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网评文章-196篇(第65/100页)
是的,"团结奋斗",这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回首来时路,是"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团结之力,是"风雨无阻向前进"的不懈奋斗,让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人心齐,泰山移"的人间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仗接着一仗打,豪迈唱响"风卷红旗过大关"的壮丽凯歌,奋力书写"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代华章。历史告诉我们"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实践启迪我们"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
循大道,至万里。团结奋斗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要坚定信心。"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们的自信源自取得的巨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开辟的发展道路,也源自于不断激发的奋斗精神。百年奋斗,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更加鲜明,亿万人民积累的强大能量已经充分爆发,"时与势在我们这一边",这是我们的信心所在,也是我们的底气所在。
团结奋斗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要勇毅前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深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即将召开的党的XX大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务实的行动、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XX大胜利召开。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上个世纪40年代,一曲《团结就是力量》在河北平山北庄村唱响,迅速传遍燃烧着抗日烽火的中华大地。新的伟大征程上,亿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我们就一定能够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在共和国的光辉史册上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荣光。
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实现高质量发展
防灾减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近日,国家减灾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锚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6个分项目标、2大板块12项主要任务。作为我国国家层面第四个防灾减灾综合性规划,这一纲领性文件对防范应对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防灾减灾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大事。"十三五"时期,从自然灾害管理体系不断优化,到救灾救助能力显著提升,再到科普宣传教育成效明显,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成功应对了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但也要看到,时下自然灾害易发高发,多灾种集聚和灾害链特征日益突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在统筹协调机制、抗灾设防水平、救援救灾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亟待补短板强弱项。
防灾减灾,考验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从监测预警到应急救援,从物资保障到群防群控,从灾前预防到灾后救助,防灾减灾工作要求更好调配和管理人力、物力、财力,准确理解和执行相关知识经验、规章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防灾减灾不仅需要提升快速反应水平、应急处突能力,还要提升规律认识、进行长远谋划。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协调、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才能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防灾减灾救灾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现代化,让各项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防治体系中各项机制必须相互协调。健全管理机制,强化区域联动协作、完善军地协同;健全法律法规和预案标准体系,夯实法治基础;健全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机制,引导各方参与隐患排查治理、救灾捐赠、恢复重建......《规划》提出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协调、保障机制,有助于提升防灾减灾科学性和规范性,确保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好的防治体系要转化为防治能力。《规划》安排部署了风险监测系统、抢险救援队伍及装备研制等一系列重点工程,成为提高防范应对能力的重要抓手,为防灾减灾夯实人才基础、注入科技动能、加强物资保障。大战大考见真章。打好防灾减灾硬仗,灾害来临前工程体系固若金汤、应急响应及时有效,救灾救助时群众得到安置、家园尽快恢复重建,保障物资时做好集中生产调度、紧急采购征用,每一环节都缺一不可。实现化险为夷、化危为机,必须坚持立足实际、强基固本、防治结合、综合施策,让全社会防范应对灾害的堤坝更加坚固。
灾害发生10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控制在1以内,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公众覆盖率达到90%......《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自然灾害防治的目标。瞄准目标,笃定前行,我们定能实现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推动家政进社区,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下一篇:理论文稿-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