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3年03月份官媒重要评论汇编61篇(第10/18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1445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82分钟。

用好调查研究这个"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要双脚沾泥走村入户听民声,放下架子、接通地气,认真了解群众心里所想,来不得半点虚假。在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看实情、看真贫,"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为我们做好调查研究树立了榜样。

调查研究是为了听实话、察实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多到困难多、意见多、工作薄弱的地方去看一看。如果只是为了调研而调研,走一圈、过一遍、聊一下,群众不可能和你心贴心、情牵情。什么是作秀,什么是走心,群众一眼就能看出来。走心的调研不仅要身入基层,实地去看、去听、去问、去体验、去感悟,更要心到基层,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忠诚之心、爱民之心、责任之心、敬畏之心走好深入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嘹亮号角声中阔步前行,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也已拉开序幕,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躲不开绕不过。怎么办?作为领导干部,既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学习,更要通过扎实的调查研究,拿出符合实际的解决办法来。要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在拉家常、心碰心的交流中感知群众冷暖、倾听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带着问题在解剖麻雀式的调研中深查细究、推动落实,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多到基层、多接地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紧扣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需要解决的问题,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切实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搞清搞透,把各项工作做实做好,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就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党的执政根基就会坚如磐石。

--青海省委书记陈刚不久前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调研时说

(本报记者何勇王梅整理)

《人民日报》(2023年03月15日10版)

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中国道路中国梦·不负嘱托更奋发(30))

2014年,"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同志们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跟着郭明义学雷锋"的主要成果和心得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回了信,鼓励我们"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向上向善,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从当义工算起,我已经做了26年志愿服务。2006年通过一次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我认识了郭明义。在他的动员下,一群有爱心、愿奉献的人走到了一起。

每个人心中都有善意的种子。榜样的示范、团队的带动,会促使善意从愿望转化为行动。鞍钢有着浓厚的学雷锋氛围。2011年,在郭明义的指导下,我所在的企业组建了"郭明义爱心团队鞍钢绿色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分队"和"孙宝江爱心工作室",以品牌化、项目化、常态化方式,开展捐书助学、扶贫帮困、敬老助残、交通文明劝导等公益活动,为更多想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奉献爱心创造了便利条件。分队从企业走向社会,志愿服务队伍壮大至2万余人,累计捐款捐物400多万元。

2018年冬天,一名79岁的老人突然晕倒在鞍山市铁西区街头。众人不知所措时,我上前为老人按压心脏、嘴对嘴吸痰,为后续抢救赢得了时间。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有更多志愿者主动加入急救知识的学习队伍中。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以微小善行引导更多人积极向善,向上向善的力量就能充盈街头巷尾。

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其实,大多数志愿服务,做的都是简单、平凡的小事。坚持做、重复做,便能积小善为大善。我们的交通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项目已开展10余年,由此衍生出火车站引导旅客、中高考秩序维护等多个公益项目。特别是针对校园附近早晚高峰期间交通拥堵的问题,我们联合鞍山市文明办、教育局、交管局和学校共同开展了"爱心护学"活动,很多学生和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来。目前鞍山市区内共有32所中小学校成立了护学队,学生们安全出行更有保障。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近年来,通过家校共建,学生带动家长一起做公益,我们的爱心团队日益壮大,如今年均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超3000次。几代人共同学雷锋、树新风,在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爱岗敬业中提升人生境界。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我们会努力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继续践行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的理念,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实现中国梦发热发光。

(作者为鞍钢绿色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水渣作业区检车工,本报记者胡婧怡整理)

《人民日报》(2023年03月15日10版)

以科技创新提升健康福祉(新论)

党的XX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去年11月,《"十四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印发,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进科技创新描绘蓝图。

现代医疗的发展,是科技进步的体现。人类大胆创新、反复试验所带来的科技变革,推动现代医疗不断发展。从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到高端手术器械,医疗进步凝结着科技创新成果,人类医学的发展史某种程度上正是科技进步史的缩影。今天,科技创新与医疗卫生加快融合,以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为主体的医药产业快速增长,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等医疗模式快速发展。不断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才能更好建设健康中国和科技强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随着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心血管介入系统、骨科手术机器人等产品领域,我国自主研发器械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但是,目前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依然由进口企业占主导地位,立足于临床需求的国产高端医疗设备依然较少,创新医疗产品的渗透进程依然缓慢。要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从人才、技术、生态等方面着手加强卫生和健康科技创新。

注重科研人才的培养,培养医务人员成为医疗创新的生力军。医务人员身处临床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的第一线,是临床问题的主要发现者,因此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离不开医务人员的全流程参与。提高医务人员的科研素质,激活人才创新活力,才能真正打造满足临床需求、"以患者为中心"的创新产品。

聚焦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更多从无到有的突破。数字经济时代,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需要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融合。以外科学发展为例,治疗的精准化和微创化已成为趋势,利用人工智能和医工企结合模式研发出的机器人辅助治疗系统,使疾病治疗水平大幅提高,一些产品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借助学科融合优势,打造医疗科创平台,突破关键技术,构建战略布局,是向世界展现中国创新、提升全球诊疗标准、为人类健康贡献中国力量的重要途径。

创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助力创新产品落地,打通从"有"到"用"的"最后一公里"。医疗科技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基础创新能力,还需以应用来完善原始创新。近年来,我国开展的医疗新基建、"千县工程"等计划加快了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及均衡配置。同时要看到,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实现"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医疗科技创新不可能只靠企业"单打独斗",需要打破学科间的创新孤岛,实现产学研医深度融合、上下联动,才能让科技创新成果真正惠及人民健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加强卫生与健康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就能抢占未来医疗发展的前沿高地,为建设健康中国和科技强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为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教授)

《人民日报》(2023年03月15日10版)

把握超大规模经济体的机遇(新论)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我们既要清醒认识风险挑战,更要积极主动把握战略机遇。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专家文章,与广大读者一道增强发展信心,在把握机遇中战胜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注入信心力量。

--编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中国经济展现出大海之大、大海之深,具有超大规模经济体的特点。在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和国内面临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的情况下,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

极为不易的成绩背后,是中国这一超大规模经济体蕴含的独特优势和坚强韧性。

从供给侧看,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中国拥有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供应链体系健全、产业配套能力强,形成了上下游协同完备的供应链网络效应,增强了对单个企业进入供应链网络的吸引力。同时,工业体系中规模庞大、分布广泛的微观主体构成了复杂、有机结构,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形成风险分散机制、具有自我修复能力。

从需求侧看,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在居民消费需求方面,既有量大面广的生存型消费需求,又有追求高品质、个性化的发展型消费需求;在产业需求方面,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体系形成了对生产设备、中间投入、成品加工的多层次需求,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改造需求旺盛。

事实上,超大规模市场和最完整工业体系,为中国经济穿越风雨洗礼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底座"。过去五年,我国GDP年均增长5.2%,明显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速,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充分利用超大规模市场所蕴涵的结构优化升级机遇,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正是我们稳住经济基本盘、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坚实基础。

发展,要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更要乘势而上、蓄势而动。党的XX大报告指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为未来依托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更好把握中国大市场的机遇,需要以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为抓手,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添动力,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稳信心,实现"超大规模"迈向"超大规模+超强实力"的新跨越。

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既是我们对于风浪无所畏惧的底气所在,也是我们面对机遇踔厉奋发的目标所向。我们相信,随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巩固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高质量发展将打开更大的机遇空间,中国经济必然能实现新的跃升。

(作者为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

《人民日报》(2023年03月16日11版)

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人民观点)

我们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前进道路上,只要在党的旗帜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

"充分运用数字化改革成果推进民生改善,真正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促进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推进养老护理服务人员培养计划"......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民生话题备受关注,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着眼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鲜明的政策导向,映照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传递出可感可知的民生温度。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我们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强调"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

尊重人的价值、激发人的能量、成就人的梦想,这是伟大事业最深厚的价值底色。近代以后,中国人民深受三座大山压迫。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国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是逻辑起点,人民是价值旨归。

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新时代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们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民主不断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实践证明,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党的XX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必须做到沉着冷静、保持定力,稳中求进、积极作为,团结一致、敢于斗争。"前进道路上,只要在党的旗帜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就一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