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汇报
推进生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汇报
近年来,X县针对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频发的现状,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部署要求,科学谋划实施,用足用活政策,压紧靠实责任,全力推动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计划利用X年累计搬迁X户,至目前已完成X户。通过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X处隐患点X户X人的群众将全部搬迁到安全区域,推动X个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城镇化步伐,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一、科学谋划,高位推动,打好搬迁安置"主动仗"。县委、县政府把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德政民心工程,精心安排部署,高位推动落实。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三年实施计划和年度工作方案,明确了任务书、时间表和施工图。组建工作专班,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乡镇领导包村、村社干部联户的"三包"责任制和旬通报、月调度、季总结、年考核的调度推进机制。县级领导坚持深入搬迁安置现场蹲点开展工作,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确保了搬迁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二、一体规划,分步实施,绘制精准施策"作战图"。坚持规划先行,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探索形成了"X"搬迁安置工作模式。围绕"搬迁谁",对照"六类"区域,采取逐户过筛子、群众大会诊、精准定计划"三步走"方式,科学确定搬迁范围,精准识别搬迁对象,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围绕"怎么搬",统筹当前和长远、农村和城市、整体和局部,采取集中安置、分散安置、上楼安置"三种类型",科学有序实施搬迁,全县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X个。围绕"搬到哪",按照"四避开、四靠近"原则,突出安全底线,科学规划选址,做到与乡村振兴、城镇开发、园区建设、产业发展"四个结合",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什字、百里、新开片区的安置布局,努力使农村安置群众留得住乡愁,上楼安置群众融得进城镇。
三、统筹资金,整合资源,打出政策扶持"组合拳"。在充分用好省上"X+X"政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制定政策大礼包,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一是整合资金抓配套。统筹整合农业农村、住建交通、生态环境等X个部门项目资金X.X亿元,同步实施安置点"五通五化"工程(通水、通电、通路、通暖、通网,美化、亮化、绿化、硬化、文化),实现了安置点基础设施城镇化。二是政府让利降成本。在县城区以出让方式供地X宗X.X亩,规划建设搬迁群众集中安置楼。县上将土地出让收益金统筹用于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减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降低了建设成本,安置房价格控制在每平方米X元以内。三是政策优惠减负担。对自主购买县域内存量商品房安置的搬迁户,按照X人户X万元、X至X人户X万元、X人户以上X万元的标准,给予差异化资金补助。协调县内金融机构量身定制了利率优惠、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安置贷"金融产品,满足了群众房屋装修需求,切实减轻了搬迁群众负担。
四、多措并举,促进增收,拓宽搬迁群众"致富路"。聚焦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及时为群众谋划增收出路,扎实做好搬迁安置"后半篇"文章。一是就近就业促增收。对有工程建筑、器械操作等一技之长的搬迁群众,推荐介绍与县内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签订长期用工合同,实现就近就便稳定就业。二是培育产业促增收。在集中安置点探索采取"一区一间一库一厂一园一地"六个一增收模式,依托周边养殖小区、帮扶车间、果蔬保鲜库、农产品加工厂、苹果园、种植基地等吸纳群众就业创业,促进稳定增收。三是改革创新促增收。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搬迁群众以土地经营权、生产工具、资金技术等要素参股企业、合作社,深度嵌入产业链,分享更多产业发展成果。四是多元帮扶促增收。精准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扶持进城安置群众积极发展餐饮、商贸、物流等经营性活动,实现上楼安居、下楼乐业。
五、创新方式,共建共治,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着眼搬迁群众文化素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积极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治理模式,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融入、有活力。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搬迁安置点建在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覆盖到那里,积极探索"组织联体、产业联抓、设施联建、治理联动、服务联享"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模式,打破原有村域管理界限,推行社区化管理服务,成立联合党支部,确保搬迁群众遇到困难能够找到组织,遇到问题有人解决。二是优化服务机制。结合搬迁安置点实际,建立社区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户籍管理、上学就业、就医社保、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定期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三树三评"等活动,有效促进了搬迁群众互动交流和情感交往。三是突出共建共享。按照"以小并大、资源整合、服务共享"的原则,紧贴群众需求,积极配套建设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机构,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使搬迁群众就近享受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