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民日报今日谈全年汇编110篇(第6/10页)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提醒受灾地区尤其是山区要防范次生灾害,切不可松劲。应该看到,防汛救灾不只是一时的应急救援,而是涵盖水情监测、应急抢险、卫生防疫、灾后重建等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从密切监测雨情水情变化,到强化地质灾害点隐患排查,再到加强行洪河道、蓄滞洪区围堤等巡查防护,都需要绷紧弦、不松劲、勇担当,唯其如此才能切实防范次生灾害。
眼下正值"七下八上"防汛最吃劲的阶段。越是吃劲的时候,越要咬紧牙关、持续发力。充分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善始善终做好防汛救灾,必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青春从来系家国(今日谈)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大家正当其时,要把握历史机遇,大显身手"。
青春从来系家国。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在基层工作一线,在科技攻关岗位,在抢险救灾前线,在保卫祖国哨位......广大青年自觉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青春才会闪光,青年才有力量。只有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
新征程上,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勇挑重担、奋勇争先、脚踏实地,广大青年一定能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因拼搏而精彩(今日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
田径赛场,17岁的吴昊霖以10秒31刷新全国少年百米纪录;举重赛场,19岁的胡玉婷以抓举93公斤、挺举113公斤,总成绩206公斤的成绩获得冠军,抓举成绩超该级别世界青年纪录;蹼泳赛场,17岁的姚华莉刷新女子100米器泳和50米潜泳两项世界青年纪录......连日来,在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上,来自全国101个代表团的近1.8万名运动员挑战自我、勇创佳绩,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较高的竞技水平。
人生因梦想而闪耀,青春因拼搏而精彩。为了梦想全力以赴,为了热爱不懈坚持,不仅是对中华体育精神的生动诠释,也是每一个年轻运动员的价值追求。"抱着拼搏的心态,打好每一剑",这是合肥队男子花剑运动员郭一凡的信念;"把比赛当作训练",这是北海队攀岩运动员李彦郯的取胜秘诀;"我会继续努力,在体育和学业上取得双丰收",这是获得中学组男子100米冠军的张家纶赛后的心声......他们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展现出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也激励着更多年轻人以奋斗激扬青春、以笃行追逐梦想。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广大青年定能展现青春最美的模样,成就更加精彩的人生。
全力以赴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今日谈)
齐心协力,重建家园。截至8月17日,北京市门头沟区,完成河道清理约260公里;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因灾断电的70个村和因灾中断通讯的82个村,已全部恢复供电和通讯;黑龙江省尚志市,农技人员已在受灾一线开展指导服务,最大力度助力生产恢复,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受灾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正在恢复,灾后重建的步伐正在加快。
"要用好救灾资金,加快恢复重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8月17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求"抓紧抢修交通、通讯、电力等受损基础设施,抓紧修复灾毁农田和农业设施",强调"加快推进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设施恢复重建""迅速启动灾毁房屋修复重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多措并举,凝聚起重建美丽家园的强大力量。
当前,受灾地区进入生产恢复和灾后重建关键阶段,各项任务艰巨繁重,既考验科学规划的智慧,也需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开展好灾后清淤、通讯恢复、环境消杀、卫生防疫等工作,把灾后重建和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防灾减灾和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就一定能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夺取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
让传统节日绽放时代新韵(今日谈)
与非遗手工艺绳结传承人一起编织五彩绳,带孩子参加集体包粽子,线上欣赏端午专场演出......端午假期,各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让人们充分感受端午节的文化魅力。
传统节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既让我们在一个个节日习俗中回望历史,体悟文化意涵、民族品格,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更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非遗传承人通过直播展示与端午相关的非遗技艺,到端午节日音乐会吸引众多观众,再到端午文创受到欢迎,一个个案例生动说明,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节日文化将得到更好呈现,传统节日将更加富有时代内涵。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努力打造融汇文化传统和节日内涵的时代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文化记忆的传统节日将不断绽放时代新韵,为人们提供更多心灵滋养与精神力量。
让劳动课程取得育人实效(今日谈)
松土、撒种、育苗、浇水、施肥......近日,湖南长沙县青山铺镇中心小学把课堂从教室搬到田间地头,引导孩子们在学农活的同时知农事、惜粮食。从耕种体验到食物制作,从清洁卫生到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各地中小学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程,让学生们感知劳动乐趣,在学生们心中播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种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接受劳动教育不仅能获得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更能磨炼意志品质、培养责任担当,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能更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让劳动课程取得育人实效,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参与。家长应重视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学校应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社会应发挥支持作用,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定能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更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让历史文化记忆融入城市发展(今日谈)
在天津市河东区海河东岸,有一片名为"棉3创意街区"的砖红色建筑群,这里曾是机器轰鸣、工人繁忙的纺织厂房。十几年前,纺织厂搬迁,旧厂房随之空置。当地没有一拆了之,而是进行保护性改造,将厂房厚重的砖墙、林立的管道、斑驳的地面保留下来,再引入现代设计做内部改造,并招引第三产业企业入驻,兼做商业开发。老旧厂房变身创意街区,为各地用好工业遗产提供了有益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工业遗产承载着工业发展的足迹,展现着工业文化的独特魅力,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丰富城市肌理、培育人文情怀的资源。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推动工业遗产"活"起来,不仅能增强城市文化底蕴,也能更好地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
工业遗产的内容丰富多元,因地制宜、深挖特色,才能展现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也才能更好融入城市发展。既重视建筑改造和景观设计,也注重挖掘文化内涵,推进工业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工业锈带"更好成为"生活秀带""发展绣带",这值得我们期待。
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今日谈)
在保证长城本体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用老砖、循古法,保留长城的"旧",同时通过考古、建筑、材料等多学科合作,研究长城本体的演变过程、病害成因等,为科学编制保护方案提供更全面、系统、科学的依据。北京箭扣长城在修缮过程中,坚持"最小干预、修旧如旧"原则,延续了长城独特的文化景观特征,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有益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修旧如旧,既是"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的必然要求,也是"让优秀文物世代相传"的应有之义,不仅有助于让历史文化遗产再现古朴风貌,也能让更多人了解历史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各类历史信息,从而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赓续精神血脉。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合理利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必能更好丰富大众的历史文化滋养,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让农耕文明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今日谈)
拍拉盘捏、塑造成型,面团经巧手变成蝴蝶、花朵等灵动造型;银针翻飞、彩线穿梭,田间作物跃然于绣布之上......不久前,第一届全国农民技能大赛举办,来自各地的选手比拼乡村技艺,展现农耕文明的独特魅力。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从稻鱼共生的农耕技术,到节气时序的农耕经验,再到耕读为本的农耕文化,农耕文明的优秀遗产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近年来,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举办农民技能大赛,发布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各地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提振了农村精气神,增强了农民凝聚力,让文明乡风劲吹田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拥有灿烂悠久的农耕文明,必须确保其根脉生生不息,做到乡村社会形态完整有效,文化基因、美好品德传承弘扬,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交相辉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广大农民自信自强、振奋昂扬,精神力量充盈。"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以文兴业、以文惠民,农耕文明就能更好赋能乡村振兴,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更多活力动力。
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今日谈)
农历秋分时,又迎丰收节。希望的田野上,处处是五彩斑斓的景致,人们欢庆丰收、分享喜悦。
"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强调"扎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要求"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农业根基稳,发展底气足。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今年以来,我们不误农时抓生产,全力抗灾减灾夺丰收,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挑战。一季季沉甸甸的收获,承载着广大农民的辛勤和努力,凝结着"三农"战线上同志们的智慧与汗水。我们同庆丰收,也是礼赞奋斗、致敬农民。
让广大农民丰收又增收,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调动亿万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丰收的画卷必将越绘越壮美,乡亲们的日子定会越过越红火。
让暑期生活有意思更有意义(今日谈)
参加消防安全体验活动,认识消防器材、了解安全知识;走进非遗工坊,体验传承百年的非遗技艺,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培养文明礼仪,建设美丽家园......炎炎夏日,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乐享暑期生活。
暑期是青少年放松身心的时间,也是收获成长的契机。走出家门,走进社会,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魄,在远足旅行中增长见识,在志愿服务中砥砺品格,让暑期生活有意思更有意义,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实践本领、综合素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丰富的暑期实践活动,离不开健康与安全。要抓实抓细暑期安全工作,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有成长的假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们要把在校学习的"小课堂"与社会实践的"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暑期生活中丰富见闻、增长才干、茁壮成长。
社会是个大课堂(今日谈)
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期间,山东青岛崂山区实验学校将课堂"搬进"污水处理厂。通过现场聆听水生态保护公益宣讲、实地了解污水处理过程、亲身参与科学小实验,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了节水护水的意识。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学校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把校外资源开发成课程资源,让学习内容更丰富、学生眼界更开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是个大课堂。"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和丰富学生生活十分有益。走进博物馆聆听历史故事,在革命旧址厚植爱国情怀,在消防员指导下学习消防安全常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为同学们提供书本之外的知识,让视野更开阔;与众不同的教学,充分发挥情景式、体验式、互动式优势,让教育更入脑入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统一,有助于为办好教育凝聚强大合力。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全社会的事业。全社会共同努力,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让更多文博、科普、艺术等资源走进学校,让更多行业的优秀人才走近学生,使学生在第二课堂有所感、有所思、有所获,定能让他们得学问、长才干、守正气,更好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慎终如始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各项工作(今日谈)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慎终如始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各项工作。"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求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始终绷紧防汛救灾这根弦,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强调"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强大政治优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汛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加强监测预警和巡查值守,及时转移受困人员,抓紧抢修交通、通讯、电力等受损基础设施......在"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全力以赴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冲锋在前,解放军、武警部队紧急驰援,中央企业和社会力量勇挑重担,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风雨同舟,共同构筑起防汛救灾、守护家园的坚固防线,防汛抗洪救灾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当前,我国仍处于主汛期,防汛抗洪救灾依然不能有丝毫放松。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慎终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坚持不懈把防汛抗洪救灾各项工作抓好抓实。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党员干部要冲在前,基层党组织要发挥作用,让人民群众感到有依靠。在防汛抗洪救灾一线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当好人民群众的"主心骨",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用责任与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就一定能夺取防汛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