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3年党建理论-25篇(第18/22页)

网友供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0393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47分钟。

一是以"答问"启"发问"。即通过教师的不断"答问",培养学生形成自觉的问题意识,形成不断主动"发问"的意愿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入主动"发问"的状态,是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以激活、调动的重要体现,是学生成为活跃学习主体的重要条件。在这种状态中,学生才会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同行者、对话互动者、相促相长者;在这种状态中,真正有效的主动学习才能得以展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这样效果才能好。"思政课教师所讲,经不起各种"为什么"的追问,教学效果不会好;学生没有"为什么"的发问和追问,教学效果也不会好。在没有学生主动发问和追问的课堂上,即便教师抛出再多的设问,那也只是教师单维度的"自演",不是师生"共构"的教学、不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激活的教学。"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脑子里装着问题了,想解决问题了,想把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去学习,就会自觉去学习。"有发问、善发问、常发问,说明个体的主体性处于发动状态,这不论对于个体学习、教学展开,还是对于学术活动、人生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是极为重要的有效条件。古人曾多有"学贵知疑"之论,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马克思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在亲自主持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特别阐述了问题在理论创新中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强调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当代,"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概括而言,自觉的问题意识、良好的发问能力,与能够不断实现超越的个体、不断开辟新知的学术、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也一定要具有自觉的问题意识,唯此才能够敏锐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担当新使命,开拓新事业。与此相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为神圣使命的思政课教学,在开展具体思想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也一定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和发问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将教学中教师的"答问"过程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发问"意识和能力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是引"求解"向"自解"。即思政课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自觉的问题意识、良好的"发问"能力,还要着力培养学生形成能动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间有限的学校思政课教学,不可能解答、预答学生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广阔的社会天地间、崭新的未来开拓中碰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发挥使学生受益终生的作用。思政课教学,既要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授人以"渔",即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对于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有论述、反复强调。2013年12月3日,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他特别指出:"学习不是背教条、背语录,而是要用以解决实际问题。"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又强调我国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2017年5月3日,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谈及青年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他强调"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要"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善于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养成了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终身受用"。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特别叮嘱:思政课无论怎么讲,"最终都要落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上来"。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是一代代新人把握人生际遇、成就出彩人生的必备个体条件,也是一代代新人能够担得起使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素质基础。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中写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也唯有在创造性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中才能不断续写出民族复兴新的篇章。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推进的宏伟实践,"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会有一张张崭新的"考卷"需要自主作答。培养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能够敏锐地把握问题、以高度的主体自觉求解问题,这是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后继有人、永葆青春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政课教学担负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

四、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

近年来,在关于思政课教学的各类讨论中,问题意识是被高度关注的话题,但同样要看到的是,问题意识相对不足,也是思政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近年来我们于数十所高校所进行的相关问卷调查中,希望思政课教学能够对自己关心的问题给予回应和解答,是被访学生表达出的重要期盼。在2015-2020年的调查中,被访学生建议思政课教学要积极回应理论热点问题的比例分别为63.6%(2015年)、60.4%(2016年)、65.4%(2017年)、62.9%(2018年)、56.0%(2019年)和52.8%(2020年),要密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比例分别为68.4%(2015年)、69.0%(2016年)、72.0%(2017年)、76.2%(2018年)、79.6%(2019年)和73.4%(2020年)。2021年年底在70余所高校调研所得数据显示,大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说教过多"(48.5%)、"教学形式单一"(41.5%)、"缺乏实践教学"(40.0%)和"不注重课堂互动"(29.7%)等,认为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授课内容枯燥乏味"(47.9%)、"语言不够通俗,很难懂"(27.4%)和"没有联系实际,很空洞"(27.0%)等。学生反馈的这些信息,其实都从不同维度反映了教学过程中问题意识的不足、化"意识"为"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虽然很想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但对学生们心中装着的问题把得不真切,导致教学无法"同频共振";有的教师对学生关注的问题把得很准,但囿于"功力"不够或准备不足,对问题的分析、解答欠深欠透,让学生感到"不解渴";也有的教师"不愿"或"不敢"碰问题,绕开问题走,满足于照本宣科、平铺直叙。这些现象的存在具有客观原因,比如,将问题意识贯穿教学全过程本身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把一些涉及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尖锐敏感问题讲清楚讲透彻也不容易。但是,将对问题意识的高热度关注转化为教学过程中问题意识的自觉贯穿融入,是"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叫人口服心服"必须迈过的关口。迈过这样的关口,教师的素质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能够发引人深思之问,做澄明透彻之答,育善发问、能解题之人,必须按照这些要求不断练内功、强素质,成为乐教、善教的好老师。

一是要锤炼坚定信仰。思政课是塑造信仰的课程,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有坚定信仰。"思政课教师只有自己信仰坚定,对所讲内容高度认同,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才能讲得有底气,讲深讲透,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定的信仰,也是思政课教师敢于直面问题、敢于"亮剑"的底气和勇气所系,是思政课教师科学分析问题、正确回应问题的立场和价值坐标点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的教师怵于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担心祸从口出,总是绕开问题讲、避开难点讲。只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立足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客观看问题,就不用担心在政治上出问题。要给教师充分的信任,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思政课教师要抱持的坚定信仰,既包括坚定的政治信仰,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也包括坚定的教育信仰,即坚信教育是"仁而爱人"的事业、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始终特别清醒和坚定,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二是要厚积扎实学识。扎实学识,是师之为师的基本条件。德之不高者无以为师,不学无术者更无由为师。"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思政课重在价值引导、信仰塑造,但绝非与知识教育相游离,真善美从来交融一体。合格的"人师"、合格的"经师"两者在合格的思政课教师这里,也始终应是高度统一的。古人云:"学识一分不到,便有一分遮障,譬之掘河分隔,一界土不通,便是一段流不去,须是冲开,要一点碍不得。涵养一分不到,便有一分气质,譬之烧炭成熟,一分木未透,便是一分烟不止,须待灼透,要一点烟也不得。"没有扎实的学识,自身"不通""不透",教学必然是烟笼雾罩,更谈不上引学生进入"澄明之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这里的"广",包括知识视野之广、国际视野之广、历史视野之广等多个方面,亦是对思政课教师厚积扎实学识提出的要求。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