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166篇(第14/41页)
温暖如春晖,明煦月光照出亲师身心衣食皆关爱。他不仅是全科教师,更是全能老师。大山的学生们大多是农村留守儿童,张玉滚对他们倍加关怀。来上学吃不好饭,他就牵头修建食堂,还劝说家中的经济顶梁柱放弃在外工作回山做饭,即使妻子在一次轧面时造成手指残疾,食堂的炊烟也依然袅袅升起。衣服、被褥破了,他就操起剪刀针线缝缝补补。上下学无人接送,他就经常义务接送学生。无法继续学业,他就在妻子的支持下用微薄的薪资资助,有300余名儿童受益。张玉滚是学生的师,也如学生的父。基层干部要致敬张玉滚无私奉献、无微不至的精神,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功绩观,大项目、大数字是功,小事务、小数字也是绩,只有受人民认可的才是真正的事业、真正的功绩。要不务虚名、只盯实务,扎扎实实干,真真细细做。
乘风破长浪,明睿月光照出智师开放创新解难题。黑虎庙小学远在大山,教师、教材、教具都有不足,可这些难关张玉滚一步步闯过。教师不够,他自学课程,身兼多科;教材没有,他用扁担挑来,摩托驼来;教具不足,他便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同时创新教法,将乡土的游戏、自然的山水融入他的课堂。黑虎庙小学在大山里,可张玉滚走出去与山外名校"结对子""手拉手",还有计划地送学校老师们去知名本科院校深造,更是要结合学生实际与国家平台实现链接,争取在数字化教学上实现突破,让学生们能接触到更前沿的知识,开阔视野。张玉滚的创新与开放不仅是为他带的学生计,更是为整个黑虎庙小学的百年计。党员干部要致敬张玉滚开放创新、目光长远的精神,要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也要守正创新,交流互鉴;要立足脚下,兢兢业业,也要放眼长远,观大势,谋全篇。
调查研究当练好三种"招式"
调查研究,是习近平总书记言传身教总结出的"传家宝",也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广大年轻干部作为建功新时代的主力军,当提振精气神,激发新活力,苦练三种"招式",稳扎稳打,厚积薄发,攻破基层难题,助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舞好"蝴蝶穿花式","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只有亲自察看、亲身体验,才能让调研本质"去伪存真"。乡里有句俗语:"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基层的情况千差万别,不能"复制粘贴",更找不到"通用模板"。只有身到、眼到,才能心到、情到。习近平总书记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中央总书记,始终不忘百年大党的优良传统,时刻保持亲力亲为的行事风格,将足迹遍布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广大年轻干部要学会摆脱"书生气",沾染"泥土香",如蝴蝶穿花般"身临其境""置身其中",在最艰苦的地方看基层,在最一线的地方找方法,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声,在走家串户中了解基层,在家长里短中掌握实情,在广阔的乡村大地上拓眼界、长才干、增经验,在基层的"无字之书"上书写青春的绚烂。
摆好"狮子搏兔招","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只有全力以赴、破旧立新,才能让调研成果"济人利物"。重庆方言中有一个词,叫做"逗硬",意思是求真务实、不徇私情,敢动真格、敢破敢立、敢闯敢试。部分"老油条"式干部懒政怠政,下村入户时"拍照打卡"便打道回府,将陈旧数据修改一二便交差了事,将往年资料删删减减便完成任务,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没有破旧立新的魄力,更缺乏从头再来的勇气。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调研期间,时常不打招呼、不让人事前准备,为的就是摸真情况、看真现象、听真反映,才能找到群众最真实的"急难愁盼"的"真办法"。广大年轻干部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在调研时逗硬落实、逗硬执行,不留死角、不走过场,要拿出"真家伙"、显出真本领、问出真情况、挖出真心话、总结真实情,为人民群众真办事、办真事。
练好"燕子回旋功","文以载道,以用为贵",只有融会贯通、"调"以致用,才能让调研实效"行稳致远"。调查是解决问题的基础,研究是认识问题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的第一篇内容便提到,要在调研工作时把握"深、实、细、准、效"五字诀,而最后一步,便是要"见成效"。调研结果凝聚了调研人员的心血与汗水,汇聚了人民群众的渴求与期盼,是基层一线最真实的情况、最亟待解决的难题的结晶。广大年轻干部要做好"后半篇文章",切忌"一调了之"、虎头蛇尾,要深刻认识到抓调研成果转化就是抓落实,列出"问题清单"、划清"责任清单"、明确"履职清单",立说立行,靶向研究,逐一突破,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硬招实招。
"吹响"基层治理之"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一些地区创立的"基层吹哨,党员报到"工作机制便是其中一项有益探索。然而吹好基层治理之"哨"并不简单,既要吹得"准",还要吹得"响",更要吹得"久"。
"吹哨"要准,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确保需求和服务"精准衔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基层中有千家万户,居民的问题和需求各有不同,准确"吹哨"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问题。社区可联合企业开发"吹哨报到"微信小程序,党员端可个性化设置自身专长或兴趣,群众线上"点单"发布困难和需求,程序通过大数据自动匹配将"哨单"定向推送给党员,实现群众需求和党员能力的精准对接。未来,还应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借助大数据等技术力量,将民有所呼的"哨"吹得更准、更得民心、更解民困。
"吹哨"要响,做到以哨为令,落地有声,确保问题和困难"闻哨而解"。基层工作纷繁复杂,有许多"老大难""硬骨头"问题,考验着党员的责任担当和个人能力。"吹哨"要响要求党员干部敢于直面问题,带起头、冲在前、办实事、解难题,提高基层治理实效。以哨为令要求党员干部在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时,立即并果断地采取解决办法,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做到群众有所"呼"、我们有所"应",群众有"需求"、我们有"行动"。在基层工作中,弯下腰,沉下身,与百姓心贴心,在推心置腹中知晓民意,对群众的热切期盼和意见建议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解决他们的烦心事、盼望事,为基层发展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吹哨"要久,做到常抓不懈,持久发力,确保决心和行动"久久为功"。基层吹哨,党员干部要做到持久发力、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人民群众无小事,对待人民群众一定要有耐心,不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不能产生畏难情绪,一定要做到事事回应,合理诉求尽快解决,不合理的诉求要耐心解释,只有坚持以一颗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心,才能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才能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同时让广大党员常态化融入基层,在基层治理中充当坚实力量,建立长效机制,实行考核激励和督察落实并行,倒逼党员干部的工作质量,提升为民服务效果,以此让基层治理的"哨声"绵绵不绝、经久嘹亮。
"有脚阳春"方显为民情怀
9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遭受洪涝灾害的哈尔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详细了解当地受灾和村民生活保障情况,并鼓励大家重建家园。走到哪里,便将关怀送到哪里、将温暖带到哪里,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党员干部要追寻习近平总书记"有脚阳春"的精神境界,涵养"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践行为民宗旨,用初心、真心、恒心,绘就人民满意的"幸福图卷"。
不忘"但愿苍生皆饱暖"的滚烫初心,用真情回应民意,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站稳人民立场。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曾来到遭受过特大洪灾的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看到村民们住上了新房子,生产生活得到了改善,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说到就要做到,今后党和政府还会关心支持大家。""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衣食住行、上学就业、看病养老......只要是牵涉群众的利益桩桩"小事"都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头等大事,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用春风化雨的措施、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多做排忧解难的好事,用自己"辛勤满格"换取群众的"幸福满格"。党员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涵养为民情怀,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谋利民之策、献安民之计、行惠民之举,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赤诚真心,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处处关心关切"的主动性走好群众路线。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了距离;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群众之事无小事,一举一动显真心,群众工作做得好不好,体现在作风上,检验在实干上。走好群众路线,落实惠民实事,不是对着电话"嘘寒问暖",也不是根据工作材料"调查研究",而是要在"沾一身泥""出几身汗""掉几斤肉"的过程中把"作业"写进群众的心坎上。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做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眼睛向下、脚步向下,走一走田间地头,聊一聊家长里短,弄清楚群众关心什么、需要什么、反对什么,用好调查研究方法,立足职责职能,设身处地解决群众难事急事,以"事事关心"确保群众"时时放心"。
砥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毅恒心,用实干彰显担当,以"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践行为民宗旨。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第一站选在信访大县浦江,与相关同志共计接访群众436批667人次,当场解决问题91个。这既体现出敞开大门、放下身子,坦诚面对各种困难的开放自信,也体现出"一竿子插到底",将问题解决到位、好事落实到位的足够决心。深入践行为民宗旨,就是把落脚点放在"事要解决"上,真正发现并满足了群众的需求,让大家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民办实事重在办事、成于务实。"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刽开顽石方知玉"的实干导向,强化"提了哪壶开哪壶"的担当精神,增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答卷意识,扑下身子"答题解题"。要在克难攻坚中练就善作善成的"铁肩膀""硬本事",敢于涉深水区、啃硬骨头,做到以奋斗姿态干事创业,以真抓实干凝心聚力,努力推动一方发展,造福一方百姓。
从"致信勉励"中体悟教育家精神
9月9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与会教师代表,向他们和全国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谨遵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以教育家为榜样,弘扬教育家精神,从致信勉励中深刻体悟教育家情系家国、甘于奉献的"立德"精神、积极探索、独树一帜的"立言"精神和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立功"精神,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致信勉励"中,体悟教育家情系家国、甘于奉献的"立德"精神,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大先生"。我们深知,教育之德关乎社会发展,影响国运兴衰、民族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征途中,要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实现"教育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离不开牢记使命、甘于奉献的教育家和教育家型教师。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无疆大爱",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牢固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以"四有三者"好老师标准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传道受业解惑,以"俯首甘为孺子牛"姿态躬耕讲坛育时代新人,以"厚德载物"宽容博爱培国之"栋梁重器",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涵养高尚师德、提升育人本领,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以家国未来为追求,带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
从"致信勉励"中,体悟教育家积极探索、独树一帜的"立言"精神,做蒙以养正、启智润心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强校品质、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卓越的教育思想和厚实理论的引领尤为重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树立科学的新时代教育观,尊重教育规律,带头弘扬优秀教育传统,用"教育家"精神来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紧扣"时代之需",倡导"以人为本",致力"上下求索",用科学理论培养人,用正确思想引导人,用主流价值涵育人。要厚植教育情怀,在"笔耕不辍"中理清思路,在"钟情翰墨"中深掘特色,在"润物无声"中培根铸魂,在"淡泊名利"中独善其身,在"兼容并蓄"中博采众长,在"求同存异"中凝聚共识,真正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学识魅力启智润心,在严谨治学中因材施教、乐教爱生、坚定自信,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绝不辜负"灵魂工程师"的美誉。
从"致信勉励"中,体悟教育家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立功"精神,做理论深厚、技艺精湛的"领头雁"。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高层次、全方位的新要求,除了掌握必备教学基本功和专业知识外,还必须与时俱进、求是创新、积极进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更新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等,其教育创新精神尤为重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大力发扬"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摒弃过时的教育观念、落后的教学手段、老套的授课模式,积极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独思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教育家"态度对待教育,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守正创新、敢为人先、率先垂范,在改革发展中推陈出新,在敬业乐教中锤炼本领,在躬耕教坛中精湛技艺,在潜心攻关上开拓创新,坚持把论文写在实践中,把科研用在生产实践中,以改革强动力,以创新激活力,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推动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教育强国添砖加瓦、添光增彩。
上一篇:在古田干部延伸培训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