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计划-13篇(第8/10页)
(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一是抓好数字产业培育工作。配合发改、工信、中小企业等部门,助推全区大中小企业实现"云化",加快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突破。推荐佳画电商产业园等园区纳入省市级数字经济园区行列。二是继续做好数字产业招引工作。以互联网平台经济、高新技术制造产业、信息服务产业为重点,加大招商力度,继续邀请含金量高的数字化企业到XX考察,探索出台我区数字经济招引政策,力争2023年落地2个项目。
区气象局2023年工作计划
(一)、综合观测项目
(1).推动2021年2022年补短板项目建设。争取地方资金推动区域气象站升级改造,年内升级改造单/两要素站为四/六要素站比例不低于40%(以2020年年底单/两要素站数量为基数)。
(2).完善国家站和区域站"三小时备件供应圈",强化备件支撑能力。推进"三小时装备保障圈"建设。
(3).优化故障信息发布策略,提高故障识别的时效性,同时实现降水量疑问数据的监控。
(4).按照市级主导、市县一体装备保障体系运行要求,建立装备保障队伍并开展业务知识和维修维护技能培训。
(二)、信息网络
(1).加快网络分区改造,推进内外网分离。选开展内外网隔离工作。
(2)、开展信息网络安全培训,提升气象部门人员的信息网络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开展定期全网安全检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
(三)、预报预测
(1).对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标准进行本地化修订,确保预警信号发布内容的一致性、针对性和规范性,在发布内容中增加气象风险提示。
(2).结合本地实况和上游回波、降水情况,利用雷达外推等技术,有效识别对目标区域有影响的回波系统。
(3).严格落实省地天气会商首席预报员负责制,加强会商发言质量,明确发言重点。
(4)落实重要天气研判和集体会商制度,开展对省地天气会商质量的考核。
(5).从硬件、软件、网络、配套系统等方面切实提升视频会商质量,解决视频卡顿和画面马赛克等问题。
(6).采用会前检查调试、日巡检、月巡查,做到故障早发现、早处理。加强针对市县会商系统应用的业务培训,提高市县会商系统操作人员熟练程度。
(四)、气象服务
(1).加强"天帮忙"气象为农服务APP和在全省的推广应用。
(2).落实《湖南省气象局办公室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省市县三级建立气象部门与农业部门联合监测、联合会商、联合制作发布产品的机制。
(3).推动气象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组建为农服务专家联盟,切实加强关键农时和灾害多发季节的防灾减灾指导。
(4)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①重要天气研判结论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向各级部门通报。
②规范决策服务产品。
③.推广应用拇指天气APP。
④.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预警接收终端(天气盒子)在乡镇、村社区和防汛重点单位部署和培训应用。
⑤).全面完成全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推进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
⑥.全面完成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区划工作,摸清气象灾害风险底数,建设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一张图。
⑦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交流和培训。推进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共享和成果应用,提升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服务能力。
⑧强化人影弹药安全管理,完善人影弹药物联网系统,确保运行畅通,指导基层配备信息采集终端,提升人影弹药物联网基层(县局)覆盖率至70%。
⑨落实流域气象保障能力提升工作方案,确定小流域边界,健全流域气象联防工作机制,规范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信息共享、天气会商和联防,建立流域精细化定量降水预报服务业务。强化交通气象站资料质控及数据的及时传输和应用。
(五)、农业气象服务工作
(1)加强服务产品开发,提离气象为农服务针对生。针对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多样化的特点,突破传统、单-的识报服务模式,围绕现代设施农业品牌衣业和观光农业,进一步拓展气象服务广度和深度,深化气象服务内容,开发系列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产品,满足种植业和养殖亚等对衣业气象服务的需求。
(2)加强农业气象科研,提高气象为农服务科技支撑能力。研究作物关键生育期的适宜生长的气象条件指标、农业气象灾害指标、病虫害指标以及相应的对策,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提供科技支撑,提高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科技内涵:研究不同种植、养殖品种的衣业气象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和周年服务方案:研究现代衣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为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提供支撑。
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我局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市委市政府"123+N"工作安排,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上狠下功夫、久久为功,奋力推动XX乡村全面振兴。
(一)突出有效供给,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扩大冬种生产,稳定粮食面积,提高产量,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健全高标准农田管护长效机制,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推动种业振兴,推广良种良法良技,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设施农业,稳定生猪、畜禽生产,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发展远洋捕捞和高附加值深海养殖产业,优化水产养殖品种、技术、模式,保障粮食、蔬菜、水果、肉蛋奶和水产品等安全供应。
(二)突出富裕富足,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进一步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监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活动。加强就业帮扶,培育现代农民,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增强内生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