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贯彻落实新时代组织路线经验交流、心得体会材料合集30篇(第2/5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720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8分钟。

今年底村书记、主任"一肩挑"达到70%。在村(社区)"两委"

干部队伍建设上,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探索村干部队伍专职化管理,全面激发队伍活力。在村(社区)后备队伍建设上,拓宽来源渠道,招录有志青年到基层工作,每个村(社区)至少有2名35岁以下的后备干部,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生力

量。

二、加大基层治理投入,解决资金的问题

要打通资金、资源、资本畅通循环的堵点,既输血更造血,提高城乡社区治理保障水平。落实村级发展资金,每年市县财政设立12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尤其是经济薄弱村发展产业项目、物业项目,加大对村集体所有的农林水资源开发经营力度,增强造血能力。增加村级运转资金,每个村不少于38万元基本运转经费,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其中经济薄弱村的基本运转经费由县乡财政兜底保障,对下派的工作任务列支专项资金,不让村(社区)"自掏腰包办事"。设立党组织为民服务资金,在每个社区每年20万元的党建为民服务资金的基础上,再向110个经济薄弱村同标准每年下拨20万元,帮助解决基层党员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保障党建工作资金,市本级设立300万元基层党建工作资金、200万元党内关爱资金,市县乡三级共落实2860万元党建工作经费,向基层党组织倾斜,把党员教育好管理好关爱好服务好。

三、改善基层治理条件,解决阵地的问题

要把基本阵地建强建优,让党员群众愿意到红色阵地参加

活动、接受教育,让党的标识熠熠生辉。一方面,建好党群服务中心。以财政投入为主,不添村级债务,市级投入2000万元,推动各地共投入1.7亿元,新建和改扩建135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今年底全市所有党群服务中心全面达标,巩固"牌子乱象"清理整治成果,让党的阵地抬头就见。另一方面,用好党群服务中心。合理调配村居干部,发挥本地党员志愿者作用,构建"地缘、志缘、业缘、趣缘"相结合的"四缘型"党组织,推动各功能室"常开常新"、各尽其用,打造成党员群众主动来、愿意来的基层治理阵地。

四、创新基层治理方式,解决机制的问题

要构建科学有效、运转顺畅的基层治理工作机制,从而实现治理的常态长效。在农村领域,构建乡镇"1+4"社会治理模式,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落实村级重要事项由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推进村监委实体化运作,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四议两公开",巩固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完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持续整顿机制,展现城乡基层治理成效。在城市领域,提升新兴领域党建"两个覆盖"水平,加大网格党组织组建力度,推动驻区单位与街道社区党组织共驻共建、互联互动,优化基层治理大数据平台,形成基层治理合力。

"三力合一"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把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穿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加强组织工作的政治属性为抓手,以健全党的组织制度为基础,创新党性教育活动载体,优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狠抓组织力提升,全区组织工作在激发"内生动力"、锤炼"过硬能力"、注入"党建活力"中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以上率下,在常态化党性教育中激发"内生动力"

聚焦建立和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创新以"重温党章、重温入党誓词、重温红色家书,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学习身边榜样,开展警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重温两学习一警示"主题活动方式。通过经常性"重温、学习、警示",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自觉同党中央要求"对标",拿党章党规"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待"透视",同先辈先烈、先进典型"对照",推动党性教育和政治历练日常化。突出"关键少数"示范带动效应,区委主要领导率先带头参加所在党支部主题活动,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广泛参与,累计组织开展"三重温两学习一警示"主题活动489场次,7997余人参加,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

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二、围绕中心,在抓机遇干事创业中锤炼"过硬能力"立足全市即将迎来"两次大的跨越"的重大历史机遇,坚

持"在管人中管事、在担当中担事、在用人中用心干事",在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三张牌"、推进对缅开放、推进"两型三化"、建设"美丽城市"等重点工作中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把重点工作作为提高党员干部能力的"熔炉",特别注重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征地拆迁等一线选拔优秀干部。精心举办3期1000余人参加的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帮助干部补齐落实重大工作任务的短板弱项。同时,大抓人才"引、管、护、用",引进科技、农业、教育、医疗、乡村规划等方面的6个专家团队及30余批

216名各类优秀人才,培训乡土人才203期8000余人,同步提高干部人才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

三、强基提质,在高质量跨越发展中注入"党建活力"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入实施党支部建设整体提升工程,653个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达标率96.31%;开展深化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改革工作,建成网格党群服务中心

(站、点)338个,建成"1+2+15"区、街道、社区三级城市社区智慧党建平台,依托社区服务有限公司推动"红色物业""红色家政"服务延伸,城市基层党建引领"标准化治理"和"人

性化服务"水平整体提升;成立区"产供销一体化"产业扶贫

联盟联合党委,固化"送出家门、送上车门、送进厂门"的一站式"三门"服务和包机、包车"点对点"直接输送就业转移机制,持续加强35个安置点后续帮扶,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引领"三个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统筹推进模范机关创建、"两新"组织排查摸底工作,完成国有企业、公立医院党建入章工作,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整体提升。

"五项举措"把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引向深入

近年来,我县全面落实新时代组织建设工作要求,推动组织工作与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切实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加强政治建设,提升政治领导力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实施党支部建设工程,全面加强党组织对各领域社会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章立制,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新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并加强对遵守党章、执行党章情况的督促检查。特别是近期,紧盯总书记五个"要抓好"要求,县委理论中心组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并作交流发言,全县各级党组织将五个方面要求纳入7月份"三会一课"重要内容,自上而下开展专题学习和研讨交流,推动"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这一政治要求落

地见效。

二、创新组织体系,提升基层组织力

坚持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全领域推进"四抓两整治"工作,实现组织体系全面进步,形成更加严密的基层工作组织体系和更加完备的基层工作制度体系,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县49个行政村实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10个行政村实现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全面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作,新招聘大专及以上学历村文书

45名,村干部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引领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行"抓两头带中间"工作制度,着力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持续整顿后进支部,提升中间支部水平,三年来,共计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37个,帮教转化不同程度信教党员212名,开除违规违纪党员1名,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三、锻造过硬队伍,提升先锋带动力

坚持以队伍建设为关键,打造一支政治坚强、本领胜任、作风务实、自身过硬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从严把好"入口关"特别是政治关,严格落实发展党员制度,加大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力度,抓好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薄弱领域发展党员工作,有序调控党员发展规模,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三年来,累计发展党员670名,新发展党员中,

35岁以下的占比达62.3%,大专以上学历达65.9%;切实加强乡

镇党委班子建设,配强抓党建工作的专职副书记、党委组织委

员和组织干事,确保每个乡镇抓基层党建工作人员不少于5人,三年来培训党务工作者1300余人次;认真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试行)》和省委8个考核办法,做到精准识人、精心培养、精细管理;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对近三年因工作受处分的31名干部进行处分影响期和处分影响期满工作鉴定,让他们放下包袱苦干实干。

四、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群众凝聚力

坚持以服务群众为主线,通过完善便民服务措施、发挥阵地服务功能、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培育壮大党员志愿服务队,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提升群众凝聚力。深化驻村帮扶工作,围绕带领农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搞好服务,开展逐户走访、包户帮扶,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增收致富中的实际困难;坚持以提高阵地利用率和群众满意率为重点,严格落实乡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度,充分发挥便民服务中心作用;坚持支部引领,发挥好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关工委等群团组织服务群众作用,推动移风易俗,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全面推进"党支部+网格化"管理,在2个社区划分了10个网格并分别设立党小组,覆盖县直101个驻区单位党支部和1705名在职党员,全面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在农牧村建立1216个网格,形成了纵向四级、横向加N的网格组织体系,确保党组织建设基础更加夯实。

五、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支撑保障力

坚持以基础保障为重点,推动实现保障能力全面进步,基层基础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报酬待遇稳步增长,经费投入逐步加大,基层组织阵地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抓住农牧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央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有利契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扶持资金等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村20个。推进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改造提升23个党群服务中心,将阵地建设成为凝聚人心、提振人气的综合性开放式服务平台。今年,投资90余万元对6个行政村进行了党建品牌打造,进一步突出"红色"元素,党建阵地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投资300余万元将达拉乡机关打造为全州党建示范乡,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党建引领力和干部职工生活及工作环境。

筑牢领导班子建设的"四梁八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谋复兴,关键是要把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建设强。我们将根据街道、园区、部门、国企等不同类型领导班子特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五抓五强"落地落实,筑牢领导班子建设的"四梁八柱",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筑牢政治建设"支撑梁",提升领导班子政治能力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我们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依托区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堂,坚持领导干部学习会制度,在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检验磨练政治能力。综合运用任前体检、年度体检、任期体检和专项体检等方式,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重点研究制定区管干部任前政治体检实施办法,采取正负面清单形式,进行正反对比、相互印证,将政治体检"隐性特征"变成"显性条款",准确识别干部政治素质,强化领导班子政治功能。巩固提升主题教育中初心之路等"场景式"教育模式,加强政治忠诚教育,引导班子成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带头做到"两个维护"。

二、筑牢班子结构"关键梁",提升领导班子整体合力

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并非班子成员个体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个体特长的合理搭配。我们将研究制定《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办法》,探索建立干部实绩档案、干部"自画像"评价模式,每两年将区管领导班子整体研判一遍,通过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全面掌握班子整体运行和干部履职情况,把人头盘清、把班子盘强、把队伍盘活。根据不同类型领导班子的职责任务,综合考虑专业、年龄、性格、气质等因素,实现"1+1>2"的效果,重点选优配强党政正职,以"思想家"搭配"实干家"、以"开拓者"搭配"老黄牛",确保经验能力互补、性格气质相容,内外互补、同向发力。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加强日常培养、战略培养,确保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保持相对稳定的配备和储备常量。

三、筑牢专业素养"基础梁",提升领导班子履职能力

"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专业素养是干事创业的重要基础。我们将探索开展领导班子专业化研判,建立领导干部专业数据库,通过看学过什么、干过什么,准确把握班子成员专业特征,针对政府部门"一把手"专业对口率不到三分之一、班子中同一专业干部过于集中等问题进行针对性调整。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建设,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聚焦创新驱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实施"专业化能

力提升计划",真正让"需要学"的干部学到"需要的东西",

确保班子成员专业素养与高质量发展合拍。结合园区去行政化和"一区多园"改革,推动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等专业型干部跨部门、跨条块、跨领域轮岗培养,探索开展聘任制公务员试点,破解专业领域"选人难、进人难"问题。

四、筑牢严管厚爱"保障梁",提升领导班子内在活力

领导班子有活力、干部有作为,既需要严管约束,也需要关爱激励。我们将以政治监督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全方位管理,既管行为、也管思想,既管八小时之内、也管八小时之外。探索落实和深化"三项机制"的具体措施,研究如何精准鼓励激励以及能上能下、容错纠错"界定标准如何量化"等问题,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打破"洗碗效应"。在职务职级并行、及时表彰奖励等方面综合施策,职级晋升优先向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和成长空间狭窄的单位倾斜,促进班子成员干事担当。充分发挥综合考核"指挥棒"作用,开展高质量发展"夺杯扛旗"竞赛,既褒奖"全能冠军",又鼓励"单项标兵"。坚持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考人与考事相结合,探索开展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差异化考核,以考核实绩印证班子搭配实效。

组织工作改革创新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改革创新是组织工作的力量之源、取胜法宝,也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没有改革的勇气、创新的锐气,就不会有发展的朝气。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高举改革创新旗帜,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求变,走出顺应时代潮流的组织工作新路子。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需要回答好三个问题。

一、应该在哪些方面创新?

创新是为了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一方面,要自上而下在贯彻落实中发现问题。中央精神、省市委部署如何贯彻落实到位、取得预期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通常需要创造性实践。凡事越具体、越深入,就会发现越多的问题,找到工作的难点和症结所在。解决这些难点和症结,才能真正抓好工作、干出成效。比如,全省要求建立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这其中就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干部"下"的问题、容错的问题,一直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就应该作为创新的关注

点。

另一方面,要自下而上从基层反映中发现问题。

组织工作开展得好不好,基层就是"晴雨表",群众最有

发言权。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要求我们深入调研,到一线去、到现场去,广泛听取意见,设身处地思考,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比如,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只有深入到基层了解掌握不同类型党员的实际困难和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管理的内容和方式,提高实际效果。再比如,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问题,只有掌握了"人难选、人难留"的真实情况,才知道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如何正确把握创新?

创新是探索性和实践性极强的活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确保目标明确、方法科学、行动有力、成效显著。

要聚力解决问题。

有没有解决问题,解决了多难、多重要的问题,是改革创新的价值衡量标准。有的地方对本就在开展的工作取一个新名字、贴一个新标签,工作举措还是老一套,"新瓶装老酒"。有的重形式轻内容、重表象轻实效,搞"花架子",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这种不解决实际问题的所谓创新,要注意防止和避免。无论是理念转型、体系重构、流程再造,还是载体设计、技术运用等创新模式,都要以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为目的。

要注意防范风险。

改革创新要勇于突破、敢闯敢试,但也不等于莽撞蛮干。

要稳中求进、风险可控,特别是要把准政治方向,防范政治风

险;统筹利益平衡,防范管理风险;注重舆论引导,防范舆情风险。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对创新工作只关注正面效应,往往会忽视负面效应,这就可能给工作带来被动。因此,对一时把握不准的创新行为,可以在小范围进行试验,通过不断修正完善找到优化办法和方案。

要把握节奏力度。

掌握好节奏和力度,是改革创新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在时机成熟时,顺势而为、趁势推进,才能事半功倍。有的地方对想出的"好主意"总想一步推行到位,往往会操之过急,或者热衷"一刀切",容易脱离现实基础,遇到大的阻力。即使是很好的改革创新构想,如果对节奏力度把握不准,也可能会"夭折"。

要坚持久久为功。

组织工作创新年年提、创新项目年年有,但是真正"存活"下来的比较少,不少创新工作热闹了一阵子便偃旗息鼓。也有的只是造了几个"盆景",并没有形成"风景"。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把创新的出发点放在"扬名"上,不愿持之以恒推进落实,后面接手的同志不愿"嚼别人吃过的馍"。我们一定要抱着对事业负责的态度,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扎扎实实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

三、怎样有力推动创新?

真正有价值的创新都是艰难的,组工干部观念更新的程度、

创新意识的强弱、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深度和广度。

要强化激励,敏于创新。

组织工作考核要把改革创新作为重要内容,可以定期组织创新创优项目评选,对先进单位给荣誉、发"奖杯"。同时建立群众满意度测评体系,用群众的"口碑"来验证创新的成效。通过常态化考评,促动大家想创新、谋创新。

要包容失误,敢于创新。

组织工作政治性、原则性、政策性都很强,创新必然有风险。比如,有的创新可能会触动党员、干部、人才的切身利益,可能会引起部分同志的非议和抵触,等等,所以容易产生求稳怕乱的思想,遇到矛盾绕道走。为此,对创新要有容错的雅量和胸襟,有纠错的责任和行动,帮助组工干部在思想上"破冰",增强创新的勇气和魄力。

要加强统筹,善于创新。

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善于从基层发现和挖掘创新源泉。对重点课题专门立项进行攻关,既抽调组织部门精兵强将协力推进,又借助外脑,请相关方面的专家、领导、一线干部共同参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建立横向联合、纵向联动、内外协作的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创新的强大合力。

建功基层治理 彰显组工作为

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对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将切实抬高政治站位,把贯彻中央部署和紧扣部门职能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瞄准发力点,在服务大局中彰显组工作为。

一、优化制度保障,筑牢基层治理之基

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基础是科学的制度体系,健全完善组织工作制度体系是其题中之义。对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全面审视组织工作制度体系,完善配套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健全完善选贤任能制度、组织制度和人才制度,进一步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结合组织部门工作职能,强化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对执行不到位、破坏制度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坚决维护制度权威。把基层治理实效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年度综合考核重要内容,探索研究基层治理实绩考核评价机制,以精准考核推动责任落实、任务落地。

二、强化力量支撑,抓实基层治理之要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要靠一批讲政

治、善治理的基层党员干部。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

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把制度意识、法治思维、治理能力贯穿干部选育管用全过程。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把治理能力、治理实绩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着力发现选拔政治强、敢担当、善治理的好干部。

注重加强法治素养、治理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培训,精心设置专题课程,切实提升各级干部基层治理能力。把执行制度情况、担当作为情况等作为干部监督重要内容,推动各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同时,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鼓励他们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

三、深化党建引领,求取基层治理之效

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是加强基层治理的最大保证。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对基层各类组织的统一领导机制,大力推进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和"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探索建立非公企业片区和社会组织"兼合式"党支部,有效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融入"网格化"治理体系,着力构建以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为依托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在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村"两委"议事规则和工作规程,完善基层监督工作机制。深化抓党

建带群建,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以及联系群

众优势,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内把各类群体组织起来,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之中。

突出担当作为 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我们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突出鼓励激励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不断健全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制度,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把好选人用人的导向

强化政治标准。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政治品德又在"德"之首位。要严格执行制度、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探索完善干部任前"政治体检"指标体系,不断深化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强化政治品德、政治标准的把关,对不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一票否决。

坚持事业为上。

把"为发展配班子、选干部"作为干部工作主线,对照全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多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做到事业需要什么人就配什么人,岗位缺什么人就补什么人。

加强一线历练。

坚持干部到一线锻炼、从一线选拔,要围绕招商、拆迁等

重难点工作,组建项目攻坚"青年突击队"。多把干部放在基层一线、急难岗位,让干部在干事中长本事、在历练中变成熟。要立足更高站位,舍得把有潜力的干部推出来、放下去,全区"一盘棋"发现培养干部、锻炼使用干部。

二、做细知事识人的方法

扎实做到考准考实。

组织部门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在讲原则的基础上近距离、经常性接触干部、了解干部,特别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等重要时点、重点工作、重大任务中考察干部,提高识人精准性。要有计划地对班子运行状况开展分析研判,重点加强对党政正职、班子成员协调配合情况的跟踪了解。

确保实现人岗相适。

组工干部既要练就精准识人的本领,也要增强精准识事的能力。要突出岗位分析,准确把握部门职能、核心业务等对干部选拔的要求,熟悉了解干部的专长、经历、特点,更加精准的加以培养使用,细化干部使用听取上级分管领导和单位主要领导意见等操作办法。

更好推动用当其时。

事业有发展的"黄金期",干部成长也有"黄金期",根据干部的年龄、经历、业绩,用当其时、用当其位、用其所长,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组织部门要更大力度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统筹抓好各个年龄段

干部、以及女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使用,把合适的人在合适时间用在合适岗位上。

三、用活严管厚爱的艺术

落实"五个要"要求。

按照总书记"管理要全面、标准要严格、环节要衔接、措施要配套、责任要分明"的要求,不断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工作。要把是否如实填报个人重大事项,作为检验干部对党忠诚的"试金石",加强抽查核实、综合分析和结果运用。组织部长要示范带头、与干部谈心谈话,畅通这个深入了解干部、了解班子的"主渠道","面对面"督促提醒,"心连心"帮助排忧解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