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份官媒重要评论汇编53篇(第8/12页)
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当前,全球通胀高企、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带来的外需减弱,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更大的挑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强的竞争优势在不断夯实,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我们完全有能力应对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
"就像过年一样!"广交会时隔三年全面恢复线下展,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均创新高。看看这个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实现外贸促稳提质的目标是有支撑的。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12日05版)
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纵横)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强调,"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盼,也是时代的呼唤。
"青年"与"乡村"两个名词组合,总能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让青年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是一个宏大而具体的命题。
乡村发展需要人才,尤其需要青年人才。当有知识、有技术、善经营的新时代青年与广袤的乡村土地相遇,可能碰撞出巨大的创新创造火花。今年"五一"假期,湖南省长沙县开慧镇一支平均年龄23岁的创业团队,以新潮的创意为红色故里增添青春气息。细心观察可以发现,从创办农家乐和精品民宿,到打造度假基地与文旅IP,乡村发展中处处浸润着年轻人的智慧和汗水。
乡村是青年大展作为的沃土,是实现个人愿景的绿洲。近年来,越来越多青年把乡村当作干事创业的舞台,或在这里收获生活体验,或在这里实现人生理想。有人带着"丰满的理想"而来,也有人经历"骨感的现实"后再次"离巢",而勇敢且坚毅者,终将获得丰厚的回报。
青年人往往选择逐事业而居。产业发展不挂"空挡",人才队伍才不会留下"空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山东菏泽曹县的全国人大代表王银香的一份调研报告,引发业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过去十年间,仅曹县大集镇常住人口就增长了近万人,常住人口的平均年龄降低了3岁。曹县人口年龄的"逆生长",离不开产业发展的"吸附力"。在湖南,乡村文旅发展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路子。加大农村产业优化重组、整合集成力度,推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范围不断拓展,乡村必将成为年轻人"心向往之"的目的地。
青年者,人生之华也。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34岁的余小龙荣获第二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在家乡建设美丽乡村百合小镇,从种百合到育景点,将龙山百合做成了"金字招牌"。扎根泥土、奋跃而上,奋斗的姿态,将勾勒出绚丽的人生底色;青春的足迹,将铺展出乡村最美的风景。
(摘编自《湖南日报》)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12日05版)
"路让树"里有深意(纵横)
为一棵树让一条路,值吗?
前不久,北京市密云区新城子镇的一棵"超高龄"古侧柏长出新叶,生机勃勃,引起广泛关注。很多人不知道,这棵古树一度遭遇生存危机:省级公路从树旁经过,加上不透气不透水的挡墙,使得古树根系伸展不开,难以吸收足够养分。为给古树充分的生存空间,当地不但拆了挡墙,还将影响它生长的公路"挪"远了。
这些年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在天津市北辰区宜兴埠镇,因拓宽道路,一棵树龄超200岁的鸳鸯古槐从街边"跑"到了路中间。为保护这棵古树,规划建设部门在路中间设置绿岛,让路"绕道"而行。还有的地方为避让古树,对高速公路施工线路进行调整变更......
古树历经沧桑,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记忆,兼具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为古树让路,保护的不仅是一棵树,更是在传承和保护一段历史记忆。当然,"让"的代价会增加经济成本,但很多时候判断"该"与"不该",不能仅仅用金钱作为标准来衡量。
"路让树",让出的是什么?
为树让路带来的是生态之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底色。城市从来不是钢筋水泥的代名词,保护一棵古树、植下一方绿地,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展现生态之美,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为树让路带来的也是乡愁记忆。一棵古树、一座老建筑、一条老街,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它们是记忆的载体,也是人们割不断、舍不掉的情感和精神寄托。乡愁记忆留住了,沉淀的是文化底蕴,彰显的是一个地方的独特气质。
"礼让"大自然,投入更大成本、短期看不到收益,表面看是"吃了亏",实则算的是大账、长远账、整体账,锚定的是生态与发展共赢。比如有的地方有山有水、古木参天,将绿色资源变成发展优势,种树、养鱼、建民宿,引来八方游客;还有的地方发展循环农业,把作物秸秆加工成饲料,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保护了生态环境,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生活因生态而美,产业因生态而兴。要给生态留足空间,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从服务日常生活到推进产业发展,将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处角落。这些细节里的"绿色"汇聚起来,就是百姓幸福生活的底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能。
(摘编自《天津日报》)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22日05版)
服务不打烊延时暖人心(暖闻热评)
〔事件〕5月20日,因"520"谐音"我爱你"而受到年轻人青睐,成为每年结婚登记的高峰期。今年5月20日,恰逢周六休息日。为满足新人在5月20日登记结婚的愿望,河南开封、广东深圳、四川绵竹等地婚姻登记机关正常为新人办理婚姻登记业务,受到广泛好评。
〔点评〕
通常而言,各地婚姻登记处的办公时间是法定工作日的周一到周五。但对于新人而言,选在5月20日这一天结婚,蕴含着彼此之间的情愫,寄托着相伴终生的期许,别具纪念意义。回应群众期待,调整工作时间,相关部门"为爱加班",以便利服务成人之美,为有需要的新人送上了一份甜蜜祝福与浓浓暖意。
日常工作虽有上班下班,群众需求不分周中周末。现实中,由于工作时间不便请假,或者临时遇到突发状况,人们难免需要在非工作日、非工作时间办理业务。面对群众的办事需求,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让群众少跑腿""为大家办成事",正是"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生动体现。
8小时以外,双休日之中,不应成为公共服务的"盲区"。吉林省公主岭市政务服务中心"午间不间断",上海市徐汇区湖南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开设"24小时自助服务区",陕西省西安市多个区县市民中心"周末不打烊"......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各地不断优化政务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工作时间的延长,换来了服务效能的提升、群众满意度的提高。各地政府甘当"店小二",彰显着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丰硕成果。
政务窗口,也是观察党风政风的窗口。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工作人员以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的服务,及时详尽回应诉求、尽职尽责完成工作。很多群众反映:门不难进,脸不难看,关键事也不再难办了。时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开展。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把群众点滴小事当成"心头大事"去做,既是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取消单位介绍信,到"一部手机办登记",再到最近国务院同意扩大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我国婚姻登记流程逐渐简化,成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生动缩影。手续"瘦身"、流程"减负",服务不能"缩水"。这一方面需要工作人员树牢公仆意识,磨炼工作本领,让服务跟着需求走;另一方面,也需要完善工作机制,优化人员调配和激励机制,在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给予工作人员更多关怀。坚持倾听群众心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就一定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所需,将为民造福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22日05版)
赋予作风建设新的时代内涵(声音)
信长星
不断增强抓作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和奋楫再出发的姿态,不断赋予作风建设新的时代内涵
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关乎发展信心,关乎事业成败。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不是依靠惯性、顺其自然、轻轻松松就能做到的,必须养成优良的作风和过硬的能力。发展的格局在变,竞争的逻辑也在变,更要不断增强抓作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和奋楫再出发的姿态,不断赋予作风建设新的时代内涵。
秉持讲政治、知敬畏、守规矩的党性操守。养成优良作风,须首先在政治上过得硬,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时常对标对表,及时校正偏差。必须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敬畏法纪、敬畏人民、敬畏权力,真正形成严的氛围、好的风气。
彰显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我们谋发展、作决策、抓落实,都必须坚持高站位、高标准,勇挑大梁、勇担重担、勇于创新,努力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列。走在前,不是什么都争第一、什么都想干,更不能为了一时一事的领先而蛮干,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系统观念把握好节奏、掌握好平衡,把每一步走稳走扎实,确保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焕发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神风貌。这"四个敢"当中,干部敢为起决定性作用。针对有的党员干部顾虑多、包袱重、不敢为的现象,要研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举措,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真正让能为善为者上、不为乱为者下。我们强调的"敢为",是在党中央顶层设计框架下的创造性作为,是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的科学作为,是在守牢底线前提下的积极作为,归根到底是建立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基础上的"敢为"。对思想的领会每深入一层,"敢为"的底气和能力就会增加一分,真正掌握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就不会因短期波动而慌乱失措、因两难多难而束手无策、因杂音噪音而犹豫不决。
强化求实、务实、扎实、踏实的鲜明导向。要树牢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上。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问题导向。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长期在机关工作的同志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多到基层一线,从基层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不久前在全省机关作风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说
(本报记者何聪整理)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22日05版)
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评论员观察)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并不等于把一些需要改造升级的传统产业当成所谓的"低端产业"简单退出
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传统产业也会在数字赋能、绿色转型中焕发新生、赢得未来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狠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决不能搞"一退了之",必须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传统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要看到,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直接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对当前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不可或缺。为此,要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促进工艺现代化、产品高端化,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效益。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并不等于把一些需要改造升级的传统产业当成所谓的"低端产业"简单退出。产业发展是一个动态历史进程。今天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制造业,有些就是从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传统产业中升级而来的。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传统产业也会在数字赋能、绿色转型中焕发新生、赢得未来。我们必须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
还要看到,很多传统产业经过转型升级,成为扩大内需的"富矿"。今年1至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9.1万辆和222.2万辆,同比均增长42.8%,市场占有率达到27%,出口34.8万辆,同比增长1.7倍。持续壮大的创新力为汽车消费、投资注入了不竭新动能。引导和支持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投入,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对于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都有作为的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搞好顶层设计,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久久为功。战术上要抓落实干实事,注重实效,步步为营,一仗接着一仗打。"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办法。让传统产业向现代化转型、低端产业向高端化升级,我们要长短结合、稳扎稳打,既做好战略谋划,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又落实落细各项具体部署,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既坚持守正创新,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又坚持底线思维,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没有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着力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工业健康发展。激发传统产业蕴藏的巨大内生动力,释放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内需潜能,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我们定能推动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形成优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多层次的创新体系,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22日05版)
紧绷安全之弦夯实发展之堤(大家谈·一起来想一起来干(16)·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党的XX大报告提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如何推动安全治理迈上新台阶,进一步夯实发展之堤?本期大家谈刊发3篇稿件和读者一起探讨。
--编者
下好防灾减灾先手棋
吉林省长春市刘温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全灾种统筹应对、全过程统一管理、全天候积极防范、全力量有效协调,担负起了"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责任,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党的XX大报告提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对此,我们要树牢底线思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始终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能力建设是根本,要加强应急力量建设,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机制优化是保障,要推动防灾关口前移,研判在先、部署在前,努力把隐患排除在未发生灾害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