引领项目走,形成声势、打响品牌,让农民在家门口端起旅游"金饭碗",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平凡山水创造出不凡价值。

先锋引领蹚出内外"共富路",打造乡村振兴"急先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根本的是要讲政治、强引领。党员干部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上做表率、走在前,才能把旗帜举得更高,指引群众在实践中找准路径、明确方向,广泛凝聚起乡村振兴共识力量。要引导党员干部敢闯敢干敢为,积极担当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急先锋",挖掘带动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把示范的担当彰显在最前沿。要全面打通资源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的通道,背靠青山绿水探索生态创新,坚持内源性发展和外源式推动相结合,推动在红色热土上加速绿色崛起。以"大农业观"打开富民兴村发展思路,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推进种养加销一体、农林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全产业链建设,立足山水烹赋,链起以生态农业、健康食品、休闲农旅为核心的全域旅游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从"吃住行游购娱"传统要素向"商养学闲情奇"新要素扩展。

创新引领织密全域"共治网",探寻乡村治理"新路径"。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必须克服思维惯性、行为惰性、路径依赖,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的内在规律,主动适应时代变革带来的挑战要求,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办法做出样子、蹚出路子、干出成绩,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要始终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建立健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既见物又见人,既塑形又铸魂,由表及里推动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要适应城乡格局、乡村形态变化,打造乡村红色驿站、村史馆等党建示范带,不断扮靓乡村容颜、唤醒乡愁记忆、熔炼和谐神韵。要将当地革命奋斗故事转化成生动具体的党课,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中成风化俗,建立红色乡规民约,促进党员争先示范、文明竞相传承,真正用点滴服务传递红心暖意,让"处处绿水青山、家家金山银山"的幸福图景在党建之笔的描绘下愈发清晰。

循迹"黑龙江之行"踏响"时代步伐"

9月上旬,习近平总书记赴黑龙江,开启今年第9次国内考察。从考察漠河林场自然林区到走进边境临江村落北极村,从看望受灾村民到了解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学科研成果,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出谋划策、指明路径。广大党员干部当循迹"黑龙江之行"踏响"时代步伐",在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调研步伐中,读懂枝叶关情、感受心灵共鸣、做到同频共热,真正在生态、民生、发展等领域"深耕",做到步步坚定踏响奋斗的铿锵之音。

循迹"生态之行"读懂"绿色理念",踏响绿色发展的铿锵步伐。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从漠河林场到大兴安岭,看林海起伏、飞鸟成群,看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东北拥有自然林区、北国风光、冰雪资源,这些都是独有的禀赋和家底,更是交织着游子乡愁记忆、寄望着诗和远方的特色风景,只有坚定不移走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路子,方能盘活资源,走出与时偕行的铿锵节奏。广大党员干部当循迹"生态之行"读懂"绿色理念",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主动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耕读者、宣传者和践行者,从生活和工作的处处、事事"着眼",既要以"保护"为先夯实生态底线、筑牢坚不可摧的防护基石,更要以发展为导向,探索生态旅游、绿色康养等全新产业,真正踏响绿色发展的铿锵步伐。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