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前线文稿汇编-30篇(第9/13页)
自律和他律二者并用,缺一不可。培养干事干净的干部队伍,充分发挥自律与他律的作用,是习近平总书记保持干部队伍先进性的基本要求。
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培养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
敢于担当是干部先进性的鲜明特征,也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所谓担当,是指担责,包括民族之责、人民之责、国家之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进行伟大自我革命就要彻底去除不符合人民利益、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顽瘴痼疾,永葆党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活力。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百年来始终葆有生机活力的历史经验,也是党在紧要关头能解决好中国问题的重要密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党员干部:"只要我们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干部必须不断提高适应现代化建设履职尽责的能力,如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等。
进行伟大社会革命需要干部锐意开拓进取,切实担负起稳步推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责任。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一些社会问题以及深层次矛盾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在这个进程中,党员干部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坚定人民立场,以自我革命的勇气跳出各种条条框框和传统观念束缚,正确处理各方关系,不断提升敢于担当、推动改革发展的高度自觉。当然,对于一些干部来说,这种担当自觉不是天生的,除了干部自身努力,还需要组织培养。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相继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印发《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等,极大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改革意识和能力。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形成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战略思想,为培养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提供了思想指引。
(本文是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研究"阶段性成果)
认清两种价值观的根本区别
汪亭友刘月红
2022-07-05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根植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顺应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提出的重大时代命题,与西方鼓吹的"普世价值"有着本质区别。
产生背景和动机截然不同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一个把人类当作整体并站在全人类的高度考察其价值指向的哲学范畴,体现的是世界各国人民对一些基本价值的认同,是人类彼此联系、相互交往的结果,也是应对全球化问题的需要。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大行其道,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观念盛行,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全球治理体系严重失衡失灵,世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剧。高举人类和平、世界发展的旗帜,构建体现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体系,保障各国人民自由表达诉求的权利,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和时代发展潮流。
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摆脱意识形态偏见,最大程度增强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世界开放发展,开创人类美好未来。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顺应历史大势,致力于稳定国际秩序,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而"普世价值"是西方统治集团强加给全人类的一种意识形态,实质是把西方社会的价值观装扮为全人类全世界的价值观,旨在维护西方霸权力量在全球的利益。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就已开始这样做。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更是从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在世界范围内推销所谓"普世价值",对非西方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美国还打着维护民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旗号,联合其他国家先后对伊拉克、南联盟、阿富汗、叙利亚等国发动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目标仍然是维护自身在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理论内涵和实质存在差异
"普世价值"以西方的宗教观和抽象的人性论为基础,鼓吹一种凌驾于全人类之上的自古就有、永恒存在、普遍接受的价值观。从理论上说,世界上没有一种价值观,能够跨过民族和国家的界限,超越文化与文明的差异,为普天下所有人接受,且贯穿于一切时代。因为人们对价值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和各种因素的影响,价值作为反映主客体关系的哲学范畴,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总是具体的,存在历史性、阶级性等方面的差别。
西方统治集团鼓吹"普世价值",是为了占据国际舆论和人类道义制高点,居高临下向世界普及资产阶级价值观,实质是瓦解非西方社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防线,实现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战略图谋。"普世价值"本质上与长期存在的"西方中心主义""西方文明优越论"一脉相承。
与"普世价值"不同,全人类共同价值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反映的是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共识,凝聚的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优秀成果,是时代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这种共同价值,并不否定不同民族和国家、不同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差异,更不是用全人类共同价值取代各个民族和国家、各个时代和社会自己的价值认识,而是包容一切民族和国家、一切时代和社会的观念差异,是存异前提下的求同、化异基础上的聚同。它的目的是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和价值观上的话语霸权,把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与各国人民的价值追求有机统一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实践效果和影响形成对照
全人类共同价值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愿望,需要各国人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中国作为首倡者身体力行,率先将这一重要理念践行于对外关系各领域全过程。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道路,通过积极参与反恐国际合作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压舱石,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带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通过参与签署《京都议定书》《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促进全球生态环境改善,通过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共同守护人类健康美好未来。中国还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积极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中国的努力和贡献,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全人类共同价值得到广泛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成为引领时代进步、文明发展的鲜明旗帜。
与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西方国家的倒行逆施和"普世价值"的虚伪本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认清。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美国政府消极抗疫、积极"甩锅",种种事实表明,美国口中的所谓"普世价值",不过是按照美国标准、由美国说了算的"普世价值"。不仅在非西方社会和社会主义国家响应西方"普世价值"者寥寥,即便在美国社会内部,不相信"普世价值"的人也比比皆是。美国国际政治学者汉斯·摩根索曾说,"普世价值"根本不存在,那只是强者美化自己、削弱别国的一种策略。就连提出过"'普世主义'是西方对付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塞缪尔·亨廷顿也认为,西方的普世观念遇到了三个问题:它是错误的;它是不道德的;它是危险的。
总之,全人类共同价值与西方"普世价值"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有着原则界限。面对一些西方国家的"普世价值"战略,既需要我们认清"普世价值"真面目,不被其假象所惑,又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本文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汪亭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刘月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党的十九大以来首都党建工作主要成效与经验
北京市党的建设研究所
2022-07-05
党的十九大以来,北京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首善标准,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扛起政治责任,推动首都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北京市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贯彻党中央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出台30条抓落实的措施以及机关、高校、国企等领域具体措施,教育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两个维护"落实到一言一行上、体现在全部工作中。
践行"两个维护"坚定有力。制定关于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规定,明确要求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制定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意见,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把"两个维护"贯穿于修身律己、干事创业全过程,不断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完善中央文电快速办理机制,制定强化监督检查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意见,推动市委督查常态化,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中央政令在北京绝对畅通、令行禁止。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做到重要情况及时向党中央报告,重大问题及时向党中央请示。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作为党内政治要件,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注重统筹兼顾,协同推进,定期组织"回头看",全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生动实践。
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把党章作为根本遵循,教育引导全市党员自觉学习、遵守、贯彻、执行党章,维护党章严肃性和权威性。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认真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市委常委带头、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按照规定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持续增强。让广大党员干部在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中,经常接受政治体检,增强政治免疫力。
近五年来,北京市党员干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持续强化。实践证明,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必须从"国之大者"的高度来认识把握首都党建工作的鲜明政治属性、政治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确保首都党建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取得良好政治效果。
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北京市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教育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根基。
抓实理论武装,推动入脑入心。认真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级党校主课,分层分类强化理论武装,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每月集中学习,局处级干部开展全员轮训和示范培训。编印《习近平关于北京工作论述摘编》,发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系统深入学、结合实际做。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全市200余万名党员把初心使命转化为创先争优、服务为民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
抓深研究阐释,提升引领力影响力。办好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深化理论研究阐释,在"三报一刊"发表理论文章数量始终保持全国首位。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推进首都高端智库建设,设立市社科基金课题2000余项,举办系列学习研讨活动,不断将研究阐释、宣传贯彻、学习教育引向深入。
创新宣传宣讲,拓展覆盖面,提升实效性。持续推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等重大主题宣传和"永远跟党走"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建好用好《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前线》"宣讲家"网等主阵地,唱响主旋律。加强宣传队伍建设,提升全市6300余支百姓宣讲队伍水平,广泛开展宣传宣讲。探索用网络、文艺开展理论宣讲新形式,组织开展分众化、互动式、通俗性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五年来,京华大地高扬思想旗帜,奏响了学习新思想、运用新思想的时代强音。实践证明,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理论武装,用党的创新理论打牢思想基础、强化行动自觉,汇聚起推动首都发展的磅礴力量。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北京市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持续优化组织设置、强化组织功能,治理空间不断优化,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实现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治理,探索形成了党建引领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北京路径。
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用一条热线撬动治理革命。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到一线解决问题的鲜明导向,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用绣花功夫办好民生小事、助推大城之治。从平谷区金海湖镇的"一声哨响",到全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再到"每月一题"主动治理,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小切口撬动了基层治理大变革。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紧扣民生难点、痛点问题,始终围着群众转,奔着问题去,沉到一线干,群众诉求在哪里、解决问题就到哪里,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行政效能,打通了民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2019-2021年,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共受理来电3286万件,派单1367余万件,诉求解决率、满意率分别从53%、65%提升至90%、92%,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有效解决,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制定机关党建责任清单,规范国有企业党委前置研究重大事项清单及程序,开展公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推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完成"党建入章程"。突出新兴领域,成立市委"两新"工委,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试点;成立市委互联网企业工委,稳步提升重点互联网平台的组织覆盖率;建立快递行业党建工作协调机制,指导快递龙头企业建立党组织,融入城市基层治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充分发挥。把基层党建与落实重大部署、推进重点任务、保障重大活动有机结合,教育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圆满完成服务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举办、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重大任务一线担当作为,做到重点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9.9万名干部火速下沉,43.3万名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与基层群众风雨同舟、并肩战斗,构筑起疫情防控的红色防线。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先后选派6批2000余名第一书记奋战扶贫一线,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汇聚起磅礴力量。深化"双报到"工作,组织全市9000余个党组织、77万名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近五年来,首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作用有效发挥。实践证明,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必须坚持以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入、有机融合,推动党的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发展优势。
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努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
北京市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扎实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突出政治标准,强化对干部的政治训练、政治监督,对人才的政治吸纳、政治引领,激励广大干部和人才队伍担当作为。
干部选任水平持续提升。坚持从首都事业发展需要出发,制定实施"两区""三平台"干部人才支撑、城市副中心干部队伍建设、市管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队伍建设等多个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点任务,统筹全市干部资源,提供有力支撑。加强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定期开展领导班子综合分析研判,以选优配强党政正职为重点,切实增强整体功能。围绕机构改革和区、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加大干部跨地区跨领域交流任职力度,领导班子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学历和经历结构显著改善。立足首都改革发展长远需要,大力发现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保证使用有梯队、选择有空间。
干部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制定实施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领导干部治理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突出素质培养,加强宏观统筹。发挥党校主渠道作用,强化体验式、沉浸式教学,增强培训针对性。聚焦全市中心工作,举办疏解整治促提升、金融风险防控等专题班次,提升干部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综合运用轮岗、交流、挂职等方式,选派干部到中央金融单位和企业、基层一线和对口支援帮扶、协作合作地区,新机场建设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举办等重点任务中,突出用基层一线、吃劲岗位的实践经历强化干部政治历练。各级各类干部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能力持续增强。
干部从严监督和正向激励有力有效。出台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措施,落实落细日常管理监督。扎实开展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抽查核实工作,清理规范领导干部本人及其亲属经商办企业行为,对局处级干部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和因私出国(境)情况、处级干部本人经商办企业情况开展专项查核,精准提醒函询诫勉,推进超职数配备、违规出国(境)等专项治理常态化。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容错纠错等机制,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公务员平时考核,制定关心关爱干部身心健康等文件,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组建市人才工作局,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制定实施新时代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五年行动计划、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人才支撑保障行动计划和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方案,出台深化中关村人才特区改革等一批创新政策,深入实施海外人才引进项目,举办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中欧人才论坛,吸引人才在京创新创业。加快建设国际人才社区,聚焦服务"三城一区"和重点企业开展"人才服务包"行动,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激发人才投身首都发展事业的使命、担当、热情。
近五年来,首都干部人才队伍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适应度、与首都地位的匹配度持续提升,有力服务保障了中心工作。实践证明,干部人才队伍是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干部人才工作的领导,突出政治标准,树立正确导向,努力把干部选准、把班子配强、让人才集聚,为新时代首都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因时乘势谋发展砥砺奋进绘蓝图
--2017-2021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李素芳胡修府
2022-07-05
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首善标准,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探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首都功能持续优化提升
北京市在深入实施新版城市总体规划方面,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出台了一系列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全面提速,"四个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全国政治中心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建立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常态化工作机制,科学统筹资源配置和服务供给,以更优越的空间、更优良的环境和更优质的服务,圆满完成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
全国文化中心地位不断彰显。制定实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历史文化街区占核心区总面积比重提升至26%左右。文化产业成长壮大,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成,稳居全国第一。文化服务能力增强,2020年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0.37平方米,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超过千元,是2016年的1.1倍。
国际交往中心功能不断拓展。2021年市区两级国际友好城市达到218个,比2016年增加35个。2017-2020年,累计接待党宾国宾团组812个,接待国际展览574个。国际组织总部和代表机构数量、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逐年增长,2021年分别达到101个和201个。优化国际交往设施布局,雁栖湖国际会都扩容提升,第四使馆区加快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机构成功落户,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成通航,北京迈入航空双枢纽时代。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2020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6.44%,比2016年提高0.95个百分点;2021年,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94.2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6倍。"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2021年R&D经费内部支出及R&D人员均占全市5成以上,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3成以上。2021年,全市技术市场技术合同成交总额7005.7亿元,是2016年的1.8倍,其中流向外省市的占比62.1%,提高11.4个百分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北京市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在协同发展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一核两翼"骨架基本形成。
扎实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提出减量发展的城市。实施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2017年以来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1871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644个,集中疏解任务基本完成。常住人口自2017年以来逐年减少,2021年末为2188.6万人,比2016年末减少6.8万人。
率先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建设,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1年区域PM2.5平均浓度为36.9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62.3%。重大产业合作项目带动作用凸显,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9000余家,区域第三产业比重由2013年的58.1%提高到2021年的64.9%。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扎实推进,组建16个京津冀高校创新发展联盟,成立14个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总数达到485家。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成就。
主动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与河北省签署共同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定8个重点合作领域及一批先期支持项目。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雄安进入北京1小时交通圈。截至2021年6月,北京企业转移雄安新区累计注册3756家,中关村科技园在雄安新区设立分园,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在雄安设立分支机构达到142家。16家市属国企主动参与、支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
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北京市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在2018年突破3万亿元,2021年超过4万亿元,达到40269.6亿元,从2万亿元到3万亿元历时5年,从3万亿元到4万亿元仅用3年时间。人均GDP在2017年突破2万美元,2021年超过2.8万美元,继续居各省区市首位。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5000亿元,2021年接近6000亿元。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发展向高端化迈进,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80%以上,数字经济比重由2017年的36.3%提高至2021年的40.4%。消费结构持续升级,2017-2021年服务性消费年均增长8.2%,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5.7个百分点;2021年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36.3%,较2017年提高18.7个百分点。新基建加快布局,202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9.1%,比2018年提高3.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