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邵阳九旬抗战老兵:把革命精神融进家风家训里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5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分钟。

邵阳九旬抗战老兵:把革命精神融进家风家训里

"苦啊,当年打仗真的是苦啊,生活条件很差,现在生活变化太大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当年的苦日子是怎么也忘不掉的!"在邵阳市大祥区和盛中央小区,居住着一位抗战老兵张应堂。今年95岁的他把自己的革命精神融合进了家庭恪守的家风家训里,传给子孙后代。"军旅生涯,是值得我一辈子回忆的时光,这段时光是对人生的历练,充实而有意义。"谈起自己的革命生涯,张应堂神采奕奕。

"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

张应堂,1925年出生于河北景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41年春,张应堂加入地方游击队,被编入县大队,担任通信兵,负责通信和文件送达任务。

"那时候吃穿都没有保障,还经常遭受日军骚扰,八路军和大家同吃同住,深得民心。"张应堂说。

回忆起曾经战场杀敌的场景,张应堂眼含热泪、声音哽咽,"从参军起,我每天都希望这残酷的战争早点结束。如今,回顾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感觉像是在做梦。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希望年轻人不要因为生活在和平年代,就忘记了历史,忘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抗日战争结束后,张应堂被编入东北野战军,参加了嫩江保卫战,辽沈、平津两大战役,并随部队一直打到广州,经历大小战斗数百次。

1955年应中央军委要求集体转业到宁乡,1971年随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到邵阳,直到在单位退休。

"自己能开支的尽量自己开支"

张应堂在生活方面艰苦朴素,能节约的地方从来不浪费。每天早餐一包麦片和一个鸡蛋,中餐2个馒头,到晚上才和家人吃碗米饭。"比起战争年代,现在已经非常好了。"他经常这样说。

1982年底,张应堂从副厅的岗位上离休。按照规定他可以享受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医药费实报实销。"30多年来,他从没有做过一次健康体检,也没有向组织报过一分钱的医药费。"该市委老干部局生活待遇科科长说。

张应堂有两儿两女,目前住在大儿子张文斌家里。在张文斌的记忆中"不能占公家的便宜"似乎就是父亲的座右铭。

"因为年龄大了,父亲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最近10来年,每年看病检查等花销都有两三千。"张文斌说,但是他从不准许我们去给他报销医药费,也不准我们借用他的名义报销医药费。"我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自己能开支的尽量自己开支'。"

"孩子的事该让他们自己创造!"

"父亲是个严于律己的人,他对我们教育很严格,受他的影响,我们兄弟姐妹都非常友爱,互敬互爱。"张应堂的儿子张文斌说,在老人的影响下,他的兄弟姐妹都严格地教育子女。

作为一名抗战老兵,张应堂从不居功自傲,从未向组织上提出对子女额外的关心照顾。"孩子的事该让他们自己创造!"为子女的工作,张应堂有严格的家规,本人不出面打招呼,也不允许老伴托人说情。1997年,他的小女儿因公牺牲,他抑制住自己失去女儿的痛苦,婉拒组织提出的各项优待,只领取基本丧葬费用。

目前,张应堂3位子女都在私企工作,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经营自己的幸福。"爸爸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贪图享乐,要自力更生,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张文斌的话说得非常平静,坦然,没有一丝埋怨。"现在,我们都长大了,建立自己的家庭,父亲依旧会时常叮嘱我们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好的家风代代传,张应堂的三个孙辈通过自己的努力,都事业有成,外孙还考到美国留学。"抗战已融入我的骨血,我希望我的子孙和我一样,能用一生守护自己的国家。"看到儿孙们的发奋图强,张应堂由衷地感到高兴。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