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局2024年第三季度工作总结3
市发改局2024年第三季度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加强调度分析,完善预警机制,扎实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全力保障市场供应安全稳定;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9%,省重点项目占比达51.6%,115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91.3%;强化要素保障,全市争取省级以上项目奖补资金103亿元,发行政府专项债券资金70亿元;持续扩大消费,发放4批次各类消费券近800万元,带动泸州老窖、郎酒等一批白酒企业开展线上线下促销活动,拉动限上商贸企业网络零售额增长10.4%;着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扎实推进"政务服务+诚信建设",修订出台《市信用信息共享交换管理办法》,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二)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一是做好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提前介入协调,加快规划选址、土地征转等要素保障,推动华润电力安岳200兆瓦风电项目落地,指导协助尾矿库转型升级等项目办理手续,促进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二是实施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集中开工活动4次,新开工项目47个、总投资133.6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50-100亿元项目3个、10-50亿元项目19个。三是强化项目谋划储备。紧盯国家政策和投资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谋划储备不符合规范要求或可合并整合的项目173个,总投资2436亿元,全部纳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十四五"储备规划。
(三)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制造强市建设。深入推进制造业分类培育工程,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居全省第3位;居首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第6位、居全省县域首位。二是强化数字赋能。成德眉资数字化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成都都市圈大数据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深入推进"数智成都"行深吃透走实品牌共建行动,全市关键行业领域大模型累计拓展应用场景40个;聚焦"三个做优做强",深入实施"贡嘎培优"行动计划,引进培育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34家。三是推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坚持纾困发展"两手抓"、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两手硬",印发实施《促进全市建筑业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建立和完善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制度及招投标制度,开展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2768.7亿、增长7.8%,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全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建成成都科创生态岛协同创新平台等成果转化应用场景36个;促成"一企一中心"自主备案27项,促成"揭榜挂帅"技术需求3项、立项批复及资金到款2项,促成省部联动技术攻关项目2项;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4个、"双一流"创新团队1个。二是抓实科技项目工作。推行科技项目"揭榜制"、经费"包干制",简化项目管理流程;全年立项科技项目47个,支持资金5954万元;组织实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个、资金2600万元;支持锋物科技、卫康生物等企业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推动更多企业在科研投入、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上寻求突破。
(五)全力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一是提升营商环境水平。成德眉资率先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编制发布四市《跨区域通办业务清单》,梳理公布"一件事一次办"事项124项、"零跑腿"事项145项;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流程网办事项占比超98%,平均审批时限缩短至38个工作日内;依托"天府亲清"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行"无差别综窗"服务,实现"一窗受理"。二是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成立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产业链招商处、驻外招商处,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展招商活动35次,与中铁建等央企签订合作协议3个,新签约项目34个,协议投资总额超1600亿元。三是深化区域合作与交流。积极融入轨道上的成德眉资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与重庆市有关区县召开高质量发展联合推进会;加强与苏浙沪地区的对接合作,与上海市嘉定区、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建立常态化工作交流机制。
(六)全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一是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制定印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十条措施》、《关于坚决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推动乡村振兴"三项重点工作"全面落实;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改建农村厕所4.7万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322个。二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编制印发《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市中心城区社区发展总体规划》,推进天府新区增量配电试点和华西医院天府医院片区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工作;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实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兜底措施,推进居住证制度全覆盖;全市城镇化率达64.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七)全力抓好节能减排降耗治污。一是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牵头制定印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启动创建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标杆示范单位;加快煤矿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大力推动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应用,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桩390个。二是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全面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完成水利投资45.4亿元;加快推进龙岗水库、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等45项水利工程建设,全市供水总量达25.3亿立方米、增长2.8%。三是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新一轮蓝天保卫战冬季攻坚行动,加大对臭氧污染治理力度,优良天数率达到94.8%;持续开展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提升专项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四是扎实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前期工作,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5.6公顷;启动建设岷江航电枢纽二期工程,加快推进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工作;深化沱江流域综合治理专项执法行动,强化跨界河流联防共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拼搏奋进、真抓实干,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但同时也面临高质量发展基础还不牢固、产业升级转型压力较大、民生社会事业短板较多等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更加努力加以解决。
(一)主要经济指标不及预期。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低于年初确定4%的目标要求,其中9月当月增速仅为0.3%,拖了整体后腿;居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7%,同样低于年初确定目标且增速逐月回落;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同比增长8.9%,但剔除房地产投资后的民间投资仅增长2.1%,低于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60%,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不足。
(二)基础设施配套仍需完善提升。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网络控制性工程尚有差距和短板;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基层实际需求还有差距;城市地下管网、公共停车场等市政配套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增强;农村公路提质改造任重道远,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
(三)保持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大。由于上级加大了财力下沉力度并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再加上疫情防控、应急救灾等因素影响加大支出幅度,导致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预算执行不够精细,财政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紧盯全年目标任务抓调度稳运行。紧盯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加强研判分析、压实部门责任、落实跟踪督导,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狠抓项目建设扩投资促消费。进一步加力扩投资稳增长,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和投资重点领域,精准谋划争取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支撑;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促消费,落实好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谋划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促消费活动提振市场信心。
(三)围绕实体经济发展抓创新提能级。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优势再造;强化数字赋能增效,激发数据资源价值活力;聚焦产业建圈强链聚链延链,推动主导产业链优化升级和关键环节薄弱环节补链强链。
(四)坚持改革开放不懈怠推落实求突破。坚持以改革增动力添活力、以开放汇资源拓空间、以改革创新破解难题提效率,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国家试点城市建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蓉易办"特色品牌。
(五)围绕底线思维保安全促和谐惠民生。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燃气安全整治"百日行动",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灾害防治能力水平;持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扎牢社会保障网,织密民生保障网,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增加医疗资源供给和服务供给;切实维护社会平安稳定,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