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1年自然资源系统材料合集52篇,含领导讲话、研讨发言等(第5/11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1993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00分钟。

化,更清醒地明辨是非,更有效地抵御风险挑战;才能更加准确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为自然资源事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北海中心站:学党史强党建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党委书记 张春华

(2021年5月7日)

党史学习教育是今年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

开展党建工作不能因循守旧,应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理念,把要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履行义务和保障党员权利结合起来,虚心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集思广益,做好思想工作和宣传工作,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支部特色,进一步增强支部的感召力、凝聚力。

首先,要着力转变思想观念,切实解决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的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成功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伟大成就的宝贵财富。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开创未来,提高本领、迎接挑战。实践证明,对党的历史认识得越深刻,理想信念就越坚定。

其次,要着力找出薄弱环节,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善于经常分析党建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结合各支部实际,开展一系列党建特色活动,充分了解广大党员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活动方案,敢于创新、适应新形势,研究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规律,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做好建章立制工作,量化考核指标,硬化考核标准,强化考核措施,加大奖惩力度,落实党建工作的相关配套制度,加强对学习制度等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防止有章不循、流于形式。

第三,要夯实党建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探索形成了加强自身建设的诸多经验,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学说。学习党史不是简单地、浅薄地、回顾性地学习党的历史,而应该以基层党的建设现实问题为导向,在基层党组织中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要让红色精神成为广大党员的精神食粮,让红色文化成为广大党员热爱的文化形式,引导广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继承革命先烈遗志,领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南海调查技术中心从党史中汲取不断前行的力量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党委书记 关健宾

(2021年5月10日)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恰逢其时。唯有真学实做,突出实效,推动初心使命在党员心中落地生根,从党史中汲取不断前行的力量,才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力开启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一、学党史,以坚定理想信念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调查中心结合工作实际,由中心党委领学促学,支部开展"三会一课"和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通过固定党日集中学、多种形式覆盖学、身边典型引领学等多管齐下,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奋进动力和工作实绩,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海洋调查工作的责任担当。

调查中心始终坚持锤炼坚强党性。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心因疫情留鄂的多名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当地疫情防控,中心从广州驻地紧急筹措5万元物资支援湖北;2月起航的断面调查航次为自然资源系统疫情后首个复工复产的海上外业航次;在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中心选派1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博士、部室主要领导代表南海局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助力抗洪工作中,发挥科技优势,两度奔赴江西抗洪一线,为抗洪抢险提供了及时精准的支持,获得了前线指挥所的高度评价。

二、学党史,以推动方法创新

从浙江嘉兴南湖之畔的一叶红船,到今天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中国号"巨轮,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破除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立足实际、守正创新,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中心各项重点工作中,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调查中心项目任务较多,外业工作繁忙。在重大专项和外业任务中成立海上临时党支部,例如中北太平洋航次、印度洋航次、浮标布放任务等,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航次中随时掌握党员干部思想动态,丰富组织活动形式。探索"互联网﹢党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等互动学习手段,运用好广州本地优秀的红色资源,总结属于中心自己的支部工作法,打造有特色的党建品牌、学习成果,突出抓好"云上观影会""共读一本书"等结合中心实际特色的云端交流讨论和开卷有益的读书分享活动,带着问题和观点进行交流思考,在知行合一中锤炼坚强党性。

三、学党史,以践行为民初心

学习党史的成效如何终究要回到为民解忧的实践中接受检验,在为民担当作为中得到体现。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盼、解群众之所忧,找准为群众办实事的切入点,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调查中心不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灯下黑"问题专项整治和落实巡视整改等各项整改任务,已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围绕企业经营模式变更、劳务派遣人员收入分配、规章制度的废改立、中心"三定"规定、人才队伍培养、创新激励机制等问题分别成立工作组,深入开展调研,加强专题研究,找准突破口,明确解决的思路举措,确保达到办实事、解难题的效果。紧扣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自觉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中心工作的实际成效。

回望党史,汲取经验;面向未来发展,更思肩上重任。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唯有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在学党史中回望初心,坚定信念,勇于创新,我们才能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历史答卷。

遵循自然格局优化国土空间聚焦重庆城市更新实践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重庆市地质矿产研究院 周妍

(2021年5月13日)

城市更新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功能修补又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重庆市出现了人地矛盾突出,主城区自然生态空间被过度侵占,生态基础设施不完备,城市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此,重庆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探索城市更新,推动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尊重自然,在规划管控中保护自然,在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中修复自然,构筑点线面多维生态景观格局,从多效益权衡层面诠释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多功能性,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一、加强规划管控,着力优化城市空间格局

面对突出的土地资源紧缺难题和国土空间需求矛盾,重庆市在城市空间格局构建方面,顺应山水之势,依山建城,傍水而居,充分遵循自然地理格局,在巴郡之地探索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在国土空间规划管控方面,突出国土空间规划"三线"管控作用,保护并优化重要的自然保护地、城市生态空间。

近年来,重庆市高标准编制了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广阳岛长江生态文明创新实验区规划、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统筹规划、主城"四山"保护提升实施方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实施方案等。通过规划层层传导、多点发力,将基于自然的理念落实到城市更新与建设中,积极推动生态修复效益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提升,为生态修复助力城市更新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重庆市将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等"四山"作为特别生态管控单元,强化自然保护地、峡口、江心岛、滨江城中山体的生态保护和管控,严格保护湾、沱、滩、浩、半岛等重庆特色生态景观,限制开发建设活动,培育建立了稳定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层层传导、多点发力,将基于自然的理念落实到城市发展规划和设计之中。其中,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嘉陵江畔,是重庆主城的天然生态屏障,保护区内村民一度"靠山吃山",农家乐无序粗放发展"蚕食"林地。2018年6月,重庆市通过拆违复绿、生态搬迁、矿山修复、湖库治理等举措,让缙云山"绿肺"

和天然屏障功能得到有效修复。

长江重庆段分布有广阳岛、中坝岛、桃花岛等13个江心岛屿,其中6个位于中心城区段。

广阳岛作为长江上游第一大岛,枯水期面积10平方公里,拥有植物383种,动物近300种,遗存4000多年前古人类活动遗迹,生态要素完整,人文历史悠久,生态价值突出。2017年,重庆市停止了广阳岛开发建设,实施科学规划和管控,通过"护山、理水、营林、疏田、清湖、丰草"等系统修复措施,保留了岛屿等重庆特色生态景观,修复了自然生境。

通过优化生态空间,修复受损生态系统,重庆市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目前,全市共建成22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湿地面积20.72万公顷,有湿地脊椎动物563种、湿地高等植物707种。

2020年11月初,长江重庆段出现了近十年最大规模的红嘴鸥迁徙种群。

二、遵循自然格局,打造立体多元复合空间

重庆市中心城区处于典型的平行岭谷地理单元,受两江河谷切割,生态敏感度高,加上人类活动强度大,5%的土地面积承载了全市25%的人口和43%的GDP,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导致气候调节等生态系统服务被削弱、城市热岛效应凸显。对此,重庆市采用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思维,运用适应山地城市特点的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法,利用三维的城市空间解决开发空间受限难题,最大化降低了因山地地形地貌因素产生的负面影响,拓展城市绿色空间。

在街道的规划和布局方面,重庆市设计了走向和形态与山体等高线密切相关,形成各种顺延等高线的横街和垂直于等高线的纵街。在此基础上,强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构建新的立体空间体系。此外,通过分层筑台、错叠等山地建筑手法,建成具有层次与质感的城市建筑,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形成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交通廊道和生态廊道相互融合的山地城市景观特色。

重庆城市更新注重以城市生态景观提升创造社会效益。对于城市建设中形成的小型地块,例如坡地堡坎崖壁、城市边角地、生活小区水塘等面积较小、分布广泛的区域,重庆市不断进行生态改造,使基础设施变"灰"为"绿",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比如:渝中区虎头岩公园水泥堡上栽种植物使其变成绿色"钢琴键",南岸区将边角地改造为体育文化公园。目前,重庆通过城市更新改造,建成城市公园1263个,公园总面积15834.55公顷。

其中,主城区公园553个,面积7142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45%。2018年~2020年,利用城市边角地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公园92个,为周边约350万居民提供了充足的休闲娱乐健身场所。2019年~2020年,中心城区坡坎崖绿化面积1198.9公顷,"见缝插绿"地拓展了城市绿色空间。引入韧性理念,城市更新注重生态化改造

重庆城市更新秉承"改善人居生活环境"的终极目标,平衡防灾减灾、居民休闲娱乐和自然空间保护与拓展等需求,通过生态改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特别是引入韧性理念,以水为脉,遵循地形走势,串联城市内部生态修复,在城市所在的槽谷区内,根据径流演化规律,增强地表入渗,减少地表径流,统筹开展生态修复,提升城市雨洪消纳能力。

重庆市将公园建设作为缓冲城市中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方式。潼南大佛寺湿地公园原场地主要是涪江冲击出来的滩涂,多为砂卵砾石,渗水严重,过去的河岸为硬化防洪堤。重庆市恢复滩涂的动植物生境,构建生态护坡,在江心岛恢复枫杨和草丛植被,为鸟类提供栖息地,打造城市滨河湿地景观公园,并将该区域文化与场地设计相结合,构建了充满活力的城市客厅。

重庆主城区加快推进长江、嘉陵江"两江四岸"治理提升,着力打造山清水秀生态带、立体城市景观带、便捷共享游憩带和人文荟萃风貌带。比如,在九龙外滩滨江消落带治理的过程中,充分遵循基于自然的理念,根据水位变化分层设计实施生态工程,由低到高分别采取保留原湿地结构、增加草本植物、补植乡土植物构建林泽生境带、石笼网加灌木柔化护坡、野花草甸护坡、绿化改造硬化墙等工程措施,选种与消落带不同水位生境相适应的植物,使20米的水位差范围呈现出六种不同的景观分异,形成适应夏季洪水冲刷淹没和冬季蓄水淹没的韧性生态系统。此举不仅有力地提升了沿江地区洪水等自然灾害防御能力,还为城市带来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基于自然而为,生态修复助力城市更新

重庆市将基于自然的理念落实到城市建设中,全面统筹城市更新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对自然资源顺势而为利用和改造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的布局与功能协调,采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初步探索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更新改造经验。该市依托现有山水脉络,通过管控保护重要生态空间,结合"城市双修""海绵城市"建设,在大尺度上保证生态网络的连通性,小尺度上通过城市"微更新"改造,采取灰色基础设施改造、绿色空间拓展、空间阻隔消除等措施,营造蓝绿生态空间。

在此基础上,重庆市探索生态地票等指标交易,着力构建生态保护修复助力城市更新的长效机制。所谓生态地票指标交易机制,即对新增经营性建设用地实行"持票准用"以创造市场需求。农村闲置、废弃建设土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用地复垦成耕地或林草地后形成地票,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价值。2018年~2021年,全市宜林宜草地票交易面积达4290亩,交易额达8.01亿元。与此同时,推进森林覆盖率指标交易机制,允许不达标地区向达标区购买森林面积指标,用于本地区森林覆盖率目标值的计算。截至2021年1月,通过森林覆盖率指标交易,全市累计成交森林面积指标19.2万亩,交易金额达4.8亿元。此外,实行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河流上下游区县签订协议,以交界断面水质为依据双向补偿,实现受益者付费、保护者获益。截至2019年底,重庆市已在19条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且跨两个或多个区县的次级河流建立了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补偿资金共9691.8万元。

邀请"规划天团"把脉高标准高质量谋求"蝶变"

昆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1年5月17日)

为进一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编制更加适合区域协同发展的规划,近日,江苏省昆山市联合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研究会上海分会共同组织了"昆山设计工作营"活动,全球36家知名规划设计机构,46位规划、建筑、景观、市政、智能城市、战略投资等多专业、跨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齐聚,为昆山解决城市发展突出问题、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迎接新型城镇化下半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出谋划策、开良方。

一、"规划天团"把脉问诊

一座好的城市,规划建设很重要。多年来,昆山始终坚持规划先行、产城并进,引领城市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综合实力已连续16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市场主体总量突破百万个,居全国县级市首位;人才综合竞争力多年蝉联全省县市首位;获得"联合国人居奖"、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荣誉,跻身江苏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昆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要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的目标。如何把目标变成蓝图?昆山的答案是规划先行。

3月17日~18日,来自36家顶尖设计机构的4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齐聚昆山,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设计工作营"活动。这些机构的共同点是都深度参与了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如美国SOM、AECOM、英国奥雅纳、FOSTER、德国ppas、中国建筑院、清华建筑院等都是雄安新区启动区城市设计机构;Has-sell、查普门泰勒、GMP、BDP、同济规划院、深圳规划院、上海规划院、北京规划院等都参与了雄安新区外围五组团、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工作;SASAKI、岱禾、苏州园林院、杭州园林院、上海园林院等参与了雄安生态堤、大师园等园林景观设计,拥有非常丰富的设计和实施经验。

调研期间,专家学者实地踏勘了昆山3区8镇包括生态、文化、产业、特色田园乡村等要素的点位,与苏州、昆山两级市领导交流,为探索昆山城乡特色

发展精细化建设管理路径、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把脉问诊"。

二、对标雄安开出"城市提升良方"

为什么要对标雄安新区?作为未来中国城市的"创新标杆",透过雄安,可窥见未来的影子。处于长三角一体化、上海大都市圈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苏锡常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叠加区的昆山,有类似的条件优势。在改革开放中扬帆起航的昆山,凭着"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创新精神,闯出一条闻名遐迩的"昆山之路"。

4月17日,经过反复论证、缜密思考,36家规划设计机构再次齐聚黄浦江畔的上海中心,从调研心得、意见建议及相关项目经历出发,汲取德国、美国、日本以及我国雄安新区等的规划建设经验,用专业视角和全球眼光,为昆山量身定制城市提升的"未来蓝图"。

三、挖掘自然本底,构建蓝绿生态空间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景观)、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朱祥明:昆山未来的城市发展,应深度挖掘自身特色,从景观角度突破传统规划对指标和面积的依赖,着重挖掘特有的自然本底与蓝绿空间,以"大湖区"为发展方向,做强生态、旅游产业,构建与现代化服务业、高新科技产业相结合的蓝绿生态空间,创造新的商业价值,实现差异化竞争。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江苏省设计大师、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风春:昆山应是一座美丽宜居的新江南水乡之城。第一要有文化厚度,要研究好新江南文化的内涵,作为未来昆山品质和品牌的落脚点;第二要提升生态气质,加大对动植物多样性、特殊鸟类保护等的研究力度;第三要有城市温度,为涌入昆山的优秀人才、科技先锋创造宜居、美丽的城市生活空间,关注普通百姓的需求,创造人们向往的蓝绿的、美丽的新昆山。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刘晓嫣:昆山在规划层面要聚焦江南水乡、河湖连城的城市形象,构建蓝绿城"公园式"融合发展模式。一是构建效益凸显、健康舒适的全域蓝绿生态网络;二是加强全域公园系统建设,完善昆山境内自然湖泊、生态湿地保护、修复建设,构建开放共享的绿色骨架;三是强化基础交通设施的绿色转换,消除阻隔,构建动植物活动迁徙廊道、路径;四是推动"公园式"融合发展,以"公园 "推动城市功能融合联动,以"公园"引导开放共享激发活力。

贝依多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许明:昆山可以利用历史河道的发掘与复原、感潮河道的模拟与再现,以及城市河道驳岸软化与活化,创立以蓝脉绿网为线索,融合自然、人文、休闲和多种满足城市活动需求的城市发展新方法与新思路,增加在新一轮城市发展和竞争中的特色与优势。

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张永龙:昆山城市营建应发挥本底优势,水资源、水空间应与更加复合的城市功能相结合,尤其是与产业功能区块的紧密融合;重视植物景观的营造,丰富植物配置,强化城市绿地的空间特色。

四、明确城市定位,融入区域发展格局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规划)、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周俭:新时代背景下,昆山应锚固区位优势,与苏州和周边县市统筹发展,充分借力上海五大新城建设,围绕共建世界级长三角生态湖区,梳理好昆山2600多公里的水网体系,率先提出和打造"水乡城市"样板,打造现阶段独一无二的城市吸引力。来自:QQ群【藏经阁】,更多资料请联系QQ215425891,加入会员群,海量优质文字素材和PPT课件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雷挺:"十四五"时期,昆山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快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趋势中,充分发挥其差异性优势,打破行政边界,在交通和信息方面加强互联互通,让社会资本、要素充分地自由地低成本地流动。

奥雅纳中国区总规划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专家饶红:要加强水的治理,充分挖掘和打造昆山特色,与相关绿色产业相结合,整合昆山、嘉兴和太仓互联产业形成世界级创造的纽带,融合乌镇、周庄和阳澄湖,突出长三角生态湖区特色的世界级文化底蕴。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城市设计总监单樑:昆山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格局中,首先是构建差异化、开放性、网络化的城市格局,实现协同发展跟错位发展。其次是重点关注城市中心、轨道枢纽中心、科创中心、组团中心以及社区中心,通过中心的建设,让城市发展更加集约。再次应借鉴深圳山海连城经验,把生态资源有效转化为服务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产品。

普华永道秦洁:参考美国费城融入纽约和波士顿的成功案例,昆山应在长三角一体化视角下找准城市定位,由外向内推动区镇间的协作,带动产业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产业上抓住苏州、上海产业的分工,交通上促进S1、11号线交通系统与上海、苏州的对接,实现与周围城市圈的同步发展。

五、梳理空间结构,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张铁军:昆山应围绕产业发展和宜居,提升发展品质。一是进一步拉开城市的建设框架,强化组团发展的格局;二是在确保工业和生产研发用地的同时,强调职住均衡;三是发挥枢纽经济优势,借鉴虹桥站和雄安枢纽片区,加强南站和S1线之间的联系;四是加强整体城市设计以及色彩、滨水空间等专项城市设计,塑造韵律起伏的城市天际线、富有活力的滨水空间。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赵颖:昆山有十足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在城市发展形象的研究中,首先要更多深入到城市核心区的更新中,应对核心区内文脉缺失的问题;二是加强门户节点和重要节点的统筹和渗透,进行全面细致的风貌引导;三是结合昆山世界湖区的优良环境,组织多层次的生活圈配套设施;四是抓住"工业强县市"这个特色牛鼻子,积极探寻工业转型升级方向,做先行者。重点思考如何利用土地的有效转变提高利用率,同时提升周边环境面貌,从而改善城市风貌。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韩超:昆山是一个非常成熟且有巨大前景的城市,应围绕文化、环境等资源的稀缺性,重新梳理空间结构,因地制宜地从文化、环境、时代3个维度,打造不可复制的特色风貌。

六、把握战略机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普华永道秦洁:昆山应对接数字化的城市发展战略,引导产业向更高附加值、更数字化、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此推动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和存量土地的转型。一是考虑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部新的经济发展方向做调整;二是对接上海、苏州,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促进城市风貌、办公园区的空间更新。

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刘明皓:昆山应聚焦产城融合,通过以产城一体单元为基础的产城综合区域的规划,打造职住平衡、功能复合、交通便利和环境友好的产城综合区域。从总体规划到建筑内部的空间设计,要采用与传统工业空间不同的空间设计策略,同时注重融入地方文脉和景观环境。

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赵洁梅:在目前碳中和国家战略下,昆山应进行数字化和低碳的转型,利用基于城市规划的碳中和的兼容发展战略,帮助产业进行前期储备及布局;构建能耗监测平台,进行产业低碳升级,倒逼落后企业低碳转型或转移;加快推进工业领域电力负荷管理和分布式储能建设,

结合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应对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能力。第1财经一线城市研究所沈从乐:昆山当下应着手替换升级界面比较陈旧、

业态和品牌结构不够适应新商业环境的一些商业空间,做一轮商业领域的城市更新。可考虑苏州、上海两个强消费城市人口活动轨迹,走差异化的路线提升高端需求、商业品质,反向吸引苏沪客源,形成独特的商业面貌革新。

七、搭建时空骨架,谋划综合交通体系

株式会社日建设计李任官:昆山应紧紧抓住区域轨道交通机遇,利用昆山轨道交通战略和区域战略重叠的后发优势,积极培育轨道沿线自我成长型的城市结构,提前谋划沿线区域的"轨道 土地一体化"研究,形成规划、交通、运营、投资等多方参与的共商平台和机制,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交通服务、城市开发、产业招商、城市更新、城市结构互动共赢的效果。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