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纪委书记2022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汇编-183篇(第41/45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0564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86分钟。

皋兰县纪检监察干部向果农询问梨树养护情况,推动解决农业生产"急难愁盼"问题

直击积弊

严字当头纠治"四风"

五年来,市纪委监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各项纪律作风规定,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制定深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图,列出"三张清单",明确党委主体责任10项30条、纪委监委监督责任8项20条、负面清单10项,使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目标、有措施、有效果。

同时,提请市委出台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办法,建立定期分析研判机制,通过制定禁令、明察暗访、交叉检查、公开曝光等方式,紧盯易发多发、隐形变异等"四风"问题,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严防反弹回潮。

市纪委监委坚决纠治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三纠三促""四察四治"专项行动,查处指尖运转、转嫁摊派、纸面落实以及文件会议多、督查考核名目繁杂、调查研究走马观花等问题786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224人;清理和规范各类App和网络工作群1478个。五年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的文件减少67.3%,列入计划的督查检查考核同比减少89.5%。

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人民群众才能安心过好日子。五年来,市纪委监委把"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持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全市各级各部门"三公经费"连年下降,公务接待控制严格,办公用房和公车管理规范,因公出访数量大幅削减。严肃查纠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集中整治"小金库"、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紧盯滥发津补贴或福利、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等易发多发老问题和不吃公款吃老板、"化整为零"分批操办宴席、私车公养等隐形变异新动向,查处461起664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54人。

"我们建立了同税务、市场、审计等部门协作配合机制,并与市委网信部门、12345民情通服务热线、《落实进行时》电视问政栏目等开展常态化联系,由群众点题、媒体监督、纪委监委跟进,让'四风'问题无处遁形。"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

用心用情

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五年来,市纪委监委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将专项治理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具体举措,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为民生福祉保驾护航。

为守住耕地红线,市纪委监委压实属地责任和主体责任,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各县区大棚房、违建别墅、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大起底",督导和实地抽查专项清理行动推进情况,严肃查处对农地农用要求重视不够、严守耕地红线意识淡漠、监管查处临阵畏缩以及背后存在的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等问题。五年来,共督促排查整治大棚房问题50个、违建别墅70宗285栋,查处39人,坚决刹住乱占耕地建房的歪风乱象。

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市县乡三级联动,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紧盯扶贫资金分配、发放、管理,以及项目申报、审核、实施、验收等关键环节,通过持续加大明察暗访、交叉检查、重点抽查力度,推动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清仓见底、动态清零,坚决消除制约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绊脚石"。全市共查处贪污挪用、虚报冒领、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问题449件750人。

五年来,市纪委监委用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推动解决群众各类"急难愁盼"和历史遗留问题,聚焦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惠农惠民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行业领域,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857起,处理2652人;着力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停车难、收费乱、管理乱问题,制定下发停车设施建设管理"一难两乱"专项整治监督工作清单26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破立并举

清廉兰州落地生根

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调研直奔基层、直插现场,会议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专项工作文件稿不超过3000字......2022年初,市纪委监委协助市委修订《中共兰州市委常委会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的实施办法》,对不适应形势需要、标准模糊、缺项漏项的条款及时修订完善,明确中央八项规定新规矩,打通作风建设"中梗阻"。同时,紧紧抓住正风肃纪、纠风除弊的"牛鼻子",牵头开展"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季度评估,今年一季度约谈领导班子成员、重点岗位人员3915人次,立案查处"一把手"9人。

省纪委监委作风建设年活动启动后,市纪委监委第一时间响应,制定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细化20项具体措施,逐项明确牵头部门,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针对查找出的机关作风突出问题,坚持一月一主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逐项解决,开展文书规范评比、案件质量评比、年轻干部公文写作比赛、节能高效机关建设等活动,推动干部主动抓学习、增本领、强素质、树形象。印发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动态管理、对账销号,对重点工作任务实行月反馈、季通报、半年"回头看"、全年"算总账"督办落实机制,以作风建设推动主责主业提质增效。

今年3月,市纪委监委全面启动实施清廉兰州建设五年计划,坚持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着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廉洁高效发展环境,明确提出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并对"躺平心态""内卷行为"等一些新变异作风问题作出整治要求,为持续推动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新时代清廉文化实践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对'四风'问题寸步不让,用刚性约束抓出常态,以制度之治抓出长效,一以贯之、久久为功,不断推动全市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洛阳市纪委监委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深入实施"五每"工作法

以主动监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好转

"惠企政策落地了没有?""项目工程进展顺利吗?""干部有没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

营商环境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2021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强化政治监督、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创造性实施"五每"工作法,要求全市纪检监察干部每人必联、每月必访、每事必督、每会必评、每案必改,深入各类企业听意见、解难题,以心换心、以督治堵,打通影响营商环境的一个个难点、痛点、堵点,倒逼干部作风转变、政务服务高效,以纪检监察干部的辛苦指数推动洛阳营商环境进一步好转。

退税款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感谢纪委帮助我们公司协调退税款,钱虽然不多,却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现在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日前,大佳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高磊对回访的洛龙区纪检监察干部连声道谢。

当前,面对经济发展压力,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企利企政策。监督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市场主体是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关注的重点。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紧盯"议而不决""说而不做""做而不实"等现象,由市纪委监委7名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督导检查涉企重点部门履职尽责、转变作风、惠企服务、问题办理等情况。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累计督导党政部门328家,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32个。紧盯主体责任落实,督促27家市直部门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放管服效"改革、省级权限下放等惠企政策,围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等开展自查自纠,监督相关部门边查边纠、立行立改问题441个,有效解决了政策"棚架"等问题。

新制度成了企业发展的"及时雨"

"这个制度对于我们企业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预约检查和集中检查真正解决了我们疲于应付检查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上了。"看到新出台的工作制度,涧西区中实洛阳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开心地说。

不久前,涧西区纪委监委按照"五每"工作法要求,围绕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等内容,以走访和邀请企业座谈的形式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共商共议解决办法。在该区纪委监委组织召开的重点企业座谈会上,各重点企业负责人畅所欲言,纷纷说出了行政执法部门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以罚代管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困扰和负担,并针对如何有温度又有力度地开展涉企执法检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在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与辖区行政执法单位及相关部门充分协商后,针对执法部门多次检查,受检企业重复陪同,企业落实整改时常顾此失彼,导致企业不堪其扰的问题,该区纪委监委督导区工信局制定了《涧西区关于开展涉企检查行为实行报备的工作制度(试行)》,为高效规范执法检查提供了行为指南,也回应了企业的期待,同时开辟了涧西区企业服务平台,企业可以登录平台直接反馈执法评价,确保企业有苦敢言。

企业的难点堵点就是监督的焦点重点。2021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贯通专责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借助"百姓问政""行风热线"平台,大力整治企业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督促全市各职能部门整改并反馈问题721个,建立制度机制203个,开展约谈提醒56人(次),以主动监督助推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

精准监督助力项目建设提速

"工程项目的用地手续是否完善?当前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日前,偃师区纪委监委干部现场对中原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设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为全力服务保障重大项目攻坚,该区纪委监委成立3个专项监督工作组,围绕在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政策落实、安全保障、制度执行、工作作风等方面,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全面监督。针对还未开工的项目,采取靠前监督,提前介入监督规划许可、土地使用、资源利用、安全生产等手续办理过程中是否存在"慵懒散推拖"等问题,督促相关部门简化项目审批流程,确保重大项目依法、依规、高效推进。

"监督政府部门提升办理涉企事项质效是正风肃纪的发力点。"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升监督质效,市纪委监委建立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优先办理机制,对涉及营商环境问题线索20天内办结,逾期本级领导包案、上级挂牌督办,防止线索久拖不决。对全市损害营商环境行为背后的腐败问题全面起底、全面彻查,坚决斩断腐败链条,清除党政机关、市场经济领域的"害群之马",共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87个,处理74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46人,通报典型问题26个。2021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共走访企业1826家,收集和督促解决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473个,帮助企业收回拖欠资金1.1亿元,全力疏通营商环境堵点,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改进作风、优化服务、提质增效,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精准助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助力洛阳经济发展提质提速。

山东省纪委监委创新思路健全机制-全面加强措施使用监管

今年年初,中央纪委印发《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措施使用规定》,对纪检监察机关在措施使用及监管方面统一标准、统一尺度,强化了对执纪执法权力的监督约束。山东省纪委监委精准把握政治监督职能定位,通过创新思路、健全机制、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全面加强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措施使用监管,严格按权限、程序办理,坚决防止越界滥用,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

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山东省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不断夯实制度基础,当好措施监管"设计员"。认真贯彻落实《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监督管理工作规则》等要求,结合工作实践,牵头制定实施细则,细化措施使用监管规定要求。建立"1+10"纪检监察业务规范和"1+7"纪法衔接改革制度体系。"1+10"即监督执纪执法工作办法以及措施使用办法,留置、冻结等措施管理办法;"1+7"是指协作配合指导意见以及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与监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衔接工作办法等。通过以上举措,推动措施使用监管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在此基础上,针对薄弱环节,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出台派驻机构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措施使用办法,制定留置、技术调查、限制出境、审查调查谈话、电子数据恢复、同步录音录像等制度规定10余项,构建覆盖全面、严密细致、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为扎实做好全流程监管提供遵循。

为确保重点措施精准规范使用,山东省纪委监委案管部门重点审核把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措施审批合规性、手续完备性、程序规范性、文书准确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好事前关口,当好措施监管"审核员"。工作中,严格落实"宽打窄用"要求,建立"一事一审核、一事一备案"重点措施审核机制,明确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承办部门采取留置、技术调查、限制出境、通缉4项重要措施,需经案管部门逐件审核把关后出具文书办理。今年以来,该省纪委监委案管室审核留置、技术调查、限制出境措施280余批次,有效防范和杜绝了重要措施使用上的失控漏管风险。

《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措施使用规定》要求,应加强对措施使用情况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检查。山东省纪委监委案管室针对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整改,当好措施监管的"监督员"。按照"先机关、后市县,先试点、再覆盖"的思路,该室紧盯措施文书申领、使用和销毁等关键环节,组织开展全省"空白措施文书"检查清理,对不需继续使用的文书集中销毁。先后5次开展搜查、查封、扣押、涉案财物管理措施使用专项检查,通过查看录音录像、核验文书手续、核对涉案财物处置情况等方式,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制定印发技术调查措施监督检查实施意见,会同有关单位开展监督检查和联合督查,针对发现问题印发整改通知,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确保问题应改尽改。

为全面掌握措施使用动态情况,山东省纪委监委案管室印发关于规范措施备案管理的制度文件,建立常态化措施备案管理机制,当好措施监管的"备案员"。实践中,坚持全省步调一致,一贯到底,在抓实市县纪委监委和机关承办部门备案基础上,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派驻(派出)机构和省属高校、省管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并跟进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深化中管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意见》,将驻鲁中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措施使用情况一并纳入监管。督促指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建立健全措施使用台账,统一措施台账模板,明确责任部门,细化备案流程,严格时限要求。此外,通过定期调度汇总、定期分析研判,了解掌握全省措施使用动态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撑。

做好措施监管工作,要积极畅通纪检监察系统内外协作配合渠道,当好措施监管的"联络员"。山东省纪委监委案管部门分别与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等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核对措施使用情况,分析研判存在的问题,打通梗阻障碍,提高工作质效。会同公安机关建立查询协作机制,明确数据查询内容,细化查询流程,高效集约使用数据。采取省级集中模式建设信息查询平台,接入各类数据450余项,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升措施使用质效。

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纪委:紧盯"微权利",严防"微腐败"让廉洁文化在基层弘扬

发生在农村基层的"微腐败",问题虽"小",但最让群众感触深刻,也最深恶痛绝。

如何规范农村"微权力",从源头上遏制农村腐败和作风问题发生?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纪委监察室紧盯"微权力",严防"微腐败",通过阵地培廉、监督促廉、惩腐强廉等手段,让监督触角延伸至基层,提高农村、社区党员干部党性觉悟,涵养廉洁文化,培树清风正气,为打造"清廉烟台"标杆城市贡献基层力量。

阵地培廉,让廉洁文化浸润人心

走进位于马山街道东谭家泊村的农村党员廉政教育基地,只见4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会议桌、电视大屏、文化墙一应俱全,墙上张贴的"清廉文化在基层弘扬"几个大字格外显眼。桌面上摆放着廉洁知识口袋书、党纪知识小卡片、廉洁笔记、廉洁文化书签等周边产品,设计精巧、随取随用,营造出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

"这是高新区纪工委和马山街道党委针对农村党员干部特点,精准施教,精心打造的首家农村党员廉政教育基地,如今已成为弘扬基层廉洁文化的主阵地和前沿窗口。"高新区马山街道纪委书记孙峰介绍,基地设置"警示教育在基层开展""精准监督在基层拓展""清廉文化在基层弘扬"三大板块,通过看违纪案例、听忏悔反思、上廉洁党课、考廉洁知识、体验廉洁互动等方式,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干部树牢廉洁意识、规矩意识和底线思维,让廉洁用权成为农村党员干部的"必选项"。今年以来,基地已开展现场教学10批次,200多人接受教育。

一个阵地,就是一个坚实的堡垒。马山街道纪委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打造出以线上"清风廉+"小程序为代表,线下农村党员廉政教育基地、社区党员廉政教育基地、廉政文化示范村相结合的"阵地培廉"新模式。其中,海天社区党员廉政教育基地占地1000余平方米,覆盖周边10余个小区、2万余名党员群众,形成了"新风相伴廉洁同行"特色文化品牌。

监督促廉,让"小微权力"不再任性

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向基层延伸,让监督的"探头"无处不在,早在2020年,由马山街道纪委自主开发的集监督、教育、评议等功能于一体的微信小程序-"清风廉+"就已上线运行,开辟出一条农村"微权力"线上监督的新路径。

"通过微信扫一扫扫描小程序二维码即可登录,包括我要举报、随手拍、公开栏等六个板块,打通了实时举报-实时处置-实时反馈的快捷通道。"马山街道纪委工作人员逯道柏介绍,其中,在"我要举报"板块,群众将要反映的问题填写在举报单上,直接上传至后台,由马山街道纪委限期处理并反馈;在"公开栏"板块,马山街道纪委将各村集体财务收支状况进行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加强村级财务的透明度。目前,"清风廉+"小程序已在马山街道21个村中全面应用。

"清风廉+"小程序的应用和推广只是马山街道拓宽监督渠道的一个缩影。马山街道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监督重点,紧盯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做实做细日常监督、长期监督,探索建立了"四专协同"监督机制,即专门基地教育监督、专职人员贴身监督、专业平台全面监督、专项打击执纪监督。

专职人员监督方面,从党员、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包村干部中,每村聘请1名政治过硬、作风过硬的村级廉情监督员,对农村干部履职过程进行"贴身"监督,打通农村"微权力"监督"最后一米"。今年以来,各村监督员共参与村级重大事项监督300多次,提出意见建议60多条,有效预防了"微腐败"的滋生。

惩腐强廉,让党员严守自律底线

一个案例胜过一堆文件,案例是最生动的反腐倡廉"教材"。

2020年1月27日,马山街道纪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不正确履职,违反疫情防控期间禁止饮酒的规定,午间饮酒且酒后不服从工作安排,造成不良影响,并且该村摸排走访工作不力,出现武汉地区返烟人员漏排漏报情况。马山街道纪委立即启动调查,对该案快查快办快结,于1月30日出具处分决定,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

"这是全市因疫情防控工作不力处理的第一名农村干部,我们还进行了全区通报,对其他村和社区干部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后期街道辖区再没出现过类似问题。"孙峰说,围绕惩腐强廉,街道纪委提高以案为鉴的震慑力,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典型违纪违法案件进行剖析解读,开展同级同类警示教育,持续放大震慑效果,引导大家深刻反思根源,引以为戒、举一反三。

眼下,廉洁教育已覆盖到了马山街道全体农村党员干部,"清风廉+"小程序公开村级事项236条,受理举报问题50余起,根据举报线索已成案2起。近年来,共查处违纪违法村干部15名,查处农村党员34名,分别占比12%,3.5%,高新区农村基层政治生态较以往有了很大改进,"学廉、思廉、践廉、传廉"的良好风气正在加速形成。

推动制度优势释放更大治理效能-浙江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综述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大战略举措。

作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先行试点省市之一,五年来,浙江省纪委监委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整体部署和省委具体要求,充分发挥改革的突破、先导、创立作用,一体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国家监察体制、纪检监察机构改革,着力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走向纵深。

坚持探路先行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贡献浙江经验

时间拨回到2017年12月26日,杭州市某机关下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余建军贪污案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余建军因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200万元,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予以没收并继续追缴赃款。

这起看似寻常的职务犯罪案件,其实与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密切相关-此案正式移送杭州市上城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前,由新成立的上城区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2017年3月17日,上城区监察委员会依法对余建军作出立案调查决定,并对其采取留置措施。这也是全国首例监察留置案。

作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先行试点的三个省市之一,浙江牢牢把握开展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目标路径,在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各项工作大刀阔斧、笃定前行,为监察体制改革在全国推开积累了浙江素材、提供了浙江经验。

改革试点中,浙江始终把党的领导摆在首位,省委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省纪委细致谋划、扎实推进,各方共同努力,有力推动改革试点任务的如期落实。2017年1月22日,浙江省监察委员会正式揭牌。4月底,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全面组建完成。

完成人员转隶、机构组建,只是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尽早实现监委正常高效运转才是关键。浙江从实践最亟需的制度抓起,在全面试用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赋予监委的12项调查措施的基础上,坚持边试边改边总结,相继出台《浙江省监察业务运行工作规程》等25项制度、82类法律文书和79个业务工作模板,基本建成一套规范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监言监语"制度框架,为监察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监察体制改革前,全省行政监察对象38.3万人。改革后,监察对象达到70.1万人,增长了83.02%。"浙江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监督范围的扩大对纪检监察机关提出全新的要求与挑战。近年来,针对新增监察对象很大一部分是基层公职人员、被授权履行公共事务人员的实际,浙江还积极探索将监察职能向基层进一步延伸推进。2018年7月底,率先在全省1389个乡镇(街道)派出监察办公室。2020年初,部署开展"强化清廉村居建设有力推动基层治理"专项工作,在全省设立2.4万余个村(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切实打通监察全覆盖在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据统计,自监察办、监察工作联络站设立以来,全省各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监察办公室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83709人次,其中诫勉14566人次,政务处分554人次,提出监察建议5623条;全省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共开展交叉监督、联合检查2万余次,提出整改意见2.8万余条;报送问题信息10.8万余条,其中转为问题线索2639条,基层群众真切感受到了监察体制改革向基层延伸后的实际效果。

坚持分层分类推动派驻机构改革提质增效

派驻机构改革贯通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国家监察体制和纪检监察机构"三项改革",是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五年来,浙江省纪委监委坚持全省"一盘棋",分类施策推进派驻机构改革,实事求是总结提炼有效做法、完善配套制度机制,做到"塑形、铸神、赋能"三管齐下。

针对派驻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散而少"的实际,2018年底,浙江省一级全面完成派驻机构新一轮机构调整和人员调配:改革后,派驻机构由35家减少至25家,派驻机构编制数平均达到9.8名。同时,全面推进委机关与派驻机构干部一体化管理、工作一体化运行机制,实现派驻干部与委机关干部选调录用、选拔任用、轮岗交流、教育培训、经费保障和党建工作"六个一体化",在体制机制上保证了派驻机构的监督权威。

在此基础上,省纪委监委进一步探索分类推进省属高校、国企和金融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特别是撤销浙商银行等5家省属金融企业纪委和内设监察部门,改设派驻纪检监察组,受省纪委监委直接领导,受到外界广泛关注。"通过改革,我们的归属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大增强。"驻浙商银行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表示,改革后不久,该组就按照省监委授权,对浙商银行某支行原副行长涉嫌职务违法问题进行监察立案调查,对银行公职人员产生了很大的震慑效应。

权力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覆盖到哪里。近年来,针对开发区(园区)既往存在的党的领导弱化、自由裁量权大、监督力量薄弱等问题,省纪委监委积极主动作为,把做强派驻监督作为加强开发区(园区)建设的重要方面,同步推进纪检监察机构建设,规范机构设置、明确职责权限、理顺工作关系,全面提升监督权威性有效性,防止"发展高地"变成"腐败洼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