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军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87篇(第208/210页)
农业生产力布局。水稻重点向浙北晚粳稻区、浙东南沿海及浙中双季稻区、浙西南晚籼稻区集聚。全力打造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和温黄平原小麦主产区,适当发展金衢、温丽山区半山区的山地小麦。拓展浙中与浙西南丘陵山区半山区普通玉米、鲜食玉米,发展城郊区域鲜食玉米。发展钱塘江两岸及沿海加工型鲜食大豆、温州丽水早熟鲜食大豆、浙中与浙西南丘陵地区籽粒大豆。生产布局虽有侧重,但各区域各品种要重视均衡增产。
着力打造农业科创高地。要在"315"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的整体框架下,加快构建"1+6+X"的农业科创架构体系,"1"即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总方向,"6"即生物育种、现代农机装备与数字农业、高效生态种养业、农产品质量与营养健康、农业生物制造、农业战略基础前沿技术等重点领域,"X"即对应6大战略领域的主攻方向。一要深入开展农业科技"高原造峰"。持续、稳定加大力度推进农业新品种选育工作,加快育成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新品种。深化高效生态种养业技术攻关,大力提升粮油菜、畜牧、水产以及林特经济作物的产出效率。加快农副产品功能性状挖掘开发、营养健康食品制造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研究。超前部署农业生物制造技术攻关,开展以农作物为生物反应器的生物产品(制剂)前沿研究。加强基因编辑、农业传感器与专用芯片、农业核心算法、细胞工厂等底盘技术研究。二要加快重塑农业科创平台体系。积极参与种业等国家实验室建设,争创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提升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加快湘湖实验室建设进程。加快布局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和高水平重点农业企业研发机构。大力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在有条件的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厂化农业基地。三要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效。探索建设农业技术成果交易市场、实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农机首推制度和科技成果"转移支付"机制,加快推动优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富民。发挥市级农科院联盟在区域性应用研究、科技成果熟化中的重要作用,组装集成熟化相关产业技术,做实区域科技成果熟化。
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树立大食物观,发挥农业多重功能,在顺应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过程中,促进农业产业产品结构优化调整。一要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质量。支持现代化规模猪场建设和改造提升。加快发展优质家畜、湖羊等浙系特色畜牧,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深入实施水产健康养殖行动,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全产业链。加强保障性蔬菜基地建设。二要做强农业特色优势
产业。宜种则种、宜林则林,布局提升生态茶园、精品果园、特色菌园、道地药园等,打造一批小而精、特而优的特色农业产业。实施现代农业园区"百千"工程,整合提升特色农业强镇、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现有乡村产业平台。加快发展森林休闲健康养生产业和林下经济。三要提升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水平。强化农业全产业链思维,加快构建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服务相融合的农业产业体系。实施农产品加工"百千"工程。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百千"工程。全力做好"农业+"文章,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农事体验、研学科普、文化创意等新业态,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要放大农遗大会效应,"一县一策"深入挖掘农遗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价值,打造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
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我省是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先导区,是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省,有基础、有条件在山区丘陵农业机械化上先行一步,为全国探路。一要加快补齐农机装备短板。研制一批适用丘陵山区和设施农业的小型化、轻便化、多功能高效专用农机。加快新机具新技术成果转化和试验熟化,争取更多的农业农村部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落户我省。二要做强小农机产业集群。发挥农机制造"一园六区"集群优势,支持具有实验室研发功能的领军企业进入"专精特新"培育名录,打造"浙江制造"小型农机具标志性产业链。三要改善农业机械作业条件。提升粮油、果菜茶等产业机械化应用水平,健全农机农艺协作攻关机制,支持丘陵山区机耕道路、林间作业道路等提档升级。改进品种选育、农作制度、栽培和养殖模式,优配适应性强的农机装备。加强国内外农机农艺融合成功模式的引进、试验和推广。
着力构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要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深入实施小农户有机融入、家庭农场培育提升、农民合作社提升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倍增强能等计划,加快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二要创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支持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实施农业"标准地"改革,推行"连片流转+土地整治+标准农地"模式。因地制宜推行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模式,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建立健全利益紧密联结机制,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及联合社、农业龙头企业组建产业农合联。三要构建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深化"三位一体"合作经济改革,支持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供销合作社等开展全程生产托管服务。按照农机作业、农技服务、农资配送、耕地智保、产品推广等集成共享理念,
重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百千"工程。
着力推进农业数字变革。一要推广"农业产业大脑+未来农场"。迭代升级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大脑,推动政府侧与主体侧、生产端与消费端高效链接,实现业务全闭环、主体全上线、地图全覆盖、数据全贯通、服务全集成。坚持"数字化基地-数字农业工厂-未来农场",扎实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提升。实施智慧农业"百千"工程,未来五年构建"数字+设施"的智慧农业发展体系,加快建设未来农场(牧场、渔场)、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二要加快打造未来农业新形态。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和管理理念,推进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模式、分配体系等优化重构,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产业竞争力。按照要素集约化、生产智能化、产业生态化、管理高效化、功能多样化的要求,加快培育一批未来农业新主体。三要加强农业"新基建"建设。加快5G、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推动农田、水利、农机、渔船、大棚、冷库等生产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探索构建分级分类的农业数据共享应用机制,促进"三农"数据资源有序流动、安全共享、互惠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